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

耶律宗真帶領着大軍飛快的撤走,居庸關是不能去了,昌平,得勝口也都在大宋十六衛的嚴防死守之下,這看似是在堵住遼軍的退路,其實也是在放止遼朝中前來增援的軍隊。

十六萬大軍足以在宋遼邊境上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耶律宗真也不傻,在明知後方有敵人的情況下爲什麼還要去硬碰硬?

他的手中還有十幾萬人的大軍,轉道大同府便能安穩的駐紮下來,並且獲得補給的同時補充兵員,這樣一來大宋想要拿下大同府的代價簡直是不可估算。

從之前和趙禎的談話中耶律宗真得知一個重要消息,大宋皇帝趙禎和他說了那麼多便是要讓他誤以爲李元昊會前來渾水摸魚,自己即便再愚蠢也不會上這種拙劣騙術的當,大宋在乎的是燕雲,也必然揮兵大同府。

自己與其率兵一路殺回遼朝不如轉道大同府,慢慢的和大宋進行消耗便是。

防守的一方總是佔據優勢的,之前他進攻析津府的時候便嚐到了進攻的苦頭,大宋依託城牆之險,硬生生的消耗掉大遼六七萬的兵力,如果都是奴軍也就算了,其中還包括了不少契丹人,這讓耶律宗真十分心疼。

之後爲了擺脫宋人,在和大宋皇帝的戰鬥中,大軍又損失萬餘人,這些人都是頗爲精銳的中軍啊!

現在自己和大宋攻防換位,耶律宗真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守住大同府的同時還能牽制住大宋的軍隊,等大遼緩過來的時候,便是裡應外合西北相擊的時候!

耶律宗真在和大宋交鋒的過程中明白了大宋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大宋軍隊的優點在於身上的裝備,而這些裝備是來自於大宋的國力,而大遼的軍隊自從太祖開國以來就沒有太大的變動,現在猛然和大宋這樣武裝到牙齒的軍隊槓上,豈能不吃虧?

並且耶律宗真也從趙禎的話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大遼是以捕獵放牧立國,大遼的男兒是常年呆在馬背上的勇士,不應該放棄祖先遺留下的寶貴財富。

這段時間大遼從朝政到農桑生產處處照搬大宋,並且連驕奢淫逸都學了回來,上京城中的大遼子弟走在街上,不知道的還以爲是漢種男兒!

冷靜下來的耶律宗真覺得趙禎說的很對,大宋的那一套大遼是學不來的,一旦變得和大宋一樣,那不就是放棄了大遼的優勢變得和大宋一樣了嗎?而那時的大宋早已把大遼遠遠的甩在身後。

想到這裡耶律宗真都覺得有些不寒而慄,大遼國內已經出現了所謂的漢化,從穿衣吃飯,到詩詞歌賦,東京城的好詩詞今天出現,不出兩日變能在大遼的上京城中流傳開來!

遼人正在拋棄自己原有的東西,包括信仰!原本崇拜薩滿教的契丹人現在幾乎都信奉佛教,連耶律宗真自己都不例外!

更別說那些漢家典籍以及繁文縟節了,大遼學的更快也更加精益求精,唯恐被說是沐猴而冠。

現在看來這一切真是個天大的笑話,越是在乎的後果便是越來越像,契丹的貴族中已經有許多人上不得馬,開不得弓了,學着人家漢人衙內的樣子吟詩作詞喝酒簪花……

大宋皇帝說的對,遼朝不光不能和大宋一樣,更不可變得和大宋一樣,現在的遼朝還有和大宋一戰的實力,等過上幾年的時間,大宋的商品成爲大遼離不開的東西之後,整個大遼的命脈就被掌握在大宋的手中了!

先是丟失燕雲,下一步會不會是中京道,乃至上京道?!

騎在馬背上的耶律宗真緊緊的捏着馬鞭,他想起了趙禎的另一句話:“遼朝將來唯一的出路便是劃歸大宋!”這句話字字如刀般紮在耶律宗真的心頭。

“蕭惠,你說大宋的騎兵是否在我大遼的之上?……說實話,在朕面前無需遮掩,朕要的是實話!”

原本還打算安慰皇帝一下的蕭惠臉色一正的說道:“其實老臣早就想向陛下上奏了,一路上都憋着,既然陛下想聽實話,老臣遵旨!”

稍稍嘆了口氣整理了一下思慮的蕭惠再次開口道:“從陣法上看,老臣覺得宋人騎兵之陣脫胎與步卒,多以密集衝鋒爲主,使用的兵器也是大開大合之兵,比如長槍之類的,再配以橫刀殺敵,重甲利刃氣勢恢宏,我大遼軍隊不及萬一……”

蕭惠說着說着悄悄擡頭看了一眼耶律宗真,見他面色如常便繼續開口道:“雖然大宋重裝騎兵騎術不佳,但這樣的衝鋒我遼朝騎士避無可避,加之大宋軍馬強悍,負重如此居然能越馳越快實乃未見。

之後的胸甲騎兵更是讓人頭疼,他們雖然身上創作的甲冑不如重甲騎兵,可身上的胸甲卻是堅固異常,大宋不需他們衝殺破陣,便也沒有了弩箭之險,和我契丹勇士比馬上功夫,一套厚重的胸甲便佔了天大的便宜。”

耶律宗真臉色難看的點了點頭:“這麼說我大遼的騎兵就不如大宋的騎兵了?!”

蕭惠搖了搖頭:“並非陛下所想,我大遼騎兵在戰場上依然是佔足了便宜,雖然大宋騎兵的速度不慢,身上的盔甲也着實厲害,可這樣的騎兵有一個最大的弱點,靈活不如我大遼,如果不正面和他們拼殺,採用迂迴遊走之法,必讓大宋騎兵疲於奔命!”

耶律宗真帶來了點頭,沒錯,靈活是大宋重甲騎兵最爲缺少的東西。

蕭惠見耶律宗真同意了他的說法心中高興,陛下這是打算針對大宋騎兵而採用新的對策啊!

“大宋的騎兵陛下也看見了,最大的好處便是身上的裝備,馬匹的優勢倒不是很大,可這些裝備沉重,一旦掉落下馬便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大遼應當和大宋一樣,騎兵衝殺的同時配備步兵!但不是如大宋那般的陌刀手,而是靈活迅速的輕裝步兵。”

蕭惠一提到陌刀手,耶律宗真的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大宋的陌刀手當真是所向披靡,只有區區數千人,卻如百萬鐵騎讓朕震撼,白刃霜飛,紅血星流,擋其刀着,人馬俱碎!

朕的手中要是有一支這樣的軍隊,再配合我大遼鐵騎,天下雖大,朕亦去得!”

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
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