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

大宋的騎兵在戰術上依然沿用分割包圍的辦法,即便是遼人奮力反抗,但這種無組織的掙扎也是徒勞,戰鬥在進入白熱化的時候,戰場上便只剩下本能的廝殺,叫喊聲,呻吟聲,嚎叫聲,哭泣交雜在一起沸反盈天響成一片。

即便是在這樣吵鬧的環境中,大宋的銅哨聲依然不斷,指揮着騎兵左突右殺,這是大宋的盛宴,是遼人的地獄,軍心潰散之下,即便是有些人妄圖抵抗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遼朝年輕的皇帝耶律洪基看着眼前一幕雙拳緊握,眉頭緊皺,一部分是因爲憤怒,另一部分則是來自於他也不願承認的恐懼,耶律洪基站在隆起的丘陵上,這裡是遼朝騎兵衝鋒的開始,他比誰都清楚,騎兵從高處衝擊而下,力量要遠超平原上的衝擊。

遼軍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以上擊下,一鼓而下,蓄勢而銳利,遲緩而鈍拙。這是大遼戰士用生命終結出來的經驗,絕不會有錯,大遼就是靠着這些從實戰中得到的經驗在戰場上無往不利的……可爲什麼在宋人身上不好使了?

“左丞相,爲何我大遼的軍隊馳騁天下,卻在宋人面前不堪一擊?!”

張儉搖頭道:“陛下不該這麼問,陛下該問的是爲何宋人的騎兵已經恐怖若斯了!您心中的擔憂微臣能理解,但卻不該有一絲的怯懦,這不是大遼皇族該有的感情,您的父親沒有,您的爺爺沒有,您的祖上更沒有!”

要是旁人對自己說這話,怕是早就被自己殺死一萬回了,但面對張儉的教訓,耶律洪基卻微微點頭:“太師說的是。”

張儉笑眯眯的指着宋軍鐵騎之後,如同堡壘一般的營地道:“很簡單,因爲那裡的一個人改變了整個宋國!”

“大宋皇帝趙禎?”

“您應該說是大宋皇帝,或是皇叔……”

“不過是有名無實而已,父皇當年也不過是客氣客氣……”

“所以陛下不能反駁,您就是他的侄兒,一個叔叔欺負侄兒算是怎麼回事?”

耶律洪基皺了皺眉頭,他不是反對張儉的話,而是不希望通過示弱,或是晚輩這種稱呼來換取大宋皇帝的心慈手軟,隨即開口道:“咱們大遼這幾年休養生息,朕更是聽從了母后的規勸慈民愛物,任用賢能,怎麼就比不上大宋皇帝了?!爲何要讓他相讓?!”

張儉笑了笑,對耶律洪基所說的話顯得毫不在意,這讓他大爲氣惱,就在他忿忿不平的時候,張儉這纔開口道:“陛下見識過大宋嗎?去過宋人的大同府或是北平府嗎?”

面對張儉突如其來的發問,耶律洪基楞了一下,隨即搖頭道:“朕自然是沒去過的,不過朕聽往來的商賈說過,大宋的繁榮景象,相比我大遼上京等地也不過如此!”

張儉難得的變了臉色:“這些人就該殺掉!”

就在耶律洪基目瞪口呆的時候,張儉再次開口道:“他們對您隱瞞了實情,這不是在保護您,而是在害您,害您對大宋的實力估算不足,害的您見識受到限制,大宋到底是一副什麼樣的光景,陛下當眼見爲實!否則一如盲人摸象不得全貌!”

張儉的話就如一顆種子在耶律洪基的心中不斷的生根發芽,沒錯他說了解的宋國都是從別人口中得到的,唯一看到的只有宋國精美貨物以及兵馬而已,單單是宋人身上的甲冑便讓自己驚歎如斯,若真是和大遼一樣,那大遼爲何造不出這樣的甲冑來?!

“陛下,該鳴金收兵了……”

張儉的話打斷了耶律洪基的思索,擡頭望向戰場,耶律洪基無奈的苦笑:“是啊!朕的大遼騎兵不是宋人對手,傳旨,鳴金收兵!”

隨着清脆的鳴金之聲,遼軍騎兵如釋重負,如潮水般退去,雖然他們處於劣勢,並且一直被宋軍壓着打,但卻沒有出現潰兵逃兵的狀況,這便是遼人戰力的體現,要遠比西夏難以對付的多。

待遼人撤走之後,大宋一方的軍營中再次上演了收拾戰場的一幕,而這一幕在遼人眼中便不可思議起來,不能隨軍撤回的人要麼已經重傷,要麼奄奄一息,而這樣一個受傷的士兵往往需要消耗掉倆個人,在戰場上任何一個人手都是寶貴,豈能浪費?

大宋的士卒推着板車或是擡着繃帶不斷的運送傷員,因爲他們有着完善的戰地醫療,在戰場上大多是外創傷,而大宋醫兵能做的其實也只是簡單的消毒和止血,剩下的完全要靠傷員自己的身體素質去恢復,除此外別無他法,但即便如此,存活率也是非常高的,只是看你用不用心而已。

在運送走傷員之後,大宋士兵再次推着板車出現,而接下來的一幕令耶律洪基和大多數遼人牙根發癢,因爲這些人推着板車來並不是救治遼朝士兵,而是從他們身上獲取財物和戰利品的。

銀製的鐲子,髮簪,佩飾,統統帶走,金質的紋章飾品也不會放過,當看到遼朝士卒還在苟延殘喘的時候,宋人毫不猶豫的一刀斃命解決他們的痛苦,但在耶律洪基看來這便是慘無人道!

“朕要殺了他們!傳旨……”

“陛下!!”

張儉轉頭大喝,打斷了耶律洪基的話道:“陛下,這是宋人在幫那些傷兵消除痛苦,他們已經沒有機會了,與其在地上躺着忍受痛苦,還不如一刀了斷死的痛快!”

耶律洪基雙目圓睜,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那就眼睜睜的看着宋人如此屠殺我契丹勇士?!”

“陛下當想想如何讓這一幕不再上演,此刻我大遼攜十萬鐵騎而來,卻在宋人身上佔不得一點便宜,若是如此還不如退走,拱手將西夏送與宋人罷了!”

耶律宗真氣鼓鼓的想要反駁,但在此時卻有突兀的聲音打斷了他想要說的話:“起奏陛下!大宋使臣前來覲見陛下!”

耶律洪基大怒:“豈有此理!這是他趙禎前來取笑朕的嗎?或是來耀武揚威?!”

張儉擺了擺手揮退那戰戰兢兢的士兵,轉身對耶律洪基道:“陛下稍安勿躁,莫要中了大宋皇帝的計策……”

隨着張儉的話,耶律洪基一驚,自己差點就中了大宋皇帝的計策,原本是自己用激將法諷刺大宋皇帝,沒想到差點讓他扳回一城。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