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智慧宮

趙禎這幾天就沒怎麼觀政,每天都是象徵性的去一下便走,希望學員中的孩子們已經開始能獨立學習了,晏殊的文化水平很高,但也分身乏術。

趙禎無奈之下從民間私塾中請先生給孩子們上課,老先生李文時對太子的教育方式極其不滿,每天的功課時間相較於私塾太短了點,而其他科目又太多,雖說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但在老先生看來只有禮和書是要重點培養的,其他都是小道不成氣候。

面對老人家無數的口水,趙禎唾面自乾的道:“李老先生,君子六藝是這羣孩子必須掌握的,沒得商量,您只負責教他們四書五經便可,至於他們的學習速度,恐怕應該沒有問題吧?”

李文時啞口無言,趙禎的話確實沒錯,這些孩子學習的速度很快,已經能把四書五經背下,只要稍加提點就能融會貫通,尤其是孩子頭宋小乙,他對儒家經意的解釋完全不在自己之下。

“趙公子話不能這麼說,你看看這些孩子,天資極佳不好好鑽研就浪費了!”李文時老先生痛心疾首的譴責道,在他看來孩子能有更大的開發空間。

“他們就是在好好學習啊!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哪一樣是沒用的?五禮者,吉、兇、賓、軍、嘉也!六樂: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都他們的喜愛,射中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您怕是教不了吧?數就更不用說了。”

老頭眼睛瞪得大大,望着趙禎道:“難道這些孩子都是學習君子六藝?!”

“當然,而且學的很好。”

“這怎麼可能,君子六藝中任何一項都需箇中高手才能教授!難道這裡有這樣的人才?”老先生顯然是不相信的。

“有的,只是那幾位先生這幾天休息,所以請你來幫忙,您只負責四書五經便可。”

開玩笑趙妙元的數理化恐怕是這個時代最牛的,而小胖子的理科也不差。再加上趙禎和王語嫣的幫忙難道教不好孩子們的六藝?

更何況晏殊和太子三衛的教官經常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李文時是老先生,畢生從事教育,在他看來如果這些孩子真能精通君子六藝,這樣的書院完全能堪比得嵩陽,白鹿洞,嶽麓這些大型的書院。

當然應天府書院是比不上的,人家可是已經被提爲府院的!

可就算是這樣也太過驚人了,老先生不相信,就隨手拎過一個踢球的孩子道:“小子我問你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孩子顯然是對老先生阻止他踢球不滿,但又看他嚴肅的目光無奈的開口道:“十二隻兔子,二十三隻雞,先生我能踢球去了嗎?”

老先生驚訝的望着孩子道:“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小孩鬱悶的問道:“先生你是不打算讓我踢球了,這雞兔同籠共有三種方法,每種不同,簡單的有假設法,還有更難的擡腿法和方程解,您希望我用那個?”

趙禎看着一老一小的對視,踮着腳離了,這下老先生有的玩,學生也有的玩了,開放性思維的孩子就是喜歡作弄古板的人,這也是他們的樂趣之一。

王語嫣正帶着女孩們學習防身術,趙禎在看到她凌厲的眼神後撒腿就跑,可萬萬不能做她的陪練,否則怕是老趙家真的會絕後。

閒來無事趙禎只能跑去大街上溜達,對他來說皇城是牢籠,唯一的淨土就是東宮的別墅,可蔡伯俙和趙妙元正在休息,實在不忍心回去打擾,畢竟是十歲的孩子,長時間的實驗肯定是身心俱疲。

漫步在東京城中腦中規劃着未來的打算,既然和劉娥達成協議就沒必要再去刻意的爭取權利,太子三衛的改造已經交給親衛操辦,只要到軍營就能聽見哭爹喊孃的嚎叫。

軍械司已經交給蔡伯俙和趙妙元了,只有一個學園還能插上手,相對於每天的生活來說,自己現在很清閒。

“該找個事情做作啊!不然也太無聊了……”趙禎走在大街上喃喃自語道。

彭七在一旁完全是狗望星星一臉的茫然,太子這是怎麼了?沒事非要找事幹嘛!難道這樣每天舒舒服服的不好嗎?

想了半天也沒有頭緒的趙禎忽然聽到彭七說了句:“您要實在沒事就辦書院吧!”

“辦書院?!”

“對啊,俺看您是閒的沒事幹,不如辦個書院,太子三衛中的孩子多着嘞!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嘛!”

彭七的話提醒了趙禎,對啊!自己爲什麼不辦書院呢?反正太子三衛中的適齡兒童多的是,希望學園中的孩子能上課,爲什麼不讓軍人子弟也來上課?

一個瘋狂的設想就在趙禎的腦中形成,這時候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建立的全國性的綜合學術機構名叫智慧宮,也被稱爲益智宮、哲理大學!

智慧館是由翻譯局,科學院和圖書館組成,其中不光包含了亞非歐三大陸的知識和學問,更是一個研發教育機構,阿巴斯王朝甚至用黃金購買等重的書籍。

那大宋有沒有可能建造一座這樣的智慧宮?現在的環境很適合,經過五代十國的蹂躪後,人們對與禮法和文化的尊重超越了前朝,迫切的希望學習新的知識。同時現在還未出現萬惡的程朱理學,正是大宋文化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大好時機。

但另一個問題來了,趙禎手中沒有足夠的權利支持他完成這一宏偉藍圖!

可他現在卻有的是時間設計這一宏偉的目標,創辦智慧宮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信息閉塞的古代要想集天下書籍與一處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中國的古代奇蹟不也是這樣造就的嗎?

想到這裡趙禎便急急的原路返回,去尋王語嫣和晏殊,他要回東宮召開無知幕布會議,商討詳細的計劃,爲智慧宮打下堅實的基礎。

彭七莫名其妙的看着火急火燎的太子自言自語道:“不就是辦個書院,有必要這麼興奮嗎?”

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
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