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智慧宮

趙禎這幾天就沒怎麼觀政,每天都是象徵性的去一下便走,希望學員中的孩子們已經開始能獨立學習了,晏殊的文化水平很高,但也分身乏術。

趙禎無奈之下從民間私塾中請先生給孩子們上課,老先生李文時對太子的教育方式極其不滿,每天的功課時間相較於私塾太短了點,而其他科目又太多,雖說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但在老先生看來只有禮和書是要重點培養的,其他都是小道不成氣候。

面對老人家無數的口水,趙禎唾面自乾的道:“李老先生,君子六藝是這羣孩子必須掌握的,沒得商量,您只負責教他們四書五經便可,至於他們的學習速度,恐怕應該沒有問題吧?”

李文時啞口無言,趙禎的話確實沒錯,這些孩子學習的速度很快,已經能把四書五經背下,只要稍加提點就能融會貫通,尤其是孩子頭宋小乙,他對儒家經意的解釋完全不在自己之下。

“趙公子話不能這麼說,你看看這些孩子,天資極佳不好好鑽研就浪費了!”李文時老先生痛心疾首的譴責道,在他看來孩子能有更大的開發空間。

“他們就是在好好學習啊!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哪一樣是沒用的?五禮者,吉、兇、賓、軍、嘉也!六樂: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都他們的喜愛,射中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您怕是教不了吧?數就更不用說了。”

老頭眼睛瞪得大大,望着趙禎道:“難道這些孩子都是學習君子六藝?!”

“當然,而且學的很好。”

“這怎麼可能,君子六藝中任何一項都需箇中高手才能教授!難道這裡有這樣的人才?”老先生顯然是不相信的。

“有的,只是那幾位先生這幾天休息,所以請你來幫忙,您只負責四書五經便可。”

開玩笑趙妙元的數理化恐怕是這個時代最牛的,而小胖子的理科也不差。再加上趙禎和王語嫣的幫忙難道教不好孩子們的六藝?

更何況晏殊和太子三衛的教官經常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李文時是老先生,畢生從事教育,在他看來如果這些孩子真能精通君子六藝,這樣的書院完全能堪比得嵩陽,白鹿洞,嶽麓這些大型的書院。

當然應天府書院是比不上的,人家可是已經被提爲府院的!

可就算是這樣也太過驚人了,老先生不相信,就隨手拎過一個踢球的孩子道:“小子我問你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孩子顯然是對老先生阻止他踢球不滿,但又看他嚴肅的目光無奈的開口道:“十二隻兔子,二十三隻雞,先生我能踢球去了嗎?”

老先生驚訝的望着孩子道:“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小孩鬱悶的問道:“先生你是不打算讓我踢球了,這雞兔同籠共有三種方法,每種不同,簡單的有假設法,還有更難的擡腿法和方程解,您希望我用那個?”

趙禎看着一老一小的對視,踮着腳離了,這下老先生有的玩,學生也有的玩了,開放性思維的孩子就是喜歡作弄古板的人,這也是他們的樂趣之一。

王語嫣正帶着女孩們學習防身術,趙禎在看到她凌厲的眼神後撒腿就跑,可萬萬不能做她的陪練,否則怕是老趙家真的會絕後。

閒來無事趙禎只能跑去大街上溜達,對他來說皇城是牢籠,唯一的淨土就是東宮的別墅,可蔡伯俙和趙妙元正在休息,實在不忍心回去打擾,畢竟是十歲的孩子,長時間的實驗肯定是身心俱疲。

漫步在東京城中腦中規劃着未來的打算,既然和劉娥達成協議就沒必要再去刻意的爭取權利,太子三衛的改造已經交給親衛操辦,只要到軍營就能聽見哭爹喊孃的嚎叫。

軍械司已經交給蔡伯俙和趙妙元了,只有一個學園還能插上手,相對於每天的生活來說,自己現在很清閒。

“該找個事情做作啊!不然也太無聊了……”趙禎走在大街上喃喃自語道。

彭七在一旁完全是狗望星星一臉的茫然,太子這是怎麼了?沒事非要找事幹嘛!難道這樣每天舒舒服服的不好嗎?

想了半天也沒有頭緒的趙禎忽然聽到彭七說了句:“您要實在沒事就辦書院吧!”

“辦書院?!”

“對啊,俺看您是閒的沒事幹,不如辦個書院,太子三衛中的孩子多着嘞!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嘛!”

彭七的話提醒了趙禎,對啊!自己爲什麼不辦書院呢?反正太子三衛中的適齡兒童多的是,希望學園中的孩子能上課,爲什麼不讓軍人子弟也來上課?

一個瘋狂的設想就在趙禎的腦中形成,這時候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建立的全國性的綜合學術機構名叫智慧宮,也被稱爲益智宮、哲理大學!

智慧館是由翻譯局,科學院和圖書館組成,其中不光包含了亞非歐三大陸的知識和學問,更是一個研發教育機構,阿巴斯王朝甚至用黃金購買等重的書籍。

那大宋有沒有可能建造一座這樣的智慧宮?現在的環境很適合,經過五代十國的蹂躪後,人們對與禮法和文化的尊重超越了前朝,迫切的希望學習新的知識。同時現在還未出現萬惡的程朱理學,正是大宋文化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大好時機。

但另一個問題來了,趙禎手中沒有足夠的權利支持他完成這一宏偉藍圖!

可他現在卻有的是時間設計這一宏偉的目標,創辦智慧宮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信息閉塞的古代要想集天下書籍與一處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中國的古代奇蹟不也是這樣造就的嗎?

想到這裡趙禎便急急的原路返回,去尋王語嫣和晏殊,他要回東宮召開無知幕布會議,商討詳細的計劃,爲智慧宮打下堅實的基礎。

彭七莫名其妙的看着火急火燎的太子自言自語道:“不就是辦個書院,有必要這麼興奮嗎?”

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
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