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

當趙禎醒來的時候,窗外的天空已經變成了另一種顏色,一種趙禎從未見過的顏色,彷彿是有人給這天空中的摧殘羣星點亮一般,在黑夜之中顯得那麼閃亮,如同無數的燈泡掛在天上。

多少年沒瞧見這璀璨的天空了?趙禎已經不記得,或許是十年,或許是十多年,但趙禎可以肯定,自己現在沒有回到那個時代,因爲在那裡永遠沒有這麼高的觀測度,城市的無數燈光早已把天空中的星光遮蔽。

來到西域這麼久,趙禎還真的沒有好好的觀瞧這裡的天空,東京城的夜空他常看,神都城也是如此,只不過隨着這兩個城市的繁榮,越來越難得看到如此美麗的奇景。

身上的錦被柔軟的很,一股淡雅素淨的香氣散發出來,讓胸口脹痛的趙禎微微有些貪婪,希望自己永遠窩在這裡,永遠不要起來。

環顧四周,這是一頂帳篷,還是開了窗的帳篷,巨大的帳篷之中滿是各種各樣的流蘇掛飾,契丹的風格隨處可見,尤其是地上的白熊皮,足有七八米見方,大的連趙禎這一國之君都嫉妒。

熟悉的身影出現,依舊在忙忙碌碌,彷彿身上永遠有根發條,趙禎不用看,單單是聽他的呼吸就知道是誰,三才這貨的背越發佝僂了。

“別和朕說已經脫困……”

三才動作一僵,隨即撲上來,在看見趙禎噤聲的動作後,小聲道:“官家您可總算是醒了!”

“朕還死不了,他蕭滿蕙不敢對朕下重手,不過是肺腑之傷而已,這是何處?蕭撻裡可曾來過?”

三才乾嚥了一下口水,表親變得古怪:“陛下,咱這是在遼人的軍帳之中,遼主也曾來過……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

三才頓了頓道:“也沒甚的事情……”

趙禎看了他一眼,這老貨對自己從來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今天怎麼改了氣性?他哪裡知曉,三才的內心頗爲掙扎,之前那一幕讓他這輩子都難以忘懷,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描述。

久居皇宮的他最善察言觀色,但他看到了蕭撻裡蹲在牀邊看着陛下的表情,和她用手撫摸趙禎臉頰的動作,怎麼都不相信,這是遼朝太后所爲。

這讓他怎麼向趙禎說?難道說陛下,遼朝太皇太后看上您了,咱來一出美男計逃走?

事實上眼見不一定爲實,蕭撻裡是來瞧過趙禎,只不過她看着這個“日思夜想”的仇人就在眼前,忽然覺得沒有了目標,耶律宗真死後她唯一進入他內心的男人便是趙禎,雖然是恨,可最終還是進去了。

所以她並沒有殺趙禎,而是把他安置在了自己的宮帳之中,趙禎是個什麼樣的人?她一直很猶豫,對待遼朝和西夏,他可謂是相當殘暴,滅了西夏,吞併党項人的土地,但事實上並非外人看到的那樣,西夏人活的好好的,內遷南下之後甚至比李元昊在都要好得多。

要說他不是個儒雅之人,可他的詩作即便是上京城中的小兒都在傳唱,更別說那些瓦里之中的花魁之流,早已是把他捧上了天,彷彿詩仙詩聖捆在一起都比不上他。

蕭撻裡發現,對趙禎瞭解的越多,便會發現他愈發的看不透和神秘,縱觀他親政以來的種種成就,蕭撻裡發現幾乎是一兩代帝王都無法完成的事情,但卻在他趙禎幾十年的時間裡完成了。

大宋如今的治世堪比文景,國力之強盛宛若盛唐!不,甚至是超越了盛唐。

盛唐之主以天可汗君臨天下,而他趙禎很快也可以做到這些,而且更加徹底,更加強大,現在大遼所能實際掌控的也只剩下東京遼陽府附近以及整個上京道,除此之外所有的地方都被大宋所侵吞。

按照這個速度算下來,大遼真的就沒有什麼土地能和大宋對抗了,她想起當初和張儉的提議,退居草原,辛虧自己否決了他的提議,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提議,一旦自己採納便中了趙禎的圈套。

瞧瞧他所作的一切,不就是爲了讓自己帶着契丹的榮耀回到草原嗎?

自己沒有這麼做,而是把大宋的成功照搬到了遼朝,結果呢?國力在恢復!這次進兵西域不單單是奪取商路,還有更爲重要的一點便是驗證自己心中的猜想。

顯然自己的猜想對了,遼朝對西域的控制使得大宋做不下去了,也使得他趙禎御駕親征了,看來自己猜中了他心中的想法,但蕭撻裡不明白,眼下大宋完全有機會一舉滅遼。

可他爲什麼沒有這麼做,而是想盡辦法把大遼逼回草原,難道他趙禎不知道斬草除根的道理?

“啓稟太皇太后,那位醒了……”

老內侍悄無聲息的走進帳篷小聲的彙報道,他瞧見蕭撻裡緊盯宮帳的模樣,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別說是他,即便是全軍在議論紛紛,爲何不直接去了他趙禎的首級以祭興宗皇帝的在天之靈?

“太后,咱們抓住了他,爲何不…………”

“本宮不能殺他,除非希望看到大遼被南朝摧毀!”

在老內侍震驚的表情中,蕭撻裡苦笑着說道:“說來可笑,本宮最大的敵人其實也是最大的保障,是我大遼的保障,有他在就不會大舉攻伐我遼朝,早在許久之前,宋之國力便可滅遼,只要以舉國之力而出,傾覆大遼不過時間問題,可他趙禎沒有這麼做。”

蕭撻裡稍稍頓了一下,看着有些明悟的老內侍深吸一口氣:“本宮相信,以大宋如今的實力,換做任何一位帝王都會起兵伐遼,畢竟他趙家先祖有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老內侍迷惑了:“那趙家皇帝爲何……”

蕭撻裡望着最大的宮帳微微皺眉:“本宮猜測他是想要把我大遼趕回草原,但本宮卻不知其爲何,實在是想不通,所以這是不能殺他的第二個理由。”

“那太后還要不要再見他?”

“見,自然要見!”

“奴婢這就去安排。”

老內侍悄然離開,只留下蕭撻裡望着趙禎所在的宮帳喃喃自語:“你到底是吃準了本宮不會對你下手,但你終究要幹什麼?!”

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
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