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

對於趙禎來說,眼下大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對付吐蕃不能操之過急,一役而滅國的事情在別的地方好說,但在吐蕃高原上卻不現實。

至於東城豪門……他們在趙禎眼中也是半邊身子入土,現如今以過去了一個月,但官營買賣和蔡記依舊沒有擡升物價的跡象,利國監在不斷的向他們輸送商品,大宋的市場基本已經穩定。

如此一來東城豪門花費巨大貸款買下的貨物只能扔在庫房中蒙塵,即便是拿出來賣,也遠遠解決不了問題,何況這段時間官營買賣和蔡記又降了一次價,使得東城豪門手中的貨物再次高出了市場價格。

以市場價格賣他們虧本,不以市場價格賣他們的資金壓力巨大。

這是一個死循環,也是一個無解的辦法,在經濟學中的懵懂,使得他們向錢莊借貸成爲致命的錯誤。

這盤棋已經到了死棋的地步,無論怎麼盤桓也沒有空間和餘地,有的只是靜靜地掙扎,悄悄的“死亡”。

東城豪門之中絕大多數的家族已經把一切都押在了上一次官營買賣和蔡記的降價中,在他們看來這已經是虧本買賣,堅持不了多久。

但事實證明他們錯了,而且錯的離譜,官營買賣和蔡記不光沒有虧本還堅持賣了半個月,在半個月後再次降價一些,雖然力度不大,但卻是給了東城豪門所有信誓旦旦準備翻盤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這耳光打的響亮!打的透徹!打的趙禎舒坦無比!

即便是到了現在,官營買賣和蔡記還有利潤空間,因爲蒸汽機已經在他們的工廠中大力普及,而且技術先進,更多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

相比之下,東城豪門的那些商號所下轄的工廠便幾乎停滯不前,他們還在用自己原本的經驗來做推斷的依據。

官營買賣走的是銷量,他們刻意把一些東西的價格壓低,然後讓這些東西在大宋普及,成爲日常使用的消耗品,或是必需品。

這纔是佔據市場的聰明之舉,也是東城豪門始料未及的開始。

走量便是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別看東西賣的便宜了,可銷量的激增幾乎使得官營買賣和蔡記的貨物剛剛上架就被熱情的百姓搶購一空。

當然,也被興奮的商賈搶購一空,只要是蔡記和官營買賣的貨物,總是搶手,一旦到了地方上去,立刻就會脫銷。

大宋的經濟就是一個循環,市場越繁榮,百姓們的收入便越高,百姓們的收入越高,便越能帶動市場。

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也是趙禎努力打造的一種模式。

誰也不會知道趙禎當初便已經準備好了今日的佈局,或者說這是因爲趙禎掌握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同時也明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這些都是沒人知道的未來,而趙禎已經看破了這一切,他經歷過那個時代,經歷過經濟繁榮的後世,所以他可以把握先機,制敵先勝。

這段時間趙禎最要緊的事情就是離開神都城,他已經預感到即將有一大堆的人會上疏或是請奏。

東城豪門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不光是在經濟上相互勾連,在政治上同樣如此。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老臣,王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王雍以及自己和王衝兩家作爲賠罪保全了王素一脈,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次成功的勸說。

趙禎放過王家可以,但卻不可能放過其他的東城豪門,這其中有天波府,有石家,他們兩家都有功臣在朝堂之中。

楊懷玉和石元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趙禎不好拒絕的人,他們有功於國,這時候入宮說項,便是認罪,趙禎都擔心自己心軟。

一個月,只是一個月的時間這些賭上一切向錢莊借貸的家族就已經發現了不對勁,同時也發現了巨大的債務危機。

他們幾乎把借款全部用作購買官營買賣或是蔡記的商品中了。

他們的大手筆讓大宋的市場出現巨大的震動,不少人覺得這些瘋狂買入官營買賣和蔡記貨物的商號是瘋了。

但也有一些精明人卻認爲其中必有“貓膩”,這些商號的背後都是神都城中的大家族,他們這麼做必定有這麼做的道理。

跟風的人不在少數,都在違反市場規律的瘋狂買入,有些人買東西是爲了正常交易和批發買賣,有些人則是爲了一夜暴富。

“聰明人”自認爲自己看穿了一切,用臆測出的大概,估計出了官營買賣和蔡記虧本賺吆喝,在排擠別的商號,這個結論顯然是致命的。

這些聰明人在跟隨東城豪門的商號一起瘋狂買入,這樣做的結果便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東城豪門捆綁在了一起,當然這種捆綁是他們主動的,和東城豪門沒有任何關係。

在東城豪門的掌櫃看來,他們買的越多,官營買賣和蔡記便越吃虧,便越難以頂住,但事實並非如此。

大量的買入最終導致了災難的降臨,這個時代可沒有退貨一說,除非是貨物出現的問題,否則根本就不可能退貨,錢貨兩清誰給你退?

得知東京城的官營買賣和蔡記不光沒有漲價,卻還降價的時候,整個東城豪門和那些跟隨的投機者徹底崩潰。

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經過許多次的估算,蔡記和官營買賣的價格已經被壓到了最低,不可能再往下低上一文。

這種自信來自於他們對商賈之道多年的浸淫,但這種自信全部被打破,被他們從未想到過的事情所打破。

究其原因便是他們已經被資本所左右,商號之中的工廠多年未曾改變,器械老舊不說,甚至有些還是沒有蒸汽機的普通人力工廠。

那是大宋最早期的一種工廠形式,現在幾乎已經很難找到,但對於東城豪門的商賈來說,這卻是不值得改變的事情。

在他們眼中,根本就沒有必要給自己的工廠增加新的機械,也不需要新技術,這對於他們來說有害而無益。

他們在壟斷市場之後,產量不需要多大,因爲價格他們說的算,並且奇貨可居!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一場來自東京城的“海嘯”開始在整個大宋席捲,而最受衝擊的地方便是神都城的東城。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