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

年關將至,所有人都在想盡辦法的在年關之前趕回家,對家人的思念,對兒女的牽掛,以及對自己一年打拼收穫的犒賞。

當然這也到了朝廷每年最忙碌的時候,大宋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在政治上已經非常成熟,律法也同樣如此。

現在的大宋官員和朝堂更加承認法制在大宋尋常生活中的作用。

法的古字爲灋,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字形由“氵”“廌”“去”三部分組成,“水”代表執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是古代傳說中一種能明辨善惡是非的神獸。

這個字雖然寫法有所改變,但其根本的意義卻沒有多少變化,一直是法律、法令的意思,法是參照,是丈量,是一個完整社會和文明所必須遵守的東西。

法律制定下來之後,無論是誰都應該去遵守,即便是帝王也不能例外,在這一點上無論是趙禎還是趙旭都做的極好。

大宋的權貴階級在逐漸的縮小,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法的範圍越來越大,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人越來越少。

所有人都去遵守法律,那這個世界就不會出現混亂,但前提是律法需要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維護。

好的法律固然可以爲大宋帶來穩定,但時代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有些法律在剛剛制定的時候是好的,成熟的,但在時代的不斷髮展之下就變得不再那麼適用。

這個時候就需要採取別的措施來完善法律,所以今年大宋的朝堂上下非常的忙碌,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趙旭要求神都城的各個官衙把今年一年中收到的不符合律法卻符合實際情況的案例列舉出來。

上至宰執相公范仲淹,下至神都城巡檢司都巡檢邱其兵,都要寫出不妥之處,上奏朝廷。

這是一項大工程,也是一項史無前例的變法,在原有基礎上對《皇宋憲法》進行規範和調整。

作爲皇帝趙旭是稱職的,甚至可以說是勤政愛民的,完全不屬於趙禎,並且在處理內政上他更加的完善和穩妥。

大宋的百姓對趙禎的稱讚如同潮水,對趙旭的稱讚也從不吝嗇。

唯有官員們在期盼放假的同時,還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處理這件皇帝留下的“寒假作業”。

因爲趙旭的旨意明確的指出,這是要記入來年開春之後的勘磨,誰也不敢偷懶,勘磨被從年底改爲第二年的開春,這是一年的伊始,也是最好的時候。

沒人敢在這件事上掉以輕心,因爲很可能關係到明年自己的官職調動,甚至是腦袋上的烏紗帽。

監察院負責檢查百官的行爲,同時也負責檢查這次變法之中是否存在瀆職。

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唯有剛剛抵達神都城的趙仁和趙昀兩人………………

即便是到了鴻臚寺,這裡的官員依舊在招待他們的同時,火急火燎的做事,看到這一幕,兩兄弟都覺得自己作爲二皇子和三皇子是一件極爲幸運的事情。

皇帝有皇帝要做的事情,其實在大宋做皇帝並不多麼舒服,至少趙仁在耶路撒冷的王宮中還是活的很愜意的,不至於連大晚上喝一碗羊湯都要糾結。

隨着鴻臚寺的安排,趙仁和趙昀進入了皇宮,因爲這裡不是趙禎的皇宮,所以趙昀和趙仁沒有了之前可以憑藉腰牌進出的待遇。

對於這一點兩人是完全沒有異議和不滿的,甚至還覺得慶幸。

當趙旭頂着個黑眼圈,如同大熊貓一般出現在兄弟兩面前的時候,趙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皇兄辛苦了,我兄弟二人從泰西州回來,以去見過了父皇,這次來京也是爲了看看皇兄過的如何,誒!皇兄還需多多保重啊!”

趙仁驚詫的望着趙旭的臉:“皇兄一年的功夫已憔悴若斯?!”

趙旭苦笑道:“父皇離開神都一年有餘,皇兄我便累了一年有餘,坐在御座之上不敢懈怠…………”

趙昀皺眉道:“皇兄該自稱“朕”的……我等可擔待不起……”

趙旭揮了揮手:“都是自家兄弟,稱呼什麼的不打緊,倒是你們來了才讓我鬆了口氣……快說說你們在封地過得如何?到父皇面前沒有被訓斥吧?”

趙昀撓了撓頭:“方丈洲一切照舊,沒有什麼變化,只不過越來越繁榮了些,地方大太大,百姓總是不夠的,反倒是出產的東西在內陸暢銷的緊,皮貨,銀器,金器,糧食,都算是頂頂好的。”

趙旭有些羨慕:“你那地方好啊!我可是瞧見了奏報,聽說你那又發現了一個金銀礦,嘿!咱們大宋的金銀除了來自海東州的,便數你方丈洲的最多!”

提到金銀礦,趙昀的臉立刻垮了下來:“皇兄便別提了,金銀礦倒是有,可都是大宋百姓的,我可不敢私吞,開採出來的礦石魏王府只得五釐,其他的要麼便是上繳庫房,要麼便是發賣百姓,您可知曉方丈洲的金銀價值幾何?一兩白銀作價不到一貫錢啊!”

趙旭笑了笑:“流動不起來,便不值錢了,別想從我這裡拿了印鈔權,我沒這本事需父皇點頭,三司相公以及各部相公點頭才行,我覺得你還是別想了……”

趙昀端起茶水喝一口:“我也不敢想,去了皇弟那裡才知曉什麼是厲害,如今皇弟在泰西州已然“封神”。”

噗…………一口茶水從趙旭的口中碰觸,揚起一大片的水霧,趙昀尷尬的擦了擦臉:“皇弟你看看,我就說皇兄一定驚掉下巴的。”

“你當真是打算用信仰來整合泰西之地?!”

面對趙旭的驚詫,趙仁靦腆的笑了笑:“泰西之地百姓皆信宗教,且三教又有淵源,一賜樂業人的猶太教剛好是起源之地,愚弟笨拙,只能想出這個法子。”

“那……那也沒必要把自己弄成神仙啊!”

“三教都是一神教,非二皇兄說的“成神成聖”,而是如同使者一般,讓三教一統,也好管束百姓。”

趙旭哈哈大笑:“也罷,只要能把泰西之地變成咱們大宋的土地,什麼招都是好的,今年剛剛穩定,待明年必有大宗貨物抵達,你的日子也好過些。”

趙仁笑嘻嘻的拱手道:“愚弟多謝皇兄!”

趙昀催促道:“皇兄,今日也是難得,知曉你抽不出太多的時間,但一頓飯的功夫還是有的,咱們兄弟三人吃酒,待你去了興京,在玩個痛快!”

趙旭稍稍猶豫一番道:“也罷,陳彤命尚食局送來火鍋,我們兄弟三小酌一番!”

陳彤趕忙應下,官家如此高興又放鬆的時候可不多,這兩位親王來的正是時候了!

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
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