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

最近兩天析津府顯得格外安靜,原本拼得你死我活的雙方彷彿達成了協議一般隔城相望,遼人不進攻,宋人不出城,大家就這樣乾耗着。

雙方自然打着自己的小算盤,遼人打算圍困析津府擊潰來援之軍,而大宋則是在等待十六衛的好消息……

相對於前線戰場析津府的安靜,居庸關和昌平城可算是打的熱火朝天,楊懷玉帶領八萬人直逼居庸關,同時攜帶的還有威力驚人的攻城利器火炮,這是攻城拔寨的利器,遼人在居庸關的駐兵並不多,除了不到萬餘人的守城之兵外,就再也沒有援兵了。

原本張儉是建議耶律宗真在居庸關留下重兵把守的,或是從遼朝的其他地方調來守軍,可耶律宗真和蕭惠一致認爲宋人的援兵必定會向析津府增援,畢竟大宋的皇帝在他們的圍困之中,宋人還不拼死相救?

但打死遼人也想不到,大宋的援兵不去析津府勤王,而是直接去了他們撤退的後路,居庸關和得勝口以及昌平三處在遼朝大軍離開後基本上就相當於不設防的關隘,大宋十六萬大軍豈有拿不下的道理?

火炮轟鳴着撕開居庸關結實的城牆,說起來也是可憐,楊懷玉手中擁有八萬大軍,卻只有區區兩門火炮,想想蔡伯俙的嘴臉他就覺得當時自己應該胖揍他一頓,但實在沒辦法,誰讓官家在析津府……

爲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護士兵的生命,楊懷玉命令手下的炮兵日夜不停的轟擊居庸關的城牆,炮管因爲多次射擊之後變得通紅甚至有些變形,無奈只能趕緊用水冷卻,還好是初春,水的溫度比較低,能讓通紅的炮管快速冷卻下來。

終於在一聲巨響之後,居庸關的城牆在遼人驚恐的眼神中坍塌了一段,別看是小小的一段,但在遼人眼中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居庸關乃是天下雄關,關城的城牆乃是用的夯土和條石構建而成,結實程度自不用說,沒想到居然被大宋的砲石給硬生生的砸塌了……

隨着城牆的倒下,遼人的守軍的士氣也很快消散,居庸關中甚至出現了逃兵,這嚴重影響了守軍遼人的士氣,於是當八萬人的衛所士兵抵達城下的時候,遼人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抵抗更的隊伍更是一擊即潰。

十六衛並非像原本的廂軍一樣,廂軍那種用來收容災民的雜役部隊已經被趙禎親手廢除,怎麼可能再弄一個出來,這些十六衛的訓練和生活方式與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差不多,但趙禎吸取了長處避免了短處。

大宋的十六衛不是在中央,而是在地方,所有的十六衛將領只有訓練的權利而沒有調兵之權,並且將領的考覈方式是以手下士兵的成績作爲主要考覈。

於是……所謂的十六衛將領也就成了十六衛的隊長……當戰爭到來的時候,皇帝的特使會攜帶半塊虎符前來調兵,於是他們集結與某處,等待皇帝委派的將領。

雖然有點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的弊端在其中,但這些十六衛平時都是接受過大宋禁軍一樣訓練的士兵,各種戰法和配合都是相當出色的,至於將領怎麼時候,那就是將領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的楊懷玉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不能把戰敗的責任推卸到士兵的頭上……

城牆被轟出一個缺口之後,十六衛的士兵就開始向前進發,整齊的腳步和陣形如鼓點一般敲打在遼人的心中,十六衛和禁軍的裝備基本上相同,前盾後刀,刀是長陌刀,舉起砍下,如山入牆,只要是敢阻擋在十六衛面前的遼人隨便變得粉碎,即便是戰馬都不放過,人馬俱碎……

十六衛的裝備比不上禁軍,畢竟他們相當於預備役而不是現役軍人,所以他們使用的鎧甲都是禁軍中淘汰下去的全身步人甲,但即便如此也不是遼人的弩箭能輕易穿透的,純黑色的鎧甲讓十六衛形成黑色的鐵流,直接從居庸關的缺口殺了進入。

對於十六衛這些農家子來說,每一個遼人都是軍功,都是家裡得到的獎勵,還是明年稅收減少的憑證,這時候哪還能管有沒有人投降?只要是遼人,一路屠殺過去,在大宋降俘是不算軍功的……

這些十六衛大多是初上戰場,平時訓練許久的他們最多便是剿滅附近山賊之類的事情,現在殺紅了眼那還顧得上害怕?原本哆嗦着搖動棘輪的手變得越來越快,殺的人多了便習慣了。

這時候還有什麼比軍功更重要的?

於是楊懷玉和一旁的親兵就看着八萬多人的十六衛在他們的八個將領的帶領下如鐵犁一般從居庸關的這頭犁到了那頭,一路上只要遇到反抗的遼人,一路屠殺。

楊懷玉艱難的轉頭對身旁的老兵問到:“這是本將軍指揮的十六衛嗎?我怎麼感覺像是陛下在指揮,這些人根本就是按照陛下的規矩來的!”

老兵苦笑一下回到:“咳咳……老奴說句不好聽的,這十六衛有沒有您都一樣,換個將軍來也是如此,他們已經形成自己的戰鬥方法,將帥的任務則是在於控制。要做到收放自如,用兵有度……”

居庸關被十六衛來回的犁了兩遍,基本上就沒有多少活人了,當然城中的漢人還是有一部分的,全數被集中看管起來,吃喝拉撒全部都由十六衛的士兵負責。

楊懷玉對攻佔居庸關的速度很滿意,在拿下居庸關的同時便開始命令士兵修繕城牆,並且把兩門唯一的火炮假設在城牆上,自己手下的所有人中唯獨這些炮手是禁軍,在城牆上忙活了半天架好了火炮,火炮的炮口衝着東南方向的析津府……

楊懷玉當然知道自己的作用,官家派遣自己和曹瑋繞道只居庸關和昌平爲的便是切斷遼人的後路。

接下來纔是對楊懷玉和這些十六衛的考驗,一旦遼人發現後路被斷,定然會派出增援,而曹瑋拿下昌平城後構築第一道防線,一旦他頂不住,便會向楊懷玉所在居庸關撤退,形成第二道防線,官家下了嚴令,如果自己和曹瑋兩人守不住居庸關這道最後的防線,必會嚴懲……

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
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