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

殿外的光線稍稍減弱的時候,三才便從一旁內侍的手中接過蠟燭點燃之後插在燭臺之上,這燭臺是全新定製的,宮中基本上都用上了玻璃鏡反光的燭臺,這樣一來光線更加充足。

只不過這樣的改變並沒有讓三才舒坦多少,最少懷中的這份奏疏讓他有些爲難。

這是中樞院遞來的奏疏,現在的中樞院就是之前的三省,眼看就要到了晚膳的時間,在這個時候還把奏疏遞過來就說明事關重大。

在御案的桌腳放上燭臺後,三才小聲說道:“官家,中樞院傳來奏疏,範宰執特意交代事關吐蕃,還請官家御批。”

趙禎點了點頭,現在能讓中樞操心的事情也只有吐蕃了,環顧四周無大宋一合之敵,關於吐蕃最多也不過是提出稱臣納貢之類的事情。

這反而對大宋有利,現在的吐蕃內部不穩,不可能出現一個能與大宋抗衡的政權,再加上角廝羅不斷的襲擾擴大土地,趙禎相信吐蕃氣數已盡。

打開奏疏,果然如同猜測的一樣,青唐的角廝羅一路高歌猛進,幾乎征服了附近的所有吐蕃部族,思麻部徹底統一併且向脫敢部侵襲,奪取了大片的土地以及無數的牛羊。

最重要的是角廝羅率領大軍已經拿下了脫敢部最重要的城池,伽瑪丹薩,這裡是吐蕃高原的東西要衝之地,一旦這裡被拿下,青唐部進可攻,退可守,甚至稱霸高原指日可待。

而對於角廝羅的這一切,最擔心的人不是吐蕃的其他部族,而是大宋的朝廷,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一個統一的吐蕃……

唐朝的前車之鑑猶在,統一的吐蕃給中原王朝造成的騷擾一點也不比草原來的小,甚至影響到了華夏的戰爭史書,唐朝與吐蕃之間的戰鬥運用的戰法之多,計謀之多令人感嘆。

原本趙禎是不知道高原上的吐蕃對中運王朝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的,因爲到了大宋高原吐蕃基本上已經一盤散沙,曾經強大的吐蕃王朝早已灰飛煙滅。

現在角廝羅所率領的青唐崛起讓中樞院再次提高了警惕,他們對吐蕃的瞭解和防備要比趙禎深得多,所以范仲淹上疏趙禎務必小心吐蕃。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大宋已經有了相當完善的情報整理和收集系統,崇文院的秘閣被髮揮到了極致,所有能找到的資料都在那裡堆放,無論是多少年前的,都按照時間順序放置,只要有需便可迅速抽調出來。

而現在,關於吐蕃的資料就整齊的堆放在趙禎的面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李唐王朝對吐蕃可謂是深知其害,大量的史書資料情報以及後人總結的經驗都被保存了下來,其中甚至還有民間學者的看法和分析。

這多如牛毛浩如煙海的資料浩浩蕩蕩的鋪滿了整個御案,要知道趙禎的御案已經堪比後世的會議桌…………

讓趙禎吃驚的還在後面,按照時間翻開第一份資料再到習慣性的看最後一本,趙禎驀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情,原來和整個唐朝對抗的並不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而是高原上的吐蕃。

唐朝和吐蕃之間的衝突和戰爭貫穿了整個唐朝的歷史,並且從高原打到了西域和中亞!

從唐高祖武德六年至唐亡,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和西域等地區爲保衛邊防與對西域的控制,和吐蕃進行的長期作戰。

唐王朝與吐蕃之間的戰爭,對當時的華夏曆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這場鏖戰之中,雙方運籌謀劃,機變百出,廣泛使用了長驅直入,直搗腹心,誘敵深入,相機殲敵,機動防禦,伺機反擊,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疑兵阻敵,伏擊,迂迴,遠程奔襲,夜襲,反間等戰略戰術,幾乎奠定了後世華夏戰爭的規模和框架。

這也讓趙禎忽然發現,原來之前大宋樞密院的許多戰法和戰術那麼優秀是從何而來的了,唐王朝積攢下來的大量經驗被後世所吸收…………

眼前的資料很多,趙禎也不打算吃晚膳了,揮手讓三才離開的同時,讓他派人送糕點之類的來充飢,事實上就算是趙禎不說,三才也會這麼做。

他太瞭解官家的性格了,什麼都能虧待,就是不能虧待自己的嘴,精美的善事吃不上,糕點總是要來一點的…………

出了清涼殿的門,三才就釘在原地不動了,皇后站在殿外,邊上是新晉的皇貴妃蕭撻裡,兩人之間莫名的有一種氣場,讓人難以招架的氣場。

說實話,三才對王語嫣是尊敬和恭順,但對於蕭撻裡更多的是恐懼,這個女人如同天上的仙子,好看的緊……但身上的那股英氣和威嚴卻是讓一般的宮人和後宮嬪妃都要敬畏三分。

即便是皇后娘娘在她面前,也好似軟了幾分一般,極少看皇后與皇貴妃一起,現在兩人出現在這裡,事情就有些尷尬了……

三才不知該說什麼好,擠出一顆大大的菊花臉,諂媚的笑道:“兩位貴人!官家今日不用晚膳,兩位貴人還是請回吧!”

王語嫣還沒有說話,蕭撻裡便上前道:“官家難道一夜不用晚膳?”

“官家命人送去糕點,御廚的糕點花樣繁多,味道鮮美,大有裨益…………”三才不知怎麼的,面對蕭撻裡的時候總有一種面對官家的錯覺,就如同現在,她逾越了皇后向自己發問,自己卻覺得理所當然的該回答。

尷尬的望了一眼皇后,三才小心的退走,他可不願在這時候捲入後宮的紛爭。

蕭撻裡和王語嫣之間其實並沒有戰爭,只不過雙方之間都找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而已,王語嫣身爲皇后,卻在蕭撻裡這個貴妃面前矮上了一頭,同樣蕭撻裡習慣了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地位。

宮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趙禎在哪處理政事哪裡就是御書房,便是以皇后之尊也不能輕擾。

趙禎早已經知道王語嫣和蕭撻裡在外的事情,還好面前的案牘足夠他拖延,說實話蕭撻裡身上的氣場還真的挺強大,雖然她自己收斂了許多,但曾經身爲帝王的她身上的那股威儀去怎麼也消失不掉。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才導致她在後宮中特殊的存在,不是她不想放下,而是這種威儀已經融入了她的身體,成爲她的一部分。

不光是威嚴,還有那股處處透散出的巾幗之氣更是讓後宮的賓妃們相形見絀。

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
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