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

朝廷對王家的處理已經結束,但這件事的餘波卻還在發酵,這在趙禎的與預料之中。

一塊天大的蛋糕被切割掉,多少人眼巴巴的看着,誰不想從中分一杯羹?這就是趙禎想要的結果,讓所有人都動起來,摩拳擦掌的準備一場饕殄盛宴。

三才從邊上“飄過來”一點腳步都沒有,彷彿個潛行的幽靈,這段時間他越發像死去的陳琳了,雙手遞上一份奏疏道:“官家,臺諫院的奏疏。”

趙禎信手結果,望了一眼三才的腳道:“以後好好走路。別和陳琳學,總是神出鬼沒的,朕不舒服。”

“奴婢遵旨……”三才的聲音頗爲無奈,他原本是想要成爲陳琳那樣的存在,但結果卻是招來了官家的白眼,上哪說理去?

臺諫院的奏疏內容非常的詳實,主要是因爲王家父子交代的徹底,配合程度之高連吹毛求疵的御史也頗爲驚訝。

王家父子對自己的罪狀供認不諱,但臺諫院的官員卻在最後寫道:“王家之禍在於用人不明,管教不力,知情不報,隱匿禍兇。”

這雖然是事實,但卻不足以爲王家開脫,臺諫院的官員非常中肯,看到了其中的問題,也指出了要害,王家雖然有錯,但並非要承擔全部責任,只能說是用人不明。

但在趙禎看來,知情不報,隱匿禍兇就是最大的錯誤,當然王家的存在本來就是個錯誤。

回到御案之後,提起毛筆在最後寫下御批:“王家之過雖在不察,但所發之事駭人聽聞,見者落淚,問者驚心,若不以重典何以平滔天之憤?何以安撫百姓之心?何以樹朝廷之威?天道昭昭,人可欺,心不可欺;因果歷然,天地無欺!”

這句話基本上就是給王家的罪過畫上了句號,三才在邊上看得清楚,王家徹底完了,即便不是家破人亡,近百年的基業也毀於一旦。

三槐王氏曾經出了一個王旦,之後又出了一個王安石,再加上外戚的身份和當朝皇后的庇佑,定然是能長久不衰的,但誰知道居然瞬間房倒屋塌。

王旦是什麼人?是當今官家的帝師,魏國公,出殯的那天官家還曾親自扶棺而行,依依送別,甚至還賜予配享真宗廟庭的殊榮。

可即便如此也沒有庇護王家,該對王家下手的時候官家一點也不手軟。

三才帶着旨意走了,走的時候心中頗爲感慨,這是他當了這麼多年官家內侍才恍然大悟的,官家看似宅心仁厚,可該下手的時候從未手軟過,最是無情帝王家……

事實上趙禎心中也頗爲難受,王家和自己一直就有着若有若無的聯繫,當年王旦的死讓他心中悲痛了好一會,看到王家變成如今的模樣,趙禎更加不舒服。

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外戚不好嗎?王家不缺那些融化富貴,該給的朝廷每年都會給,再加上王語嫣逢年過節送去的東西,真的不在少數。

可商賈之家最終還是選擇走上不歸的道路,從王齊雄當年做死的挑動戰爭開始,趙禎就下了狠手,即便當時爲牽連整個王家,可王蒙正也應該知道資本的危險了。

但最終還是在利益面前屈服,成爲其中的參與者,因爲他們不知道,資本是沒有人性的東西,他生來只有一個目的,擴張,擴張,不但的擴張,如同一隻不知道飽的野獸。

小德子穿過殿門恭敬的在趙禎面前行禮道:“官家,夫人王柔與後殿覲見。”

趙禎微微苦笑:“朕就知道她看不得王家受苦,即便不是本家也要伸手幫忙,怕是從皇后那裡來的吧?”

小德子露出尷尬的笑容:“官家聖明,這一猜一個準,是從皇后那裡來的,聽說在鳳章宮帶了不短的時間,應該是和皇后說了不短的話。”

趙禎起身走御案,又想起什麼從御案上拿了一本小冊子道:“走,該來的總是要來,總比被別人堵在宮中要好!”

在小德子看來誰敢把官家堵在宮中,可事實上趙禎卻知道,王柔絕對有這膽量,不知是什麼原因,趙禎總覺得自己虧欠王柔許多,當年王旦死後,自己和王柔便沒有了往來,連最基本的安慰都沒有。

還是王語嫣從中提供幫助,以碧雅軒分散了她的悲傷,讓她重新振作,至於她爹王素,雖說是工部員外郎,但卻也是個諫臣。

沒辦法,素值壯年,遇事敢言啊!

現在王柔找來了,定然是因爲王家的事情,看似是王齊雄這一支的問題,可事實上卻影響了整個三槐王氏。

王安石,王素,那一個不是出自三槐王氏?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這個時候當然是最大程度上的保全三槐王氏的清名最爲重要,漢家的百姓,宗族在無外壓之時喜歡內亂,可一旦遇到外部的敵人,便會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這也是趙禎沒有徹底牽連到整個三槐王氏的原因。

夫人二字之時王柔的稱號,也是趙禎賞賜的誥命,她的誥命不是因爲夫君而來,而是因爲爺爺王旦。

趙禎到現在都覺得自己當初給的誥命太過卑微了一點,韓國夫人的誥命應該是國夫人中最小的一個,和它的領土一樣小。

得到這一封號最聞名的人便有兩個,武則天之姐,楊貴妃之姐………………

略顯憔悴的王柔站在宮殿之中更顯嬌小柔弱,趙禎苦笑着走下御階:“韓國夫人這是親自做起了說客,朕就知道你會來特意早你一步!”

“陛下是想早妾身一步趕着離開吧?”

趙禎瞪了一眼邊上裝死的陳彤,定然是這小子爲了討好皇后走漏了消息:“怎會如此?!韓國夫人此言差矣!”

打了個哈哈……女人都是比較記仇的,這麼多年沒有見王柔她心中定然是記恨自己的,趙禎當年不是不瞭解王柔對自己的感情,只不過不能接受罷了。

不知爲何當年就是對她不感冒,或是因爲她太過純潔,純潔的如同一張白紙,趙禎不忍心把她攪合到皇宮這個大泥潭之中。

但這一次卻是王柔親自“殺”過來“將軍”了。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