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

就在大家對魯宗道和夏竦的提議爭吵不休的時候,大慶殿的外傳來呼喝和叫嚷聲,陳彤率先跑了進來,引得殿內御史大喝:“放肆!朝會之上豈能……金牌急腳遞?!”

御史的話還沒說完朝堂就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誰都知道金牌急腳遞意味着什麼。

大宋驛傳有三等:日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速,日行四百里,惟軍興則用之。

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炫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有軍前機速處分,則自御前發下,三省、樞密院莫得與也。

這東西只能由官家發下,還有就是早先預留給邊軍的……

趙禎走下御階一把從陳彤的手中奪過圓筒拆開,彌封完好無損,但是卻沾染了血跡,圓筒也不是本應該的硃紅漆筒,而是後換的,看來騎手在傳遞之中受了傷。

用手生生的掰開彌封,趙禎飛快的御覽起來,此時風塵僕僕的騎士被擡進了大殿之中,趙禎喝到:“傳御醫,一定要把他給朕救活了!”

延州城被圍!

活人的話遠比書信更重要,他要了解延州臣的真實狀況!

胡遠來了,一碗簡單的清水噴灑在騎士的臉上就讓他緩緩的甦醒,在睜開眼睛之後看到的首先是站在面前身穿朝服的官家……

高高的通天冠顯示出他與別人的不同,牛二立刻翻身跪下,高聲哭號:“啓奏官家!八月初七党項李德明率十萬大軍圍困延州城!”

他的話和急腳遞中的描述一般無二,趙禎怒喝道:“李士彬率十萬蕃兵駐守,豈能讓党項人得逞?”

延州是宋邊防要地,北面門戶金明寨地形險要,周圍有三十六寨依託,易守難攻,由李士彬率十萬蕃兵駐守,利用地形和險要,別說十萬蕃兵,就是五萬都能受得住!

牛二吶吶不言,最後只能叩首道:“小人不知其中緣由,只知範節度命小人以金牌急腳遞求援……”

趙禎揮了揮手:“帶他下去好生休息。”

內侍攙扶着牛二退出大慶殿,此時的大殿中的羣臣坐不住了,各抒己見的開始討論該如何處理延州之圍。

趙禎看着文武百官互相交談爭論一言不發,只是對三才吩咐一聲:“你去讓彭七帶人好好問問這遞役,到底是怎麼回事,朕要知道延州城的真實情況!剛剛在大殿之上有些話怕是他不敢說的。”

“奴婢遵旨!”三才對陳彤使了個眼色便從偏殿離開去找彭七去了。

他能明顯的感覺到官家心中的憤怒和糾結,此時哪敢耽擱時間。

趙禎看着羣臣各抒己見微微搖頭,什麼情況還不知道呢,就開始討論是戰是和,這些有意義嗎?

在他看來現在的首要情況就是得到延州的情況,敵軍到底多少,有多少的精銳部隊,李仕彬率領的十萬蕃軍到底是怎麼回事,等等這一切都是要首先搞清楚的。

而那個叫牛二的遞役顯然知道更多的情況而且有話不敢說。

但趙禎在朝堂上又不是什麼都不敢,而是擡了擡手讓大殿中安靜下來:“丁相公,現在的三司能否負擔得起一場防守之戰?”

丁謂想也不想的點頭道:“能!”

這番不假思索的肯定讓禮部侍郎週中和不滿:“丁相公前兩日還說沒有錢修繕玉清昭應宮,怎麼今日就有了錢?”

丁謂冷笑道:“如果要修繕玉清昭應宮,老夫還是那句話沒錢,但如果官家要爲大宋守土,老夫就算是拼了命的擠,壓,省也能扣出錢來!”

“你!”週中和一時間氣節,但也沒法反駁丁謂的話,只能退回朝班生悶氣。

趙禎卻鼓掌說道:“說的好!前段時間玉清昭應宮大火,燒燬了不少建築,朕雖然有心修繕可實在覺得沒甚的意義,一座宮殿就能保護大宋的江山社稷了嗎?朕不信!朕相信的是大宋的軍士,相信的是朝中的文武百官!相信的是百姓們的衆志成城!”

“官家聖明!一語道破治世之言!”魯宗道再次出班並重重拜下。

夏竦,丁謂,王曾,曹瑋等兩府相公皆數拜下,雖然各懷心思卻表明了態度,剩下的朝臣也紛紛附和。

趙禎微微點頭道:“既然如此,丁相公負責三司錢糧準備,曹樞密行文殿前司所有四衛進入臨戰狀態,隨時聽候調令開赴延州。

其他各部,司,衙,公案,做好自己的事物,萬不可在此時除了差錯,爲大宋分憂,爲朕分憂的時候到了!”

“臣等遵旨!”

一場原本討論修路的朝會被打斷了,取而代之的是戰前準備和動員,許多朝臣在離開大慶殿的時候還有些渾噩,大宋的朝堂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雷厲風行了起來?

隨即驚訝的發現,自從官家親政以來,自從官家扳倒了世家和將門之後,整個朝堂都在按照官家的意志進行運轉,即使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也會很快被官家說服,甚至駁斥。

魯宗道此時覺得很愜意,不是因爲見到了周正和當朝被擠兌的啞口無言,而是他享受這種效率的朝會,沒有推脫,沒有糾纏,來了功夫相公很快的便在官家的引領下達成一致。

尤其是丁謂的一番話讓原本厭惡他的魯宗道爲之刮目相看。

魯宗道是正人君子,不屑於在人背後說壞話,可他之前確實瞧不起丁謂的趨炎附勢,即使在主導了一次和世家的糧食之戰,也沒讓魯宗道正視他,可今天且不同,剛剛丁謂在超會上說的那番話真是讓魯宗道開始重新審視起丁謂的所作所爲。

細細想來,好像自從官家親政之後,丁謂就彷彿變了一個人,雖然是他是參知政事兼任三司使,可他卻依然本分的操持三司的事物,對朝政很少發言,這可不像是原先的丁謂。

而且在面對党項人叩邊這種事情上,丁謂卻立場分明的站在主戰派的一邊,完全沒有一點牆頭草的意爲,要是以前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斜眼看看丁謂,這傢伙現在倒是一副兩袖清風的樣子,可誰都知道他拿的俸祿是最高的,原因是他做的最多,公事處理的最好。

現在的大宋朝堂上開始的高效之風也是從丁謂颳起的。

正人君子就是有一樣的好,理性大於感性,魯宗道就是這樣一個理性的人,所以便很自然的隨着理性改變了對丁謂的看法。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相公們自然是走在一起的,丁謂見魯宗道朝自己點頭微笑,稍稍一愣便也微笑着迴應,兩人難得相見歡……

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
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