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

遼朝對西夏的怨氣積深已久,自年關過後西夏更是變本加厲,年前西夏出兵助遼,鎮壓了夾山部呆兒族的起義,但遼將全部擄獲歸爲已有並未分給西夏一絲的好處,這讓李元昊極其不滿,他西夏和遼朝是盟國而不是屬國。

作爲報復,李元昊煽動、引誘遼統治下的山南党項各部及呆兒族叛遼歸夏。接着,又唆使呆兒族降戶不斷騷擾遼朝的邊境,李元昊自認爲做的天衣無縫,可他忘了遼朝自始自終就不需要什麼證據……

耶律宗真本就是打算征伐西夏以立國威,但令耶律宗真沒想到的是今年四月遼山西五部節度使屈烈等居然舉部投夏,大遼責令李元昊歸還他居然敢不給。

這便導致耶律宗真派兵征討叛遼的党項族,李元昊非但不上貢求和反而出兵援救,殺遼招討使蕭普達。耶律宗真大怒,之前的事情雖然讓大遼的臉面不好看,但多少礙於顏面沒有正式撕破臉,可如今殺了招討使就不同了,這是在打他耶律宗真的臉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耶律宗真立刻從各地抽調數十萬大軍,會於西南邊境,準備大舉討伐西夏。

趙禎最近才收到消息,這和之前宋小乙傳來的消息稍有出入,不過大軍早已到了石門鋪以策萬全,趙禎的御帳中夏竦和曹瑋兩人興奮的走來走去,就像兩頭拉磨的驢。

天賜良機!天賜良機!

一邊是官家打算御駕親征收復燕雲,一邊是遼朝即將對西夏出兵討伐,這對大宋來說算得上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遼朝一旦西征党項必會削弱它原本的力量!

“官家,一旦遼朝征伐西夏便是我大宋的最佳時機,到時大軍驟至燕雲而遼人深陷西夏之戰,必不能回援!”

夏竦的話得到了曹瑋的肯定,看了看地圖擡頭道:“夏參政言之有理,我大宋十萬雄兵直取燕雲,攻城拔寨不需三月便能佔下十六州!”

趙禎笑着點頭道:“嗯,這也是朕之所想,早在去年朕便收到黑手的消息,遼皇早就對西夏不滿,欲要攻伐西夏可被遼朝朝臣勸阻,如今積怨已深的雙方算是徹底爆發了,咱們大宋的機會也算是來了!

傳令下去,軍演繼續,狄青,楊懷玉繼續操練禁軍,日復一日不得懈怠,越是到了如此時刻越不能露出破綻,朕要給遼朝和耶律宗真一個措手不及的驚喜!”

曹瑋和夏竦贊同的連連點頭,在他們看來這是最爲正確的選擇,自古以來兵不厭詐,貴在神速,要是提前和敵人打好招呼,那還打什麼?

只要在大戰之前發出檄文,那邊算是有道伐無道,何況任誰看來燕雲之地都算是華夏故地,雖然被兒皇帝石敬瑭獻給遼朝,但這種行爲大宋向來是不承認的,自始至終也沒有承認燕雲十六州乃是遼朝的土地。

待曹瑋和夏竦退走,趙禎翻開宋小乙的情報,這是有關遼皇耶律宗真的,從頭看到尾,包括了他的一些小習慣和脾性,趙禎咧嘴笑了笑,從資料上看,這位少年天子還真的是挺有趣的,愛好音律和儒家學說,對人也是豁達大度,如果不是有這皇位的薰陶和權勢的催化,其實就是個鄰家大男孩的性格,還是個文藝青年嘞!

現在的種種看來,耶律宗真就是個青春期的叛逆青年,心中總是有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而且城府頗淺,被人掃了顏面便忍不了,自己當年可是被人欺負的差點要被篡位。

想到這裡趙禎微微一驚,耶律宗真經歷的好像和自己差不多,父皇重病,有人謀逆……只不過劉娥遠比蕭耨斤要有人情味,也沒有她那麼瘋狂。

這不會是耶律隆緒故意留下的禍害讓兒子歷練的吧?趙禎摸着下巴開始猜測起來,之前他就聽說耶律宗真當年困母收權的過程特別的順利,趙禎是不相信的,以蕭耨斤手中的權利怎麼會那麼輕易的被一個少年擊敗,而且是在遼朝的春獵之地?

把玩着手中的建盞,趙禎猛然醒悟,喃喃自語道:“果然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不用說,即便是趙禎沒有得到確切情報也能猜到,遼聖宗耶律隆緒和父皇一樣給孩子留了後手,趙恆當年爲了讓趙禎安穩繼位,特意佈下了一盤大棋,耶律隆緒則是更爲乾脆,直接把兒子的生母弄成了他的仇敵,只不過留下了一支強悍的軍隊作爲後手。

兩者都是濃濃的父愛,只不過這是不善於表達的父愛而已,只有耶律宗真人到中年的時候才能明白其中的苦心吧……

說實話趙禎有些羨慕耶律宗真的青春期叛逆,這讓耶律宗真可以毫無估計的進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在有賢明之人的引導下,更容易根除舊疾,不過這段時間也特別容易意氣用事的犯錯,比如耶律宗真就和弟弟耶律重元的關係特別的好,這種好甚至有的時候沒了上下尊卑,好到令人誤解……

但趙禎自己是回不到那個可以犯錯,可以肆意妄爲的時期了,現在大宋的政令都要循規蹈矩,每當趙禎要進行改變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阻力,各個利益團體之間的劃分等等,他再也回不到當初大刀闊斧的狀態了。

唯一干得最出格的事便是這次的御駕親征,趙禎還以這可能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上戰場……

軍營中已經靜悄悄,凡是在熄燈號結束後還亮着燈的地方都是將領的住處,當然也包括趙禎自己的御帳,爲了保持士兵的體力與戰鬥力,充足的睡眠是不可少的。

伸了個大大的懶腰,趙禎舒服的出了一口氣,這次御駕親征沒有三才,沒有時刻盯着自己禮儀的文臣,只有一些大老粗的武將和最可愛的人,趙禎自然也就隨意的多,也不用活的那麼累了。

但沒過多久這種安靜祥和的環境就被吵鬧聲破壞,趙禎微微皺眉,他是最討厭有人打擾睡眠的,何況是在將士們訓練了一天的情況下。

親衛司的老兵此時已經穿戴整齊的出現在自己的周圍,而整個中軍也一下甦醒過來,禁軍經過緊急集合的訓練早已習慣了枕戈待旦,此時鎧甲着身,利刃在手,弓弩上弦,強悍的素質展露無遺。

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三百章悲歌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
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三百章悲歌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