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戰前

天京天王府偏殿之內,洪天、洪仁玕、李秀成和王詡四人,不斷的商議着,時不時宣人進來發布命令。

離洪天在天王府前演講,已經過去五天時間,天京城中的糧草耗盡的日子已經迫近,洪天和清軍決戰的日子即將到來。

這是天京城生死存亡的關頭,也是洪天自穿越以來,面對的第一個難關,只是這個難關的難度似乎大了點,失敗的後果也着實嚴重了些,一旦失敗極可能是國毀人亡。

自演講之後,洪天、洪仁玕、李秀成和王詡四人,就在這個偏殿中不斷商議着決戰事宜。

五天時間內,他們想出了一個個計策,將其歸入決戰計劃當中,四人皆非常人,計策層出不窮,其中不少連他們自己都不禁拍案叫絕。

但是他們絲毫輕鬆之意都沒有,因爲就算這些計策再精妙,在絕對實力的面前,都顯得那樣的蒼白,那樣的無力。

城外的清軍太過強大,城內的太平軍太過弱小,如果單論兩軍對壘,他們絲毫信心也無。

這場近乎必敗的決戰中,他們唯一獲勝的可能,就是城中的百姓!

全民皆兵!

這是他們衆多計策中,最爲關鍵的一個,如果不是這條計策的存在,他們中絕不會有人答應和清軍決戰。

一切都是以這一點爲根基,一切的勝敗關鍵就在此處。

天王府中的四人,以此基礎,開展整個決戰的佈置,五日五夜幾乎不眠不休。

“雖然勝算不大,但是我們出城作戰,必須大量消滅清妖,否則就算將清軍引入城中,天京所有兵民參戰,都難以獲取這次勝利。”李秀成道。

“出城作戰,朕要親自出城督戰,那樣撤退之時,軍心纔不會動搖,且戰且走,不至於潰敗。”洪天道。

“退入城中後,馬上進行巷戰,一寸土地一寸血,絕對要在清妖攻下全城之前,將他們擊潰。”洪仁玕道。

“清妖貪婪,他們進城後定然會洗劫各大王府,我們就在各大王府中埋下火藥,當他們進入後引爆。一來可以殺傷清妖,二來可以製造混亂。”王詡道,將目光看向洪天,“天王府也佈置火藥吧!一視同仁,其他人就不會有怨言了。”

“沒問題!只要能增加此戰的勝算,區區天王府又算什麼?”洪天道。

這是洪天的大實話,他本人也覺得理所當然,不過在其他人眼中,洪天就顯得很果決了。

因爲洪天答應引爆天王府,就像滿清皇帝答應火燒紫禁城一般,那是覺得天京淪陷後無法返回纔會做的事情。

王詡之所以會提出這個意見,很大原因是他並不是太平天國的官員,不要說王府了,就連官邸也沒有,對此根本不在意。

旁邊的洪仁玕和李秀成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畢竟將他們的幹王府和忠王府引爆,他們肯定會有不捨的。

不過,現在連天王都不在乎天王府了,他們又豈敢抱着自己的王府不放。

“此戰兇險非常,失敗並不爲奇,天王陛下你要做好準備,一旦事不可違,定要趕快突圍離開。”李秀成道。

“沒錯!就算天京城落入清妖之手,但只要有天王陛下在,定有收復天京,振興天國的一日。”洪仁玕道。

王詡嘴角輕翹,不置可否,在他心中,太平天國早就式微,就算此次天京城守住了,能否迴天依舊是兩說的事情,而如果此戰失敗,那太平天國覆滅,就沒有半分懸念了。

洪天似乎沒有留意到王詡的神色,向着李秀成和洪仁玕點頭,道:“此事休要再提!朕絕不會棄天京百姓於不顧的。現在傳令三軍,除了守城將士輪休外,其餘將士全部開始休息,養精蓄銳準備明日一戰。”

李秀成和洪仁玕兩人眼中含淚,道:“謹遵天王懿旨!”

王詡目光一閃,也點頭應諾。

隨後三人就陸續退了出去。

輕輕躺在長椅上,洪天雙目睜的大大的,雖然五天以來,他一直沒有怎樣睡覺,整個人感到十分疲憊,覺得渾身輕飄飄的,但是如今想睡一下,卻依舊無法辦到。

太緊張了!

洪天知道自己的神經繃得太緊,短時間鬆弛不下來。

這一戰對他而言,太過重要了,決定着他能否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

無法入眠,洪天腦中不斷回放着這五天自己和李秀成等四人商議的各種決戰佈置。

想着那些精妙的計策,洪天非但沒有心安,反而越發不安起來。

勝算太低了!

就算一切真能按照他們的計劃進行,但是勝算依舊十分低微,李秀成所謂的三分勝算,洪天感受不到。

他只是感受到,這場決戰九成九會失敗!

更可況,戰場局勢千變萬化,誰能肯定他們的計劃能真正在施展開來。

眉頭緊皺,洪天良久輕嘆一聲,道:“或許應該這樣,但是……”

他看着天花板,陷入了沉思中,不知何時開始,睡熟了過去。

……

離開天王府後,李秀成和洪仁玕很快就聚在了一起。

“天王仁厚,竟然真打算和天京共存亡,我們如何是好?”洪仁玕道。

“此戰兇險,勝算不大,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到時無論天王陛下是否願意,我們都要將他安全送出城去。”李秀成道。

“好!此事忠王你要多費心,無論此戰是勝是敗,天王陛下都不容有失。”洪仁玕道。

對於李秀成和洪仁玕而言,天京的安危的確很重要,但是卻絕對無法和洪天的性命相比。

陪伴在洪秀全身邊太久,前期洪秀全如何不說,但是後期絕對稱得上是昏君,他們兩人都爲太平天國的局勢感到絕望。

如今雖然太平天國陷入了危機,連天京城都被圍困兩年,看似覆滅在即。

但是他們卻不這樣認爲,因爲洪天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這位新天王在即位之前,平平無奇。

可即位後的表現,處處讓他們驚歎,這根本不像是一個初涉政事的少年,而彷彿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君主。

一代明主!

天生帝皇!

這是洪天在李秀成和洪仁玕心目中的形象,唯一的缺陷就是洪天似乎太過仁慈了,或者說表現得太過仁慈了。

這可能會影響到他以後執政不夠鐵血,過於優柔寡斷,但這對於如今的天京民心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一言而概之,就是李秀成和洪仁玕對洪天這個新天王十分滿意。

當年洪秀全就是白手起家,從一個落第秀才成爲了一國之君,現在能比當時更加惡劣嗎?

所以,李秀成和洪仁玕並不覺得現在的局勢有多糟糕,認爲只要逃出天京城,有他們相助下,明主洪天恢復太平天國昔日盛況並不是難事。

因此,他們二人,對於此戰並不熱心,反而對於如何保存洪天更爲在意。

兩人又商議了好一會,才各自分開佈置起來。

第77章 風起第113章 大變局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9章 奇人王詡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34章 我也是!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27章 全民皆兵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96章 一箭三雕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8章 戰前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64章 請辭王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3章 三人論策第13章 演講第113章 大變局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22章 李臣典第116章 驚變第56章 勇、信二王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71章 爲什麼?第45章 戰場亂局第64章 請辭王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3章 演講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57章 跳樑小醜第90章 上海之戰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56章 勇、信二王第57章 跳樑小醜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65章 彭、楊歸降第56章 勇、信二王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9章 戰起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8章 戰前第42章 指點、參詳第80章 備戰第22章 李臣典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6章 聚攏人心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16章 驚變第70章 大破江浦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12章 兩封信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
第77章 風起第113章 大變局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9章 奇人王詡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34章 我也是!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27章 全民皆兵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96章 一箭三雕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8章 戰前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64章 請辭王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3章 三人論策第13章 演講第113章 大變局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22章 李臣典第116章 驚變第56章 勇、信二王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71章 爲什麼?第45章 戰場亂局第64章 請辭王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3章 演講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57章 跳樑小醜第90章 上海之戰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56章 勇、信二王第57章 跳樑小醜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65章 彭、楊歸降第56章 勇、信二王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9章 戰起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8章 戰前第42章 指點、參詳第80章 備戰第22章 李臣典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6章 聚攏人心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16章 驚變第70章 大破江浦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12章 兩封信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