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上海之戰

就算再艱難的選擇,最終也要做出決斷。

在第一次和列強第對話中,洪天做出了堅強的回答,他嚴肅的拒絕了列強的要求,反而冠冕堂皇的要求他們協助他攻城,讓太平軍能更加快速的破城,使上海遭受的影響降到最低。

洪天這荒謬的要求,列強皆拒絕,他們自稱嚴守中立,絕不干涉太平天國和滿清之間的戰爭,不過也警告洪天,如果太平軍強攻上海,就要做好遭到他們報復的準備。

對這些警告洪天置若罔聞,在準備完畢後下令開炮攻城!

這一次洪天將他在丹徒城外的火炮,江浦一戰中繳獲的淮軍火炮,以及蘇南各地繳得的火炮全部運來。

兩百多門火炮齊射,隆隆聲彷彿要震塌天空。

上海城的城牆很快就被炸塌,太平軍涌入上海城中,據城而守的吳長慶部被殲滅,吳長慶本人被生擒,淮軍徹底慘敗。

不過,在攻城的過程中,英租借中的衛兵對路過的太平軍發動攻擊,致使多人傷亡,令太平軍將士憤怒之極,悍然攻擊英租界,雙方發生激戰,數百名英國衛兵敗亡,但是也對太平軍造成極大的傷害。

傳聞這使得太平軍的統治者暴怒,而英國艦隊得知英租界被攻陷後,悍然炮擊岸邊的太平軍,暴怒的太平軍統治者,命令太平軍水師進攻在上海停靠的英國艦隊,結果出乎意料的英國艦隊全軍覆沒。

這場海戰波及極廣,附近的各國商船都損失慘重,大部都遭到炮火誤炸而沉沒,而且因爲當時戰況激烈,太平軍無暇救助,所以那些外國人大多不幸罹難。

這些是洪天對外宣佈的消息,事情的真相自然不是如此了,英租界的糾紛是他故意引發的,以此造成矛盾,將過錯歸入英國人身上。

至於海戰,也是洪天主動發動的,而目擊者全部被太平軍拘禁押往天京。

洪天的舉動相當冒險,事情的真相一旦暴露,極可能會遭到列強們的圍攻,因爲當時目擊到這場海戰的人不少,數條外國商船在當時經過,幸虧太平軍水師早就得到命令,蜂擁而上直接將他們全部驅趕在一起收押掉,否則真相早就被透露出去了。

此事洪天也是逼不得已,他所爲的只是爭取時間而已,將所有目擊者收押,歪曲事實的真相,爲的就是將太平天國處身在道理這一邊,雖然他清楚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和英國之間的戰爭恐怕是無法避免了,但也是可以拖延的。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擁有在後世中也是民主代表之一的議會制度。

雖然對議會制度,洪天是不太瞭解,畢竟他前世所在國家中可是沒有議會的,不過對於它的傳聞可是極多,前世的五毛們大肆抨擊議會制度的缺點中,效率遠遜色於集權制,就是其中之一。

議會制度的國家,執政黨和在野黨之間,將議會當作戰場,互相抨擊詰難,就算毫無道理,也經常爲反對而反對,而如果現在太平天國一方佔據道理的話,那樣英國議會的爭端將會更加激烈。

洪天倒沒有奢望英國會忍氣吞聲,只要拖延英國議會批准這場戰爭的時日就可以了,他所需要的是時間。

在洪天的心目中,中國從來都不是弱國,它擁有遼闊的土地,豐富的資源,龐大的人口,完整獨立的政治體系,和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文明成果,單是這些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強國了。

歷史中,新中國在剛剛解放後,整合了整國的資源,調動龐大的人力物力進行抗美援朝,在朝鮮戰爭中讓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隊止步三八線,勝負如何不做評論,但是當時的中國就顯現出一個強國的實力了。

被列強欺凌了百年的中國,尚且在統一後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而現在洪天所處的這個時代,中國和列強的差距遠遠沒有他前世那麼大,只要洪天有足夠的時間,擴大太平天國的領土,提升太平軍的實力,那和英國未必不能一戰的。

因爲英國如果發動侵華戰爭,遠隔重洋的它根本不可能調動過多的兵力,在蒸汽時代數萬人就已經是極限了,而且英國的軍事力量,主要還是以海軍爲主,陸軍相對來說薄弱很多,這就給洪天極大的機會。

洪天現在就擁有十萬精銳大軍,雖然大多都是冷兵器部隊,在國內互相戰爭十數年,幾乎全部都是浴血戰士。

而且僅是蘇南一隅,洪天就能發動數十萬精壯參加太平軍,武器不行,人海戰術也是能施展的,如果地盤能再擴充的話,調動更龐大的人力物力,洪天完全有信心和英國隔海對抗。

所以對於英國,洪天雖然警惕,但是絕對沒有畏懼,他雖然儘量避免和對方衝突,但是如果對方真是殺上門來,他絕對不會退縮的。

正是這樣的思想作用下,洪天發動了歷史上極其著名的一場戰爭,天英上海之戰。

這場戰爭是英國人發動的,雖然後世歷史書上對此莫衷一是,但是官方上的說法就是如此。

野蠻的英國租借衛隊,對路過租借外圍的太平軍無故發動攻擊,成爲太平天國和英國一連串衝突和戰爭的導火線。

隨後太平軍進攻英租界,英國艦隊馳援,太平軍水師反攻,讓天英上海之戰越演越烈。

而最終的結果,出乎所有人預料。

英國租借那可憐的五百衛兵全軍覆沒,大多都成了太平軍的階下囚,這尚可以理解,因爲太平軍數萬大軍征伐,區區五百衛兵根本就不夠看,而且這五百衛兵中大部分還是印度士兵,戰力堪憂。

但是英國艦隊的全軍覆滅,則震撼了世界,世界第一海軍強國的一支艦隊,竟然被一個連蒸汽船都無法制造的落後國家擊敗,而且還是全軍覆沒,這簡直就像一個笑話。

或許這是個笑話,但這也是事實,也是真相,洪天就是如此告訴那些在上海的各國大使的。

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03章 朱銘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33章 遭遇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48章 勝利?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70章 大破江浦第27章 全民皆兵第9章 奇人王詡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9章 戰起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章 洪天貴福第7章 放血飼民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81章 全線激戰第7章 放血飼民第5章 王氏兄弟第96章 一箭三雕第45章 戰場亂局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09章 大對決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8章 戰前第33章 遭遇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3章 三人論策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77章 風起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87章 輕取丹徒第2章 天京危局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69章 戰起第65章 彭、楊歸降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34章 我也是!第80章 備戰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70章 大破江浦第22章 李臣典第113章 大變局第34章 我也是!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3章 演講第8章 萬民歸心第155章 潛艇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98章 降曾國藩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80章 備戰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88章 周馥第65章 彭、楊歸降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48章 勝利?第113章 大變局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22章 李臣典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5章 湘軍的心情
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03章 朱銘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33章 遭遇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48章 勝利?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70章 大破江浦第27章 全民皆兵第9章 奇人王詡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9章 戰起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章 洪天貴福第7章 放血飼民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81章 全線激戰第7章 放血飼民第5章 王氏兄弟第96章 一箭三雕第45章 戰場亂局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09章 大對決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8章 戰前第33章 遭遇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3章 三人論策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77章 風起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87章 輕取丹徒第2章 天京危局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69章 戰起第65章 彭、楊歸降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34章 我也是!第80章 備戰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70章 大破江浦第22章 李臣典第113章 大變局第34章 我也是!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3章 演講第8章 萬民歸心第155章 潛艇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98章 降曾國藩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80章 備戰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88章 周馥第65章 彭、楊歸降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48章 勝利?第113章 大變局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22章 李臣典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5章 湘軍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