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洪天的殺機

看着衆人離去,洪天不禁輕嘆一聲,剛剛醒來的他其實身子還很虛弱,原本他是打算休息一番的,但是看來現在是不可能了。

自穿越以來,除了湘軍圍城之外,洪天在內部事務中一直都相當順利,想不到一醒來聽到的就是內部矛盾激烈,幾乎要到內鬥的地步的消息。

或許這和韋志俊等人歸附有關,但是苗頭絕對在之前就已經有了,不然不會突然激發都這個地步。

看來自己的位置還不是很穩啊!洪天心中苦笑。

他現在想來也發覺當時真的太順利了,雖然他穿越的身份是洪秀全的長子,是地位尊崇的幼天王,在拜上帝會中稱之爲上帝之孫,而且李秀成和洪仁玕都表示支持,擔任新一任天王無可口非。

但是其他位高權重的老人真是心服嗎?洪天現在想來恐怕大部分都不會服氣的。

自天京事變以來,太平天國的宗教統治雖然依舊存在,但是已經被深深動搖,而太平軍處處敗退,連天京都被圍困兩年後,恐怕更是搖搖欲墜了。

到了洪秀全死亡,這種所謂的宗教信仰幾乎已經終結。

如果天王真是上帝之子,怎麼會輕易的死掉,如果上帝真的眷顧這個國家,又豈會讓這個國家衰微至這個地步。

雖然百姓還不至於喪失對天王的敬畏之心,但是心中肯定是有疑惑的。

這還是普通百姓,那些當官的就更加不用說了,他們估計多半從未相信過洪秀全是上帝之子這種荒謬的言論,就算以前真是信過,到了此時除非腦子壞了,不然也知道不過是個謊言。

看各地在清軍攻勢下,紛紛投降的太平軍將士,就可以看出來了,什麼天王、上帝,在他們眼中比起他們性命來,根本就不值一提。

這樣的形勢下,洪天可不認爲自己足夠的資本讓那些老大臣們臣服自己,就連洪秀全只怕也是靠着餘威才鎮服他們的。

而自己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如果不是李秀成和洪仁玕的鼎力相助,恐怕自己什麼都幹不了。

想到這裡,洪天對於李秀成和洪仁玕,不禁又多上一些感激。

不過,緊接着洪天就皺起眉頭來,對於洪仁達和洪仁發等原天京一方,和新歸附天國的韋志俊、王詡等之間的摩擦,他感到相當的頭疼。

但洪天也覺得慶幸,因爲李秀成和洪仁玕表態站在自己一邊,王詡和韋志俊剛剛歸附,只有依靠自己支持才能站穩腳跟,所以對自己的命令,應該不會違逆,所以雙方的摩擦還在可控範圍。

只是就算如此,洪天也覺得悲哀!

後世他常常聽人說,中國人喜歡內鬥,給外敵可乘之機,那時他對此還不太瞭解,但現在總算看到了。

在湘軍圍城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跳出來和他鬧對臺的,但是天京之戰纔剛剛結束,危機並未完全解除,內鬥就開始了。

難道那些人就知道太平軍現在不過是佔據了一座孤城,四周依舊滿是清軍,天國隨時都有覆滅之危嗎?

洪天神色顯得相當惱怒,眸光中隱隱有殺機閃現。

在洪天爲天京城發生內部摩擦,感到頭疼不已的時候,他並不知道更大的變故正在悄然發生。

天京之戰,洪天採取了王詡的全民皆兵之戰,讓太平軍逆中取勝,剿滅了曾國荃所部湘軍主力,就連曾國荃、趙烈文、楊嶽斌和彭玉麟,四位湘軍巨頭,都陷在了天京城中,這絕對是一件震驚江南,乃至整個大清朝的事情。

不過這個時候,中國的交通條件十分落後,愚昧無知的清王朝連外國早就盛行的電報線,一寸都沒有。

偌大的大清帝國,最快的消息傳遞,依舊是所謂的驛站八百里加急快報,而且因爲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等等各種大小起義層出不窮,消息的傳遞更加是備受威脅。

而江南各地的消息傳遞,更是沒有送往京城那麼快,等到那些湘軍潰軍四散奔逃,抵達附近縣城,再由縣城向着其他各方傳遞消息,天京之戰早就過去數日了。

不過消息再慢,依舊有到達的一天,而天京之戰湘軍慘敗,太平軍獲得最終勝利的消息還是抵達了附近各方手中。

……

天京所在的江寧府左邊,就是屬於安徽省的和州府。

和州,位於安微東南部,向爲江淮水陸之要衝。左挾長江,右控昭關,天門峙其南,濠滁環於北,依十朝古都南京,瀕九州米市蕪湖,舉目可眺馬鞍山。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爲江淮丘陵尾部,其內裕溪河、牛屯河、得勝河並行注入長江。

和州府湘軍大營中,軍中主帳內傳出一聲咆哮,然後其內的傳令兵急速的向外趕去,緊接着一員員湘軍將領紛紛涌入主帳中。

主帳中,湘軍霆部主帥鮑超一臉威嚴的坐在主位之上,掃視着下方的衆將,道:“諸位金陵城外傳來消息,我軍敗了,髮匪之圍已解。”

“大帥,你確定此時爲真?我湘軍圍金陵城兩年,屢戰屢勝,而髮匪早已疲乏交加,我軍突然之間怎麼就敗了?”說話的是總兵孫開華。

“本帥已經從各處證實,金陵一戰我軍的確慘敗,至於各中原因,本帥就無從得知了。”鮑超也十分鬱悶,他也從未想過圍攻天京的曾國荃會敗下來,而且聽說還失蹤了,似乎是陷入了天京城中,生死不知。

他記得一年前自己還在金陵城外,形勢一片大好,只是當時髮匪無法攻破雨花臺湘軍大營,被逼無奈實行“進北攻南”之策,打算以圍魏救趙之計救金陵,他爲了圍追堵截髮匪,督師再入皖北,才離開金陵城外的的。

可在那之後,他聽聞金陵局勢對湘軍越來越有利,攻陷髮匪老巢,光復金陵之日不遠了,誰想到會突然得到這樣的消息。

在剛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鮑超根本就不相信,但是他再三確認無誤後,只能無奈承認這一事實。

當然,他對於其他得到的消息依舊半信半疑,不!應該是基本不信的。

例如韋志俊、趙烈文投入髮匪,曾國荃、楊嶽斌和彭玉麟被髮匪生擒了。

韋志俊這個髮匪叛將已經投降這麼多年了,怎麼說反叛就反叛?之前他對付髮匪可是不遺餘力的,安慶之戰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的,不然皖南可能仍是髮匪地盤呢!

這樣一個手中站滿髮匪鮮血的髮匪叛將,就算想投降髮匪也不會接受吧!

至於趙烈文投入髮匪,鮑超更是一百個不信,趙軍師在他眼中宛若神人,足智多謀,可以說算無遺策,怎麼可能投入已經式微,隨時都會覆滅的髮匪中,自取滅亡呢!

而曾國荃、楊嶽斌和彭玉麟三人被髮匪擒拿住,鮑超也嗤之以鼻,對於這三人的本事他十分了解,他自認自己還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連自己都能打得髮匪落花流水,這三人會落入髮匪手中?

所以,除了相信湘軍在金陵城因爲某些不知名原因敗了之外,鮑超對於其他消息一概不信。

甚至他連向部下提也沒有提及,因爲他覺得將這麼荒謬的信息告訴部下,顯得自己太過愚蠢了。

遊擊曹志忠道:“髮匪既然解開金陵城之圍,很可能死灰復燃,我們絕對不能坐視不理,大帥我們應該馬上出發,協助曾帥他們。”

其他人聞言,也紛紛附和,這些人此時,也就僅知道天京城湘軍敗了而已,其他的一概不知。

“很好!那我們就馬上出發。”鮑超當即點頭道,雖然不太信那些荒謬之極的信息,但是他還是有些擔心曾國荃等人的安危的。

隨後,鮑超命人將消息向處在安慶大營的曾國藩通報後,就傳令大軍開撥了。

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30章 十萬天王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5章 王氏兄弟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70章 大破江浦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85章 湖州局勢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85章 湖州局勢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25章 朕來殿後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68章 洪天改制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55章 潛艇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2章 兩封信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7章 放血飼民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54章 各人心思第33章 遭遇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0章 毒計驚心第28章 臣等死諫!第96章 一箭三雕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55章 潛艇第97章 子虛烏有第88章 周馥第30章 十萬天王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2章 兩封信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2章 兩封信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3章 演講第92章 拖延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116章 驚變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54章 各人心思第33章 遭遇
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30章 十萬天王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5章 王氏兄弟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70章 大破江浦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85章 湖州局勢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85章 湖州局勢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25章 朕來殿後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68章 洪天改制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55章 潛艇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2章 兩封信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7章 放血飼民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54章 各人心思第33章 遭遇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0章 毒計驚心第28章 臣等死諫!第96章 一箭三雕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55章 潛艇第97章 子虛烏有第88章 周馥第30章 十萬天王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2章 兩封信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2章 兩封信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3章 演講第92章 拖延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116章 驚變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54章 各人心思第33章 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