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完結

柳依依的回答是皇帝沒想過的,他看向柳依依,神色已經變的十分驚恐。柳依依端起一杯水,笑容還是那樣溫柔:“陛下醒來這麼長時間,口渴了,喝杯水吧。”

此刻柳依依面上的微笑看在皇帝眼裡,如同蛇蠍一樣,他想擡起手,打翻杯子,但不管皇帝怎麼努力,雙手還是擡不起來。

“忘了告訴陛下,陛下的藥裡,除了早先服過的,還有當初朱御女放在妾的茶裡那種藥。陛下此刻渾身無力,就是因爲服了那種藥。”

“你,你……”皇帝喘息的更急了,但他的雙手不能動彈,他只有努力地讓聲音變大一些:“來人,來人……”

柳依依把杯子裡的水緩緩地倒在皇帝臉上:“陛下既然不願意喝水,那也不能浪費。”皇帝被水嗆的咳嗽起來。

柳依依伸手給皇帝順一順氣,面上笑容沒變:“陛下此刻,真是恨不得要殺了妾呢。可是妾這心裡對陛下的恨,已經有數年了。”

柳依依說話時候,手已經離開皇帝的心口,緩緩地往皇帝的下巴上去,柳依依的手還是那樣溫柔,但皇帝卻覺得一陣陣發寒,一陣陣害怕。

他臉上的驚恐被柳依依看的清清楚楚,柳依依又笑了:“陛下此刻很驚恐,那陛下當時,命人在娘娘的湯裡,摻上魚湯時候,又是什麼心情?看着娘娘喉頭腫脹說不出話時,又是什麼心情?陛下當日,因爲別人一句話,下令誅殺後宮無辜女子時候,又是什麼心情?陛下覺得,天下都是陛下的,所有的人都該爲陛下去死的時候,可曾想過,他們也是人?”

“胡說,胡說……”皇帝除了這兩個字,再不能重複別的。柳依依的手停在皇帝的脣邊:“陛下想來已經記不清那些被陛下下令殺死的人了。畢竟陛下心中,只要有任何的不舒坦,都是別人的錯。”

“朕是天子!”皇帝的氣喘的越來越粗。

柳依依的笑容變的有些莫名:“是啊,陛下是天子,所以可以視天下人爲無物,可是陛下難道忘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陛下,您還記得嗎?妾是厲鬼,是從地獄裡爬出來,找陛下報仇的人。”

看着柳依依那張含笑的臉,皇帝想躲到一邊去,然而避無可避。

“如玉,如……”聽着皇帝喃喃念出朱皇后的名字,柳依依勾脣一笑:“我不是娘娘,不是啊,我是您,早已不記得的,周婕妤啊!陛下,您記得嗎?因爲秦貴妃一句話,於是被您下令賜死的周婕妤啊。”

皇帝不再發抖,看着柳依依什麼都說不出來。

“陛下,您覺得,我來尋您,算不算……”柳依依的話沒說完,皇帝發出一聲尖叫,這聲尖叫太大太高,柳依依已經沒有辦法捂住皇帝的嘴。門外已經傳來腳步聲,柳依依低頭看向皇帝,皇帝也聽到了門外的腳步聲,面色有些得意。

柳依依露出笑,笑的十分動人,接着柳依依的臉在皇帝眼裡放大,皇帝覺得自己的口鼻被什麼東西捂住,無法呼吸的皇帝掙扎不停。

皇帝耳邊傳來柳依依驚恐的聲音:“快,快去傳御醫,陛下暈過去了。”

這是皇帝聽到的,最後的聲音,口鼻已經被放開,但這也沒法拯救皇帝,他暈了過去,從此再沒醒來。

雜沓的腳步聲在柳依依耳邊響起,宮人們衝進殿內,御醫緊隨其後。御醫已經顧不得去看柳依依,望了眼皇帝的神色,拿出針來給皇帝施針。

皇帝悶哼了一聲,身子微微動了動,這是皇帝在這世上,留下的最後聲音和動靜。柳依依用帕子捂住臉,好掩飾眼裡的冷然。

御醫抽出針,對柳依依行禮:“娘娘,陛下也只有挨時候了,還請娘娘下詔,傳太子進殿,傳重臣進殿。”

皇帝從此再也不會醒來了,柳依依看向躺在牀上只有進氣沒有出氣的皇帝,拿下帕子,哽咽着對身邊宮人點頭。

哭聲越來越近,近的柳依依覺得這些哭聲實在太煩了,哭聲也越來越遠,遠的讓柳依依懷疑,這一切是不是從沒發生。當睜開眼時,面前到底是瑤光閣呢還是昭陽宮,或者,是寧壽宮?

“老孃娘,您今兒這午覺,睡的可真沉。”耳邊響起一個清脆的聲音,面前的帳子也被人揭起,柳依依順勢坐起來,對身邊的宮女微笑:“是啊,我夢見……”

話到脣邊已經轉口:“夢見先帝了,他和我說,太子,就交給你了。”

“老孃娘和先帝情深意重,老孃娘會夢見先帝也在情理之中。”宮女的話很甜,柳依依淺淺一笑掀開被子,宮女已把鞋放在柳依依腳邊。柳依依穿上鞋,披上衣服,走到梳妝檯前,鏡中的女子連一根白髮都沒有生,皇帝,不,該稱他爲先帝,崩逝已經六年。

柳依依永遠記得皇帝的眼睜開,努力想擡起手,但手並沒擡起,也沒再發出任何聲音,就又閉上眼睛。

那一刻,柳依依竟不敢上前去探皇帝的鼻息,還是御醫上前把脈,高聲宣佈,皇帝駕崩了。那之後的一切都順理成章,太子登基,年號順熙,尊柳依依爲太后,柳依依依舊例,垂簾聽政四年,在順熙帝大婚之後,撤簾歸政。

順熙帝對柳依依這位繼母,也十分孝順,每三天必和皇后前來朝省一次,後宮上下,都是一團和氣。

這樣的日子,彷彿是每個後宮女子的嚮往,再沒有了擔憂,沒有了害怕,而是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榮養。只是怎麼這心裡,總有些不平?柳依依望着鏡中自己,拿起梳子梳頭,身邊的宮女已經接過梳子,靈巧地替柳依依梳起頭來:“永樂公主已在殿外等候,老孃娘,是否……”

宮女的話打斷了柳依依的沉思,她對宮女微笑:“倒是我忘了,阿貞明兒就出降了,今兒是該來的。”

說話間,穿着公主禮服的阿貞已經在從人的簇擁下走進殿內,柳依依坐在椅上,望着阿貞微笑。阿貞端莊地大禮參拜柳依依。

阿貞行完禮,柳依依命一邊的李姑姑扶起阿貞,讓阿貞坐在一邊,含笑溫和地說:“明兒出了閣,以後……”說着柳依依就微微頓住,竟不知道該怎麼往下說。

阿貞性子柔順,既然柳依依沒有說話,她也就坐在那裡,殿內一時冷清下來。

“老孃娘,這話就要駁一回了,公主出了閣,還是公主,難道老孃娘還不許公主回宮不成?”跟隨阿貞進殿的,都是服侍阿貞很多年的宮女女官,阿貞的奶孃也要跟隨阿貞一起出嫁,去公主府做管家婆子。這樣有體面的婆子,自然是要打破這樣的冷清。

柳依依聽着婆子的話,擡頭對婆子一笑:“你說的對。”說着柳依依伸手拍了拍阿貞的手:“你娘想等你也等急了,去罷。”

阿貞站起身,再次行禮後帶人離去。柳依依看着她的背影,當初想要得到的一切,都已經得到,這時候,別的還有什麼好去想的?

“老孃娘,公主這會兒去,只怕王太妃不在呢。”宮女上前換茶,見柳依依神色恍惚,提了一句。柳依依擡頭看着她:“怎麼會不在呢?王太妃甚愛女兒,早早在宮裡等着纔是。”

“奴聽說,半個時辰前,陛下請王太妃往甘泉宮去了。”宮女把熱茶端上,柳依依接過茶哦了一聲:“許是陛下要再賜給永樂一些東西,由王太妃轉交,也是天經地義。”

說完柳依依的頭微微一點:“你讓人去瞧瞧如兒在做什麼,問她晚膳想吃什麼。”宮女應是命人去傳,柳依依坐在那裡,這樣的日子,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甘泉宮中,王太妃瞧着順熙帝,面上掠過一絲驚訝,對順熙帝道:“陛下所說,我從沒聽說過。”

“王太妃,朕也知道,不過是流言,只是這種流言,關係到老孃娘,朕不得不訪查清楚。”順熙帝笑的很溫和,他的語氣卻讓王太妃想起多年以前,那時候先帝也笑的這樣溫和,接着,就是宮中的變故。

“陛下難道想重複天平十五年?”王太妃不自覺地說出這麼一句,接着就用手捂住嘴再沒發一言。

天平十五年?順熙帝的眉微微皺起,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在努力思索,王太妃心亂如麻,站起身對順熙帝行禮:“陛下,那些舊事都已是過往,陛下又何必糾纏不放呢?”

順熙帝垂下眼簾,對王太妃微笑:“太妃的意思,朕明白。來人!”

內侍走進殿內,順熙帝對內侍道:“送王太妃回宮。”內侍應是,王太妃後退着要走出,順熙帝已經又道:“太妃久在宮廷,當知什麼事不該說。”

王太妃沒有回身沒有應是,脣邊卻有了一抹莫名笑容,難道說這是一個怎麼都打不破的循環?當年杜太后弒君,讓先帝和杜太后因此生嫌,兩宮不和,牽連甚廣,進而讓杜太后死去,甚至……

王太妃不敢再往下想,難道說,這一回,也是一樣的,皇帝對太后生疑,進而牽連後宮?這後宮,什麼時候都沒有平靜下來。

“太妃,您是要去見老孃娘嗎?”宮女的聲音在王太妃耳邊響起,王太妃擡頭望去,原來不知不覺走到寧壽宮了。

“不,不去寧壽宮,明兒就是阿貞出閣的日子,這會兒,她該在壽康宮等我呢。”王太妃示意宮人把轎子轉向另一邊,但心中的波瀾一點都沒平復。

“停!”剛走出數步,王太妃就令轎子停下,內侍停下轎子,宮女掀起簾子恭敬地問:“太妃有什麼吩咐?”

王太妃從轎中探頭出去,看着寧壽宮的方向,仔細思索之後對宮女道:“你去稟告老孃娘,就說,今兒有事,等改天,再過來和老孃娘說話。”

宮女應是離去,轎子繼續往壽康宮行去,王太妃靠在轎內,用手按下太陽穴,原本以爲,一切都平靜了,怎麼陛下會突然這樣問?難道說有人在陛下面前說了什麼?這宮中,永遠不缺挖空了心思,想要討好皇帝的人。

柳依依聽完宮女稟告的話,眉微微一皺:“你們太妃,和陛下說什麼了?”

宮女含笑稟告:“奴也不曉得,只覺着太妃從甘泉宮出來,似乎有些心緒不寧!”

柳依依哦了一聲:“下去罷。”

宮女往後退,蘇太妃已經走進殿內,見柳依依坐在那沉思就上前對柳依依微笑:“老孃娘可是在想,永樂公主將要出降,再等一年,二公主也要出降,您捨不得?”

柳依依收起思緒擡頭對蘇太妃微笑:“這日子,過的可真快。還記得如兒出生時候,那麼小小一團,到了這會兒,就要想着,給她尋個什麼樣的駙馬了。”

蘇太妃坐在柳依依面前點頭:“說的是呢,不說如兒,前兒皇后娘娘還和我說,想給寧王尋個什麼樣的王妃,一時倒問住我了,在我眼裡,他還是孩子呢,怎麼就要尋王妃了?”

寧王就是蘇太妃所出的兒子,在一年前和順熙帝同母弟一起,被封爲王。柳依依有些感慨:“那是娘娘的妯娌,總要尋個好相處的。”

蘇太妃掩口一笑:“老孃娘這話說的不免有些過了,娘娘是皇后,誰做了她的妯娌,也不會對皇后不敬。”

柳依依又是淺淺一笑沒有說話,蘇太妃的眉一挑:“方纔從老孃娘這離開的,瞧着像是王姐姐的侍女,是不是王姐姐說了什麼?”

柳依依的手揮了下,想把那些思緒都揮掉:“並沒說什麼,王太妃說,過兩日來尋我說話,偏偏陛下方纔又把王太妃請去說話了。”

蘇太妃的眼定一定,看向柳依依遲遲不語。柳依依的眼掃過去,殿內的宮人們退下,只剩下李姑姑一人守在一邊。

蘇太妃一臉爲難地低聲對柳依依開口:“妾,妾這些日子,恍惚聽說,有傳言說,陛下當日,並非……”

這裡的陛下,自然不是指順熙帝,而是指先帝了。

柳依依擡眼看向蘇太妃,蘇太妃遲疑一下繼續道:“那些流言,自然是查無實據的。老孃娘無需擔心。”

查無實據?柳依依面上現出一絲莫名的笑容,接着就對蘇太妃道:“時候不早了,你先回去罷,明兒永樂公主出降,還有許多儀式要我們參加呢,若不養足精神,到時雖不被人笑話,到底不像。”

蘇太妃也站起身,和柳依依又說笑幾句,也就告退。

柳依依久久沒有出聲,李姑姑已經輕聲道:“老孃娘,這……”

柳依依掃向李姑姑,語氣輕柔:“怎麼,怕了?”

李姑姑給柳依依跪下:“奴不敢,只是當日,那些藥……”李姑姑不敢往下說,柳依依看着李姑姑,語氣還是那樣輕柔:“我並不知道,當初你爲什麼要留下那麼幾瓶藥。但我知道的是,當你留下那幾瓶藥時,你差不多已經可以算是個死人了。”

李姑姑的身子更加顫抖,柳依依低頭看着她:“但你放心,我當初尋到那幾瓶藥,也答應過你,會保住你,這句話,我不會忘記。”

李姑姑擡起頭,眼淚落下,柳依依扔給她一塊手帕:“擦擦吧。讓他們傳膳,我餓了。”

李姑姑拿起帕子順便擦了擦臉上的淚,有些不確定地問柳依依:“老孃娘,您難道不……”

“我不是杜太后。”柳依依說完這句,就喊來人。

還在思索柳依依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的李姑姑急忙站起身,像方纔一樣恭敬地站在柳依依身邊。宮人們魚貫而入,安排膳食,柳依依和平常一樣用膳,甚至用的比往常還更多一些。

李姑姑在旁看着心中暗自稱奇,但心裡不是太踏實的她還是尋來值夜的宮女,命她好生聽着柳依依夜裡睡的安不安穩。

柳依依並沒像李姑姑想的那樣失眠,她反而睡的很好,秘密壓在心裡這麼久,總是需要找一個出口,宣泄出去,只是沒想到,竟是這樣的方式,和當年杜太后所遇到的一模一樣。

有人在刻意離間兩宮,不管是爲了利益也好,還是單純爲了討好順熙帝,這件事都是板上釘釘的。只是這一次,柳依依不願去尋是誰在做這件事,也不想去應對。

榮華富貴,世人所能得到最高的榮華富貴,在這一刻,像重重的枷鎖一樣,也許是時候放開了。

阿貞出降之後,王太妃尋了個藉口來尋柳依依,當王太妃走進寧壽宮時,看見柳依依正坐在那品茶。

王太妃含笑上前:“老孃娘好興致。”

柳依依放下杯子:“這樣的閒暇,實在太多了。”王太妃有些奇怪地看向柳依依,柳依依已經輕嘆一聲:“這日子,竟像沒奔頭。”

王太妃更奇怪了,再也沒辦法接話,柳依依對王太妃微笑:“太妃所要得到的,是在這宮內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先帝駕崩之時,太妃就已得到了,恭喜太妃。”

王太妃的心撲通亂跳起來,瞧着柳依依:“老孃娘這話是什麼意思,您……”

“太妃所得到的安寧平靜,是我給的,那我,要求太妃去做一件事,太妃不會不幫忙吧?”柳依依看着王太妃,語氣依舊平靜,神情更是溫柔。

“老孃娘要下口諭,妾……”王太妃的話並沒說完,就被柳依依阻止:“不,不是諭旨,是我求王淑妃,替我去做一件事。”

柳依依的語氣讓王太妃開始顫抖:“老孃娘,妾……”

柳依依勾脣一笑:“你必須答應,這是當年,你欠娘娘的。”王太妃聽到久不被提起的朱皇后被提起,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閉上眼對柳依依點頭。

柳依依看向遠方,也許很快,一切就都結束了。

當順熙帝和皇后又來給柳依依問安時候,柳依依對順熙帝提出一個要求,要去別宮避暑。這個要求讓順熙帝有些驚訝:“這會兒才三月,真要去避暑的話,也等五月再去。”

“三月正好,我從沒見過別宮的春天,去看看春天也不錯。”柳依依的話讓皇后笑了:“老孃娘既然想去看看別宮的春天,那妾……”

“不用你們陪,皇后要管理宮務,陛下有朝政,如兒呢,也不小了,該學些爲人婦的道理,就我一個人帶了從人去。”

柳依依的話讓帝后都感驚訝,順熙帝想了想微笑:“既然您執意如此,那兒子也不好阻攔,只是兒子要和老孃娘分別,未免心中有些不安。”

此刻柳依依該說兩句表示贊成的,但柳依依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示意帝后可以退下了。順熙帝和皇后站起身,順熙帝快要走出殿門時候回頭看向柳依依,柳依依的身影在那若隱若現。順熙帝看不清楚柳依依,或者說,他從來沒有看清過自己的繼母。

順熙帝心事重重地走出寧壽宮,身邊的皇后已經問:“陛下似乎有心事?有些人,想離間兩宮也是有的。”

順熙帝搖頭:“是啊,我知道,只是這些事,若不去查個究竟,這心裡,難免不安。”皇后瞭然一笑:“老孃娘想去別宮,想來也是要給陛下留個空擋。”

順熙帝又回頭看一眼寧壽宮,即便知道的清楚,又如何呢?可是,不查一查,後宮之中放了這麼一位,還真讓人有些難以安枕。

柳依依這次前往別宮,行程很迅速,也沒帶多少人,順熙帝和皇后還是照禮儀把她送到宮門口。柳依依上車之前,看向如兒對順熙帝道:“我走了,以後如兒就交給你們夫妻照顧。陛下,如兒她是你的同父妹妹。”

如兒已經拉一下柳依依的袖子,撅脣不滿:“娘這說的什麼話,像誰會欺負我一樣。還有娘您怎麼不帶我去?”

wωω▪ttκǎ n▪c○

柳依依伸手拍拍女兒的手:“都這麼大了,還愛撒嬌呢,乖乖在宮裡,娘啊,很快就會回來。”

如兒點頭,柳依依扶着宮女的手上車,擡頭看了眼宮殿,宮殿望去,似乎連綿不絕。這座天下人都向往的宮殿,其實仔細看起來,就像一個籠子一樣,關住了所有人的青春。

柳依依輕嘆一聲,宮女已放好車簾,馬車往前行去。

柳依依在第三天到達別宮,之後每天都有人在皇宮和別宮之間來回傳話,有帝后給柳依依孝敬的東西,也有柳依依命人採摘下的鮮花,分送後宮諸人。

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了一個月,天氣已經漸漸熱起來,順熙帝總覺得,自己面前有一層薄紗,彷彿把薄紗一揭掉,就什麼都清楚了,但順熙帝沒有勇氣去揭掉這層薄紗。

這一天順熙帝剛下朝回來,還在換衣外面就傳來急促的聲音:“陛下,別宮有要事稟告!”順熙帝皺眉命人進來。

來人走進殿內,跪在地上大哭:“陛下,昨夜老孃娘要要賞月,就上了高樓,還說月色正好,她就在樓上歇了。誰知三更時分,樓內突然起了大火,救治不及,等火撲滅時候,老孃娘已經……”

來人哭的更加傷心難過,出了這樣的大事,總要掉了幾個人頭才能滅了皇帝心中的怒火,順熙帝的手停在那裡,一臉不相信:“你什麼意思,老孃娘,她……”

“請陛下節哀,老孃娘,已經崩逝了!”來人如搗蒜一樣磕頭。

順熙帝搖頭:“不可能,不會的,老孃娘怎麼會被火燒死呢?肯定是假的,假的,假的。”順熙帝這樣沒人敢上前攔,皇后腳步匆匆走進殿內,見狀就道:“陛下,事兒是個什麼事兒,陛下總要遣人去查。”

是的,遣人去查,順熙帝定定神,接着就搖頭:“不,朕親自去,去把老孃娘……”

話說到這裡,順熙帝又頓住,不知道該怎麼往下說,該去的,要去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死了,還是假死遁走,別宮雖比不得皇宮守備森嚴,但也不是順便就能起了大火的。

但是,她爲什麼要假死呢?是不願意回宮來面對自己嗎?

皇后還想說話,宮人已經報王太妃來了,皇后忙命人請王太妃進來。王太妃已經換了素衣,進來後不及行禮就對帝后道:“妾這裡,有老孃娘留給陛下的一封信。老孃娘說,若她回不來,就把這封信交給陛下。”

順熙帝接過信,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打開。上面寫的很簡略:宮中無太后,也無兩宮猜忌之事。

這沒頭沒眉的一句話讓順熙帝愣住,皇后見狀屏退左右,望着王太妃道:“老孃娘必定有別的話,告訴了太妃。”

王太妃已經跪下:“是的,陛下自然知道天平十五年的事。老孃娘不願往事重演,也知道您和她,畢竟不是親母子,有些事,您知道了,必然是會有嫌隙的,既如此,倒不如老孃娘先走一步,讓陛下安心。”

“老孃娘沒有死,是不是?”順熙帝看着王太妃問出這麼一句。王太妃微笑:“陛下,這件事,重要嗎?”

所有的事情,都該結束在柳依依再不出現之時,沒有了她,所有的猜忌都沒有了。順熙帝眼角有些溼潤,對王太妃:“你起來吧。老孃孃的用意,朕知道了。朕,必定不會辜負老孃孃的用意。”

王太妃再次行禮後站起身,天邊正是太陽落山之時,彩霞染紅了半個天空,王太妃不知道柳依依決意放棄這些是爲什麼,但她知道,自己所求的,已經全都得到了。

幾輛馬車在官道上晃晃悠悠地走,柳依依靠在車內,車簾是掀起的,她一身素服,不止是因爲順熙帝下詔,太后崩逝,國喪三月。

“老……”李姑姑也在車內,見柳依依就這樣大大方方地瞧着外面,出言想提醒,但還是沒說完。

“老什麼老啊?嬸子,您又忘了,我是您侄女,柳氏,您呢,也沒了丈夫,我們一對兒寡婦,要去投親呢!”柳依依打斷李姑姑的話,笑盈盈地說。

李姑姑有些無奈微笑:“雖這麼說,但名分上總是……”

柳依依微笑,名分,現在想來,這兩個字竟那麼諷刺,宮中的女子,爲了名分,爲了利益,眼前看到的,永遠只是那麼小的一片天。現在,天地這麼寬廣,這樣的日子,能過上一天也是好的。

李姑姑看着柳依依面上笑容,有些遲疑地問:“那娟兒,真會讓咱們去,畢竟您的身份。”

柳依依把車簾放下,挽起李姑姑的手臂:“嬸子,柳太后已經死了,她會葬在陵園裡,享後人的香火,我,就是我,一個剛守寡的小寡婦,您說,這有多好?”

李姑姑再次搖頭,這一回她沒嘆氣,也許,這會是新的生活,和原來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車聲轆轆,柳依依知道,這一路走的這麼順利,其實也代表着皇帝徹底放手,所有前塵往事都成過去。畢竟自己教養過的孩子,和他的父親還是有不同,而和他的母親有些相似。

日子還長,誰也不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什麼,但是不會再有那濃的化不開的仇恨了。柳依依舒心一笑,攤開手,手中是昨日有人追上來遞的東西,是當年和吳娟分開時候送給吳娟的香囊,娟兒,你果然沒有變。

車聲漸漸變的輕快,新的生活即將展開。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1章第68章第123章第176章第9章 變化第9章 變化第5章 嫉妒第53章 告誡第56章 母子第140章 落水第5章 嫉妒第50章 計劃第157章 醉話第93章 封賞第31章 歸人第164章 魚湯第31章 歸人第4章 回憶第101章第37章 口風第56章 母子第167章 喪事第29章 盤算第70章 字跡第11章第156章 宴上第44章 惆悵第84章 古記第105章第137章第16章 排場第157章 醉話第96章第149章 流言第70章 字跡第81章 應付第180章第56章 母子第9章 變化第15章 服侍第33章 偶遇第30章 命運第76章 出事第182章第151章 姐妹第18章 效忠第176章第52章 特別第104章 動心第39章 改變第125章 匕現第151章 姐妹第137章第156章 宴上第81章 應付第175章 誓願第23章第115章 應對第92章第101章第87章 相見第84章 古記第29章 盤算第152章第140章 落水第150章 國本第164章 魚湯第113章 秘密(上)第23章第135章 喜悅第53章 告誡第111章 傾訴第69章第34章第134章 說服第119章 應對(下)第89章 消散第150章 國本第57章第83章 手段第57章第112章 相對第26章 傾軋第163章第135章 喜悅第60章 秘密第107章 妒恨第146章 旨意第108章 計劃第164章 魚湯第173章 封后第123章第162章 爆發第66章 內情第16章 排場第23章第79章 責任第160章 傷心第172章第91章 熱鬧
第11章第68章第123章第176章第9章 變化第9章 變化第5章 嫉妒第53章 告誡第56章 母子第140章 落水第5章 嫉妒第50章 計劃第157章 醉話第93章 封賞第31章 歸人第164章 魚湯第31章 歸人第4章 回憶第101章第37章 口風第56章 母子第167章 喪事第29章 盤算第70章 字跡第11章第156章 宴上第44章 惆悵第84章 古記第105章第137章第16章 排場第157章 醉話第96章第149章 流言第70章 字跡第81章 應付第180章第56章 母子第9章 變化第15章 服侍第33章 偶遇第30章 命運第76章 出事第182章第151章 姐妹第18章 效忠第176章第52章 特別第104章 動心第39章 改變第125章 匕現第151章 姐妹第137章第156章 宴上第81章 應付第175章 誓願第23章第115章 應對第92章第101章第87章 相見第84章 古記第29章 盤算第152章第140章 落水第150章 國本第164章 魚湯第113章 秘密(上)第23章第135章 喜悅第53章 告誡第111章 傾訴第69章第34章第134章 說服第119章 應對(下)第89章 消散第150章 國本第57章第83章 手段第57章第112章 相對第26章 傾軋第163章第135章 喜悅第60章 秘密第107章 妒恨第146章 旨意第108章 計劃第164章 魚湯第173章 封后第123章第162章 爆發第66章 內情第16章 排場第23章第79章 責任第160章 傷心第172章第91章 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