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母子

正殿內亮如白晝,滿心喜悅的皇帝抱着一個小小襁褓坐在上面,昭陽宮內的宮女內侍,一起起的正在給皇帝行禮。

柳依依和吳娟兩人站到該站的位置,低頭行禮。行禮完,已有皇帝身邊的內侍把準備好的賞都發下來,柳依依領賞的時候悄悄擡頭往座位上望去,已經瞧不見皇帝坐在那裡。想來,是去見皇后去了。柳依依心中泛起一絲惆悵,接着那絲惆悵就消失,一切都已不同,再不是從前。

朱皇后生下孩子,只聽到穩婆們喜悅地叫聲,說是個皇子,朱皇后頓時覺得一顆心落了地,穩婆把孩子抱到朱皇后身邊,朱皇后只瞧了這孩子一眼,就閉上眼沉沉睡去。

很快朱皇后誕下皇子,母子俱安的消息已經傳遍後宮。除有孕的王淑妃外,其他妃嬪都起身梳妝,先到鳳藻宮請了秦貴妃,再和秦貴妃一起,前往昭陽宮恭喜朱皇后。

衆妃原本以爲,到了鳳藻宮要等許久才能等到秦貴妃出來,出乎意料的是,衆妃才一來到鳳藻宮,就見鳳藻宮宮門已開,秦貴妃被人前呼後擁着走出來。

“原本以爲,妾們要等秦貴妃許久呢。”說話的是趙昭容,她原先不過是婕妤,比貴妃要低上兩個等級,這一回進爲昭容,此刻王淑妃不在,她就是除秦貴妃之外妃嬪中最高的,忍不住說了這麼一句。

“昭容這樣愛說話,難怪當日,久在婕妤之位。”秦貴妃瞧着趙昭容,語氣冷然。衆妃聽到秦貴妃那和往常不同的語氣,彼此相視一眼,沒敢再多說話。

秦貴妃這才上了鸞車,上車之前對衆妃道:“娘娘誕下太子,此乃社稷之福,前去恭賀,這纔是妾妃之道。”

趙昭容怎不明白秦貴妃這番話所爲何來,心裡腹誹,但不敢再多說什麼,跟在秦貴妃的車後往昭陽宮行去。

來到昭陽宮,自然是被昭陽宮的女官擋駕,稱皇后現在還在歇息,還請諸位回宮。秦貴妃曉得這是必然的,帶領衆妃在正殿外行禮如儀,恭賀皇后誕下皇子,這才帶着衆妃離去。

妃子們恭賀的聲音有些大,讓本來就睡的不是很沉的朱皇后睜開眼,此時朱皇后已經被挪到專門收拾出來坐月子的房間,生產時穿的衣衫也已被換掉,周圍的一切都是乾燥舒服的。朱皇后眨一眨眼,牀邊守着的吳女官就走過來:“娘娘可是要用些什麼?”

“孩子呢?”朱皇后覺得喉嚨很乾,想喝水,但現在歇息了一會兒,有了精神,還是想先瞧瞧孩子。

“皇子在陛下那裡,娘娘,小皇子生的,和陛下很像,陛下十分歡喜,已經命人連夜出宮去傳首輔們,要爲小皇子起個名字呢。”吳女官話裡透着欣喜,朱皇后的脣微微一抿:“哪有這麼晚還把人叫進來,只爲了給孩子起名字這樣的事?”

“娘娘,這可是普天同慶的大事。”吳女官說着話,就從柳依依手上接過桂枝湯給朱皇后一口口喝下去。朱皇后喝了兩口,把碗一推,眼還是往外瞧。

“娘娘放心,陛下待小皇子,瞧的跟眼珠子似的。奶孃也給小皇子餵過奶了,說小皇子吃口好着呢。”吳女官對朱皇后的心思,猜了個八|九不離十。朱皇后抿脣一笑,笑容裡有一抹淺淺的不好意思:“我只是……”

“娘娘還請繼續歇一會兒,方纔秦貴妃已帶着衆妃前來恭賀過娘娘,臣請諸位妃子回去了。等天亮時候,老孃娘那邊只怕就要遣人來了。到那時,娘娘總是要見一見的。”雖然曉得朱皇后惦記着小皇子,但皇帝把孩子抱到前面,讓重臣們瞧瞧這孩子相貌,還要給孩子起名字,不折騰到天亮只怕不會把孩子抱回來,吳女官也只能勸朱皇后先歇下。

朱皇后這一回沒有反對,吳女官把她扶了躺下,剛給朱皇后蓋上被子,就聽到朱皇后悠悠地說了一句:“怎麼覺着這孩子,不像……”

“娘娘您累了,該歇着了。”吳女官溫和地打斷朱皇后的話,朱皇后沒有再說話,只是閉上眼,也不曉得睡着了還是沒睡着。

柳依依瞧着朱皇后的舉動,總覺得她的歡喜裡面,似乎透着一絲難過,爲何會這樣?柳依依仔細想了想,卻怎麼也想不出來。

朱皇后這一回睡的有些沉,耳邊恍惚聽到有孩子的哭聲,睜開眼時,就見皇帝瞧着自己,透過窗,已經能看到有陽光灑進來。

“陛下什麼時候來的?瞧這時候,已經不早了吧?”朱皇后想坐起來,皇帝已經伸手把朱皇后的肩按下去:“不早了,都已過了午時,朕昨晚把人都請進宮,和他們商量孩子的名字,起了許多,真是太富貴了又怕折了他,太平常了又怕史書上不好看,折騰了半宿,總算是把名字給定下了。”

說着皇帝拿過一張紙,上面大大地寫着個“覃”字,他對朱皇后含笑:“這是大名,小名就見綿兒,你說可好?”

在這件事上,朱皇后曉得自己沒有多少置喙的餘地,只含笑道:“陛下說什麼名字好,就什麼名字好。”

朱皇后的表現讓皇帝很滿意,他握住朱皇后的肩頭:“這都是皇后你的功勞。朕已命人擬旨,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這是太子纔有的待遇,這個孩子,雖然還沒有傳詔天下,立爲太子。此刻,因他的既嫡又長,已經穩穩地坐在太子位上。

朱皇后明白此刻自己該放心了,從此之後就該照顧好孩子,再不擔心纔是,可朱皇后心中,卻有一絲哀傷掠過。若嫁的不是皇帝,這個孩子以後也許不會有那樣潑天的榮華富貴,但丈夫也會守在自己身邊,對自己微笑,而非用一副公事公辦的口氣,說起他的未來。

朱皇后收起心中那絲酸楚,對皇帝微笑:“說了好一會兒,我還沒見過綿兒呢。”

“方纔他吃飽了,奶孃抱他下去睡了。”這不是皇帝的第一個兒子,文莊皇后所生的懷悼太子纔是皇帝的第一個兒子。但文莊皇后生下孩子後就大出血死去,而那兒子也瘦弱的像只小貓,哭聲極其細微,連吃都吃不下去,拖了兩天還是死了。

綿兒哭的聲音洪亮,抱出去給首輔看時也一點不害怕,一雙小眼睛雖沒完全睜開,卻能瞧出未來的英明神武。皇帝當然覺得自己要對綿兒多照顧一些。

皇帝很自然地對朱皇后說出這話,見朱皇后低頭不語,皇帝急忙道:“等他醒了,我就讓人把他抱來給你瞧。”

朱皇后嗯了一聲,瞧着皇帝:“我想,他長的像……”

“像我,像極了!”皇帝再次打斷朱皇后的話,笑容已經滿溢:“朕,一定要給他尋最好的老師,挑最好的人服侍他,你說,好不好?”

這或許是皇家對孩子疼愛的方式,卻和朱皇后心中所想的,差了好些。朱皇后緩緩躺下去,面上的笑容要竭盡全力才能維持住:“陛下對綿兒如此疼愛,妾很歡喜。”

皇帝眼中閃着亮光,這讓朱皇后想起昨夜沒說完的話,這個孩子,不像是自己的骨血,而像是爲這個江山,爲這個社稷生下的。甚至,朱皇后會認爲,就算自己昨夜,死在產牀上,只要這個孩子平安健康,皇帝頂多也只會滴兩滴淚,上一個還過得去的諡號,別的,就全沒了。

朱皇后心中有悲傷泛起,但這樣的悲傷是不能給皇帝看見的。此刻,朱皇后回想起爲皇帝難受的那一夜,真想回去告訴那一夜的自己,沒有用的。皇后,這個皇朝內至高無上的女子,對皇帝來說,只是一個代號,誰坐都可以。

“陛下,小皇子醒了。”奶孃的聲音響起,打斷了朱皇后的思緒,朱皇后要坐起來,身邊的輕秀急忙扶起朱皇后,奶孃已經把孩子放到朱皇后懷中。

朱皇后低頭看着自己的兒子,眉眼和朱皇后很像,此刻剛剛睡醒的他睜開雙眼,瞧着朱皇后,眼中彷彿還有好奇。

只是一眼,朱皇后就愛上了這個孩子,這個世上和她最親近的人。

“這孩子,生的真好看。”朱皇后擡頭對皇帝笑,對上的卻是杜太后的眼。朱皇后錯愕,杜太后已經緩步上前:“都說來的早不如來的巧,老身若不是這會兒來了,也就瞧不見老身的孫兒了。”

說着杜太后就對朱皇后張開雙手:“來,讓老身抱抱。”杜太后笑容很和藹,如同每一個渴望抱下孫子的老太太一樣,但朱皇后卻下意識地把綿兒往自己懷裡摟緊一些。

綿兒的小鼻子皺了皺,發出一聲不舒服的聲音,杜太后已經笑了:“這孩子生的很像皇帝,我記得第一次見到皇帝時候,皇帝那時候只有三天大,那時你的母親,也那樣的瞧着你,眼裡全是慈愛。”

皇帝的手不知在什麼時候已經握緊,對杜太后露出笑:“母后記得很牢。”

“當然很牢,因爲那時候,都覺得……”杜太后微笑,彷彿沒瞧見皇帝不自然的緊張:“那時候,都覺得,皇帝沒有那位有福氣,誰知道世事難料。”說着杜太后不去瞧皇帝,而是對奶孃:“把孩子給我抱來瞧瞧。”

奶孃們雖然是民間選上來的,可在這宮中也受了三四個月的訓練,況且既能被選上,原本就能察言觀色,縱然杜太后笑的再和藹,奶孃也不敢上前去把孩子抱給她。

“母后要瞧孫兒,就瞧瞧罷。”皇帝終於開口說話,奶孃如逢大赦,上前把孩子抱給杜太后。

杜太后從奶孃手裡接過孩子的時候,奶孃都緊張的手抖,如果杜太后喪心病狂,把孩子摔下去可怎麼辦?好在奶孃的想法並沒發生,杜太后抱着孩子,笑的一臉慈愛。

第4章 回憶第58章 疑問第39章 改變第77章 荒謬第146章 旨意第137章第64章 商議第104章 動心第16章 排場第149章 流言第55章 喜事第94章 甘心否第32章第159章第26章 傾軋第149章 流言第124章 探望第146章 旨意第146章 旨意第4章 回憶第144章 不同第179章第69章第167章 喪事第39章 改變第22章 誣陷第10章 故人第135章 喜悅第168章第41章 忠誠第127章第152章第19章第168章第118章 應對(上)第157章 醉話第53章 告誡第140章 落水第80章 改變第173章 封后第121章 去枝第117章 危機第35章 喜事第178章第141章 心寒第166章 發現第69章第79章 責任第76章 出事第50章 計劃第53章 告誡第85章 借書第146章 旨意第104章 動心第103章 手段第140章 落水第11章第22章 誣陷第29章 盤算第8章 挑人第73章 主意第140章 落水第30章 命運第77章 荒謬第19章第56章 母子第167章 喪事第65章 傷心第103章 手段第107章 妒恨第136章 賞賜第130章 夢境第111章 傾訴第105章第59章 疑惑第68章第166章 發現第30章 命運第110章 辯白(上)第150章 國本第90章 錯了第29章 盤算第3章 憤怒第70章 字跡第55章 喜事第113章 秘密(上)第122章 圖窮第23章第19章第56章 母子第49章 證實第16章 排場第42章 辦法第112章 相對第6章 計劃第132章 宮宴(上)第136章 賞賜第129章
第4章 回憶第58章 疑問第39章 改變第77章 荒謬第146章 旨意第137章第64章 商議第104章 動心第16章 排場第149章 流言第55章 喜事第94章 甘心否第32章第159章第26章 傾軋第149章 流言第124章 探望第146章 旨意第146章 旨意第4章 回憶第144章 不同第179章第69章第167章 喪事第39章 改變第22章 誣陷第10章 故人第135章 喜悅第168章第41章 忠誠第127章第152章第19章第168章第118章 應對(上)第157章 醉話第53章 告誡第140章 落水第80章 改變第173章 封后第121章 去枝第117章 危機第35章 喜事第178章第141章 心寒第166章 發現第69章第79章 責任第76章 出事第50章 計劃第53章 告誡第85章 借書第146章 旨意第104章 動心第103章 手段第140章 落水第11章第22章 誣陷第29章 盤算第8章 挑人第73章 主意第140章 落水第30章 命運第77章 荒謬第19章第56章 母子第167章 喪事第65章 傷心第103章 手段第107章 妒恨第136章 賞賜第130章 夢境第111章 傾訴第105章第59章 疑惑第68章第166章 發現第30章 命運第110章 辯白(上)第150章 國本第90章 錯了第29章 盤算第3章 憤怒第70章 字跡第55章 喜事第113章 秘密(上)第122章 圖窮第23章第19章第56章 母子第49章 證實第16章 排場第42章 辦法第112章 相對第6章 計劃第132章 宮宴(上)第136章 賞賜第1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