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神武后軍中軍大營。
岳飛獨自坐在自己的書房案牘邊,手裡拿着一支毛筆,桌面上擺着幾張雪白的信紙,但是上面沒有一個字。這封回信他已經猶豫了許久,但不知該怎麼回答。
他又拿起案牘邊上那個封信,仔細看了一遍。這是兩淮制置使趙君的來信。信的內容除了必要的寒暄之外,就一件事,因金國使者被殺一事,金人發出了威脅。趙君向大宋幾位將領提議,希望一起上書稟報朝廷,拒絕金人的要求,作好戰爭準備。同時登報對大宋百姓發出倡議,團結一心,一致抗金。
對於拒絕金人威脅,力主抗金一事上書朝廷,岳飛是贊同的,但是他對於登報發什麼倡議不太贊同,自己是軍人,好好打仗以報君恩即可,沒必向全天下人發佈,有軍人干政的嫌疑啊。
“這個趙君…….幹什麼事情都出人意料。”岳飛嘆了一口氣。在這個時候,門開了走進兩個人,岳飛一看是自己手下第一謀士黃縱和自己的兒子岳雲。
黃縱這個人在歷史上似乎名氣不大,但是卻是岳飛最信任的謀士,宋末年進士,補從事郎。紹興初上所著兵論,爲岳飛所賞識。在歷史上紹興上岳飛討楊麼,闢爲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赴楊欽水寨撫諭,說降楊欽,以功授昌州文學,回來又協助岳飛提出北伐計劃,聯絡河北,平定中原。岳飛被害後,黃縱受到牽連,屏歸田裡,被稱爲岳飛之張良。
趙君寫信聯絡岳飛之事黃縱自然清楚,態度也很堅決。只是過了幾天見到岳飛似乎還沒有動靜就來看看,看到岳飛這個樣子心裡都明白了幾分。
“鵬舉,怎麼還在猶豫不決啊。”黃縱看到岳飛愁眉苦臉的樣子,笑着問道。
“布亮(黃縱的字),實在是難以提筆啊。”岳飛嘆了一口氣。
黃縱笑了笑,突然問道:“鵬舉,你和趙子君相交時日已久,你覺得此人如何?”
“有勇有謀,乃當時不可多得的英雄。”岳飛毫不猶豫的回答。
沒想到黃縱卻搖搖頭:“鵬舉的評價固然對,但並不確切。”
“哦?”
“趙君,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爾!”黃縱一針見血。
岳飛聽了臉色一變,細細琢磨起來猛然一擡頭:“布亮,你是說…..”後面的話卻沒說出來。
黃縱點點頭,表示明白岳飛的意思。
房間裡一陣沉默。
“爹爹,什麼能臣梟雄的,我覺得趙將軍喜歡打金狗,就是好人。當今天下,除了爹爹之外,我最佩服的就是他了,既然趙將軍要打金狗,爹爹你就答應吧。”旁邊的岳雲突然插了一句。
現在的岳雲才十三歲,在張憲的隊伍中當了一名小卒。他旦夕勤學苦練,可謂文武雙全,大有乃父之風。不過岳飛卻沒把岳雲的話沒放在心上,眼睛一瞪,嚇得岳雲一溜煙跑了出去。
“公子的話雖然幼稚,但是道理沒錯,趕緊回信吧。”黃縱微笑着說道。
“可是…….”岳飛還有些猶豫。
看到岳飛還在猶豫,黃縱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低聲說道“鵬舉,現在天下六分,分別是宋、金、西夏、西遼、吐蕃、大理,而以金爲最盛,大宋次之。”
岳飛突然聽到黃縱論起天下大勢,於是靜靜聽了起來。
“也就是說是大宋和大金爭奪天下霸主,進一步一統天下,你覺得在這場霸主爭奪中,大宋希望有多大?”
岳飛默然,從靖康之恥開始,大宋就在風雨飄搖中掙扎,這兩年好不容易纔緩過神,站穩腳跟,但是想要光復河山,迎回二帝,困難重重。但是,這是他的理想,就有多大的困難也要迎頭而上。
於是他想了想說道:“雖然現在看上去困難重重,但是隻要我們大宋君臣一心,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就一定能打敗金國!”
“鵬舉,你錯了,錯的厲害!”黃縱聲音不大但是卻振聾發聵,岳飛吃驚的擡起頭看着他,這還是第一次聽到黃縱用這樣的口氣和他說話。
“自從太祖杯酒釋兵權,確立大宋朝崇文抑武的國策,這就意味着永遠沒有稱霸天下,統一中原的一天!從遼到西夏、到現在的金,蠻夷不斷崛起侵犯我大宋,但是我大宋空有廣袤的疆土、富庶的百姓,兵力百萬,但是依舊打不過!是沒有優秀的將領嗎,不是,從太祖太宗年代的曹彬、楊業,仁宗年間的狄青,欽宗年間的种師道,那個不是赫赫有名,但是依舊改變不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就是因爲這個國策!”說道這裡,黃縱有些激動。
“而現在,這個趙君搞這個向天下人倡議,這是讓我們大宋軍人獨立發出聲音,不在是那些士大夫們玩弄的工具!”
“可是這樣依舊擺脫了不了軍人干政,恐怕皇帝不喜啊。”岳飛神色憂鬱。
“皇帝不高興又能怎麼樣?趙君不是駙馬嗎?按照朝規不應該手握重兵,給個閒置即可,但是他不照樣掌握這大宋最精銳的軍隊,朝廷、皇帝能把他怎麼樣?”黃縱笑着問道。
“那如果有一天,皇帝硬要剝奪其兵權,那他怎麼辦?”岳飛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鵬舉,如果你遇到此事,會怎麼辦?”黃縱反問到。
岳飛臉上浮現出一絲痛苦,想了好久才說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哎……..黃縱聽了這話,心裡嘆息了一聲,看着一臉痛苦的岳飛,輕輕說道:“所以說,你是岳飛,做不了趙君。而他是趙君,也無法成爲岳飛………鵬舉,你好好琢磨一下這厲害關係吧。”說完走了出去。
書房裡又安靜下來,岳飛看着雪白的信紙,心裡一團亂麻,想到剛纔黃縱說過的話,難道我堅持的是錯誤的嗎?
不!趙君有趙君的信念
我岳飛也有我岳飛理想!
不過在這件事上,就勉強聽黃縱一次吧…….想到這裡,岳飛深呼吸一口氣,提筆寫了起來…….
……………………………………………….
…………………………………………………..
正當大宋朝野對此事議論逐漸快平息的時候,一直對此事保持沉默的大宋軍方卻突然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淮南東路西路制置使趙君、湖北路江南西路舒制置使岳飛,川陝宣撫使,領二鎮(奉寧、保靜)節度使吳階,一起聯名上書皇上,請求朝廷拒絕金國的無理要求,決心保衛家國,打退任何干預侵犯大宋領土的敵人。同時以三者名義在影響力最大的《揚州評論》和《杭州杭州週刊》上發表了聯合倡議:希望所有宋人團結一致,衆志成城,不怕金人威脅,堅持戰鬥,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光榮的大宋。
這是大宋軍人第一次對有關國家大事發表自己的獨立言論,熱血青年無比拍案叫好,但是那些明眼人士很快意識到了這裡不尋常的意味,軍人集團隨着戰爭的持續,開始走上了大宋的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