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士子一開口,周圍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紛紛看着他。
於是士子開口說出了秦檜的主張。趙君仔細聽着,和當日秦檜在自己府上所的述基本一致。說完以後,這位士子解釋道“秦大人的奏摺,第一部分歸還北籍人口,是爲了第二部分和金人談判打好基礎,只有雙方締結了合約,大宋才能保住半壁江山,宋金進入戰略相持階段,這和趙將軍的論持久戰不謀而合。”
大家聽了都議論紛紛,竟然沒有人出來反駁,趙君皺皺眉,看來秦檜的這種論調很有市場啊。
歐陽澈自然明白趙君的心思,對於秦檜的這種論調也感到憤怒,剛準備站起來反駁,就聽到一個清朗的聲音:“兄臺此話差異,就憑秦檜這番話,就可以知道此人定時賣國求榮之輩,朝中又要出奸臣耳。”
趙君回頭一看,只見是一個年輕男人,二十出頭,面色沉穩,穿一件白色長袍,顯得有些陳舊但是卻洗的很乾淨。
“此人叫樑清,字白東,秀才出身,正是我招攬來辦報之人。”旁邊的歐陽澈低聲向趙君解釋。
只見那個叫樑清的年輕人看着衆人目光都注視自己,繼續說道:“其一,北籍人口全部歸還金國,豈不是意味着要使大宋王朝自動解除武裝。咱們都清楚生長在北方和西北地區的人,體裁魁梧,勇敢善戰;生長在東南述路的人,則比較柔軟脆弱,不適於做戰士。現在大宋的軍隊將兵,包括赫赫有名的御營前軍都南宋初年絕大多數也都是出生在陝西、河東、河北等地的。
其二這將使中原和西北地區的大宋子民,不論遭受到敵、僞的何等奴役,再也不敢奔往南宋境內。因爲,投奔了去最終也還是得被遣送回來。而這就等於替金人安定了社會秩序。
第三,這等於正式承認關隴、河北和中原之地歸敵、僞所佔領,恢復失地之事再也不容提及了。而所謂締結條約正是坐實的這一條!”
聽了這些趙君心裡不禁讚歎,這個樑清分析的比自己還深刻,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做一個報社編輯看來太委屈他了,想辦法也把他弄到軍中做參謀才行。
樑清的話說完,又是引起一陣議論,剛纔那位士子臉色發紅似乎有些不服氣,說道:“雙方結盟有什麼不好,當初宋真宗景德元年澶淵之盟,換來了宋遼百年和平。最後遼國不是滅亡了嗎?所以說,儘管眼前大宋吃了一點虧,但是我相信用不着百年,金國一定會滅亡!”
是啊,金國這條餓狼最終是滅亡了,但是來了更加兇猛的餓虎——蒙古人,鐵蹄踏遍整個神州,結果就是崖山之後無中華!
趙君有些忍不住想起來反駁,突然一支沉默的王十朋卻開口了,年齡不大但是口氣確是很衝:“遼國是滅亡了,但是卻來了更加兇惡的金人!隨之而來的便是靖康之恥,建炎南渡,被金兵一路南侵,燒殺搶掠,連當今皇上也被趕到了海上,我大宋差點就要亡國!如若不是御營前軍在黃天蕩一舉殲滅了金兵,狠狠打擊了金國,我大宋豈不成了金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種屈辱的合約,不要也罷!這種南自南北自北的屈辱國策怎麼和趙將軍的論持久戰同日而語?,如若朝廷實施,我王十鵬第一個出來情願!願意做第二個陳太學士!”
“好!”周圍的學士們紛紛叫好,剛纔那個書生看到大家的樣子,臉色通紅也不好在說什麼,史浩倒是長袖善舞,趕忙上去安慰了幾句,說這只是學術上討論,不必多慮。
看來這個王十朋是個熱血青年啊,原以爲和黃潛善的孫子混在一起估計就是一丘之貉,看來自己是看錯了人了。
有了樑清、王十朋這番慷慨激昂的一番話,衆人的思想都調動起來,圍繞這趙君的論持久戰以及秦檜的的策略紛紛展開了議論,趙君聽的是津津有味,有些士子的言論很是精闢到位,讓趙君感嘆不已,自己都沒有想那麼深刻,畢竟這篇文章自己也算是抄來的。
就在這個時候,從左邊的小亭子裡走來幾個人,有男有女,老遠就聽到一個清脆的女聲:“史公子,你們的策論結束了沒有,我們還要進行詩詞賞析呢。”
“李小娘子稍安勿躁,我們馬上就結束。”史浩笑着回答。
這聲音怎麼有些熟悉?趙君一愣,定睛一看,果然是自己認識的人——李明月。敢情那天她邀請自己來參加什麼詩詞賞析聚會,就是這個聚會啊?
李明月也發現了混在人羣堆裡的趙君,先是一愣,然後是一喜,快步走了過來,徑直到了趙君面前,小臉卻是一板:“趙大公子,當日你不是你很忙,沒空來嗎?今日怎麼不請自來?“
“這個.......這個.......”趙君有些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好。
“明月,你認識他?”跟着李明月過來的一個眉目清秀的年輕男子突然插話道。
“哼,怎麼會不認識?”李明月看着趙君哼了一聲:“堂堂的趙大將......”
“在下,趙小明。”趙君趕忙打斷李明月的話,笑着向旁邊的那個清秀公子抱拳笑道:“請問閣下高姓大名?”
“万俟圖”那個青些高傲的樣子對趙君說。一改對待李明月那種殷勤樣子,而是有些傲氣。
原來他是大奸臣万俟卨的兒子,李明月的未婚夫啊,趙君心裡感嘆,嘴上確很客氣:“原來是万俟公子,久仰久仰。”
万俟圖似乎不願意李明月和趙君多說話,就對着李明月笑着說:“明月,你不是說要賞析詩詞嗎,史公子已經答應了。”
李明月沒有理會万俟圖,而是看着趙君,似乎弄不清楚他爲什麼會隱姓埋名,不過也沒打算揭露他,眼珠突然一轉,又笑着對趙君說:“趙公子,我們即將舉行詩詞鑑賞,我想你也帶來了佳作了吧?到時候一起欣賞如何?”
我的不是給你了嗎?怎麼還問我要?小心我揭露你!
趙君還沒開口,旁邊的史浩卻說話了:“看來趙公子也是詩詞高手?那佳作我一定要好好拜讀。”說完也不管趙君回答,招呼大家向那個亭子走去,趙君也只好跟着走了過去。
亭子裡面已經坐了數人,竟然是男少女多,數個妙齡女子湊在一起,對着手中的紙張指指點點,還悄聲議論着什麼。
看到衆人走來,一個年齡稍大的女子嬌聲笑道:“史公子,我們這邊都已經交出了個人所做詩詞,大家都以爲明月妹妹的這首詠荷爲最佳。”說完又聲情並茂的讀了起來。正是趙君給他的那首楊萬里的的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看看,多麼應景,明月妹妹什麼時候詩詞變得如此厲害了?”
那位女子一口吳儂軟語,很是好聽。周圍的衆人也跟着喝彩不過李明月倒是有些臉紅,她偷偷看了趙君一眼。趙君笑着向她眨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