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截殺棘州軍

天佑歷2年5月,武飛在南路軍集結的過程中,也在瞭解情況。

由於可以高度確認浱地的叛亂背後,有着商人在其中摻和;所以武飛從南部安全局調來一波人,再通過南部片商來探查消息。

商人嘛,並不會有什麼團結一致的意志。南部的商人見到這麼個對北邊同行落井下石的好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這些人匿名來到安全局進行舉報:將北路“同行們”如何投機倒把,徵收財貨,然後被監獄關押後吐出黃金的傳言一股腦地倒出來。並且對武飛透露他們觀察的結論,也就是這幫“友商”,在叛亂前朝着叛亂區域輸送物資時是格外用心。

就差沒說北邊同行對武撼巒懷恨在心,蓄意謀反了。

在武飛監督下,安全局見到的多批非浱州商路商人們,都用不同語境敘述北邊亂象。

商人甲:“據說今年三月份,武撼巒將軍缺了糧食想要借糧。”(這是試探態度類型)

商人乙:“棘州那邊,盛行浱錦。“(這是旁徵博引)

商人丙:”大人,我家的那幾個不肖子孫,最近走了幾單浱地的生意。”(這是光速切割,且污點證人類型) 武飛沒有偏聽偏信,也找到了一些北路小商人們來審訊,在他們支支吾吾的辯解中,武飛完成了信息拼湊。

大致情況:武撼巒在事發前在浱州和商團起了巨大矛盾,因此這些商團在其他州勢力集團影響下,對武撼巒進行了背叛。

於是乎,武飛拿出來一系列浱地商會的名單,名單上是各家對應的生意類型,在上面進行√×的判定。

即使武飛離開了幾年,這些商人們也打通了不少關係——但武飛幾年前對他們的商業情況統計仍是有效。商人的立場可以變,但絕不會輕易拋棄商業渠道和招牌。

武飛根據這個貨殖統計對應各路商家,比大爻各州地方上戶籍和田畝對應的準確性還要高。

所以商人想要叛變?不可能,武飛建立的勢力,從一開始就是軍事上學常凱申,政治上學秦漢,經濟控制上就是學羅斯福。——時刻保持着在不大動干戈的情況下,讓任何一家商會家破人亡的能力。

至於在這場衝突中,是否“商人們受委屈了”、是否需要安撫? 武飛一點賠罪心態都沒有。武飛:“你不做,有的是人去做。”

這十年來,爲了向南擴張,官督商辦四處開花,在繁華的同時,樂浪城也積累了海量財富,一切矛盾都是因爲財富分配。

商人們拿到的財富是最多,教唆各地矛盾時最積極的,就是他們!

例如奴隸和城池自由民之間的鄙夷鏈,就是這幫商人搞出來的;商人們爲了讓自由民多買棉布,就把麻布定爲了奴隸用品。

南北矛盾也和商人有關。北方大亂的過程中。有不少北人南渡,在混居中形成了矛盾。

北人語境中認爲的“被髮配了”“被流放了”;這在南人語境中是“將你從饑荒中拉出來”“還不知足”。

南人的怨氣在於,他們幹同樣的活,卻拿不到同樣的“地”“宅”。

而北人則是覺得自己從將軍府這兒的片商手裡採買鹽、布,鐵鍋時,總比南方本地人的貨棧要貴。

當秩序體系尚在,這些怨氣者是唯唯諾諾;商人們趁着這些“怨氣”對各方進行韭菜收割,商人在北人這邊的話術:“那些南佬們壞,故意賣你們孬貨!”在南人那邊的話術則是:“北佬們不知足,田宅都有了,卻還摳搜小氣。”

商人們利用信息差靠在穩定秩序下兩頭賺,然一旦秩序稍微崩壞,商人們卻自己開始委屈上了,開始和外部勾連。

武飛:“整個渠道都是我開的,安全是我保障的;我拿一成利養軍,地方上拿三成利維護設施,你們拿六成還不滿足,欺天了!”

宣衝:“走了推崇商業的路線後,統治集團享受了商業從下方的利益攫取,但也要意識到——在商業無度攫取後,治理下的每一方必然會變成“既要又要”的貪鄙者!”

每一個派系或多或少都以保存自己的“小義”爲優先。至於把“公義”的優先級放得過高的識大局者,會被大環境中損公義而肥了私義的派系給薅死了。

就如這就好比“攙扶,讓女”等公義曾一度普遍,但十年後,誰又敢把這樣的公義放在自己執行的第一優先級呢?

經歷過這一時代變遷的宣衝不會像腐儒一樣,把道德枷鎖強加給自己下方每一個人,要求他們謙讓,安貧樂道,努力貢獻。

但如何搞團結呢?這就是“偶爾”製造“鯨落”。只有在鯨落的時候,海底的魚也好,蝦,蟹也罷,都安安靜靜地聚集在一起共餐,而不是相互廝殺。

…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

5月中旬,武飛的第一批兵團聚集起來,兩千人集結起來立刻開撥北上,十天後,第二批兵團也聚集起來,是役農兵團,大約八千子弟,趕往北方武庫領取鎧甲。

接下來武飛派遣士官帶着徵召小組,趕往嶺南各處公共奴營,徵召了兩萬人。

對於這些奴隸們,武飛頒佈了二十四條斬殺令,和三十八條賞賜命令,命令所有人背熟後,即可以當即解除奴隸身份,隨軍北上。

這些奴營的人在聽聞武飛的詔令後,紛紛列隊,表示願意去北方博個前程。

此次北上,武飛需要兵馬,大量兵馬。因爲是要將北邊幾個州的不可靠利益集團全部給收拾一遍,所以要用絕對的泰山壓頂之勢對北邊進行清掃。最短最快解決問題。

嶺南的各家各戶則是興奮地摩拳擦掌。在歷次南疆出征時他們都明白,武小雀翅膀煽動的風暴越強,分出的利益越多,這個風暴的大小就是出動的兵團規模。

相反,如果武小雀出動的兵馬少了,那麼各家就得自覺一點,別把嘴巴張得太大,否則會被武小雀誤會是“齜牙哈氣”,回來一頓錘。

嶺南各方勢力咋舌:“現在武小雀的兵馬調動是一萬嗎?等等,是三萬了?現在還在招募人手北上,這是要大口把北邊鯨吞掉啊!”

想想也是,浱州過去也是武家的地盤,但是屬於武家北路軍。

老帥在的時候,北路軍尚可稱爲自家人,但是老帥不在了,而且老帥的死還是非常詭譎,據說是被出賣身亡了。

武飛作爲老帥指定的繼承人,以及實際上武家南路派系的負責人,可不是要好好的把浱州等北路地盤好好拾掇一遍嗎?

南路軍的商人們對此露出殘忍笑容:“咋地,那些北佬還以爲他們搞贏了,現在就能讓咱們的飛將軍跑過去看他們面子吃席?想多了嘍!”

這些南路商人們過去在南疆的幾年,是被武飛安排的“墾拓股”套得欲仙欲死,但現在確定北邊有人更倒黴,那一個個打雞血地站在武飛面前。

…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北上第一戰打響了。

щщщ⊙ тtκan⊙ ¢ o

隆萬東帶着棘州的五千兵馬朝着樂浪城羣毆而來,作爲共同平定浱州的七路諸侯大軍的代表,他這支兵馬是最精良的,穿着最好的甲冑,拿着最好的武器。卻走着最爛的隊列。

行軍中,這些在老家嘚瑟的大兵們中途一坨一坨聚集。行軍路線上每個落腳點都有一羣人在歇着,他們脫掉靴子,各自找一個石塊坐;而有的則是在樹蔭下,取出懷裡藏的蛐蛐籠子,其他棘軍兵卒則拿出飯碗和骰子在一起賭鬥起來。

武飛的先頭部隊抵達了。作爲家族中老牌兵團,穿着鐵絲皮甲,拿着弩箭和槍械一路強行軍趕來。

武飛通過鴉人衛士的偵察,發現敵人的部隊在道路上拖拉了足足五公里,並且每到中午時分,敵人中跑在最前面的人,會因爲天氣炎熱脫掉鎧甲,等後面的大部隊。

士官們在確定這個消息後,都紛紛看向武飛。尤其是那些跟着武飛從渤燕打回來的武家弟子,他們雖然在武恆羽那兒不那麼出類拔萃。但是皆都是見過世面的,知曉天下各路兵馬的成色。清楚己方這時候來個武恆羽式的突襲,再完美不過了。

武飛對周圍士官們平淡道:“訂計劃吧。”

大約半個時辰後,武飛身旁士官拿出作戰方案,即今天下午全體升火做飯,做出足夠的乾糧,斥候則是先行,每隔幾百米安排士兵爲路引;全軍晚上要跟着路引兵士的指引,急行軍趕到敵人前面。最終在四更天抵達敵軍前方二十里處,屆時大部隊原地休整,然後分出小隊警戒。全軍休整兩個時辰後,日上三竿,立刻吹哨,全體備戰。

值得一提,這個計劃保密級別是2級,即急行軍到達地點後,並不會告知己方部隊的兵卒們。所有士兵在開撥前都被傳令“不要問去哪裡,不要製造聲音”。

這就意味着士官們帶隊趕到地點後,是不能休息的。

士官們在四更天后,繼續緊張,只能淺淺的休息。隨着兩個時辰到點,士官們要立即傳達下一步命令。

至於爲什麼士官要對士兵保密行動流程,這是確保士兵趕到地點後可以放鬆下來,不至於心裡裝着事情,在匆匆趕到前沿據點後,在那兩個時辰內睡不好。

武飛看了一下詳細計劃,點了點頭,蓋上了印,同時簽發其他配套命令,例如要求後續部隊快速趕過來,協助處理俘虜問題。

…高效率的執行和低效率拖沓…

6月3日,隨着日上三竿,日頭越來越烈;隆萬東揮出馬鞭命令自己隊列停止,隨着他馬鞭揚起,後面跟着的親兵如同散了架一樣,找着周圍的乾淨地方坐下來。而隆萬東也在隨從攙扶下下了馬,解開了鎧甲靠在石頭上,而他身後一頭青銅鎮獸走上前爲他吹送冷氣。’

隆萬東打開了地圖,確定今天走了五里地,覺得夠了,拍馬讓隊伍中親兵去後面催一催部隊快點跟上來。

這行軍隊列走到現在,隊列拖沓到了五里之外,這讓他感覺到有些不像話;關於這次長途行軍,作爲將門傳承的他其實也是第一次。他讀過家中兵書,在族內算上是最知兵。

其實隆萬東自己對這次作戰還是挺有信心的,因爲各家會盟,總兵力聚在一起號稱5萬,南疆武家就算有反對意見,也都得看形勢退讓。

至於武家?隆萬東心裡呵了一聲,因爲翻家譜的話,他武家當年還是自己祖上手下小兵呢,因爲戰功差異,武家當年分到了南陲,而他家還留在君前,確切的說,他家這一支脈從神都遷到棘州的時候,武家幾十年前還朝着自己本家來借閱兵書呢。

現在武家兩兄弟在北邊聲威赫赫,但他卻不以爲然:用兵之法都是出自本家兵典的部分殘本,其用兵不足爲懼,不足爲懼啊!

就在他感覺良好時,突然天空的太陽被烏雲籠罩。一股寒意在他脊樑上升騰,他以爲身後銅鎮獸冷氣放得太多了。

他看到腳下的沙土顫動起來,而正前方沙塵滾滾,顯然有一路兵馬趕來。

隆萬東感覺到不好,命令親兵把隊伍喊起來,注:如果他真的熟讀兵書並且運用,他現在的親兵應該是吹號,而他麾下部隊聽到號聲後,立即條件反射進入戰鬥;然而他壓根沒有進行這樣的紀律訓練,其親兵們一個個蹦出去喊叫,而那些正四仰八叉靠在陰涼處的軍士們則是懶洋洋起來,這時候甚至連鞭子都沒有抽幾下。

…文恬武嬉的嬉…

武飛部隊趕過來時,只見到敵人在角落中縮成一團,這都不需要自己包圍了,就這麼散亂的軍陣,直接突擊。

武飛麾下的弩兵們從縱隊快速變爲橫隊,開始攢射。這些隆家軍們身上鎧甲是不錯的,但是在接戰時顯然匆匆忙忙,披掛都沒有掛利索,所以在列隊時嘩啦一下掉落,然後哭爹喊孃的,把盔甲兜在頭上。就如同下雨時學生把一塊毛巾兜在頭頂上一樣躲避。

“饒命啊!別打了!”

在弩箭不斷射擊下,武飛的騎兵繞後追砍,不一會這隻部隊先頭力量直接散了。

隆萬東本人則是被拖到武飛面前。這個敗軍之將的嘴巴被堵住,但他顯然想要說啥,武飛沒工夫在他這兒享受勝利者的感覺,揮了揮手交給親兵們讓他們審訊。

隆萬東這邊想要套近乎,敘述兩家的世交,結果一腔文采沒有半分抒發機會,就被大兵們用皮鞭招待了。

在後面審訊的小帳中,“招不招!”“哎呦呵,嘴硬,硬漢啊!”。

“頭,他嘴好像還被堵着了呢!”

隆萬東連忙點頭,委屈的快哭了。殊不知,這是武飛親兵故意的,上來一頓殺威棒,把所謂的文人傲氣都給抽一遍後,問話就方便了,不會對自己擺譜了。

至於爲什麼這麼粗暴。只能說俘虜是分等級;有能力,且有可能投降的俘虜,武飛是要親自解綁。

但隆萬東這傢伙,就屬於太菜了,菜得都沒有啥統戰價值了。

武飛:“你要是文官,菜也可以;只要你和軍士們同甘共苦,面對我軍來襲時,跑到一線赴死未果,然後被俘。我怎麼着也得學個三顧茅廬,爲先生鬆綁,然後曉之以情,動之以大義,甚至不惜用水滸裡的一些下三濫手段,幫你寫個反詩,然後把家人綁來再動手。”

武飛親兵們在調笑:“你特麼一個武將出身,身上鎧甲是傳承百年的榮耀老字號,這麼不經打?”

幾個時辰後,在沙土上覆盤戰局寫戰報的武飛看到審訊報告後,忍不住了:“菜成這個鳥樣,行軍都變成了公子少爺踏青,遇到鐵蹄衝鋒,你光着屁股直接跟着潰兵一起逃跑。這時候你和我談世交?你也配,找抽!”

一旁親兵提着鞭子準備出去,武飛:”回來。”

武飛面對親兵:”把他和其他軍官俘虜關在一起,把待遇削成小卒。看其他的親兵會不會幫他。“

半個時辰後,隆萬東看着自己後隊的那些隊督們也都被綁着扔了進來。這代表武家軍一路突襲,把他五千大軍全部打散了。

隆萬東與這些家將們大眼瞪小眼,突然之間他感覺到自己就是一個笑話! 如同邯鄲學步,三代靠攏棘州上流,學了很多風雅,結果忘了本,一場兵敗後,萬事皆空! (本章完)

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77章 幸運之城的幸運邂逅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152章 皆助力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53章 朝廷的求賢若渴第172章 穢亂宮闈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94章 戡亂成功第79章 爲君之道第110章 入京第98章 臣道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10章 入京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99章 宗法制度第22章 藏武於民第119章 宴第160章 克復的燕地第98章 臣道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66章 邪道行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54章 向南方略第43章 大軍紮營第140章 迎駕第78章 進取第32章 逐漸上手第55章 “兵家”斷檔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32章 逐漸上手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154章 按部就班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40章 迎駕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12章 操心之責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125章 上鉤第18章 領軍第60章 提升技戰術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53章 朝廷的求賢若渴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38章 “詭”與“人心”第54章 向南方略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40章 白嫖系統的“漏洞”第94章 戡亂成功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24章 一切的預備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137章 與龍同行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45章 忠勇體國第150章 對弈中“三子連殺”第59章 開礦和試探進攻第89章 浱水之戰。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114章 死士的由來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14章 死士的由來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164章 神仙攔路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32章 逐漸上手第166章 混沌青蓮第80章 南域來客第44章 依舊穩定的大爻江山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27章 “入,展,取”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67章 刀劍錄史第174章 勘破腐爛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63章 天下大亂第80章 南域來客第12章 操心之責第85章 運動戰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47章 勇與智
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77章 幸運之城的幸運邂逅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152章 皆助力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153章 朝廷的求賢若渴第172章 穢亂宮闈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94章 戡亂成功第79章 爲君之道第110章 入京第98章 臣道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10章 入京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99章 宗法制度第22章 藏武於民第119章 宴第160章 克復的燕地第98章 臣道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48章 朝內和封疆之間裂隙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66章 邪道行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54章 向南方略第43章 大軍紮營第140章 迎駕第78章 進取第32章 逐漸上手第55章 “兵家”斷檔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32章 逐漸上手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154章 按部就班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40章 迎駕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12章 操心之責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125章 上鉤第18章 領軍第60章 提升技戰術第112章 時空來客們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53章 朝廷的求賢若渴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67章 山河崩壞事件第38章 “詭”與“人心”第54章 向南方略第61章 誰上桌,誰下桌第40章 白嫖系統的“漏洞”第94章 戡亂成功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24章 一切的預備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137章 與龍同行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45章 忠勇體國第150章 對弈中“三子連殺”第59章 開礦和試探進攻第89章 浱水之戰。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114章 死士的由來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14章 死士的由來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164章 神仙攔路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32章 逐漸上手第166章 混沌青蓮第80章 南域來客第44章 依舊穩定的大爻江山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27章 “入,展,取”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67章 刀劍錄史第174章 勘破腐爛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63章 天下大亂第80章 南域來客第12章 操心之責第85章 運動戰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47章 勇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