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東宮勢起

小花廳裡,炭盆燒得極旺,暖融融的。

茶香嫋嫋升起,在窗戶上凝成一層薄霜。

天樞依舊是一身月白交領錦袍,面色清冷,墨髮束得整齊。

見薛綏掀簾進來,他也沒起身,只微微頷首。

搖光就沒這麼規矩了,寶藍錦襖,領綴狐毛,還是那一副玩世不恭的風流模樣,勾起嘴角便調侃。

“我們小十三從西疆奔波一圈回來,沒缺胳膊沒少腿,倒像是比從前更精神了些?看來太子殿下照顧得不錯?”

天樞瞥了搖光一眼。

搖光識趣地收斂了嬉笑,坐直了些。

薛綏也給他一個白眼,在對面椅子坐下,目光看向天樞。

“大師兄冒雪前來,是有要事?”

“是。”天樞聲音低沉,沒有一絲波瀾,“我這次來,是代師父傳話。”

薛綏聞言,神色一斂。

“大師父有何示下?”

天樞從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放在桌上,推向薛綏。

“師父的意思,時機到了,應早做佈局。借蕭黨一案的餘波雪恥,也不致於旁生枝節……再拖下去,怕夜長夢多。”

薛綏拆開密信。

上面是天樞整理的舊陵沼一案的證據,還有幾個當年參與剿殺舊陵沼的官員名單,有些已經被蕭黨牽連下獄,有些還在朝中任職。其中地位最顯赫的,便是如今仍穩坐大理寺卿之位的謝延展。

“今上的情況,如何?”她問。

“撐死了還有半年。”天樞頓了頓,黑眸更爲冷沉地盯住她,“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薛綏點頭,“我明白。勞煩大師兄回稟師父,薛六記着三位師父的囑託,也記着舊陵沼二十萬將士的冤屈,斷不會讓他們失望。”

搖光在一旁把玩着茶杯,聞聲插了一句話。

“說起來,有件事倒是蹊蹺,端王當初派人搜查水月庵,十三那本閻王畫冊雖被小昭當場焚燬,但端王對此事是知情的,可他自始至終沒在皇帝面前吐露口風,也沒有拿捏要挾,奇了……”

薛綏指尖微微用力,捏緊了密信。

“李桓向來隱忍,他不發作,要麼是覺得這事對他威脅不夠大,不值得冒險,要麼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謀求更大的利益。”

她沉吟片刻,吩咐道:“要派人盯緊端王府的動靜。太子回京,必定會深挖蕭氏一黨。端王跟蕭黨牽扯頗深,說不定會有動作。”

天樞頷首,“放心。”

薛綏眸光冷靜地掃過二人。

“還有一個人,我們不能忘了。”

“何人?”搖光問。

“廢公主……平樂。”

薛綏緩緩吐出這個名字,好像提及噁心的毒蛇。

搖光皺了皺眉:“她自從被廢,便沒了從前氣焰。這次偷偷潛回上京,四處鑽營想翻身。又是裹挾魏王,又與宮中的老太后攀扯,依我看,陛下未必不知情,怕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着。只是不知……沒了蕭黨當靠山,她還能翻起什麼風浪?”

“狗急了還會跳牆呢。這個人我瞭解,她絕不會甘心就此沉寂。”薛綏對平樂的偏執和瘋狂,早有領教。

“我得尋個時候,去靖遠侯府拜訪一下春姨了。”

天樞與她對視一眼,神色微凝。

她要訪的,當然不是春姨。

是與平樂有苟且的顧介。

-

李肇回京當日便入宮拜見了崇昭帝。

從午後一直待到傍晚。

年輕的貞妃在旁侍疾,見太子進來,忙起身行禮,聲音放得極爲輕柔。

“太子殿下可算是回來了,陛下盼了您許久。”

崇昭帝精神不濟地瞥她一眼,擺手示意她退下,靠在軟枕上,臉色蒼白地笑了笑,呼吸比平常更爲急促……

“西疆的事,你辦得好。”

他看着李肇,眼神裡滿是複雜。

“蕭琰伏誅,邊境安寧……你這次……立下大功了。剩下的雜務,便讓臣工去辦。你……咳咳……你回東宮養着,身子要緊。”

李肇躬身,語氣恭敬:“兒臣不孝,未能遵循父皇的旨意,徹底解決雲嶺三十六寨,還需父皇操勞善後,實在慚愧……”

崇昭帝擺了擺手,顯得有些疲憊。“此事……陸經與朕分說過了。你的考量,不無道理。罷了,羈縻之道,亦非不可。眼下的大梁,經不住再添兵患……咳咳,安定爲上也是好的。”

李肇垂首躬身,“父皇英明。”

他又細細將西疆戰事的細節,將領的功勞,民生情況,謹慎地稟報。

言辭之間,不忘將功勞全部歸於皇帝的運籌。

崇昭帝笑了笑,“太子不必虛讓。朝中的事,朕心裡清楚……咳咳,如今滿朝文武,張口閉口太子定奪,倒顯得朕這個皇帝……成了擺設。只怕再過些時日,京中百姓都只知太子,不知有朕了。”

李肇連忙撩袍跪下,“兒臣不敢,父皇天威震懾四海,兒臣不過是爲父分憂,不敢有半分逾越。”

崇昭帝看着他,良久才嘆了口氣,“起來吧……咳咳……地上涼。”

皇帝聲音越發沙啞,“朕老了,不中用了,難免有人藉着東宮的名頭,行僭越之事……”

李肇並未起身,而是端端正正的行禮,以額頭抵地,“兒臣回去即刻徹查,若東宮有人言行失當,定嚴懲不饒。父皇安心休養,兒臣絕不會讓此等違制犯上事,驚擾了聖心。”

崇昭帝擡手揉了揉眉心,喟嘆道:“你有這份孝心便好,只是……人心隔肚皮,朝中藉機生事的人不少,你也要多留個心眼。”

父子二人相對,關係微妙而緊張。

朝廷內外,也暗流涌動。

從李肇回京那一刻起,東宮主事的風就吹得更急了。

宰相陸經秉持朝綱,趁熱打鐵,繼續大力清算蕭氏餘黨。幾日之內,又接連參倒了兩個與蕭嵩過往甚密、在軍中有影響力的世家官員,一個被奪爵流放,一個被羈押候審。連同早已被關入天牢審辦的蕭嵩,也被人再次上書,痛陳其罪,請求從嚴懲處,夷其九族……

緊接着,陸經又揣着摺子,聯合了幾位老臣,上書皇帝,以西征立功、需賞罰分明爲由,奏請大力擢升以戚明揚、俞千山爲代表的寒門將領,逐步接管京畿防務和緊要軍職,替換掉那些與舊勢力牽連過深、或尸位素餐者。

一系列動作,又快、又狠。

世家大族的勢力被逐步削弱,寒門官員開始嶄露頭角。

朝廷上的權力格局,在這冬日風雪中,悄然重塑……

以太子爲核心的力量,崛起迅猛,無聲而劇烈。

上京平靜下的暗流……也更加湍急兇險。

第116章 悄然醞釀第271章 詔急第363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招惹第238章 斬棘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08章 蓮子心第45章 短見第180章 忤逆第151章 苦命鴛鴦第20章 親近第430章 心意第366章 各方角力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6章 粉墨登場第1章 借孕擋災第136章 白虎衝煞第418章 真心換第256章 佛前立誓第318章 破曉第162章 瑞和第380章 定情約第382章 公主身世第270章 心照第418章 真心換第211章 玉骨娉婷第85章 孤來送嫁第43章 慶功宴第112章 各有千秋第313章 薄情人第330章 渡人難第411章 崖底相依第175章 困境第244章 恨之入骨第430章 心意第377章 疑雲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317章 掌溫舊疤第130章 變身成狼第241章 叩問心第22章 東宮六率第235章 紅顏第148章 大出風頭第263章 難平第117章 金鑾第291章 驚惶第307章 疑雲驟生第93章 鑽空子第287章 默契同心第162章 瑞和第330章 渡人難第313章 薄情人第260章 遺恨歸途第131章 假情第141章 紫宸殿第109章 捉姦第115章 超度第280章 藥浴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102章 婦人之症第227章 暖香繞樑第243章 嘗味第261章 春信第290章 禍心第264章 獻策第271章 詔急第271章 詔急第342章 入京華第401章 稚語第407章 莫測第55章 謀心第69章 下場第78章 孽緣第409章 兇影驚變第107章 流觴宴第301章 將至第239章 霜鬢變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448章 曖昧日常第241章 叩問心第373章 榻前溫言第133章 破碎第389章 甦醒第377章 疑雲第249章 上元情事第225章 守宮砂第394章 問罪第365章 九門落鑰第392章 狼衛第59章 春日花宴第381章 危機是機第295章 疑深似海第62章 骨縫生香第165章 彆扭大赦第340章 春心動第29章 天生壞種第403章 風雪辭京第25章 三叔第159章 銀鉤鉤
第116章 悄然醞釀第271章 詔急第363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招惹第238章 斬棘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08章 蓮子心第45章 短見第180章 忤逆第151章 苦命鴛鴦第20章 親近第430章 心意第366章 各方角力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6章 粉墨登場第1章 借孕擋災第136章 白虎衝煞第418章 真心換第256章 佛前立誓第318章 破曉第162章 瑞和第380章 定情約第382章 公主身世第270章 心照第418章 真心換第211章 玉骨娉婷第85章 孤來送嫁第43章 慶功宴第112章 各有千秋第313章 薄情人第330章 渡人難第411章 崖底相依第175章 困境第244章 恨之入骨第430章 心意第377章 疑雲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317章 掌溫舊疤第130章 變身成狼第241章 叩問心第22章 東宮六率第235章 紅顏第148章 大出風頭第263章 難平第117章 金鑾第291章 驚惶第307章 疑雲驟生第93章 鑽空子第287章 默契同心第162章 瑞和第330章 渡人難第313章 薄情人第260章 遺恨歸途第131章 假情第141章 紫宸殿第109章 捉姦第115章 超度第280章 藥浴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102章 婦人之症第227章 暖香繞樑第243章 嘗味第261章 春信第290章 禍心第264章 獻策第271章 詔急第271章 詔急第342章 入京華第401章 稚語第407章 莫測第55章 謀心第69章 下場第78章 孽緣第409章 兇影驚變第107章 流觴宴第301章 將至第239章 霜鬢變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448章 曖昧日常第241章 叩問心第373章 榻前溫言第133章 破碎第389章 甦醒第377章 疑雲第249章 上元情事第225章 守宮砂第394章 問罪第365章 九門落鑰第392章 狼衛第59章 春日花宴第381章 危機是機第295章 疑深似海第62章 骨縫生香第165章 彆扭大赦第340章 春心動第29章 天生壞種第403章 風雪辭京第25章 三叔第159章 銀鉤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