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遊說張濟

“主公不必驚慌。”

賈詡見狀,連忙拱手說道,努力安撫張濟的情緒:“若是詡所料不差,此番朝廷來使,未必就是壞事。說不定,這還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呢。”

“哦!?”

張濟聽得賈詡這麼一說,心裡的擔心頓時就消散了大半。畢竟,賈詡在他心中,一直是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形象,對賈詡的話,他向來是深信不疑。

旋即,張濟低眉順眼,態度誠懇地請教道:“還請先生仔細說說,濟也好有所準備,不至於到時手忙腳亂。”

“不敢。”

賈詡態度擺放的相當正,並沒有因爲張濟的低聲下氣就自得自滿,反而更爲謙遜道:“詡走投無路,幸得主公收留,得以在這亂世之中有一處安身之所。自當爲主公籌謀利害,盡心盡力,以報答主公的知遇之恩。”

兩人一番你來我去的謙遜,看的一旁的張繡很是不耐煩,他性格直爽,向來不喜歡這種彎彎繞繞的場面。忍不住開口道:“叔父、先生,朝廷的使者可在驛館等着呢,您有啥高招就趕緊說吧,別再磨蹭了。”

張濟登時氣急,惡狠狠地瞪了自家侄兒一眼,怪他不懂規矩,如此莽撞。

賈詡卻是從善如流,並未在意張繡的急躁。當即給張濟叔侄倆解釋起來:“以我之見,此番朝中來使,必是因鄧義而來。”

張繡傻愣愣的詢問道:“鄧義?鄧義是哪個?我怎地一點印象都沒有。”

張濟也有些不自信道:“前日裡來的劉表使節,是不是姓鄧?我當時也沒太在意……”

對這叔侄倆的反應,賈詡表現的波瀾不驚,心中卻是暗自嘆息了一聲。這兩人,一個有勇無謀,一個雖有些謀略,但卻不夠果斷和敏銳。在這亂世之中,想要長久立足,着實不易。

“不錯,正是荊州來使鄧義。”

賈詡耐心地接着說道:“先前我們派人前往南方打探,可是大有收穫。誰能想得到劉表在荊南竟遭遇如此慘敗,兩大水師全軍覆沒,蒯越的荊北征討軍生死不知。如今襄陽城中,一日三驚,人心惶惶,聽聞劉表更是吐血昏倒,病情嚴重。”

“如此境遇,劉表自然不會只向我等一家求援。”

賈詡露出一個瞭然的笑容,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況且劉表以及荊北諸君說不定還打着制衡的念頭,拉來朝廷,也好制衡我等。他們想利用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來維持自己在荊州的統治地位。”

聽完賈詡的分析,張濟大喜,拍着大腿稱讚道:“先生所言甚是。只是先生,如今局勢如此複雜,我又該如何應對呢?還望先生能爲我指明方向。”

賈詡對這個問題顯然早有預算,心中已經有了成熟的應對策略。當即回答道:“大漢有天下四百年,根基深厚,雖歷經亂世,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天下羣雄,半數姓劉,可見其雖天命有衰,氣數卻未必已盡。”

“天子自回雒都之後,天下各州大半恢復了朝貢,四方諸侯紛紛遣使入朝,這也可略窺一斑。朝廷在天下人心中,依舊有着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主公若能順應大勢,歸順朝廷,不僅可以獲得朝廷和天子的認可,還能在這亂世之中,爲主公自己和麾下將士謀得一個安穩的前程。”

賈詡這番話,等於是赤裸裸的勸說張濟投降朝廷,更直白一點,則是投降曹操。

這要換了其他人,估計等來的就會是一場劇烈的風暴,可說話的人是賈詡,情況卻又不同了。

張濟、張繡叔侄倆居然沒吭聲,只是沉默不語。

賈詡倒也是沒有催促他們,只是繼續說着分析:“主公,若是朝廷和曹操不曾摻和這次襄陽的事情,那我們還能從劉表身上撕下塊肉來。可現在的處境,反而成了我們被曹操和劉表夾擊了的狀態,商城不過彈丸之地,我等皆處於危地也。”

長安有四關,其中最爲出名的自然是秦漢時期的函谷關以及後世的潼關。而緊隨其後的,則是直通南陽盆地的武關。

武關之險,不在函谷關之下,甚至猶有勝之。

因爲函谷關旁邊是黃河,而武關旁邊的卻僅僅只是丹水。

打通了函谷關,就能直入關中,一片通途,再無阻礙。而且還能有黃河爲後勤運輸補給線,可謂是事半功倍。

可打通了武關,你會發現後面還有長長的丹水谷地,上面坐落着商城、上雒、藍田等關壘要城,一個個都是處在狹窄的丹水通道之中,各個易守難攻。攻擊一方還沒法繞過去,就算不考慮後勤的問題,都沒地方給你大軍迂迴。

這正是應了善戰者無赫赫之名,武關通道正因其雄險還在函谷之上,收益又遠不如攻破函谷之後的效果,故此中原征戰數千年,絕大部分的戰役都集中在了函谷關,而忽視了武關。

如今,張濟所在的商城就是這麼個尷尬的處境,地處狹小,民稀田少。別說張濟有一萬多,將近兩萬人了,就是兩千脫產軍隊也是養不起的。

好在武關一直都在張濟手裡,每年秋收就像是打卡上班一樣進入南陽盆地,幫着劉表搞搞秋收減負的工作,才能勉強糊得了口。

可正如賈詡所說的那樣,原來能這麼苟着,是因爲丹水通道的另外一頭是自己的盟友西涼武夫集團。但現在李傕、郭汜都已殞命,長安也落入了曹操之手。

更要命的是,劉表現在還跟曹操勾搭上了,這兩人一旦聯手,那張濟、張繡叔侄倆立時就變成了風箱裡的耗子,進退兩難了。

原時空裡,張濟死後,張繡爲什麼會去投奔劉表,給劉表當守戶之犬?

可不就是曹操打下了長安,剿滅了李傕、郭汜嗎?

只是現在張濟雖然沒死,可局勢卻要比原時空中還要惡劣,因爲劉表顯然不足以爲靠山了。

張濟、張繡都不是傻子,再加上他們叔侄倆對賈詡是真的信服,不由的開始傾向於賈詡的意見了。

張濟有些艱難的問道:“先生,如今之計,只能……降了嗎?”

其實真實的賈詡還真不是什麼毒士,他由始至終,沒怎麼設計害人過。之所以會被後世傳爲毒士,其根源還是因爲一計葬大漢實在是太威名顯赫了。

可真正看仔細了時間節點後會發現,在最初的時候,王允是答應了呂布、徐榮、士孫瑞等軍政大臣都建言赦免收編涼州軍,如果實在不放心,也可以詔令皇甫嵩出任將軍,震撫涼州軍。

可以說這些都是極其正確的建議,事實上李傕、郭汜等人最初也是願意投降的,而且開出的對價僅僅是朝廷的赦免。

所以賈詡其實是完全替王允背了黑鍋,堅決不允許赦免,在逼反了涼州軍後,又胡亂指揮,逼迫徐榮出戰的王允纔是真正的葬漢責任人。

此時,賈詡建議張濟、張繡投降,雖然有自保之意,但着實也是爲了張濟叔侄倆能有個好結果。

面對張濟的不甘,賈詡只是拱了拱手,勸解道:“主公,此時若降,尚可議價,若等朝廷大軍南下之時,我等恐俱爲階下囚矣。”

張濟長嘆一聲,點了點頭:“那就先見見郗使,聽聽曹公的報價吧。”

“喏。”

賈習笑了起來,贊同道:“主公英明。”

很快,郗慮就被請了過來。

別的不說,光是賣相,郗慮還是相當不俗的,無愧兗州名士之風。

“下臣郗慮,參見鎮東將軍。”

郗慮以下臣自稱,而並非是外臣,原因就是他代表的是朝廷。不論天下諸侯有多自立,但明面上卻並沒有一人稱孤道寡,都是承認自己是漢廷臣子的。

“天使請起。”

張濟虛扶了一把,隨後將郗慮邀請入席中。

兩方坐下,郗慮的目光掃過上首的張濟,以及對面的張繡、賈詡,心裡斟酌着該如何開口。

在來之前,他看過了曹操給他的密信。

書信中詳細的提出了要求,同時也給出了籌碼。

實話說,這籌碼其實並不好給,因爲張濟本人已經是平陽侯,鎮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可以說官路上,張濟其實已經走到了本人的終點,鎮東將軍的將軍號雖然依舊是雜號將軍,但卻算得上是雜號將軍號中的極品,僅次於重號將軍了。尤其張濟的將軍號還是鎮東,位列鎮字銜首位,當真是讓曹操升無可升了。

同樣,平陽侯乃是縣侯,依舊是東漢頂級爵位,再往上去,也只能在食邑上增添戶數,以示恩寵。

曹操對此也是極爲頭疼,和戲志才、荀彧、滿寵羣策羣力,權衡許久,終於想出了個法子。

荀彧率先提議,在給曹操的信中書寫道:“張濟爵位官職已至高位,若要招降,可從其親屬入手。聽聞張濟之侄張繡,武藝高強,勇猛善戰,在軍中威望頗高。不妨許以張繡中郎將之職,封宣威侯,如此一來,既給了張濟叔侄面子,又能示恩於張繡,獲得他們的好感,並使其大小相制,必要時刻,也可分而化之。”

滿寵對荀彧的意見十分支持,並補充道:“文若兄所言極是,此外,還可承諾爲張濟之軍提供糧草輜重,助其擴充軍備。如今張濟困於商城,物資匱乏,這對他而言,必定是極大的誘惑。”

戲忠最後查遺補缺道:“主公,還有一人的態度至關重要,此人便是張濟謀主賈詡。聽聞張濟對其行以師禮,可謂是言聽計從。主公何不褒獎其人,賜予厚賞,以美其心,使其在張濟軍中爲投降之事多多美言。”

曹操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精明:“諸君所言,皆有道理。不過,還需在招降文書中着重強調朝廷的恩威並施。既提及歸順之後的優厚待遇,也要隱晦警告若負隅頑抗,大軍壓境,玉石俱焚的後果。”

商議已定,曹操便着人精心準備了招降文書,詳細羅列了對張濟叔侄的承諾與條件,又親自給郗慮修書一封,講清重點。

郗慮在心中暗自將這些內容梳理一遍,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鎮東將軍,此番朝廷派我前來,實乃看重將軍的忠義與才能。如今漢室雖歷經波折,但天下人心依舊向漢。曹公奉天子之命,廣納賢才,以圖復興漢室。將軍若順應天命,歸順朝廷,曹公承諾,不僅保留將軍現有的平陽侯爵位、鎮東將軍之職,還將爲將軍提供充足的糧草軍械,助將軍擴充軍備。”

說到此處,郗慮目光轉向張繡,接着道:“至於張將軍,曹公聽聞其英勇之名,特表奏天子,進封張將軍爲中郎將,賜宣威侯。將軍叔侄二人,從此位列朝堂,榮耀加身,實乃美事。”

張濟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這條件看似優厚,可自己在商城經營多年,一旦投降,手中的實權又能保留幾分?

他下意識地看向賈詡,希望從這位智囊口中得到一些建議。

賈詡心領神會,微微一笑,對郗慮說道:“郗使,曹公誠意,我等已感受到。只是不知若是我等降服,曹公又將如何安置我等?”

郗慮心中明白,這恐怕也是張濟、張繡叔侄倆的疑慮,斟酌了片刻後,卻是不答反問道:“敢問先生,荊州使者可是已至商城?”

聽到郗慮提起鄧義,張濟、張繡都面露尷尬之色,畢竟這位可是被他們軟禁了十多天了,至今都沒能見到張濟一面。

倒是賈詡神情鎮定自若,好整以暇道:“不敢瞞天使,荊州使節鄧義鄧先生,已至商城十餘日。”

郗慮看了一眼賈詡,總覺得這位看似最好說話的,其實反而是最難對付的那位。

“原來如此。”

郗慮露出了一個笑容,溫聲解答道:“其實此番安置鎮東,曹公本有意使鎮東安於兗州。”

說到這裡,郗慮故意停頓了一下,偷偷打量張濟三人的神色。張濟面露陰鬱,張繡則有些惱怒,唯有賈詡,神情不驚,毫無波瀾。

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4章 上門送禮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章 大言欺人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54章 自由來去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2章 許耽籌謀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6章 曹家夜話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2章 拜訪曹豹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14章 獻策屯田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83章 劉曄的決定
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4章 上門送禮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章 大言欺人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54章 自由來去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2章 許耽籌謀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6章 曹家夜話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2章 拜訪曹豹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14章 獻策屯田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83章 劉曄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