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兵發汝陰

周瑜心中驚訝,之前劉勳一直拿這個誘惑周瑜出力,但周瑜其實沒抱多大希望。

畢竟劉勳這種人的性格,他也十分清楚,他其實早做了其他準備。

只是沒想到劉勳這次居然玩真的,還徵辟他爲廬江都尉,這可是軍職,統帥一軍綽綽有餘。

周瑜曾經在袁術手底下當過居巢長,這是六百石縣長,而且袁術還想提拔周瑜爲校尉,被周瑜給拒絕了。

可週瑜卻有了足夠的資歷,劉勳此時徵辟周瑜爲都尉,不但名正言順,而且能力、資歷都非常匹配,不會有任何人反對。

對於劉勳來說,周瑜在這次事情中是真出了大力氣,不論如何也要論功行賞,否則以後誰還爲他賣力?

還有一層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周家在廬江的聲望太高了,而周瑜現在就代表了周家。

劉勳有意藉着增援壽春的名義,把周瑜調遣出廬江,讓他一時之間回不來。

這樣一來,日後不論是劉勳想要做出何種決斷,他都可以一人而決,不用再去找周瑜商量,甚至分割利益拉攏對方贊同自己了。

劉勳看着周瑜感激的面容,心中想着自己一石二鳥之計,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來。

周瑜在一旁也笑的很是明亮,畢竟他的目的也達到了,更沒想到到了最後,居然還來了個意外之喜。

有了這個廬江都尉的軍職,名正言順的統領大軍北上,這簡直是給周瑜的計劃打上了一個大大的補丁。

如此一來,周瑜覺得自己的計劃堪稱萬無一失了。

當夜,劉勳又留周瑜飲宴,雙方各取所需,心情大好,俱是一醉方休。

********

劉備得劉闢投效之後,當即拜劉闢爲裨將軍,何曼、張彭、周倉、裴毅四人爲中郎將,分領汝南前後左右都尉。

同時,劉備還調劉闢領了何曼、張彭精選六千人前往汝陰城下匯合,合力南下。

劉闢當即領命,準備告辭離去。

劉備卻是抓着劉闢的手道:“公孝,你此去需知一點,我徐州軍軍紀森嚴,嚴禁擾民,但有劫掠百姓,侵擾地方者,一律定斬不饒。我知卿部素來軍紀鬆弛,然如今既入備之治下,不可再忽視此事。”

劉闢,字公孝。

聞言之後,連連點頭應道:“明公且寬心,闢已知此事,定會加倍注意。此次回平輿,定先整頓軍紀,揀選精銳,與明公匯於汝陰!”

“善!”

劉備拍了拍劉闢的手:“備當在汝陰等候公孝。”

“多謝明公!”

劉備將劉闢送出項縣五里,劉闢一再請求劉備留步,這才作罷。

劉闢帶着何曼、張彭對着劉備行了大禮告別,隨後翻身上馬,返回平輿而去。

返回項縣之後,劉備收到了張飛所部傳來的文書。

文書中報告,張飛在匯合了趙雲所部後,在郭嘉的參謀下起兵南下,沿着濄水一路抵達了龍亢城下。

在南下的過程中,周圍的沛國、汝南縣邑頻頻送上降表,俯首陳臣。

其中包括了汝南的山桑縣、沛國的銍縣、蔪縣、竹邑、符離等四縣望風而降。

在郭嘉和趙雲的建議下,張飛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同時要求他們運送糧食至龍亢城下。

此時的龍亢城內有四千多守軍,主要兵力爲樑綱的兩千人,加上一千守軍,以及數百縣兵和當地大族豪強的部曲,剩下的一千則是臨時召集起來的青壯。

其中真正能打的,是樑綱的兩千部曲和一千守軍,剩下的一千多青壯縣兵,估計只能扔個石頭射個箭的本事。

看見張飛萬人之衆。樑綱心裡很是慌亂。

隨着劉備的官職越來越大,名望越來越高,他手下的嫡系臣子們也水漲船高,名聲越來越大。

如張飛、趙雲等劉備親密將領,此時也已經揚名一方,在徐州可謂是人盡皆知,出了徐州,也一樣知名度不低。

樑綱作爲袁術手底下有數的大將之一,眼光自然是沒的說。

他也早聽說了張飛和趙雲的赫赫威名,如今對方兩個人來伺候自己一個,兵力還差上了五倍。

樑綱此時已經是坐臥不安,但事到臨頭,他也只能硬着頭皮調兵防守。

所幸他來了龍亢之後就沒有偷懶過,老老實實的巡查了龍亢城防,並且在不足之處加固完善。

現在的他,非常感激之前的勤勉,這給了他一絲安全的感覺。

不過張飛並沒有立刻攻城的意思,反而下了營寨,深挖壕溝,像是要將龍亢團團包圍似的。

樑綱雖然疑惑,但也有些竊喜,他巴不得張飛圍他一年半載纔好,反正龍亢城裡有不少的糧食積蓄,足夠樑綱軍吃上半年的了。

等到半年之後,袁術和劉備的這場戰爭大概率也能分出勝負了,到時候他再觀望決斷,可比現在就開打要高興多了。

張飛好像還真聽到了樑綱的心聲似的,下營之後,又砍伐樹木,有條不紊卻不急不緩的打造起各種攻城器具起來。

樑綱也知道攻城器具一旦做好,那就是對方總攻的時候了。

他倒是想要破壞,可張飛軍對攻城武器的保護十分嚴密,讓樑綱只能望洋而嘆。

在得到張飛已經兵圍龍亢之後,劉備的中路軍終於動了。

劉備以田豫爲先鋒,親帥兩萬四千大軍,詐稱十萬,沿着潁水直撲汝陰城而來。

田豫作爲劉備的老兄弟,還是第二批分領各校的老臣,這一年來呆在沛國雖盡心竭力,穩定地方,清除匪徒患,輔佐陳珪將沛國治理的欣欣向榮。

可作爲一個不到三十的武將,田豫哪裡甘心在沛國養老。

這一次劉備南征,將他特地從沛國調來增援,田豫可謂是大喜過望。

不過劉備也因此收到了臧霸、牽招等愛將們的傳書,兩人對田豫能夠得到劉備的召令很是羨慕,並且以各種方式在書信中表達了自己想要爲徐州建功,想要爲劉備出力的請求。

逼的劉備不得不反覆修書安撫對方,並且許諾下次戰事一定優先徵集他們。

得到了劉備的保證後,臧霸和牽招這才消停了一會兒,不過沒幾天,又來信詢問劉備是否兵力充足,若是有需要的話,可以從他們那裡再抽調部分兵力。

隨着劉備事業的不斷壯大,大家的信心和願景自然也會不斷提升。

之前臧霸的目標不過是一郡之守,田豫、牽招也只是想要能夠出人頭地,揚名一方。

可現在劉備都已經成了驃騎大將軍,都督三州事了,這讓臧霸等人情不自禁的覺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將人生目標定的再高一點,諸如一州刺史,又或者甚至是州牧?

想要繼續升遷,那顯然需要功勳,而且還是大量的功勳。

相比起時間長久的政功,軍功無疑會是更爲快捷的功勳來源。

這也就不奇怪臧霸、牽招他們會如此活躍了。

劉備大軍中,荀攸擔任參軍祭酒,招陳矯、徐宣等人入軍中任機密文書。

汝陰城是汝南重鎮,雖然郡治在平輿,但汝陰在各方面不但不遜色於平輿,甚至還要反超其一頭。

尤其是城牆,汝陰城城牆周長十六裡,城牆全部都是三丈高度,底部寬六丈餘,頂部則寬一至三丈,最寬處甚至可以奔馬。

牆體以土夯築,外側貼磚,外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通體向內欹斜,層層收分。

城外東北處緊鄰潁水,城池更是從潁水引水,環繞城牆,形成了一條一丈多寬的護城河。

如此堅城,比之壽春也絲毫不遜,再加上城中高達五六千人的軍隊,以及同樣數量的青壯,也難怪袁術對汝陰抱有很大的信心了。

可別小看五六千人的青壯,如果是野戰,恐怕劉備一個千人隊,甚至是幾個百人隊就能擊潰對方,然後跟攆兔子似的追着揍。

可換成守城戰那可就截然不同了,這些青壯會是正規軍有力的補充,同時還是最好的後勤兵,能夠負責將軍械物資,大石油脂等運送上城頭的任務。

同時還能隨時編入正規軍中補充軍力。

而有了城牆爲依託,這些青壯的膽氣也會變得更大一些,隨着戰鬥的進行,甚至還會進化成老兵。

所以攻城一旦不能在短時間內拿下對方,那就很容易演變成長時間的圍城戰了。

劉備大軍一動,橋蕤的求援文書更是似雪片般的往壽春而來。

可惜的是,援兵半點沒能求到,反倒是捱了袁術一頓臭罵,勒令橋蕤必須死守汝陰,嚴禁棄城。

同時,袁術也給橋蕤發去信息,明確告知對方自己已經在籌措兵力,各路援軍會在壽春集合,然後北上爲汝陰解圍。

汝陰距離壽春不足兩百里地,中間還有慎縣爲依託。

一旦被袁術集結起一支兩三萬人精銳部隊北上,是真的有可能解圍成功的。

另一方面,袁術也又催促起了劉勳,孫賁等人,讓他加快調派援軍的速度,並且對劉勳表舉周瑜爲廬江都尉一事予以恩准。

此時的袁術巴不得拉攏到更多的力量爲自己效力,難得周家竟然願意在這關頭出任軍職,袁術不但沒有起疑心,甚至還有驚喜之感。

孫賁迫於袁術的壓力,不得不和孫香湊齊了八千人先行出發,由孫香親自帶領,趕往合肥,等待廬江的援軍匯合之後,再繼續向北增援壽春。

厲陽原本有兩萬餘人,可孫賁和孫香已經暗中送了五千人過江,去吳地投奔了孫策。

眼下厲陽只剩下了一萬五千人,孫賁和孫香商量了之後決定先出兵八千,孫香和孫賁各出四千人,孫賁帶領剩下的五千人守厲陽,同時悄悄擴充一些軍力,以防廣陵的劉備軍或者對岸牛渚的劉繇軍來攻。

劉勳收到袁術和孫賁的消息後,也催促起周瑜動身。

於是,周瑜最終率領八千部曲,五千餘民夫,押送着數百輛大小車駕所運載的上萬石糧食開始往北進發。

他將在五天之內趕到合肥,然後糧食走水路運送往壽春。而人馬則走陸路,同孫香一起趕赴壽春增援。

此時的廬江八千部曲中,有四千五百人是周瑜家族出身,不是老部曲就是莊丁,有的甚至是三代爲周家效力,忠誠度是相當之高。

剩下的三千五百人裡,也有三成和周家有着拐彎抹角的關係,就是剩下的人也都聽說過周家。

因此,周瑜很快就收攏了部曲之心,牢牢的掌控住了這八千部曲的軍權。

孫香帶着本部四千人,以及孫賁給他增撥的四千人先一步出發,畢竟他們不但路遠,而且還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山道中行進。

其實孫香也好,孫賁也好,並不想來。

只是眼下袁術從來不曾虧待過他們,而且也沒有歷史上稱帝的腦殘行爲。

孫策好歹還在江東,而且周圍又有羣敵環繞,他不來有藉口可以說,而孫賁和孫香兩個人卻是不得不來,否則那名聲可真就要臭大街了。

孫香硬着頭皮出發,九月初五時趕到了合肥,此時周瑜也已經從舒城縣出發三天,只要再過兩天,就能趕到合肥。

好在劉備在抵達汝陰城下之後,居然和龍亢那邊傳來的消息一樣,只是在做土木工程,一邊將汝陰圍繞的水泄不通,一邊大肆打造工程器械,只是遲遲沒有對城牆發動攻勢。

城中的橋蕤一邊嚴陣以待,一邊努力的動員城中的力量,以增加防守的勝算。

這一次劉備南下,吸引來了不少目光,北邊的曹操,南邊的劉表,雒中的天子,甚至連黃河以北的袁紹,長江以南的劉繇都派來了斥候、諜報、細作來探查大戰的情況。

戰場上的情報源源不斷的被傳回曹操處,曹操看的有趣,於是把荀彧、程昱、滿寵,以及郗慮。

郗慮是他最新招攬來的人才,字鴻豫,乃是山陽郡高平縣人。

郗慮出身高平郗氏,和劉備麾下的孫幹乃是同學,不過他的資歷可比孫幹厲害多了。

郗氏在東漢末年還只是個郡望世家,在高平享有不錯的聲望,但在兗州就已經不上臺面了,同舒城周家相比,好似繁星之比皓月,根本排不上號。

只是誰也想不到的是,如今家大業大的舒城周氏,自東漢末年開始,就像是被詛咒了一樣,先是嫡脈子弟被董卓一掃而空,靠着周瑜翻身之後,竟然英年早逝。

大兒子英武非常,深肖其父,卻死的更早,女兒嫁給太子孫登,偏偏孫登也天不假年,小兒子犯錯之後,更被孫權貶至蠻荒。

自此,舒城周氏一蹶不振,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反倒是這位郗慮,卻開啓了郗氏一族數百年的榮光開端。

郗慮這人主要事蹟是在三國志、後漢書之中,三國演義裡沒有登場。

但他乾的事情,卻都是三國演義中的重頭戲。

說到郗慮,就不能不提大漢掘墓人荀彧了。

荀彧這一輩子號稱大漢忠臣,至死也沒背叛大漢,可他推薦的人幾乎人人反水,爭做魏臣。

鍾繇、華歆、王朗、杜畿、趙儼、陳羣等等,幾乎無一不是如此。

而這位郗慮,更是其中翹楚。

剛被荀彧推薦來後,就猜到了曹操的心思,率先出手,幹翻孔融,罷免其職。

雖然一年之後,朝廷又重新給孔融加官太中大夫,但郗慮的功勞卻被曹操看在了眼裡。

後來幹翻司徒趙溫暴斃,構陷孔融入罪處決,無視天子哀求逼殺皇后,郗慮幾乎成了曹操的白手套。

郗慮本人雖然沒能像程昱、王朗、華歆、鍾繇、陳羣他們一樣位列三公,但他的幾個兒子還是被酬功分到了兩千石。

郗慮子孫真正發跡還是在東晉,出了一任皇后和太后,一度宰制中樞,兄弟三人盡皆執掌朝政。

此後到南北朝,隋唐,郗氏一直都是天下第一檔的世家之一。

此時的郗慮依舊是一派名門賢士的做派,跟隨在荀彧身邊。

“諸君且看。”

曹操指着地圖道:“劉玄德故弄玄虛,他三路大軍齊出,南下徵淮,卻停留在堅城之下,大造器械,諸君以爲其是何意?”

在場諸人雖少,卻無一不是這個時代頂級的智士,郗慮可能差點,但也絕對算得上聰明之士。

幾個人圍着地圖看着,一邊聽着曹操介紹具體的情況。

越聽,這幾人就覺得不對勁。

所謂兵貴神速,哪有劉備這樣用兵的。

就算糧食接濟得上,也沒有必要這麼浪費嗎?

難道是想要圍城?

“玄德公久經沙場,非等閒之輩,此次南下,還特令其子入雒求旨,必有其深意。”

滿伯寧第一個發言,他聲音響亮,正氣十足:“以寵之見,玄德公必有後招,只是這後招在何處,寵智短,不得而知。”

聽罷滿寵的話後,程昱點頭贊同道:“伯寧之言,與我不謀而合。昱雖不知玄德公意在何處,但想必在他工事修築完成之前,後手就該發動了。”

程昱此時負責兗州諸事,本應該趕回兗州了,只是因爲一些事情耽擱了一下,故而還沒離開洛陽,於是便被曹操一起叫來。

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44章 韓循該死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75章 達成契約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56章 釜底抽糧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4章 自由來去第59章 否決張飛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75章 達成契約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8章 毛遂自薦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479章 脣槍舌劍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37章 目標錢塘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28章 徐晃勸降
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44章 韓循該死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75章 達成契約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56章 釜底抽糧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4章 自由來去第59章 否決張飛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75章 達成契約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8章 毛遂自薦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479章 脣槍舌劍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37章 目標錢塘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28章 徐晃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