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仲達毒計

曹仁卻是沒理會他,自顧自的繼續說了下去:“眼下蜀軍已然喪膽,張任、劉𪻺、冷苞、黃權等將雖忠心耿耿,卻難挽蜀軍萎靡之態,更別說城內諸多士族豪強早有暗通左將軍之心了。”

曹仁此言相當靠譜,這是曹軍入城之後所觀察到的情況,並非捕風捉影的流言蜚語。

“這……”

楊修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麼合理的辯解。

曹仁嘆息一聲,聲音裡帶着些疲意道:“若是我軍退出成都,劉璋和蜀軍很可能不戰而降,即便以最爲曠達的心態來推演,蜀軍寧死不降,又能阻擋左將軍多久?一旦成都或降或敗,左將軍難道會在成都城中駐足不前嗎?”

曹仁的兩個問題,直接將楊修問住了。

倒不是楊修這般愚蠢,思考不出答案,而是那答案太過殘酷了。

劉封一旦拿下成都,勢必會興兵東進,繼續追着曹昂的曹軍主力。說不定到那時候,此刻尚且是友軍的蜀兵和東州兵,屆時也會出現在左幕軍的陣容之中。

“仲達,你有何看法?”

曹昂突然開口,詢問起司馬懿來。

司馬懿先前一直不言不語,只是任憑楊修和曹仁爭論,此時曹昂的詢問,將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德祖所言,實乃是下策,不得已可爲之。”

司馬懿一開口就否決了楊修的提議,但曹仁已經把話講的十分清楚了,楊修也不會再同司馬懿爭論。

接着,司馬懿又說道:“厲鋒所言,確有道理,然只是中策,並非上乘。”

曹純、曹休眼中閃過異色,曹仁在曹氏集團中的地位可是僅次於夏侯惇的,如今被曹操表爲行厲鋒將軍,負責統帥方面大軍,這可是曹氏集團中真正憑藉軍功擢升的第一人。

此時的曹仁地位可比原時空中高多了,原時空中的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仁不過纔是裨將而已,距離眼下的雜號將軍可是差了兩、三級。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爲劉封的出現,導致曹操的地盤雖然不如原先的大,但實力卻不比原先來的小。

兗州雖然被劉封奪走了一個任城國,可因爲曹劉和睦的關係,使得接下來的兗州得以成功休養生息,並沒有被連年戰爭繼續損耗元氣。

司隸也因爲劉封的關係,更早的得到了恢復,都比原時空中要好的多,也能爲曹操提供更多的兵員、軍械、糧食、布帛等各種物資。

同時,因爲劉備父子的鼎力支持,使得曹操還能從徐、豫、揚乃至於河北袁紹手中獲得部分稅賦和糧草。

雖然這些稅賦和糧草與原來承平時節相比實在是微乎其微,可蚊子腿都是肉,更何況這還是上十萬石的糧食和財帛呢?

曹操如今的總收入其實是遠超過原時空同期的,也讓他能養得其更多的兵馬,甚至還有餘力生產部分軍械甲冑。

隨之而來的是,曹操軍隊的數量大有提升。且由於減少了數次大敗的關係,諸如宛城之戰時,損兵折將近萬精銳,徐州之戰時,又在下邳等地折損了上萬精銳。曹軍在兵力提升的同時,兵員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隨着兵力的增多,戰線的拉長,以及戰略方向的增多,使得曹操再也不能事事親躬了,勢必要讓值得信任的宗室將領成長到更高的官職地位,統領更多的兵馬,同時也要讓他們嘗試擔負起戰略方向上的重任了。

在這種情況下,曹仁毫無疑問是第一人,被曹操表奏爲行厲鋒將軍。厲鋒將軍是個雜號將軍,因爲曹仁曾經長期擔任過厲鋒校尉之職,因此也就繼承了厲鋒這個封號。

故此,司馬懿在此時所說的厲鋒,乃是對曹仁的尊稱。

聽聞司馬懿似有上策,曹昂、曹純、曹休等人眼睛都亮了起來,就連曹仁都沒有因爲自己的建言被司馬懿評價爲中略而有被冒犯的感覺,反而催促起來。

“仲達,你有什麼好主意,還請快快道來。”

司馬懿知道眼下不是賣關子的時候,自然從善如流的說了起來:“以懿之見,成都實非久守之地。”

曹仁等人有些疑惑,成都並非久守之地,難道要放棄成都?

那不就是楊修提的建議嗎?

不過衆人並沒有插話,而是耐心等着司馬懿繼續說下去。

“成都至雒城,乃至涪城,皆是平原之地。左將軍可出騎軍騷擾我後方糧道。如今劍閣、天雄已失,我軍再難從漢中、關中獲得補給,所用皆是涪城、綿竹、雒城等地之庫存,損失一分,便少一分。”

曹昂等人皆是緩緩點頭,一旦左幕軍騎軍出動,自己一方久守必失,只要失誤一次,就是難以挽回的損失。更何況即便沒有戰損,路上物資轉運的消耗也是客觀存在的。

可如果移兵至雒城一線,那情況就會好許多了,不但補給線縮短了,而且雒城、涪城、綿竹都囤積了不少物資,駐紮在當地根本就不需要再征伐勞役進行轉運了。

司馬懿繼續說道:“因此,以懿之意,最好的辦法,便是說服劉益州帶着成都的兵馬物資與我們一同撤離,退保雒城方爲上策。”

曹昂、曹仁等人的眼睛頓時一亮,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更品出了一些司馬懿沒有直接說出口的言外之意。

成都城中的人口多達十數萬,這可是相當巨大的糧耗,若是將一座只有人口的空城留給左幕軍,這無形中可是給左幕軍增加了十幾萬張吃飯的嘴。

如此一來,左幕軍的後勤壓力何止翻了一倍?

巨大的後勤壓力必然會讓左幕軍暫時失去繼續東進的能力,從而給曹軍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可算得上是一箭多雕,確實可稱爲上策。

“久聞仲達運籌帷幄,我還以爲世人言過其實,今日一見,當真是足智多謀的良才美玉啊。”

曹仁率先誇讚起司馬懿來,顯然這意味着他肯定了司馬懿的見解,而且還對此策相當滿意。

曹昂也是笑着誇讚道:“叔父有所不知,仲達乃我良師益友,輔我多有功勞,只是性情低調,不願聲張,故世人少知其才幹過人,智計百出。”

曹純、曹休等人也是緩緩點頭,尤其是曹純,性情沉穩,城府極深,素來處境不變,被曹操評價爲有大將風範。要不是他早死,曹休、曹真在他面前只能算是個弟弟,而且還是倆假弟弟。

現在連他都如今都對司馬懿露出了笑容,可見司馬懿這一計有多得人心。

楊修心中雖然生出了些許嫉妒,但這也是人之常情,並非楊修就是小人。況且縱然心生妒意,可同時他也對司馬懿之才幹甘拜下風,自嘆不如。

只是司馬懿計策雖好,卻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劉璋的態度。

劉璋如果不肯隨同他們一起撤離成都,那事情就未必能那麼圓滿了。

只是這個問題在座諸人都想到了,卻沒有一個開口,顯然是司馬懿的地位在衆人心目中大爲提升,在場諸人都不想與之交惡。

當然,以曹仁,曹純等人的性格,他們也不會因私廢公,此刻他們也在等曹昂的反應。若是曹昂一直想不到這點,他們自然也會想方設法提醒對方。好在曹昂能力也很強,很快就反應到了這一點。

不過看見衆人都沒有發言,曹昂有些不解。

“仲達,只是劉益州不知是否肯答應與我們同進同退,若是其顧念成都百姓,不肯離開,屆時又該如何?”

強自壓下心中的疑惑,曹昂說出顧慮,詢問起司馬懿有何辦法。

司馬懿則豎起兩根手指:“臣有上下兩策。”

“哦!?”

曹昂大喜,在他看來這無疑是一個極爲難以解決的困難,卻沒想到司馬懿不但有辦法,而且還有兩個辦法。

“願聞其詳!”

司馬懿豎起食指道:“第一條方法乃是收買龐羲等人。如今成都之中,東州兵馬與蜀地兵馬矛盾不小,而劉璋則居於其中左右逢源。東州人大多爲關中、南陽寓客,其故鄉皆在朝廷治下,必久懷歸鄉之情,正合我等遊說彼等。”

曹昂、曹仁、曹純等對視一眼,俱是緩緩點頭,覺得司馬懿所言甚爲有理。

“一旦龐羲等人願意東歸,失去東州人馬的支持,劉益州必不能安枕。”

司馬懿說到這裡露出一絲自得的笑意,顯然是對這種操控人心,把握他人命運的感覺極爲享受。

司馬懿最後肯定道:“益州兵馬中,張任,劉𪻺,冷苞等衆將對劉益州死心塌地,雖是益州人,卻愚忠劉季玉。只消說動了劉益州東歸,張任等人即便心中反對,只要劉益州下定決心,彼等也終究會帶兵追隨。”

曹昂合掌讚道:“仲達真神機妙算也。”

司馬懿謙遜一笑,推辭道:“主公過譽了,其實此法亦有弊端。因要照顧劉益州及益州諸將的感受,恐難在成都城中徵集糧草了。”

曹昂等人俱是頷首,曹仁更是笑道:“仲達此計,定然是上策。”

司馬懿拱手道:“厲鋒睿智,當真是瞞不過您的慧眼。”

曹仁哈哈大笑起來。

有了司馬懿的可行之計,絕境局面也有反轉之態,衆人原本緊張憂心的情緒也大有好轉。

曹休湊趣的追問道:“仲達,不知汝之下策爲何物?”

司馬懿也不推辭,當即繼續說道:“下策便是我軍單獨撤離成都,只是在撤離成都之前,先將成都城中的糧草倉儲盡數燒了。”

這成都城中的糧食全部燒光,但凡左將軍接管的慢一點,可就很容易餓死人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可不像後世百姓,大部分城市百姓的家中存糧都不多,好一點的一月採購一次,差一點的一週採購一次,甚至有許多底層百姓家中都無隔夜糧。能存有較多糧食的只有農民,準確的說是大小地主和自由農。

嘶……

四曹並楊修皆是倒抽一口冷氣,可見司馬懿此計的陰毒冷酷。

不過曹仁很快就回過味來,畢竟他可是跟着曹操在兗州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最艱難的時候,大家可都是啃過程昱家肉乾的。

如今司馬懿這計雖毒辣,卻當真十分實用,曹仁大聲讚歎起來:“此真妙計也。”

司馬懿卻是搖着腦袋道:“此計乃是下策,若非劉璋堅決不肯東歸,又遊說龐羲、吳懿兄弟、費觀失敗,斷不宜行此計。”

四曹和楊修皆是點頭贊同,明白司馬懿未盡之意。

雖然司馬懿說的是若非必要,不可實行。可這話反過來說,不正是若有必要,當可實行嗎?

衆人商定計策之後,開始安排分工。

曹仁負責接觸黃權,司馬懿、楊修則負責接觸東州派首腦,而曹純、曹休則負責接觸益州派將軍。

至於劉璋,則由曹昂親自去勸說。

衆人分工完後,立刻將信使軟禁起來,嚴密封鎖消息外泄,同時還給李整、雒城、綿竹等守將盡數送去消息,讓他們封鎖道路,嚴禁潰兵西來。

雖然這些舉動未必能夠完全封鎖住消息,畢竟成都乃是平原,田間小道多不勝數,以曹軍留在後方的兵力實在是做不到全盤掌控的地步。只是這些消息能封鎖多久,自然是封鎖的越久越好了。

只要給曹昂他們爭取來足夠的時間用來說服劉璋即可。

“主公,如今當從速行事。”

當商量到什麼時候開始行動時,曹昂本打算先緩上幾天,做些準備再行動。

可司馬懿卻勸說他最好今日就去,原因很簡單,因爲後方生變的消息可不僅僅只有他們能知道。

四曹和楊修俱是醒覺過來,意識到司馬懿所言不錯。作爲戰勝方的左幕軍很可能也要收到消息了,甚至可能對方已經收到捷報了。

若是讓左幕軍先聲奪人,讓劉璋提前知道了這些消息,必然會給曹昂說服劉璋增加額外的難度。

曹昂這下子可真坐不住了,當即派人前去州府通報劉璋,請求接見,而他自己則和曹仁、司馬懿、楊修等人在書房之中,商量起該如何說服劉璋起來。

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61章 陳羣家書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623章 兩面呼應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25章 覲見天子
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61章 陳羣家書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623章 兩面呼應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25章 覲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