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達成契約

第398章 達成契約

倉促出城偵查的劉備,結果被曹操精騎咬住,死戰得脫,連小沛城都回不去了,兄弟妻兒也顧不上了,只剩下了倉皇北逃一條路可走。

這是劉備平生最大的黑歷史之一,假設劉備能一統三國,這一條記錄是絕對要刪的乾乾淨淨的。

但凡留下半點痕跡,都是劉備對史官的放縱。

因此,劉封也早有預案,只要集結精銳於小沛,即可四通八達,支援各處戰場。

北可援救曹操,援護任城、魯國、琅琊,南下可馳援汝南,西邊遙控樑國,東面屏蔽下邳、東海,實是最佳的集結點。

шшш ttκá n c o

不過劉封更希望趁着最後的窗口期,煽動張羨反叛,趁劉表病,要劉表命。

故此,北線還得靠劉備親自坐鎮都督了。

曹操看着地圖,心裡有些鬱郁。

沒辦法,誰讓黃河沿岸幾乎全是他和袁紹的地盤。

劉封父子就沒有地盤在黃河兩岸的。

之前說過,兗州其實是東西長,南北狹,沿着黃河兩岸展開。

即便黃河北岸的東郡領土被置換給了袁紹,可這並不妨礙整個兗州依黃河而和袁紹形成了漫長的邊界線。

他倒是有心想要讓劉封父子儘早加入戰場,可問題是人家和袁紹不接壤啊。

總不能再割讓土地給劉封父子吧,眼下即便很快就能將潁川拿回來了,他的實際控制疆域也小於劉封父子。

劉封這邊也在猶豫,畢竟諸如呂布、陳宮、張邈這些可都是曹操的G點。

說了會不會惹得對方翻臉,可不說的話,這的確也是一股可以拉攏的反袁力量。

猶豫再三,劉封看着心情似乎突然變差了的曹操,最終還是把這三個名字給重新嚥了回去。

“叔父,還有一事,關中諸將不可忽視,此輩雖與袁氏頗有仇怨,然其毫無操守,恐爲後患。”

劉封轉而提起了關中亂將,提醒曹操道:“若是可行,當速平之,此輩如今軍心不振,糧草匱乏,已如破屋一般,只需叔父踹上一腳,即會傾覆崩塌。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叔父不可不察。”

聽見劉封的話後,曹操倒是被提醒了,想起來了關中還有這麼一大幫大爺。這羣西涼武夫在失去了董卓的領導之後,都快退化成匪徒流寇了。

不過正如劉封所說的那樣,這些人雖然已經如蠅營蟻聚一般微不足道,但若是關鍵時刻出來噁心人,還真有可能被他們壞事。

若是沒有機會也就罷了,若有餘力,的確先清理一下他們爲好。

“賢侄不必憂心,此事我已知曉,自有定奪。”

曹操心裡已經爲劉封所動,當即答應了下來。

緊跟着,劉封突然開口問道:“叔父,我聽聞你曾與西涼韓遂韓文約有些交情,不知是否爲真?”

曹操思索了片刻,笑了起來:“確有其事,曾在本初的宴會上見過幾次,聊的頗爲投契。我記得當時他在朝中任議郎,乃是金城所舉的孝廉,韓文約文武雙全,頗有氣概,昔大將軍何進也曾得聞其名,與之相見,其人面呈誅宦之策,可惜不曾得何進所用。”

劉封正色道:“叔父可知韓文約如今身在何處?”

曹操眉頭一皺,緩緩搖頭。

從劉封的語氣中他能聽出韓文約此時的位置挺重要的,可他還真就不知道韓遂此時具體在哪裡了。

“莫非其不在西涼?”

劉封先是搖了搖頭,後又點了點頭:“其人目前確實不在西涼,而是身在幷州!”

“幷州!?”

曹操嘶的抽了一口冷氣,隨即目光又投到了地圖之上,心中咯噔一下。

“叔父,前幾年韓遂與馬騰率領西涼叛軍入侵關中,爲西涼董軍所敗,被逐出左馮翊,右扶風之後,開始轉向。”

劉封在地圖上指着上郡道:“韓遂、馬騰已經侵入幷州,拿下了上郡和西河兩郡,如今頗有聲勢。若是能得其助力,不但可保關中方向的安全,更能牽制袁紹自幷州而出的偏師。”

上黨、太原都正好在河內郡的北方,經過太行陘南下,可直撲虎牢關。

韓遂、馬騰如果站在曹操這一邊,那不但關中無虞,河內的壓力也將大大減輕,避免了來自北方的袁軍側擊。

可如果韓遂、馬騰站到袁紹的一邊,那幷州袁軍不但可以輕鬆走太行陘南下攻擊虎牢關,還能走汾河古道出河東,威脅關中。

如此一來,洛陽將會陷入三面圍攻之中,久守必失。

“叔父,西涼羌人好名貪利,見錢眼開,只需以天子之名,厚賞其酋,許以高官,當能拉攏彼輩。”

劉封建言了一句之後,也就不再多說,相信曹操做的未必會比自己來的差。

曹操聽完之後,緩緩頷首,也不知他到底有沒有聽進去。

房間裡沉默了片刻之後,曹操突然開口問道:“吾有一問,不知賢侄肯否據實相告。”

劉封聞言,思索了片刻後,不答反問道:“叔父欲知何事?”

“汝與玄德,如今有多少可戰之兵,一旦本初南下,三月之內,有多少兵馬可至黃河一線。”

曹操如今最頭疼的就是他的地盤幾乎是沿着黃河一條直線,缺乏縱深。如果不想把自家地盤打的稀爛,就只能和袁紹尋求決戰,或者把對方堵在黃河北岸。

這兩點中無論哪一點,都需要劉封父子的及時支援。

他需要劉封父子的保證和誠意。

劉封沉吟片刻,堅定的回答道:“如今封與家父共有十四餘萬人馬,其中能戰的精銳高達六成。如果大司馬在年內過河,恐怕我父子三月之內最多隻能調撥四萬人馬至黃河一線。若是能再拖一年,當可倍之!”

年內四萬,明年八萬嗎?

曹操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劉封父子竟然已經有十餘萬兵馬了,其中能戰的精銳也有八、九萬人。

不過想想也正常,只有一個荊州的劉表都擁兵十萬,而且這個荊州還是殘缺的,天下第一郡南陽郡早已經凋零不堪。

而以冀州爲核心的袁紹,更是擁有數十萬大軍。

劉封父子如今好歹也坐擁兩州半的地盤,其中還有天下第二大郡的汝南郡,十四萬人馬當真不多。

不過曹操對自己麾下的精銳戰力更爲自信,畢竟他這些部隊可是屍山血海裡打出來的,而劉封父子至今沒有遇到過強敵,打的都是魚腩肉脯,收的是臭魚爛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是的,袁術在曹操眼裡就是魚腩,完全看不入眼。

誰讓袁術三倍兵力的優勢,卻被曹操三戰三捷,在短短的半個月內,從兗州一路追殺到揚州呢?

要不是曹操故意放水,袁術小命早就丟在這場戰役裡了。

說來也是有趣,別看陶謙後世被黑成了老好人。

可在曹操的眼裡,陶謙的能力和威脅,卻是遠在袁術之上的。

打袁術的時候,曹操信心十足,揮灑自如,而打陶謙時,卻是託妻獻子,留下遺屬。

因此,曹操覺得自己麾下的精銳,對上一倍的劉軍應該能穩佔上風,兩倍的話勢均力敵,若是同等數量,那必然能輕鬆拿下。

而劉軍戰力,恐怕和袁紹軍相比還要差上一些,畢竟袁紹的對手可是北地猛虎公孫瓚啊。

“明年八萬,應足用矣,只是年內若是隻有四萬,恐難足用,屆時還需再增兵兩三萬人才行。”

曹操憂心忡忡的補充了一句,他也擔心今年袁紹和公孫瓚議和成功,說不定年底袁紹大軍就入河內了。

考慮到劉封父子一方在琅琊、任城、魯國還得分駐一部分兵力,若是四萬援軍裡面把這部分也算上了,那兵力差距可太大了。

對於曹操的請求,劉封考慮再三,也不敢給肯定的答覆。

“屆時小侄與家父儘量調節吧,必給叔父最大助力。”

如今袁紹的壓力實在太大,整整數十萬大軍啊。

官渡之戰袁紹中路就有十萬大軍,但不代表袁紹只有十萬大軍,這十萬精銳乃是袁紹戰勝公孫瓚後,在北地演武大整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

仔細看史料你會發現,袁紹在中前期的分兵戰中幾乎全敗,連顏良、文丑都戰死了。

可主力決戰時,袁紹依舊擁有十萬大軍,可謂是隨戰隨補,後備力量十分強大。

而一旦主力決戰,那倒黴的就變成曹操了,一改之前的百戰百勝,被袁紹正面擊敗,壓迫的苦不堪言。

只是有一個點相當弔詭,袁紹分兵百戰百敗,但他其實最終卻是輸在了抱團中路,不再分兵的決策上。

曹操分兵百戰百勝,可他最終勝利卻是勝在了中路抱團。

原因就是袁紹的分兵雖然一直兵敗,但卻有效的牽制住了曹操的精銳,使得曹操最核心的精銳武力疲於奔命,到處救火。

可袁紹分兵戰法一停止,曹操的精銳部曲可就騰出手來了,接下來倒黴的就是袁紹的後勤補給線了。

衆所周知,官渡之戰曹勝袁敗的核心就是烏巢之戰。

烏巢之戰的本質就是糧食。

而烏巢之戰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地位,恰恰是之前徐晃、史渙截擊韓猛的運糧隊。

正是這次成功的截糧行動,使得袁紹軍也陷入了缺糧的境地,隨後纔有了烏巢一戰的致命絕殺。

曹操對袁紹是真的怕,袁紹的力量實在是太強了。

劉封知道這一點,所以纔在保證自己戰略意圖的前提下,盡其所能的答應曹操的求援要求。

眼下已經與原時空中的局勢截然不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官渡之戰很大可能不會再有,主戰場反而可能會轉至河內。

劉封也會擔心曹老闆扛不住袁本初的。

“善!”

曹操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轉而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賢侄,可有意交州牧乎?”

劉封聽愣住了,這本來是他給曹操挖的坑,怎麼看起來曹操像是要還給自己了?

劉封的感覺還真沒錯,曹操接着就說道:“只需要每年一百萬石糧食,朝廷就可將交州交由賢侄管理。”

好傢伙,這心當真是夠黑的。

劉封忍不住咋舌,你怎麼敢要一百萬石的。

交州的確是個產糧大戶,每年稅賦的糧食在一、兩百萬之間。

曹老闆一開口就要走一百萬石糧,看着架勢似乎還要劉封包郵,這可就過分了。

“三十萬石,我可擔保運至河南。”

考慮到曹操的壓力,以及交州的價值,劉封還了一個價格。

“好!”

沒想到曹操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其速度之快,甚至讓劉封產生了掉坑的錯覺。

其實這本就十分合理,曹操遠在河南,距離交州三四千裡地,而且還都是山路,派誰去交州都毫無意義,還會分散自身寶貴的力量。

交州的特殊位置,使得只有劉表、劉封和劉璋三個人能夠施加影響力,其中劉璋因爲道路最爲艱難,同時本人個性安於守戶,所以影響力也最小。

荊州劉表倒是一直想要控制交州,既然吃不到嘴裡,那乾脆扔出去惡化劉封和劉表之間的分歧好了。

劉表是鐵桿袁紹一黨,曹操如今對他十分忌憚,若能挑起激化他和劉封之間的矛盾,那曹操不但能對劉封父子更爲放心,同時想必也能從劉封父子處得到更大的助力。

曹操這麼爽快,劉封情不自禁的懷疑起自己是不是上當了。

於是,他加碼道:“朝廷當準我各郡太守人選。”

“可!”

曹操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每年三十萬石的糧食淨收入,這都快趕上他如今在潁川的屯田所得了。

密談的結果十分的成功,曹操和劉封都深感滿意。

шшш•тt kΛn•¢ ○

曹操的軍事實力是不容置疑的,都說三國是菜雞互啄,主要還是因爲大家都沒割據過。

光武那會兒也是統一太快,沒有割據的經驗。

曹操最大的問題不是軍事能力弱,而是順風浪。

但凡他少浪幾次,根本就沒有三國可言了。

不過劉封目前倒是不太擔心,曹操的順風浪幾乎全部集中在他優勢期裡。

以曹操如今的實力,對上袁紹肯定是穩居下風,他是肯定浪不起來的。

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8章 晨昏定省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45章 舉薦太史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37章 心腹大患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0章 榻上盤賬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53章 挑選遺孤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81章 壽春虛實
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8章 晨昏定省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45章 舉薦太史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37章 心腹大患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0章 榻上盤賬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53章 挑選遺孤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81章 壽春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