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青州戰事

第519章 青州戰事

雖然在劉封、劉備父子、堂上衆人,乃至天下豪雄之中,呂布的名聲已經爛大街了。可架不住孔融喜歡他啊。

孔融甚至還曾經吹捧過呂布之勇,以及對大漢忠心耿耿。

誠然,呂布的名聲曾經有所反彈,尤其是輔佐王允撥亂反正,誅殺董卓的時候,當時的呂布的的確確堪稱忠臣。

作爲誅殺董卓的首功之人,呂布居然罕見的服從王允,聽從其命令。

最吊軌的是,在王允這個魔怔人的麾下,呂布居然變成了一個正常人,甚至提出的見解很有見地,包括但不限於爲蔡邕求情,爲西涼武夫求情,推薦徐榮等將才等等舉動上。

不過這也僅僅是曇花一現,被李傕、郭汜等西涼武夫們聯手趕出長安後,呂布像是繼承了王允的遺志似的,在魔怔這條道路上橫衝直撞,一發不可收拾了。

不過無論呂布何等魔怔,孔融依舊很喜歡他,對他很是吹捧。

自從呂布去了東萊之後,兩人就聯繫上了。

孔融固然欣賞吹捧呂布,呂布也對孔融很是推崇,頗有些昔日迎奉王允時的味道。眼下劉備出兵抗袁,孔融肯定也是要跟着出兵的,那請他去聯繫呂布,說不定能有奇效。

劉備沉思片刻,也想到了這一節,於是點頭應允了下來。

看了看堂上衆人,劉備點了一個人道:“子羽,看來得辛苦你一次了。”

劉備口中的子羽自然是劉封從孔融手底下挖來的是儀了,自前幾年南下避禍,而被劉封截胡後,是儀就在劉備手底下勤勤懇懇,先任督郵,後任縣令,政績斐然,很得劉備看重,引以爲心腹。

此時的是儀,正出任東海郡郡丞,因此此刻他也正在堂上。

聽見劉備的話後,是儀趕忙出列:“主公所任,儀之願也,何來辛苦。請主公放心,儀明日即可啓程,前往北海面見孔公。”

劉備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對是儀耳提面命道:“子羽需代我問候文舉公,且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奉先所請盡數告知於他。”

是儀恭敬應道:“喏。”

劉備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迴轉過頭,看向劉封道:“如此這般,我兒可滿意?可還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劉備這樣的言談舉止,但凡發生在袁紹、曹操,乃至天下其他諸侯處,堂上臣子必然會一片騷然。

哪裡有主公行事,還要詢問少主的。

可到了劉備這裡,堂上一片和諧,不論是劉備麾下,還是劉封麾下,盡皆見怪不怪,甚至還覺得劉備這番問話很是穩重。

劉封想了想後,還真開口補充了起來:“孩兒尚有兩點補充。”

“其一,如今情況有變,局勢易轉,青州之戰宜大不宜小。”

劉封跟劉備、關羽、張飛,以及堂上其他衆臣解釋道:“先前大將軍請援河內,我已應允其請,增精兵四千人,駐守河陽。河內如今危機四伏,枕戈待旦,一旦大司馬出兵,河內恐爲首當其衝。”

先介紹了一下河內的情況之後,劉封緊接着就解釋了自己的用意:“青州西部之地,一馬平川,若說天險,也唯有黃河可用,然黃河一線固然有大河可依,卻需重兵屯集。若兵力不足,即便初時能有小勝,可最終也會爲黃河所阻。”

“子升欲使我過河耶?”

關羽聽到這裡,忍不住開口詢問:“一旦過河,大司馬恐會震怒啊。”

小打小鬧也就罷了,可一旦過了黃河,哪怕是平原郡的轄地,那也是袁紹的逆鱗,有玩火的嫌疑。況且荀攸最初提出這個計策的時候,也強調了要收放自如,控制規模,以避免真把袁紹給吸引到了自己這一面來了。

不得不說,荀攸的確是個極其高明的謀士,這一次他和劉封之間的分歧並非是能力不夠,而是雙方的目的不一樣,因而形成了信息偏差。

劉封哈哈大笑起來,給自家二叔解釋道:“這便是其二所在了,若不過河,大司馬恐眼中依舊只有河內,想要讓他轉移重心至青齊,就必須要先讓他感受到威脅。”

劉封的目的歸根到底還是河內,比河內相比,青州實在是不堪一提。

別說如今徹底打爛了的青州了,就是鼎盛時期,青州的地形也是最爲稀爛的一檔,和兗州相比,恐怕都是難分高下。

若是能夠以青州來牽制袁紹,保存河內,那劉封是血賺不賠的。

“那大司馬的壓力,豈不全落到了咱家身上?”

劉備卻是皺起眉頭,有些擔心道:“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未免成了咱家保送曹孟德成漁翁了啊。”

荀攸卻像是想到了什麼,忽然笑了起來。

“主公,左將軍當真是神機妙算也。”

荀攸忽然稱讚起劉封來,劉備卻是一臉莫名其妙,不過他倒是沒有半點嫉妒之心,反而姿態極低的詢問道:“此乃何意?還望公達教我。”

荀攸趕忙還禮,隨後笑道:“若攸所思不差,左將軍是欲收一石三鳥之效。”

在劉備驚訝困惑的表情中,荀攸繼續道:“大司馬好謀而少決,瞻前又顧後,大將軍狼顧且狐疑,腹誹而心謗,主公試想,若我軍大舉北上,打過黃河,大司馬,大將軍會如何去想,又會作何反應?”

劉備愣了一下,隨即按照荀攸的建言想了下去。

其實不只是劉備這麼想,關羽、張飛、魯肅、劉曄等堂上衆人也都想了起來。

只是有些人想不明白,譬如二爺,三爺,有些人卻是臉色變了。

若劉軍當真越過黃河,在黃河以北站住,哪怕僅僅只是在平原郡境內站住,大司馬必然會既驚且懼,到那時候,最大的可能反而是增兵防禦,而不是與劉軍決戰。

因爲大司馬的性格決定了他沒法立刻做出決斷,他只會懷疑劉軍渡河是不是暗藏了什麼玄機陰謀,如此忌憚之下,自然也就沒有了決絕的可能。

同樣,多疑善忌的大將軍這一邊,反而會被劉軍的決絕所震驚,從而穩定住其立場。以曹操的性格和智謀,必然不會甘於人下,想必他應該會很高興在一旁幹看着袁劉大打出手。

他一高興,可就有人不高興了。

大司馬現在對大將軍可是恨之入骨,排名第一號的仇人。 有大將軍在一旁擺明了想要當漁翁,大司馬如何敢讓他得意?

這一番下來,雖然青州看似魯莽的出兵,反而能夠成功穩定局勢。

到時候不論是小敗之後撤回河南,還是乾脆的退回河南,甚至於是大敗而回,但仔細琢磨一想就會發現,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劉備、劉封父子的手中。

以劉備、劉封父子倆的體量和實力,除非袁紹真捨得拉下臉來和昔日的小弟曹操結盟,而且前嫌盡棄的重歸於好,否則光憑袁紹一家,想要在分出部分力量看住曹操的前提下吃掉劉家,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更別說以袁紹的性格,但凡劉備、劉封父子軟上一點,他絕壁會選擇找曹操的麻煩,而不是繼續盯着劉家父子。

此刻的袁紹,屬實是已經到了恨不能生啖其肉的地步,這兩人之間當真是積怨已久。

曹操恨袁紹當年對他的態度太過輕視,當年袁紹那一批的老朋友裡,曹操的出身其實是最低的。別看他有錢有勢,可他是閹宦出身。

當真就像是金豆子說的那話,曹操他爹就是捐出了個三公,史書也不會寫曹操是士族出身。

曹操當初跟在袁紹身邊,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憑藉袁家門第,幫自己兒子改易身份。

當時的曹操覺得自己當了閹宦的兒子是沒法改了,可他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繼續在這泥潭裡掙扎。而且以曹操的眼光,不難看出閹宦的好日子到頭了,原本三足鼎立的東漢內部,士族的力量已經膨脹到壓倒其他兩條腿的地步了。

可袁紹卻讓曹操失望了,袁紹本人甚至都常常把曹操的閹人背景掛在嘴邊,也就不難理解曹操爲什麼這麼恨袁紹這個昔日的發小死黨了。

至於袁紹,那就更簡單了,年輕時候的跟班現在仗着自己的扶持,居然想爬到自己的頭上了,更敢寫信羞辱自己。

袁紹如此自傲的一個人,哪裡能忍受得了這些,自然也將曹操恨之入骨了。

不過這兩個人畢竟都是當世英雄,雖然都屬於會被情感衝昏頭腦的類型,但劉封可不敢賭他們之間的恨意能夠蓋過利益。

劉封只求這些積怨能夠適當的迷惑他們的抉擇,就已經大感滿足了。

在荀攸的引導之下,劉備終於恍然大悟,明白了過來。

出兵青州之事,就此定下。

原本此次出兵的主要兵力爲關羽的兩萬人,再加上青東聯軍一萬人,而張飛的兩萬人則駐紮在原琅琊郡北部,也就是如今的東莞郡,可隨時增援關羽所部。

現如今以劉封之意,即便加上青東聯軍一萬人,三萬人的兵力也有些不敷使用。

因此,經過商議之後,張飛所部當即被加強給了關羽,如此一來,兵力可直逼五萬人,如此大規模兵團作戰,又是關羽、張飛聯手出陣,本來應該劉備親自督領。

只是青州的對手畢竟只是袁譚,如今的劉備可是今非昔比了。

四年前,劉備還只是田楷麾下的將校,哪裡配和袁譚比肩?

四年後,劉備已經是驃騎大將軍了,還是袁譚的舉主,區區袁紹長子,別說和劉備平起平坐了,就是拿來和劉封對比,都是對劉封的一種侮辱。

既然如此,那正好索性就給關、張他們二人練手,以關羽的沉穩,張飛的驍勇,再加上魯肅、劉曄等人的輔佐,想必就算不敵,也不至於招致大敗。

倒是有一點需要值得注意,那就是關羽本人的性格。

關羽對士族的輕蔑和不滿是深入骨髓的,荊州之戰時,關羽被呂蒙、陸遜偷襲,荊州本地的士族大部分都是望風而降,即便少數幾個有心抵抗,也是無力迴天。

這固然有關羽和荊州士族的矛盾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關係是因爲關羽背棄了南陽士族的反正。

這是一件相當重大,但卻又比較鮮爲人知的叛亂。

南陽本地的士族豪強衛開等人聯手曹軍的南陽守將侯音一舉控制了宛城,同時牽制了曹軍整整一年之久。

先前有提到過,宛城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僅是南陽盆地的中心,同時也是連通潁川和江陵、江夏、襄陽的要隘。

可是整整一年時間,直到宛城爲曹仁所破,都沒能等到關羽的響應。

其中固然有消息不通,曹仁破城太快等等原因,但關羽本人對士族豪強的輕視和不信任感肯定也有着不小的作用。

如今青州士族豪強已經被袁譚逼迫的快要明反了,這時候可不能再讓關羽把他們給又送回去了,要不然那可真就成笑話了。

不過劉封也只是提了一嘴,這個頭疼的事情還是留給劉備自己想辦法吧。

除此以外,因爲張飛加入青州戰事的關係,劉備需要調動一支得力部曲移防琅琊,同時擔任關羽、張飛的後繼。

看來看去,唯有陳登最爲合適。

之前把陳登安置在汝南,完全是因爲劉封要集中兵力,解決荊州劉表。如果沒有陳登在淮泗坐鎮,劉封是沒可能把兵力抽調的一乾二淨的。

現在荊州已經平定,揚州軍已經能夠抽出手來,並且按照劉封的想法,前進至樑、陳等地。

在這種情況下,陳登駐防平輿,就顯然有些彆扭了。

周圍都是劉封麾下的軍將,唯獨陳登一人是劉備麾下的。

雖然大家都是劉軍,可在二元主君的情況下,陳登這邊顯然會表現的格格不入起來,甚至日後會影響到戰事的配合。

故此,將陳登調回徐州,無疑是相當好的一個結果。

陳登空出來的防區,自然得歸劉封來處理。

從眼下的情況來看,最爲合適的就是周瑜了。可暫時抽調周瑜所部半個軍,先行前往汝南平輿佈防。

(本章完)

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7章 心腹大患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1章 別有心思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622章 奔襲天雄關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9章 魯肅舉才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28章 遷府之議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7章 郭嘉荀攸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189章 東海王宴
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7章 心腹大患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1章 別有心思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622章 奔襲天雄關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9章 魯肅舉才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28章 遷府之議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7章 郭嘉荀攸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189章 東海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