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洪流改道

“荊州兵怎會孱弱至這等地步?”

郭圖不可置信的驚叫出聲:“荊州水軍可是號爲天下冠首的,居然連揚州新肇之水軍都敵不過嗎?”

郭圖雖然不擅水戰,但卻也知道水戰的奧妙。

其中艦船是爲重中之重。

在郭圖看來,劉景升在荊州,黃祖在江夏,都經營了將近十載時間,不論是船隻的數量還是質量,理應不是區區兩三年功夫的劉封所能比擬的。

三年前,劉封進軍河東,依靠的還都是小船,兩百石以上的大船寥寥無幾,加在一起都不到百艘。

即便劉封拿下揚州之後,立馬全力生產戰艦,區區一年時間又能生產多少艦船?

怕不是三五百艘就頂天了吧。

郭圖自然不知道劉封早在徐州就開闢了一處巨型船廠,南下後,又兵不血刃的拿到了揚州的三處船廠,論起生產能力,可要比郭圖預料的高上十倍都不止了。更別說還有袁紹、劉繇、王朗、孫策、周尚等各大土豪們所貢獻出來的上千條大小戰船了。

反倒是荊州這邊故步自封,黃祖在江夏承平已久,作威作福,投入水軍的資源一年不如一年,近兩年水軍所得的錢糧不過勉強用於餬口以及修繕保養舊船,最近的這兩年間竟沒有增添過一艘五百石以上的大船。

劉封早在徐州開始就經營水軍,所依賴的將佐皆是周泰、蔣欽、董襲、甘寧這等悍將,後來又加入了陳武、朱桓、黃蓋、凌操等將,也俱是驍勇難當,精通水戰的水將。

孫策帶着這幫人,靠着兩千多條小船都能打的黃祖抱頭鼠竄,潰不成軍,劉封兵力更盛,艦船更大,又有突襲之利,黃祖全軍覆沒也就不足爲奇了。

“以戰報來看,或許並非荊州水軍太弱,而是揚州水軍太強了。”

沮授斟酌片刻,衝着袁紹拱了拱手:“明公請看,上面寫到,蔡瑁從接到黃祖的求援消息之後,立刻整軍北返,不過五日時間,就趕到了州陵,其行之速,非精銳不能成也。”

袁紹聽到沮授的話後,立刻拿自家水軍做起了比較。

這不比還好,一比之下,袁紹當即體會到了沮授話裡的深意。自家水軍可做不到蔡瑁那般神行疾馳,更做不到抵達戰場之後,立刻就能投入戰鬥。

這兩相比較之下,可見當真怪不得荊州水軍太弱了。

“這……”

袁紹心中不由一緊,揚州水軍竟如此之強,若是開到北邊來封鎖大河,那自己想要南下過河,豈不是隻能等到冰天雪地的時候出兵了?

這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不但出兵的時間被對方算的死死的,對方更是隻需據城死守,就能靠嚴寒取得決斷的優勢。

一時之間,袁紹心中緊迫之情愈發激烈,當即表態道:“諸君,曹孟德竊據大將軍之位,不思爲漢室盡忠,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控朝廷,獨斷專行!天子年幼,他以輔政之名,行篡逆之實,朝中忠良之士,或被貶斥,或遭屠戮,天下人心惶惶!此舉,與董賊何異?曹孟德陰懷不臣之心,天下有識之士莫不深感痛恨!今日我欲揀選十萬精銳,南下過河,直驅洛陽,解救天子,爲漢室除奸。諸位以爲如何?”

“萬萬不可!”

袁紹話音剛落,沮授就一下子蹦起來了:“明公,曹操可討,卻是宜緩不宜急。明公可遣一上將率數萬精銳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同時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作爲,三年之後就可以使得曹軍疲敝,屆時大軍再如泰山壓頂,曹軍必然潰不成軍。彼時,滅曹定成,如今又何必急於一時決戰呢?”

田豐也是拱手進言道:“如此,河北也可休養生息,百姓自可得一喘息之機,而明公也將廣播恩澤於四州。三年之後,彼疲我銳,彼凋我盛、彼竭我盈,明公豈有不勝之理?”

袁紹眉頭微皺,他沒想到自己都直接表明態度了,沮授和田豐居然還如此強硬反駁,這到底誰纔是河北的當家人?

郭圖敏銳的察覺到袁紹的不快,心中不由一喜,森冷的目光落在了沮授、田豐的身上,不等袁紹發作,他先一步挺起身體,義正辭嚴的駁斥道:“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如今,以袁公之神武、河朔之衆精銳強悍,兵力更是五倍於曹,此時出兵討伐曹操,實爲易如反掌,緣何舍易求難?三年時日,其中變數甚多,旁皆不論,僅以劉家父子而言,若不趁彼衆陷足荊州而先破曹操,等到彼等抽身而出,又豈會坐視我等成事?如今不滅曹操,以後的圖謀就會更爲困難了。”

袁紹如今還不曾裁撤人馬,總兵力更是高達四十多萬,接近五十萬的樣子。

歷史上袁紹在此時裁撤了十餘萬人馬,保持了三十多萬的數量,然後又揀選其中精銳十萬,並戰馬萬匹,以泰山壓頂之勢渡河南下。

袁曹的官渡之戰中的戰績也是十分有趣,遭遇戰,破襲戰等分兵作戰,曹軍憑藉將領的指揮勇武優勢,以及士卒的精銳善戰,堪稱大獲全勝,未有一敗。

可兩軍主力之間的大決戰,袁紹連勝兩場,以八萬打三萬,打的曹操毫無脾氣,只能死守營壘不出。

最誇張的時候,袁紹以土山高樓搭配強弓勁弩,硬是打的曹軍士卒在營壘中都需要帶盾出行,哪怕就是去撒個尿,都得帶上盾牌。

事實上最後曹操贏得官渡之戰,也是依靠着偷襲烏巢這等破襲戰,燒掉了袁軍糧食之後,哪怕有了張郃、高覽二人的河北降兵,曹操依舊閉營死守,硬生生拖到七日後袁紹大軍糧草耗盡,徹底崩潰。

因此,沮授重視曹軍戰力,郭圖輕視曹軍戰力,其實都是有各自依據理由的,倒並非全是個人杜撰。

“如今曹操有十餘萬衆,我軍不過四十餘萬,其中還有大批老病孱弱需要釐清斥退,如何有五攻之數?更不說劉驃騎于徐、豫一線囤兵亦有十萬之衆,若是輕易過河,彼輩可輕而易舉的攻擊我軍側翼。”

蔣義渠開口聲援起沮授、田豐,他是袁軍河北派大將之一,雖然不如河北四庭柱那麼有名,但也是顏、文、張、高四人之下的第一檔大將了。

事實上蔣義渠允文允武,更有統領大軍之能,論起真本事,他未必輸給顏良文丑、張郃高覽。

只是蔣義渠出身河北大族,又是沮授一手提拔髮掘的,政治立場上與沮授走的極近,故而不爲袁紹所喜。

曹操的兵力一直都是袁軍重點的偵查對象,曹操在兗州時就有兵馬十萬,光是青州兵就佔了六七萬人,而且還有二十多萬的後備兵,可以隨時補充。

只是後來兗州之亂,狠狠的捅了曹操一刀,兵力也一度下降到了六萬。

好在穩住兗州之後,又和劉備、劉封父子結盟,大大減輕了邊防壓力,隨後在迎奉天子的行動中,更是自劉封處得到了不少好處,光是吃喝就等於白得了數十萬石糧食。

對於曹操來說,缺少的從來不是兵員,而是糧食。

糧食一富裕,曹操的兵力就又開始恢復了。

等到拿下雒中,並開始自天下收取供奉開始,兵力就又恢復到了十萬人左右。

這些是袁紹等人都知道的消息。

只是他們暫時不知的是,這次曹操成功攻佔長安,斬殺李傕、郭汜,逼降張濟、張繡叔侄,成功的收降了數萬涼州兵馬,兵力又劇增了數萬,而且其中大部還都是打老了仗的老兵。

不過即便暫時還不曉得這些情況,蔣義渠的話也很有道理。

這會兒過河,可是真要陷入曹劉兩面夾擊之中的。尤其這還是河流縱橫的大平原,袁紹聽了這話,也不禁猶豫了起來。

本來這時候,沮授會發表一番更爲奇葩的建言,在這建言之中,居然鼓吹曹操是救亂誅暴的義兵,而竟然自稱己方乃是恃衆憑強的驕兵。更因此而得出義兵無敵,驕兵先滅的結論。

這樣的建言,換了任何一個主公都會感到震怒吧?

袁紹沒砍了沮授,已經是看在人才難得,再加上沮授聲名廣播於河北的緣故了。

你要說沮授背叛了袁紹,那其實也說不通,官渡之戰後,沮授爲曹操所擒,曹操可是好生籠絡勸降,但沮授卻絲毫不爲所動,最終因密謀逃回河北而被殺。

可見沮授對袁紹還是忠誠的,並非三心二意之徒。

歸根到底,沮授這番話並不是背叛袁紹的意思,而是出自於發泄,埋怨對方爲何不聽自己一方的良言,搶先將天子納入手中。

現在再想到去搶天子,爲時已晚也。

只是歷史在這裡發生了一個小小的分歧,沮授竟然沒有猛誇曹操,貶低己方,而是提出了一個頗爲可行的策略。

“明公,義渠所言,深合兵法。曹劉聯手,其勢遍佈河南之地,我軍貿然渡河,必墜其陷阱也。”

沮授真心實意的建言道:“既然暫時不能過河,明公何不先掃蕩河內?”

在沮授看來,河內郡雖隸屬於司隸,卻是孤懸於河北,而且地界開闊,平坦無阻,偏偏又是交通要隘。

一旦拿下河內,不但能有效屏蔽鄴城,更能連通河東,上黨、太原三郡之地,最重要的是,在河北隔河相望,即可看見洛陽。

反觀曹軍,一旦失去了河內作爲屏障,洛陽就像是被褪去了果皮的果實,赤裸裸的暴露在了河北軍的面前。

如今曹軍中,就有兩萬重兵駐紮於河內,幾乎與兗州相當,一旦爆發戰事,還將會有援兵趕來。

若是能夠在河內與曹軍決戰,那反而對河北軍是一件好事了。

歷史上袁紹摒棄此策,是有着其他考量。

其中最重要的考慮,就是天子所在的位置。

當時的天子位於許昌,神都洛陽不過是一片白地,要人沒人,要糧沒糧,攻佔此處只會成爲袁軍負擔。

反觀兗州一線,雖然也很凋敝,但畢竟要比洛陽強太多了。

此時的兗州賬面上還有百萬人口,加上隱戶,大概率還能翻上一倍。走這裡不但能直驅許昌,更能沿途徵調百姓爲勞役,更能搜刮糧草物資,用於軍需。

可現在卻是不同了。

因爲有着天下進貢,洛陽不說盡復舊觀,但也着實恢復了幾分元氣,最重要的是,天子就在此處。袁紹軍若是能成功拿下河內,以河內爲前進基地,一過黃河,距離天子就只剩下幾十裡地了。

這不由得袁紹不動心。

郭圖看見袁紹動心之後,心思電轉。

河南派本就是順着袁紹心意而動的,而郭圖本人又是其中的翹楚,自然不會逆反袁紹的心思,去做什麼直臣。

只是郭圖也不想讓河北派得了彩頭,要是真讓袁紹依照河北派而行動,那他們河南派豈不是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

於是,郭圖想到一點,當即開口,主動請纓道:“河內張楊,乃主公昔日之友。主公因此而多加照拂,董賊焚燒孟津之時,主公更是派兵往援,可謂情深義重。只恨張楊此人,不識天數,不明是非,不曉恩怨,竟幾次三番背棄主公,先不從主公之令,放走董昭,後又與賊將呂布勾結,更助其在兗州生事。如今主公一統河北,剿滅公孫,可其人卻不思報效,反而與曹操串通朋比,合謀對抗主公,實罪無可赦。”

郭圖拱手下拜,畢恭畢敬道:“圖不才,願提一軍,爲主公擒此賊僚,獻於殿前。”

董昭雖然算是河南人,但卻並非河南派士族,因爲他是兗州人。

兗州人在河南派中的地位其實是相當尷尬的,和徐州人頗爲同病相憐。

不論袁紹手下的河南派,還是曹操手下的河南派,核心永遠是潁汝人,也就是潁川、汝南兩地的士族。

故而董昭雖然才能卓著,情商也高,手段又夠狠辣,而且早早的就跟隨了袁紹,算是半個從龍功臣,卻偏偏在河北那混不下去,歸根到底就是孤立無援,河北派和河南派都嫌棄他。

袁紹聞言,大爲感動:“公則有心了。”

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641章 周賓阻曹純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7章 郭嘉荀攸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7章 各方反應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624章 進退兩難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32章 孟德躊躇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636章 涪城被圍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611章 冬日休兵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61章 陳羣家書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10章 雙向奔赴
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641章 周賓阻曹純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7章 郭嘉荀攸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7章 各方反應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624章 進退兩難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32章 孟德躊躇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636章 涪城被圍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611章 冬日休兵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61章 陳羣家書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10章 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