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拔取俞元

滇池距離俞元不過三十餘里,一旦驚動了滇池的雍闓,援軍一日之內即可抵達俞元城下。

雖然俞元不過五百守軍,可滇池卻駐紮有六千精銳,是雍闓的基本盤,兵員素質較高,裝備也比起其他地方武裝要強上許多。即便屆時不會傾巢出動,但哪怕就是來上三千人,帶給魏延所部的壓力也是相當不小的。

尤其是攻城的時候最害怕被人突襲,一旦遭遇這種戰況,即便是韓信在世,項羽復生,恐怕都沒法力挽狂瀾。

即便劉封軍如今極度自信,但該有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自然有些憂心忡忡。

“將軍。”

其中一個軍司馬乃是荊州軍老人,也算是和魏延一個大派系的,又跟隨蒯越多年,因此,他皺眉勸說道:“以卑職之見,同時取二城太過兇險,不如集中力量拿下俞元,如此一來,毋單孤懸於外,取之易爾。”

平心而論,這個軍司馬所言乃是正論。

滇池前往毋單,則必須要通過俞元,一旦劉封軍拿下了俞元,那滇池和毋單之間的聯繫就被切斷了。等到後續陸遜的主力部隊趕到之後,屆時只有五百守軍,數百青壯的毋單即便不投降,劉封軍想要拿下毋單也絕非難事。

看見軍司馬和自己意見相左,魏延臉色一沉,擺擺手道:“俞元取之容易,不需爾等費心,我只問爾等,以一千兵馬取毋單,一日能下否?”

一衆軍官面面相覷,聽出了魏延的意思,他還是要分兵同時攻取兩城。

只是他將難取的俞元留給自己,而將相對容易攻取,且安全的毋單留給衆人。

先前發言的軍司馬再次開口,勸說道:“將軍,陸中郎給我們的任務可是攻取俞元,若是因爲將軍貪功而導致任務失敗……”

陸遜作爲主將,給前鋒的任務自然是求穩,因此他給魏延下達的命令僅僅只是在滇池援軍趕到之前拿下俞元,若是不能,則佔住俞元西南位置,爲後續大軍提供遮蔽。

畢竟此時劉封軍的兵力已經不遜色於雍闓所部了,而質量上更是遠勝對方。

“不必多言,”

魏延擺了擺手:“我取俞元如探囊取物,君等不必多慮,聽命行事便罷。”

魏延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其他人若是再反對,那可就是抗命不遵了。

於是,衆軍官齊聲應命,聽候魏延調遣。

魏延分出千人部隊,明日天亮時分出兵,前往攻取毋單,約定後日一同拔城。

留下千人由他親自統領,只向前移營了十五里,就又安營下寨。

次日中午,俞元的守將雍莽收到了一個消息,城外漁港遇襲。一夥百餘人的水匪正在洗劫漁民,攻打漁港。

俞元縣是一個漁業型城鎮,自身有一個天然漁港。

只是因爲地形的因素,俞元縣的漁港並不在縣城之內,而是在距離縣城三四里外的撫仙湖湖畔。

接到消息之後,雍莽直接登上城牆眺望,果然三四里外的漁港之中一片混亂,風中還傳來了隱約的哭喊廝殺聲,甚至還有幾處黑煙蒸騰,顯然是有人放火了。

雍莽是雍闓族弟,如今年過而立,正是當打之年,其人的勇武在雍氏家族中穩居前三,在整個益州郡都小有名氣。

“點兵!點兵!”

雍莽在確定了漁港遇襲之後,登時大怒。

這漁港可是俞元收入的主要來源,而且漁港之中還有着俞元近四成的人口,不論是從哪方面考慮,都不可能捨棄漁港。

因此,雍莽立刻下達了點兵的命令,而他周圍的軍官們也沒有一個反對的,紛紛轉身去召集自己的部下。

俞元城本來就很小,大約一頓飯後,雍家部曲們就被聚集了起來,然後在雍闓的帶領下,打開城門,朝着漁港趕了過去。

雍莽這次出城,帶了三百部曲,剩下兩百人緊守城池。

俞元城至漁港不過三裡多地,正常行軍也不過只需要小半個時辰,雍莽心急如焚,連連催促,總算是在一刻多鐘後趕到了漁港。

此時漁港之中衝入了多條小船,一百多個悍匪已經登陸漁港,並將漁民們殺的步步後退,已經被壓制到了漁港深處的民居之中,依託房舍艱難抵抗。

這些悍匪三五成羣,配合默契,佔據了戰場的主動。若是沒有援軍的話,漁港的漁民至多隻能再堅持半個時辰。

雍莽見此狀況,臉色氣的通紅,大吼一聲,帶着麾下三百部曲就加入了戰鬥。

雍莽本人身披上好皮甲,雙手持長刀,這種刀刀柄很長,有點類似後世的陌刀、朴刀,較長的刀柄可以讓使用者雙手持刀,以便於更好的發力。

雍莽一馬當先,身後跟着幾十個裝備精良的親兵,宛如一擊重錘,直接打崩了悍匪的攻勢,並順着反推了回去。

悍匪猝不及防,被雍莽打了個措手不及,連連後退,竟一路潰退至碼頭。

雍軍頓時士氣大振,不但隨着雍莽來的那三百名部曲奮勇拼殺,就連先前被打的潰不成軍的漁民們也趁勢反攻,跟在雍軍部曲後面一路前推至碼頭。

眼看着那些悍匪開始支撐不住,有些機靈的重新跳回了船上顯然想要逃跑,雍莽當即大聲呵斥道:“都給我殺過去,這些雜碎還想要逃跑,我要把他們統統剁碎了餵魚。”

“喏!”

雍軍部曲和漁民們齊聲應和,一起朝着碼頭髮起了猛攻。

可先前一觸即潰的悍匪們似乎又變得堅韌了起來,竟在碼頭上組建起了一道防線。

雍莽見遲遲不能將悍匪們趕下湖去,變得愈發惱怒了起來,帶着親兵上前壓陣。不知不覺間,雍家部曲以及漁民們悉數壓到了悍匪的防線前,擠做一團。

就在這時,悍匪們身後的船隻上突然踊出了百餘勁卒,人人手持弓弩。這些人原本躲在船上的帆布下面,此時一個個掀布而起。

下一刻,一陣瓢潑大雨似的箭雨播撒在雍莽軍和俞元漁民的頭頂上。霎時間,雍莽軍的士卒和漁民們像是麥稈被狂風吹倒似的紛紛倒地,身上插着不等的箭矢。

雍莽軍士卒雖然要比漁民多披了一層皮胴,但卻沒好到哪裡去。

面對強勁的弓弩,皮胴提供的那點防禦力根本不足以擋住弩箭,充其量就是射個對穿,或是卡在肉中的區別。

射完之後,這些悍匪當即扔下弓弩,拔出腰間配刀,一個個身形矯健的跳上碼頭,與前面的悍匪一起朝着雍莽軍殺了過去。

戰線再一次飛速的變幻了起來。先前勢如破竹的雍莽軍被打的節節敗退,不多時就重新退回到了先前漁民堅守的地方。

好在這裡還有現成的工事,總算暫時止住了後退,但局勢上依舊穩居下風,猶如狂風中的茅草屋,隨時都會被掀飛似的。

就在雍莽好容易鬆口氣的時候,背後突然響起了馬蹄聲。

他本能的朝後望去,只看見二十多騎朝着自己衝了過來。

當先那一將面如重棗,目蘊星光,宛如一尊殺神從天而降,只是片刻的功夫就已經衝到了自己的跟前。

雍莽大驚失色,光芒擡起手中長刀想要阻擋,卻沒想到對方的動作更快,一道白光閃過,雍莽的腦袋騰空而起,一股鮮血噴涌而出,宛如一道紅色的噴泉。

來將正是魏延,他左手接住飛起的雍莽首級,大聲喝道:“賊將已經授首,爾等還不早降!”

魏延身後的騎兵們也及時趕到,緊跟着魏延一羣吼道:“還不早降!”

雖然雍莽的部曲死傷不算慘重,但如今前有悍匪,後有騎卒,遠處還有煙塵升騰,大概率還是敵軍。

雍莽的部曲在這大山之中算是精銳,可同劉封軍比起來,卻根本算不上好了,更別說漁民已經紛紛跪倒在地,搶先一步投降了。

絕境之下,雍莽部曲跪的也很徹底,直接將兵器軍械扔在地上,一個個跪伏在地。

魏延朝着悍匪中一個領頭的喊道:“汝部接管漁港,押解俘虜前往俞元匯合,本將先行一步。”

原來這一夥悍匪也是魏延部下所扮,荊州士卒本就擅長水戰,隨行船隻大部折返交州,但依舊還有兩百餘艘早舸留下,由陸遜負責指揮。

魏延身爲前鋒,自然也分到了數十條早舸,此時正好派上了用場,冒充水賊進攻俞元漁港,以吸引俞元城中守軍來救。

吩咐完之後,魏延便調轉馬頭,帶着那二十餘騎掉頭朝着俞元城池馳去。

等他趕到城下時,七百步卒已經列陣以待。

魏延當即下令攻城。

七百士卒分爲三列,第一列士卒悉數身着皮胴,手持盾牌,掩護第二列士卒。

第二列士卒則擡着簡易的扶梯,鉤索朝着城牆而去,還有特別健碩的八人一組,擡着一根粗木樁,充作衝車。

最後一列士卒只有一百五十人,但手中卻皆持長弓勁弩,瞄準城頭,掩護前面兩列戰友。

不多時,扶梯紛紛搭在城頭,而鉤索也咬住城垛,劉封軍士卒開始登城。

城頭的雍莽部曲試圖抵抗,可卻毫無意義。

雖然簡易的扶梯不像雲梯那樣沒法推開,鉤索更是能夠探出城垛砍斷繩索。

可問題就在於探出城牆,不論是推開雲梯還是站短鉤索,都是需要守城方離開城垛保護的。而此刻城下正有百餘副強弓勁弩正盯着城頭,冒頭一個,立刻就會遭遇集火。

這時候城裡總共只有兩百守軍,城門處就分走了七八十人,城頭總共也才一百二十餘人,都不及城下火力來的多。

俞元縣的城牆並不高,僅僅只有一丈,在遠程火力壓制性的優勢下,劉封軍士卒輕而易舉的就登上了城牆,守軍勉強發動了兩波攻勢,想要將登城的漢軍趕下城頭,卻都沒有成功。

接連的失敗嚴重的挫敗了守軍的信心,等到城頭劉封軍士卒超過五十人時,守軍竟然發一聲喊,跳城逃跑了。

俞元縣就此破城。

魏延入城之後,先派人將逃走的守軍悉數抓捕,隨後又張榜安民,撫慰青壯,並嚴禁強暴、劫掠、殺人等暴行,同時查封府庫,清點收穫。

短短半個時辰之後,城內就重新安定了下來。

又過了半個時辰,漁港那邊的漁民和雍莽出擊的部曲在漢軍士卒的看押下轉移到了俞元城中。

隨後,魏延將城中青壯以及戰俘組織起來,竟得了九百餘壯年勞力出城砍伐木頭,興建營寨。

俞元城佔地狹小,且僅有兩個城門,很容易被人堵死在城中。

況且魏延所部有一千人,算上漁港中的漁民,俞元城中此時光是壯年勞力就有一千人,若是再加上老弱婦孺,那更是足有四千之數。

這麼小的城池根本裝不下這麼多人。

魏延勢必要在城外興建營寨,以成掎角之勢,大大提高整個俞元的防禦力。

有了較爲充裕的勞動力,營寨很快就被修了起來。

這個營寨規模並不大,大約能容納下五、六百士卒,被魏延設置在俞元城北門外,同北門互爲犄角。

完工之後,魏延在營寨中放置了三百精銳士卒以及三百降兵精銳,這些降兵精銳都是魏延特地挑選出來的,要求就是最爲勇猛敢戰,同時又有父母妻兒的士卒。

除非他們不在乎城裡的家眷,否則就只能爲劉封軍好好作戰。

剩餘六百餘人連帶傷員被安排在了俞元城內,而剩下的勞力也悉數編爲後勤隊,爲城頭運送檑木滾石,飲食用水。

魏延這一番辛勞很快就得到了回報。

在營寨完工,兵力調度完畢之後沒多久,俞元的北面就有大股塵土飛揚,來人正是滇池守軍。

滇池距離俞元並不遠,兩地之間雖然有丘陵阻隔,可一旦俞元點燃狼煙,滇池那邊是看的十分清楚的。

只是兩地畢竟還是相隔了三十多裡地,即便滇池守軍看到狼煙之後立刻出動,也得急行軍上大半天才能趕到。

只能說魏延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短短兩個時辰,就攻破了俞元,這讓滇池的雍闓根本就來不及救援。

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76章 夜半訪客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25章 意料之外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19章 贈禮曲轅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84章 魯肅來信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27章 三場夜宴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98章 北伐臧霸第50章 舉薦撞車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119章 天賜良港
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76章 夜半訪客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25章 意料之外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19章 贈禮曲轅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84章 魯肅來信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27章 三場夜宴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98章 北伐臧霸第50章 舉薦撞車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119章 天賜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