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貿易爭端

公孫恭心頭猛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劉封這給的條件優厚到讓他無法置信的地步。

霜糖、香油、雪鹽這些東西的重要性不復贅言,茶葉也是絲毫不遜色於前面三者,甚至還要重要的戰略物資。

北疆苦寒,蔬果不豐,全靠茶葉補充維生素和清腸排便,是很難離開茶葉的。

在東漢時期,茶葉遠遠不像日後那般遍地開花,主要的種植區域有三個,一個是長江以南的江東地區,這片地區的茶葉已經初具規模,是新興的茶葉產區,茶葉產量不如另外兩個地區,但優質茶葉的品質卻毫不遜色於其他兩個大產區。

第二個產區則是長江中游的荊楚地區,這裡氣候溼潤,土壤肥沃,適合茶樹生長。在東漢時期,荊楚地區的茶葉種植已經有了很大規模,茶葉開始在當地的經濟生活和文化中佔據一定的地位。

第三個產區,則是中國茶葉的源頭——益州產區。

這裡的益州可不僅僅是後世的四川,而是涵蓋了整個西南,包括四川、雲南、貴州以及部分緬甸地區在內的東漢益州。

在東漢時期,益州的茶葉種植技術已較爲成熟,茶葉產量也相對較高,而且品質也極爲出色,其中最優質的茶葉被東漢朝廷選爲貢品。

除了這三大茶葉產區,其他地區幾乎沒有茶葉種植,直到唐朝爲止,茶葉的種植範圍都沒有過黃河。

如今天下三大茶葉產區,已經有兩個多落入了劉封的手中,只剩下益州這一個如今都不完整的產區。而劉璋控制的益州產區也只能自產自銷。

這倒不是說蜀中的茶葉消費量真就這麼高,把這個產量最大,最成熟的產區全部內消化了,而是它根本賣不出去。

別看益州十分閉塞,可出路卻並不少,嚴格來說,他其實具備陸路、內河、海路三大戰略商業通路,可難受就難受在於這三條路眼下都被堵死了。

北面漢中就不提了,張魯他老孃可是死在劉璋手裡的,這幾年裡,每隔兩三年劉璋就要大興兵馬攻打漢中,商路早已經斷絕了。

東面的荊州已經被劉封所佔據,走長江這條路出貨也必須得劉封點頭。

南面的西南原本倒是個出路,可緊跟着交州不戰而降,也歸屬了劉封。

這下連海路都走不通了。

劉璋除非願意把茶葉低價賣給劉封,否則就只能眼看着這些茶葉爛在茶園裡。

因此,茶葉在事實上已經被劉封給壟斷了,但凡劉封不同意,遼東的茶葉立刻就要斷了。

偏偏茶葉這種東西是消耗品,保質期又不長,以東漢的技術和保存環境,大部分的茶葉保質期只有幾個月到一年,而最長也不過兩年時間。

毫不誇張的說,遼東公孫家能買到霜糖、雪鹽、香油、茶葉、鐵鍋這些緊俏物資,完全是借了和劉家海貿的光。

這些東西對於劉封來說,就相當於戰馬之於公孫家。給多少,給什麼價格,給你多久,全是劉家說了算的。

現在劉封願意加大三成出貨量,價格還降低了一成,這怎麼看都是天大的好事。

至於遼東有沒有能力消化得了這麼多的物資,那可真太簡單不過了,自己用不了,難道還不能當二道販子嗎?

別的不說,如果把這些物資原封不動的賣給鮮卑、烏桓、匈奴等少數部族,那能夠換得的戰馬數量最少也能抵得上出口給劉家的兩三成了。

公孫恭心裡仔細分析着得失,主要還是劉家如今對戰馬的需求太旺盛了,具體的數額每年都在上調增加,去歲購買量已經增加到一千三百餘匹了。

要知道遼東馬場去歲全年的出欄量也不過八百餘匹,哪怕全部賣給劉家父子都是不夠的。

公孫家不得不出讓了部分好處,從鮮卑、烏桓人那裡購買了四百多匹,最後一百多匹的缺額還是從現役騎兵部隊裡抽調出來的。

如今東南劉家的名聲在北地相當之大,別說漢人了,就是鮮卑、烏桓、匈奴這些大大小小的遊牧民族也都聽說了劉家的好東西。

往年公孫家還能用糧食、布帛這些物資從鮮卑、烏桓、匈奴人那購買戰馬。

可如今卻不行了,因爲這些草原蠻夷也開始惜售了。

這些蠻夷一邊直接找上劉家,想要繞開賺差價的中間商,一邊又坐地起價,不但漲了價格,還指定要霜糖、香油、茶葉這些緊俏物資對價才肯出售戰馬。

至於糧食、布帛這些以前的硬通貨,如今只能兌換牛、羊、馱馬,想要戰馬?

可以,拿霜糖、香油、茶葉來換。

這也是公孫家不得不派人南下,找劉備、劉封父子商談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能夠提升三成出口量,僅憑這部分的增量,公孫家就可以從鮮卑、烏桓、匈奴人那裡換得五百餘匹戰馬,如果再考慮到價格降低一成的因素,那更是相當於六百匹戰馬。

這一番算計,若是維持去歲的貿易量不變,那公孫家等於要多出近兩百匹戰馬的利潤,這可絕對不是一筆小錢。

算到這裡時,公孫恭已經頗爲心動了,只是還有一些擔心,生怕回去之後不好交代。

可緊跟着,劉封又豎起了第三根手指頭:“第三,若是大司馬北征幽州,我必出兵救援。”

“此話當真?”

公孫恭一聽,登時來了精神,認真確認道:“貴方如何出兵?可是浮海而至遼東?”

聽見浮海兩個字,劉封眼睛都耷拉了下來。

孫權是怎麼戲耍曹丕的,公孫淵就怎麼如法炮製給了孫權。這位大吳燕王可是將大魏吳王耍的團團轉,可謂顏面盡失。

“可以。”

劉封心中腹誹,可口中卻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原因非常簡單,因爲原時空裡,袁紹就根本沒去理會公孫家,而是將全部精力放在了南下上。

雖然眼下情況有變,歷史已經發生了深度改變。

可袁紹的基本利益並沒有變,他的根本目標依舊是奪取天子,只要公孫家不主動挑釁袁紹,後者是不可能先去攻打幽州的。

一個公孫瓚已經拖住了他整整九年,眼下好不容易解決掉了公孫瓚,成爲了河北最後的贏家。這時候再去遼東公孫家的祖地裡和對方開戰,袁紹又不是瘋了。

更棘手的是,河北絕大部分河流都是東西走向的,南北走向的幾乎爲零,這意味着除非走海路,否則後勤線的巨大壓力就足以讓袁紹爲之付出慘重的代價,更別說越往北的冬日就越長,也越難熬了。

劉封如此爽快的答應下來,正是因爲他根本就沒打算踐約。

即便袁紹昏了頭,真的對遼東公孫家發動了攻擊,那他也只會在南面趁機北伐,而不會興師動衆的去救援遼東,他又不是孫十萬。

公孫恭並不知道劉封心中所想,否則肯定破口大罵。

在公孫恭的認知裡,劉封如今信譽極好,甚至好到不像一個正常的末世軍閥、藩鎮、諸侯。

劉封雖然雖然也打壓士族大家,但做事卻和其他諸侯、藩鎮截然不同。

在徐州時,劉封就以利合縱連橫,先後收復琅琊、廣陵,一全徐州之境,並贏得了徐州士族豪強的鼎力支持,同時又通過收容流民,開闢屯田,既贏得了百姓的口碑,又成功的培養了自己的嫡系力量,以平衡徐州士族豪強的影響力。

在吳郡時,以勾結孫氏爲藉口,約束本地大族豪強,但又留有餘地,給與歸順的士族豪強們考慮、調整的時間。

在會稽時,又以鎮壓叛亂爲藉口,大肆清洗,但同時也留有餘地,雖嚴厲打擊叛亂,但罪不及婦孺,甚至還特地調撥出一筆錢糧安置各家,名聲不跌反掌,罪名卻全讓孫家給背了。要不然孫家也不會出身江東,如今卻飽受整個揚州士族的排擠,竟然混成了個孤臣。

劉表這邊也是有目共睹,從劉表出兵廬江開始,劉封就一忍再忍,最後出兵,也有朝廷的詔令在手,可謂以順伐逆,爲天子除賊。

遍數劉封發跡的路程,一直以來都將大義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很少有背信棄義的舉動。而且劉封軍從不殺降,也不屠城,在民間的口碑好的出奇。

這一點在荊州之戰中也爲劉封加了大分,許多縣邑在襄陽被破城之後幾乎傳檄而定,絲毫不擔心劉封軍的士卒會趁機洗劫當地。

再加上這十年來的海貿,不但讓公孫家和劉家之間奠定了互信關係,而且劉家因爲對戰馬的渴望,在一些小問題上都持退讓態度。一直都是隻要不碰觸戰馬數量和品質,其他都可以商量的態度。

故而劉封的保證,公孫恭是真的相信。

不過公孫恭雖然信了,但他卻沒這麼大的權力,因爲按照對應的要求,今年公孫家最少得供給對方一千五百匹戰馬,其中一等馬不得少於四百匹。

一千五百匹戰馬還好,就算有差額,也大不到哪裡去,最多再從現役裡抽調一下缺額。

可這四百匹一等戰馬可就要費老大勁了,想要從鮮卑、烏桓、匈奴等部落裡換取的話,那也必須得用霜糖、香油和優質茶葉才行,連雪鹽都差點意思。

考慮到這一點,公孫恭本能的還想爲己方爭取一些好處。

“左將軍恩德,在下銘感五內,只是這戰馬數量太多,品相太高,我家壓力實在太大。”

劉封何等人也,自然聞絃歌而知雅意,當即笑問道:“此數字萬不可改,大司馬虎踞河北,又得幽燕之利,麾下騎兵何以萬計?更以四州之地養雄兵五十萬之衆,若是沒有騎卒,莫說是援救遼東,就連自保都恐不足。”

“不過……”

就在公孫恭要辯解的時候,劉封突然話鋒一轉:“吾亦知和之族中已竭盡全力矣。若尚有難處,乃吾家可相助者,還請和之明言。”

公孫恭聞言,心情峰迴路轉,趕忙順着劉封的話懇請道:“左將軍明鑑,如此數量和品相的戰馬,非我公孫一家所能支持,必然需要在幽州北面各部之中籌措調度。如今北面的胡人也刁鑽了,若是牛羊馱馬還好說,什麼都能換,可一旦牽涉到了戰馬,非霜糖、香油、上品茶葉不換。”

公孫恭這話倒是大實話,完全沒摻一點水分,就是劉封遠在東南也有所耳聞。

劉封聽出了對方的意思——得加錢。

果然,緊接着公孫恭就獅子大開口道:“霜糖、香油、上品茶葉的供應數額得翻一倍,價格則降低三成。”

聽着公孫恭的漫天要價,劉封並沒有生氣,而是好整以暇的就地還錢道:“翻一倍不可能,此三物極爲珍貴,產量稀少,又需進貢朝廷,供奉天子,如何能悉數給汝家?”

說完之後,劉封故意沉吟了片刻後,趕在公孫恭開口前又繼續說道:“罷了,我再給汝家額外加一成貨源,另外價格再降一成。”

公孫恭聽了這番話,心中有些無奈。

他其實知道劉封是在胡說八道,霜糖的產量如今已經相當的高,高到甚至帶動了紅糖、雜糖的價格。

因爲劉封製作霜糖的主要材料就是紅糖、雜糖,霜糖產量越高,意味着市面上的紅糖、雜糖產量就越少。

物以稀爲貴,紅糖、雜糖的價格自然也就上漲了不少。

要不是如今劉封已經拿下了交趾,這兩年在交趾大規模的種植甘蔗,壓榨蔗糖,作爲新的原料來源,紅糖、雜糖的價格恐怕還會飆升暴漲。

雖然劉封出口遼東的霜糖數量不小,但比起總數來卻還是相當不夠看的,其中有許多霜糖直接被配備給了部隊。

就比如這次陸遜、呂蒙等人入侵益州南部,長途奔襲,深入不毛,所攜帶的霜糖不但是最好的硬通貨,必要時刻也可以充作軍糧和藥材,可謂一物多用。

這並非是劉封豪奢成性,也不是劉封不知節儉,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考慮到的就是物以稀爲貴。

如果真的敞開供應了,霜糖的價格雖不至於跌到紅糖、雜糖的地步,但還想要攫取暴利就是異想天開了。

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49章 魯肅舉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34章 真實華佗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620章 全線突破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26章 荊北軍議
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49章 魯肅舉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34章 真實華佗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620章 全線突破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26章 荊北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