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曹操覆掌

“此事不能更改嗎?”

鍾繇忍不住詢問了一句。

雖然他知道劉封這樣的少年英雄意志何等堅韌,所做的決定如果不是有其他充足的理由,又如何可能因爲他一句求情而改變。

但鍾繇一想到司隸校尉落入曹操手中的後果,他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口。

“可以。”

出乎鍾繇意料之外,劉封居然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只是不等鍾繇升起喜悅和疑惑,劉封就繼續開口道:“那就更改成吳郡太守如何?”

鍾繇身軀一震,眼底劃過苦笑。

原來是這樣的更改。

同時,這也是劉封對鍾繇的正式招募。

吳郡太守,固然算不上中原大郡的太守,但也是揚州第一郡了。

可見即將上任的揚州牧劉封的誠意相當足夠。

鍾繇遲疑了片刻後,沉默了下去。

********

次日一早,劉封突然上奏,請求罷免司隸校尉鍾繇,拜其出任爲吳郡太守,同時,劉封還表奏滿寵爲司隸校尉。

這消息一出,天子固然驚慌失措,而曹操卻是如蒙大幸,喜不自禁。

隨後,劉封帶着大隊人馬出城,離開了洛陽,奔着鞏縣而去。

收到消息之後,曹操眉開眼笑道:“劉子升真乃是信人也。”

劉封沒有理會身後洛陽城裡的腥風血雨,帶着黑胖子董昭一起走在去鞏縣的路上。

“公仁,這次隨我南下吧。”

既然決定把朝廷和天子扔給曹操了,董昭這樣的大才肯定不能繼續留在朝中了。

之前是需要董昭在朝中平衡局勢,幫助鍾繇一起暗助天子,限制曹操。

如今這一需求已經消失,董昭繼續留在雒中,不但起不到之前的作用,相反說不定還會被曹操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別看現在曹操對自己親近的很,可一旦架空了天子之後,曹操的態度自然而然也會出現改變。

日後想要繼續入雒,可不像現在這般隨心所欲了。

不帶重兵,劉封可不敢再輕身入雒了。

“主公有令,昭自然從命。”

董昭嘿嘿笑道:“只是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安置臣下?”

劉封想了想:“會稽或者豫章太守何如?”

會稽和豫章都是大郡,百萬人口級別,幅員又遼闊,如果不是因爲氣候惡劣,山越荊蠻衆多的緣故,必然會成爲天下大郡。

事實上在一千年以後,會稽和豫章也的的確確變成了魚米之鄉,成了後世的大糧倉之一。

不過董昭如今也已經是侍中了,這個轉任最多算是平調,並非升遷,對董昭其他功勞還得另外補償。

“那就會稽太守吧。”

董昭倒是不挑,隨意選了一個。

“天子還是太心急了呀。”

董昭搖頭嘆息,他之前給劉封的書信中提到過天子的變化。

只是委實想不到天子在沒找到新的支撐時就敢打壓劉封了,這實在是出乎董昭、鍾繇的意料。

董昭突然想到了什麼,嘿嘿笑道:“說不定這事還得怪到主公的頭上。”

“什麼?”

劉封一臉懵逼,不明白董昭爲什麼會這麼說。

董昭解釋道:“正是主公往日太過‘忠心’了,恐怕天子當真把您當成愚忠之臣了吧。”

“這……”

劉封也愣住了,可仔細想想,又覺得董昭的話挺有道理的。

或許之前給天子的印象太好了,太過忠誠,以至於天子覺得適度的委屈一下自己也沒關係。

畢竟老實人最好欺負啊。

董昭哈哈大笑了起來:“恐怕天子也沒想到主公你這老實人這麼不好欺負啊。”

********

正如董昭所猜測的那樣,天子劉協在宮中大發雷霆,連續摔碎了多個擺件,卻依舊沒法傾瀉心中的憤怒。

劉協無法理解爲什麼他只是想要收回揚州的實權,就引來劉封如此的不滿,甚至直接和曹操勾結了起來。

難道劉封之前的忠誠都是假的嗎?

可現在爲時已晚。

劉封剛一出城,新官上任的滿寵就帶着狀若虎豹的曹軍士卒們衝進了太尉府中,直接把楊彪給抓了起來,帶回了洛陽獄中。而詔獄中的袁術也被滿寵以大將軍令牌接走。

次日,曹操也站了出來,上表奏罷免太尉楊彪,理由是楊彪勾結袁術,意圖不軌。

曹操的攻勢全面展開,隨着楊彪的入獄,楊黨的骨幹們也紛紛落網。其中包括侍中臺崇、尚書馮碩、議郎侯祈等人。

朝中局勢瞬間大變,天子之臣瑟瑟發抖,曹操之臣氣勢傲人。

曹操不但大肆抓捕楊黨成員,嚴刑逼供,還下令封鎖洛陽各大城門,只許進,不許出。

一時之間,洛陽城中人心惶惶,不少人想到了劉封。

可等他們找上門一看,才知道劉封早幾天就已經離開了洛陽。

此時的劉封,已經距離鞏縣不到半日的距離,留宿在了偃師縣。

偃師縣這個地方和鞏縣一起,並列爲洛陽東面的門戶。

想要走東面大道直驅洛陽,必須先攻佔鞏縣和偃師,這兩座城俱是堅城,相距又只有半日的路程,能有效的起到互相支援的效果。

是洛陽東面旋門關後最重要的門戶關隘了。

當晚,劉封在偃師縣中設了薄宴招待董昭、諸葛兄弟、龐統和張遼。

宴會中,在劉封有意無意的引導之下,衆人討論起了楊奉、韓暹。

這二人目前合兵之後,仍然有六、七千人的規模,在雒中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這六、七千人說實話,其中半數以上是能戰的精銳,另外一半也不算多差,至少也是合格的兵員。

只是這幫子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軍紀極差,且都是兵油子。

正是因爲這個缺陷,再加上楊奉和韓暹頗有些唯利是圖的性格,使得劉封很是猶豫。

對於劉封來說,楊奉和韓暹此刻與雞肋很是相似,他們中的精華部分——徐晃所部,已經被劉封給吃掉了,剩下的這些讓劉封很難取捨。

因此,他想要聽聽身邊人的建議。

“主公,亮曾聽聞孫子有云:故知軍之紀,勝負在正。故令之以文,文之以武,是謂必取。”

諸葛亮開口勸諫道:“此衆勇於私鬥,怯於國戰,得之必有所失,失之卻無可惜。”

劉封緩緩點頭,諸葛亮所言,正是他最爲擔心的地方。

這些兵油子打仗不行,窩裡鬥卻是一把好手。

一旦讓這些人進入自家軍中體系,恐怕還會帶壞其他士卒。

之前劉封想要遴選全軍精銳,編爲獨立一、兩個營頭,其實本質和眼下的顧慮是一樣的。

當一個勇士和十個兵油子呆在一起時,勇士要麼就會被無異議的消耗掉,要麼就會被兵油子給腐蝕,變成了新的兵油子。

可當一個勇士和其他十個勇士呆在一起時,在進攻時哪怕你竭盡全力的衝鋒,只要你不是跑的最快的那一個,結果都會被其他勇士嘲諷。

如此一來,勇者愈勇,強者愈強,這纔是精銳王牌的風範。

董昭隨後也開口道:“主公,楊奉、韓暹久在雒中,這半年來他們和大將軍之間關係也頗爲微妙,尤其是韓暹,更是火熱非常。此時若要帶他們南下,恐怕未必能得他們支持。”

董昭說的有些隱晦,但大致意思劉封還是聽明白了。

無非就是曹操這一年來,一直有下力氣拉攏楊奉和韓暹。

之前雙方關係惡劣,沒起什麼效果,可是這半年來,楊奉和韓暹的態度就軟化了,尤其是韓暹,很可能已經和曹操勾搭上了。

如果劉封想要將他們拉回來,恐怕需要付出許多的代價,而這些代價,在董昭的眼裡看來是極其不值得的。

隨着諸葛亮和董昭的諫言之後,龐統也開口勸說劉封兵貴精不貴多。

劉封本來就已經很是猶豫了,聽了他們的建言,當即決定放棄楊奉、韓暹。

次日下午,劉封來到了鞏縣。

楊奉、韓暹二人出城五里相迎,雙方氣氛十分和諧。

雖然劉封已經放棄了這二人,但表面功夫還是得做,而楊奉、韓暹恐怕也是如此考慮的。

“年許不見,徵南風采更勝啊。”

楊奉的笑容不如韓暹的熱烈,但卻真摯的多。

劉封至今仍然每年給楊奉輸送糧食三萬石,雪鹽二十石,霜糖一百斤,以及其他財帛物資若干。

一來算是徐晃以及徐晃所部的賣身錢,二來也是拉攏楊奉,給自己在雒中保持一定的影響力,至於三來,也是爲了讓楊奉繼續幫他收攏三河騎士,招募勇士,採購戰馬。

楊奉這人雖然貪圖利益,但比韓暹要更有一些底線。

拿了劉封的好處,到目前爲止可還沒有背叛劉封。

只是在曹操的有心逢迎下,他和曹操之間的關係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像之前那樣勢如水火了。

“楊將軍也是風采依舊。”

劉封客氣了一句,隨後被楊奉、韓暹迎入城中。

如今鞏縣的情況可和之前截然不同了,城外大片大片的田地都被耕作了起來,而鞏縣的城牆也已經得到了修繕。

城中的縣府大院也得到了擴充,可見這一年多,楊奉和韓暹在鞏縣也沒閒着。只是他們的精力全都集中在了豪宅美邸,貪圖享樂上。

當晚,楊奉、韓暹在鞏縣城中設宴款待劉封。

看到楊奉、韓暹奢靡的生活,劉封不禁暗暗咋舌,這纔不過一年時間,楊奉、韓暹居然連舞女團都養起來了。

驚訝歸驚訝,劉封也知道楊奉和韓暹是在討好自己,肯定是把心頭好都拿出來招待他了。

“徵南,可有入得眼的?”

楊奉醉態可掬的問道:“今晚就下榻在此處,看中何人,就讓何人侍寢。”

劉封哈哈大笑起來:“將軍美意,我已盡知,不過我年歲尚小,此事暫罷。”

說實話,看見過馮方女的美色之後,眼前這些舞女簡直不堪入目。

婉言謝絕之後,劉封轉而問起了正事。

楊奉頓時精神一振:“這一年來,蒙徵南厚遇,我已籌措了戰馬七百餘匹,三河騎士兩百餘人。”

如今河東旱情有所好轉,不過依舊缺糧,總體而言,馬匹的價格已經回升了不少。

劉封略一算計之後,當下給了楊奉一個公道:“既如此,那我每匹二等馬補你五百石糧食,一等馬一千石糧食,將軍可能接受?”

楊奉、韓暹當即大喜。

這可是額外的加價,不包括原來的價格在內的。

況且這些馬匹中,有大約半數是趁着河東大旱時收的,而劉封給的加價卻是一視同仁,這如何不讓楊奉、韓暹眉開眼笑。

這樣一來,他們等於什麼都沒幹,就最少又得了二、三十萬石糧食的補貼,除去馬匹價格上漲的成本外,其中淨利潤高達三成以上。

劉封這也是故意而爲,算是和楊奉、韓暹兩人好聚好散,且留下一份情誼。

這情誼不一定會有什麼用,可一旦能用上時,還真就缺不了它。

當晚,衆人盡興而歸。

次日,劉封接收了戰馬和騎士,算是完成了任務。

只是劉封並不着急回洛陽,而是在鞏縣這裡待了下來。

楊奉和韓暹也感覺到了情況的異樣,兩人在劉封這裡旁敲側擊起來,想要打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劉封半真半假的透露了一些消息,結果楊奉、韓暹居然毫不猶豫的站在了曹操這一邊。

從他們的訴苦和吐槽中可以聽出來,天子對武人還是太過輕忽了。

劉封能理解,天子在河東的日子過的可一點都不舒坦,相反都快成劉協記憶中的黑歷史了。

可偏偏楊奉、韓暹還在他跟前,天子對他們倆的不喜是發自內心的,縱然爲了牽制曹操而忍耐一下,可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時間一長,交往之中不經意就會流露出輕視和鄙夷,而這恰恰也是楊奉和韓暹的痛點。

與天子相比,曹操反而顯得心胸雄拓,唯纔是舉,並不看重對方的品德,反而關注對方的能力和價值。

再加上總體形勢上來說,曹操在雒中的地位、勢力、影響力都在不斷的增長,楊奉和韓暹又不是傻子,也自然都能看得見。

如此一來,久而久之,楊奉、韓暹倒向曹操也就是相當合理的結果了。

就在劉封呆在鞏縣隔岸觀火的時候,一騎也自洛陽偷出,朝着鞏縣飛馳而來。

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0章 榻上盤賬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0章 榻上盤賬第62章 鼓動曹豹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6章 八二分成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24章 獅子大開口
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0章 榻上盤賬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0章 榻上盤賬第62章 鼓動曹豹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6章 八二分成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24章 獅子大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