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國的皇室蠢蠢欲動,誰會甘心被上善國俘虜,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起來反抗。俗話說的好,不怕明裡決戰,就怕暗地搞鬼。一時之間玄武城內大亂,上善的將士們時不時地受到偷襲,糧草被燒,連裘世中也幾次三番地被刺客刺殺。
朝堂上各抒己見,一邊大臣都認爲這次玄武城亂或許是裘小將軍的計謀。
“皇上,裘小將軍獨駐玄武城內,又手握重權,怕只怕小將軍抵不住誘惑,對皇上,對上善有二心啊。”以都太尉爲首的好幾位大臣,紛紛贊同此說法。
皇上的怒氣一上來,胸腔裡是抑制不住的烈火,“放肆。你們這羣只會耍耍嘴皮子的文官,上戰殺敵不見你們獻計,現在小將軍有難,竟然滿嘴胡言亂語,妄圖顛倒是非黑白嗎?”
“皇上,臣不敢,臣只是就事論事,有這種擔憂,還望皇上派出親信前去調查。”
“皇上,啓奏皇上,微臣夜觀星相,我上善的主宮星移位,這的確意味着。。。意味着上善國基動搖啊。”連欽天監都急急上奏,一時之間兩件事情重疊在一起,難免讓人把矛頭都指向裘小將軍。
“那朕就再派精兵五千前去協助裘小將軍。”
“皇上!!”
大臣們都急了,玄武城內外有十萬將士駐紮,就算裘世中要謀反那也是分分鐘的事情,皇上再派五千人前去,豈不是錦上添花?“皇上,萬萬不可啊。”大臣們紛紛下跪,欲求皇上收回承命。
“這也不行,那也不可,你們這羣人除了每月按時領取朝廷的俸祿,還有何用途,論功勞,裘小將軍可是功不可沒,朕相信他不會謀反。”
朝堂之上,皇上一人面對堂下衆人,縱然一言九鼎,也還是要面對一羣和自己唱反調的臣子。
嘉王爺見皇上爲難,主動站出來請命,“皇上,臣願意率領五千精兵前往玄武城協助裘小將軍,並一探事情的究竟,好像皇上彙報。”
面對嘉王爺的請命,皇上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不用了,朕信得過裘小將軍。”
面對羣臣的猜測和質疑,皇上堅持己見,在雙方都不願意退讓的情況下,皇上憤怒地退了朝,退朝後越想越氣,越氣就越急,一急便上火。“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這些人是要造反了嗎?集體彈劾裘小將軍,認爲裘小將軍兵權在握,有篡位的嫌疑,要朕削減小將軍手裡的兵權,氣死朕了,氣死朕了,眼下玄武城內動盪,此時此刻朕若削減兵權,豈不是讓大韓的皇室有機可乘?難道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還沒捂熱就要拱手還給人家?一羣無知無能的莽夫,氣死朕了。”懿軒皇帝邊走邊發牢騷,說着說着,他就覺得胸口很堵,有股散不去的怒氣在膨脹,明明他是一國之主,他說了算,欺壓他們的大韓國已經沒有了,爲什麼他依舊是堵心呢?
福祿喜小跑跟着皇上,這些天以來,他吃不好,睡不好,一顆心都在皇上身上了,皇上一個咳嗽他就擔心皇上是不是龍體不適,是不是變天着涼。唉。七小姐啊,七小姐,你到底在哪裡啊,只有找到了你,嚴明楚才能回來,有嚴明楚在皇上身邊,至少多個人多個主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