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棠花衚衕,紀府上房。
“老爺,你今天沒有看到,薛家的哥兒真是好個俊秀的模樣!”,顧氏笑滋滋地對紀洪誇獎着薛博文:“不怪瑜兒今日見了就動了心,便是我也幾乎要晃花了眼呢!”
紀洪卻詫異:“哦!瑜兒鐘意薛家的小子?”
顧氏笑着抿抿嘴:“這個瑜兒沒有說,只不過回來的路上一直魂不守舍的樣,我還是頭一次見到!姑娘臉皮薄,我也不好開口問。要不,我再問問?”
“不用了!”紀洪想了想:“咱們瑜兒主意大着呢,若是不鐘意,定會跟你說的!”
“老爺說的是!”
到底沒有被那張皮面迷的失了理智,顧氏不由問道:“今日一見我是極滿意的,就是不知平日的行事作風如何?”
紀洪點點頭:“你考慮的極是!薛家的小子我不是很清楚,不過他老子西平侯倒是個不求名祿的人,倒也有君子作風,只可惜有些迂腐,胸無大志。”
“咱們不也求他有大志,只要哥兒品性好,是個能託付的人,對我們瑜兒好,我就阿彌陀佛了!”
這句話紀洪也極爲贊同!
他不由點點頭:“我們家加上二房,總共才兩個姑娘,不求她們爲孃家做什麼事,一定要順心纔是。”
顧氏聽了心中一頓!
紀洪見顧氏面色微滯,望着她道:“夫人有什麼事不好對我說?”
“那倒不是!”顧氏斟酌着說道:“二姑娘玥兒跟夫家和離了,如今已被接回家來了!”
“什麼?”紀洪一驚:“怎麼會和離?我來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嗎?”
顧氏就挑着緊要的話,把安吉發生的事情細細說了一遍。
然後自責道:“都怪我沒有管好家,這內宅的事情還要你操心!”
“夫人切勿自責!”紀洪聽了嘆了一口氣:“家有賢妻夫禍少,家有閒妻百事哀!二弟妹那個性子……也罷,等到了盛京,你多操操心,替玥兒挑一個合適的人家吧!”
事關自己弟媳,紀洪也不好多說什麼。
夫妻兩個正說着話,忽全保來報:“老爺,聞先生來了!”
“請聞先生到書房,我即刻就來!”
聞先生,名聞達,字譽通,是紀洪的幕僚。府中上下皆以“先生”稱呼此人。他住在離棠花衚衕不遠的一個小衚衕裡面。
顧氏見夫君有事,欲給他換上見客的外衣。紀洪拒絕道:“譽通並非外人,不必再換!”說罷就掀了簾子。
顧氏在廊下略站了一會,便說道:“去,叫大少爺!”
不一會,紀慕遠就來到上房。
紀慕遠中規中矩地給顧氏行了禮:“母親,您找我?”
顧氏指了指身邊的椅子:“坐下說話!”
“是,謝母親賜坐!”
顧氏嗔怪道:“不是說了嘛,沒有外人的時候,不必這麼見外!”
“這怎麼行?”紀慕遠不同意:“訓蒙曰:長者坐,命乃坐……”
怎麼就這麼迂腐?
顧氏擺擺手打斷她:“今天先不說你的事,你平日在太學也有交際。我問問你,西平侯家的四子薛博文爲人怎麼樣?”
紀慕遠一聽交口稱讚道:“薛季玉才華了得,腹內錦繡,落筆生花,爲人溫文爾雅,當數我輩典範!”
“這個我不問你也知道!”,顧氏呷了一口茶才說道:“十八歲的狀元郎,自然比別家的都好!”
顧氏頓了頓:“我是說,將你妹妹許給此人,你看此人如何?”
顧氏話剛落音,紀慕遠就撫掌贊同道:“大善,母親,此事大善啊!”
他徑自說道:“母親,你不知道,薛季玉在五年前與已故大儒虞孔南做學生時,虞大儒就斷言:此子前途未可量也!母親有所不知,虞大儒一生只爲三個人做過評判,另外兩個皆是當朝一品大員了!如今,薛季玉更是皇太孫關係不錯,一旦皇太孫登基,他便是肱骨大臣,前途當真是不可限量。”
言語之中皆是讚歎、佩服與欽慕。
顧氏聽了點了點頭:“我知道了,你且回去吧!”
啊?紀慕遠驚訝地擡起頭,自已想說的還沒說完呢,怎麼這就讓自己走了。
顧氏卻不再看他,低着頭去撥弄茶盞裡漂浮的茶葉。
“是”,他雖不解,但還是躬身低頭道退了出去。
顧氏的好心情一鬨而散:“唉!兒女都是債!那一個還不知花落誰家,這一個偏生又這般迂腐!”
“大少爺一表人才,孝順又謹慎,比那些眼高手低,整日只知鬥雞遛狗的頑固子弟不知好多少倍!大姑娘水晶心肝玻璃人,又長得這麼個不俗的容貌,旁人羨慕太太還羨慕不來呢!”
吳媽媽跟在顧氏身邊一輩子,自然知道說什麼話能讓顧氏高興。當然她這樣說,也是因爲打心眼裡她也覺得自己家的少爺、姑娘比別人強。
“現在也只能這樣想了!”說是這樣說,但是顧氏心中卻想着,作爲紀家以後的繼承人,遠兒還差太多,都怪自己當初太過心軟……
“他們爺們,看人慣會看什麼才華,仕途之類的,內宅的事情,還是我們婦人能打探的到!這件事情,你親自去辦,別人我也不放心!”
吳媽媽聽了點了點:“太太放心!說句逾越的話,大姑娘我也是打心眼裡疼的,這件事我一定好好辦!”
*****************************
“哐當”一聲,顧氏寒着臉將手中的茶盞摔到地上。
範氏立馬跪了下去:“母親息怒!”
怎麼會這樣?上午婆婆還和顏悅色地跟自己說,要讓自己嫂嫂做男方家的媒人,自己做女方家的媒人,怎麼一轉臉的功夫就變了臉。
婆婆顧氏並非無理取鬧之人,將下人都趕出去,就是給自己留體面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平息婆婆的怒氣纔是!
範氏擡起頭來:“母親,若兒媳有不對之處,母親或打或罵皆可,千萬莫氣壞了身子!只是,兒媳魯鈍,實不知哪裡做的不對,請母親明示。”
顧氏暗暗思索,兒媳婦二話不說就認錯,按說這範氏也算個伶俐的人了。但是若是將主意打到瑜兒身上,我絕對不會饒恕。
“你做的好事!”顧氏訓斥道:“我且問你,薛家老四人怎麼樣?”
“母親,據我所知,薛家四少爺待人和氣,文采一流。而且我嫂嫂說,難得他至今都沒有通房,而且從來不逛煙花柳巷。我雖沒有見過他,但是我嫂嫂的話還是可信的!”
到了如今還敢嘴硬!
顧氏一聽,怒極反笑:“待人和氣,文采一流?十八歲的狀元郎,長相好,從不逛煙花柳巷,沒有世家子弟的紈顧之氣,這樣的好兒郎,正是熱門的女婿人選,怎麼會到十八歲還沒有成親?”
顧氏用手指着範氏質問道:“你莫不是想告訴我,你不知道這薛家老四退過兩次親?”
原來是這樣!範氏懸着的心鬆了下來:“母親容稟!”
“薛四少爺退過兩次親,此事整個盛京皆知。我只當母親也是知道的,所以並沒有多說。”
顧氏一聽這話,也鬆了口氣:“這裡面莫非有什麼隱情不成?”
“倒也不算是隱情!”範氏斟酌着說道:“這兩次退婚皆是女方主動退婚!”
顧氏指了指旁邊的一個小鼓凳說道:“你起來說話吧!”
“謝母親!”顧氏坐下之後又開始說道:“薛四少爺先頭訂的是他舅家陳竇平大學士家大小姐,兩人青梅竹馬,訂的娃娃親。陳家大小姐長薛四少爺兩歲,本來訂於薛四少爺滿十六就成婚的。誰知道,在薛四少爺十五歲那年,陳家提出退婚,陳家大小姐進了宮。”
“嗯!”顧氏點點頭:“這位陳家的大小姐就是如今宮裡頭的淑妃娘娘吧!”
範氏應道:“是的!當時有人猜測說是陳家爲了攀附富貴,所以背信棄義悔婚。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且不說陳大學士一直頗有清名,若當真是陳家毀約在先,陳、薛二家定然生了隔閡纔是!然而兩家還是像往常一樣走動!
後來薛家說是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只有姐弟的情分,實在做不了夫妻。兩家上人也不好硬撮合,怕以後兩人成爲怨偶!況且,以他們的家世、相貌,就算悔婚另娶,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顧氏贊同道:“這樣的事情我之前也聽說過,他們家也不算頭一家。原來就有表兄妹訂娃娃親,長大後悔婚的!”
範氏見婆婆臉色和緩,也漸漸放鬆了下來:“後來薛家相看了許多姑娘,薛四少爺總是不滿意,還說要找個可以匹配上他容貌的人!薛四少爺的容貌也太出衆了些,滿盛京就沒幾個比他俊的,這婚事就耽誤了下來。
後來西平侯夫人上香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容貌絕俗的小戶女子。那小戶女子的父親不過是個從九品的芝麻小官,奈何那姑娘容貌是實在是出衆,西平侯夫人當即就做主將那女子定了下來。
西平侯夫人總共四個兒子,並無女兒。都說這薛家四少爺是當作女兒家來養的,因此十分嬌貴,但也並不離譜。先頭那陳大學士家的大小姐就跟西平侯夫人很親,西平侯夫人將她當作親生女兒來看的,誰知道這一樁婚姻未成,成了西平侯夫人的一樁心事。
後來這一位,雖說家世差了些,但容貌終歸是匹配的。薛家四少爺的親事就這麼給定下來了。西平侯夫人高興異常,加上她偏疼小兒子,因此大張旗鼓的下定,要辦婚事!
誰知,女方卻在婚前悔婚,奇的是,薛家人並沒有追究。更奇的是那女方悔婚後不久就嫁到山西去了。這裡面有些蹊蹺,人家都傳言說那個女孩子婚前失貞,自知有虧,所以那個小官才毀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