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

“君有命,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周禮註疏】

長安太學,治劇科學舍。

隨着三聲鐘鳴,寂靜的學舍終於傳來一陣擱筆離席的嘈雜聲,久坐疾書的太學生們仍挺着酸脹的腰背,耐心聽着教習治劇科博士常洽作最後訓誡:

“算到如今,爾等入太學已有四年了。”常洽是蜀郡江原人士,早年入仕,久歷地方爲官,口音駁雜之餘,仍帶有巴蜀的綿軟:“太學廢而復興,也是自初平三年始。爾等是天子欽定太學新制的首批學生,今後能有怎樣的光景,不單是驗證爾等自身的才幹,更是驗證我太學新制的成效所在。”

衆人早因寫了一下午的策論而腰痠背痛、精疲力盡,見常洽又在習慣性的老調重彈,他們忙趁此機會彎腰作揖,口中稱喏,其實是藉由這個動作舒緩脊背。

這間學舍甚大,原來是明光宮的一間偏殿遺址,正好能容下第一屆兩百名治劇科學生。兩百人衆口同聲,一起向常洽拜倒的場面十分令人震撼,雖然他們不只常洽一個老師,但按照太學尊師重道的規矩,學生對任何一個老師都要行弟子禮。

常洽不知道他們的想法,但他卻很滿意眼前這批學生的態度,更滿意這一批學生的素質。

開門收徒一直是每個士人的夙願,但往往拘於名氣學識而收效甚微。席上揮袖如雲,門下聽者如林,這樣的場面只有鄭玄、盧植、馬融這些大儒講學時纔會出現。

可常洽一個益州出來的普通士人,因爲僥倖與司空趙溫同鄉,居然以花甲之齡躋身太學,成爲治劇博士,座下直接教導的四個年級的學子共八百人。再過幾年,等他七十歲的時候,受過他教導的學子將上千人,這在以前可是大儒纔有的待遇!

何況這些人學成之後完全由朝廷安排官職,根本不需常洽動用他稀薄的人脈疏通關節、或者爲彼等養望出名,成材的機會更比那些私學門生要大。也怪道這兩年有不少如他這般的普通士人、儒者,擠破腦袋都想進太學教書,回想起一開始初建太學的時候,許多名儒因爲抗拒太學五科的新理念、不肯入學教授的場景,簡直如天壤之別。

常洽內心感慨萬千,且不論這些學生在太學不止拜他一個老師,只要他教過這些才俊,有一段‘師生之誼’就很滿足了。

太學生們擡起身來,看到臺上白髮蒼蒼的博士面色平靜如常,用輕快的聲音接着說道:“按太學四年學制,這一次本該於九月,就要將爾等集中在明堂策試,選官任用。但天子東征,一切事務從緩,都要等東征結束後再說。”

雖然知道內情,但仍有幾名衣着樸素的學子插嘴道:“那要在什麼時候?”

常洽擡眼看去,一雙老眼依稀看到那人穿的是太學發放給貧寒學子的秋衣,衣服經過長期搓洗,早已變得又破又舊。他心知對方是怕虛度光陰,急於出仕,於是道:“承明殿仰承詔旨,近日將下政令,凡入學四年之人,在策試之前,一概先散入地方爲吏,熟悉政務,名曰‘實習’。”

“這不跟以前的見習一樣?”坐在靠窗位置的劉廣悄聲說道,他們曾經被派到附近縣署體驗過一段時間的政務,雖然沒做什麼事,但也長了不少見識,知道官府是如何運轉、掾吏是如何辦事的。

在他身前端正坐着的青年正是蘇則,此刻他彷彿沒有聽到身後劉廣自言自語的話,目光卻是往窗外一瞥,半透明的細紗外面除了日漸西斜的夕陽,似乎還有一個人影靠在樹邊。

他眉頭皺了一皺。

“見習只是讓爾等熟悉‘治劇’一事,而實習,是讓爾等暫爲‘假吏’,直接入縣曹等地治理俗務。”由於趙溫這一層關係,常洽知道的消息比其他人要多,他更不妨透出風聲,以顯示自己的能耐:“這其實是另一種‘策試’,爾等擔當‘假吏’時,做得如何,都有吏曹及所處曹掾默記。等到爾等結束實習,彼等便會進行臧否,再行文太學。而臧否的好壞,將會影響到最終的策試。”

衆人聽到這話,彷彿一瞬間忘記了腰痛,冷不防坐直了。原來策試不單是集中在太學明堂答題筆試,還要參照實習的結果?本以爲光是要結合平時見習、實訓的成績就已讓學成畢業困難重重了,沒想到最後還有一道坎。

“爾等今後是要爲官爲吏,掌管一方百姓生死的!”常洽敏銳的察覺到了衆人的情緒,冷聲說道:“若是尤嫌煩累,就該趁早離去纔是。”

太學的嚴苛制度確實讓不少人半途而廢,但他們一經退出,便面臨着官府記檔,數年不得徵辟察舉的處罰。故而許多都咬牙堅持到了現在,總算是爲山九仞,哪裡還能再功虧一簣。

常洽見一番敲打起到了效果,也不復多言,又看到身旁幾名教習忙前忙後將二百多人剛纔寫好的策題收集歸整,這才輕咳一聲,轉身欲出。

衆人忙作揖拜送,等常洽出門後,便有人站起身來或是收拾東西、或是伸懶腰打哈欠、或是忙着與別人討論剛纔的話題。其中有些機靈的,趁着常洽還沒走遠,急忙追了上去,想對常洽奉承一番,好讓他給自己運作一個條件優越的實習位置:“學生聽說,常公不日就要赴荊州任職了?”

常洽起復爲治劇博士前曾做過荊州刺史、京兆尹等職,治民經驗豐富,所以才由理由被趙溫舉薦。此時他聞聽其言,眉眼一眯,含糊的答道:“未定之語,慎勿多言。”

那學生以爲是準信了,又喜道:“唯、唯!如確有此事,應當爲常公賀!學生……”

隨着常洽走遠,蘇則等人才慢慢悠悠的從學舍裡出來,劉廣仍無法接受自己還居然要從掾吏做起的事實。

還沒出門,他就對蘇則抱怨道:“此事大不妥,各處曹掾性情、品性、才幹,皆大不相同。倘若遇見品性低劣,故意刁難、索取者,豈不是毀了?而且我等這一屆有不少人來自關中各郡,家世豪強,親友故交遍佈,稍有關節,出現包庇、偏袒等事怎麼辦?”

“這種事放在何處都是如此,逃不掉的。”蘇則漫不經心的答道。

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
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