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蛟龍在(上)

夜色蒼茫一處山脈上一個小亭中,山風吹吹,聚了四人。

亭外草木繁茂,花草相伴,亭中有一石桌,現置八盤菜,四杯酒。

四人,二個道士,一個散人,一個卻是通玄。

這幾人都是無須辛苦,能享受這些山風明月天地融一的美景,不過就算這樣,杯盞竹箸之間,也是談論時事。

這個散人是一個老人,不時目視蒼穹。

茫茫天宇,星斗密佈,各星爭奪光輝,或不動,或晦暗,或照射。

“安德公,您精通天機之學,可看出些了?”

“天地亂而生衆蛟,戰於玄野,勝者成龍,敗者爲蟒,星數和龍穴之理,豈能盡之,只寥以一辨耳。”散人說着:“而且看天機易,改天命難,這你們都知道。”

左面道士飲盡杯中酒,冷笑說着:“嘿,有人不是改了嗎?”

散人也冷笑:“三大聖僧一改,結果不但身死,而且禍及道統,這次第二改,更是禍機深重,看着有何下場。”

右面道士卻說着:“也難怪這樣作法,大成皇帝供養漢梵之令,實是釜底抽薪之法,我觀梵門氣數,此策一立,氣運就不斷下降,並且有着分裂之禍,我能見此,梵門豈能不知?玉石俱焚也是逼不得已,不然豈會一次又一次搏命?”

“你看黑龍氣盛,百年氣運就搏這關鍵一戰的勝負,還真下得了本錢。”

“黑龍氣盛,赤龍受到壓制,你看大成朝中潛伏的各蛟,又蠢蠢欲動,這實是龍氣相生相剋之理。”

這時,通玄不由說話:“兩位師叔,既是這樣……”

說到這裡,住了口。

左道士微微一笑,說着:“我知你意,是爲什麼我們不助大成皇帝……安德公,你給晚輩說說。”

散人這時笑了笑,說着:“幾十年前龍氣有變,不少異人奇士都推演未來,各有根基,發覺了些蛟龍種子,各以相助。”

“十年,各地龍氣顯世,而自古天意高莫問,這些衆多蛟龍都一一失敗,反而是無人看好的大成皇帝崛起。”

“蜀龍原本屬意李承業,多位真人觀過,其有着龍氣根基,並且根基孱弱,就算有成,也難以真龍,所以無人和隱門爭奪。”

“不想天意弄人,李承業之龍氣只是僞根,真龍藏之以固本,才能瞞過天下奇士,得以成長。”

說到這裡,散人嘆着:“成也讀力,敗也讀力,大成皇帝成真龍之軀,不曾依着外力,是故難以用法術驅散改變他的氣數,但是同樣,他不肯親近道門,你看他建咒禁司,雖接納不少人,卻始終不以重用。”

“龍不重之,龍廷何扶?眼下黑龍氣盛,嘿嘿,整個平白山大龍脈,和整個梵門百年氣運作此一搏,真的捨得,真是大手筆,一切都看大成皇帝本身造化了。”

道士說話之間又有些羨慕,這平白山大龍脈,也曾觀摩過,這條大龍如果得力,奠定三百年江山都足,這時都舍了。

“既已催發,再無餘地,就看誰強了,這種較量,非成就死,很快就會分出生死勝負,我們看着就是了。”

通玄猛的明白,躬身說着:“師叔,我明白了。”

梵門一次次死硬作對,是因爲大成皇帝的政策,大大侵犯和動搖了根基。

而道門的冷淡,是因爲大成皇帝本身就冷淡,不曾重用道門,雖有些官職,但是這種下品官職,與道門所想的弘道於世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皇帝沒有重用,各派就捲入不深,抽身容易,因此何必又爲王弘毅效死呢?

眼前大劫,梵門出手,而道門冷眼旁觀,靜看風雲變幻。

通玄謝完,又喃喃說着:“假如天下還有大變,我觀大成蛟龍已有三條,鄭平原龍氣已衰,根基已去,只怕就算有機會,也難成大事。”

“盧高已去幽州,但還有一萬舊部,龍氣尚在,或可一試。”

“吳興宗紫氣隱隱,龍虎之姿,勃發未衰,惜兵權過少,又是騎兵,不在郡縣,難有根基。”

說到這裡,通玄不由戰慄起身,說着:“皇帝用心何深矣!”

鄭平原的根基在荊州,可荊州被佔領多年,原本的關係網早就被打散了,現在又是水師,在陸地上基本上沒有力量了。

盧高離開幽州,還有一萬舊部,但別的衆軍都是經過更卒營出來的軍人,指揮可以,自立就難。

至於潛力最大的吳興宗,被人讚譽新興武將第一,才二十一歲就已經正五品大將,並且眼前就可能提拔四品大將,在二十五歲時,就可能開牙建衙成一方大帥。

可仔細一研究,吳興宗自被皇帝接見後,就轉到了騎兵系統,官位高,得功也多,但實際控制的騎兵甚至不滿千人。

吳興宗如果是一都大將,不但擁兵三千,而且還能坐鎮郡縣,吸取不少文人幕僚,就可陰陽文武相匯,而生出龍氣,現在卻與郡縣斷絕,養不出根基來。

這仔細一想,頓時使人毛骨悚然。

騎兵系統,侷限於馬匹數目,位雖高而兵卻少,權雖重而根不深,這條路,要是人臣還可安享富貴,要是想自立,一點根基也沒有,聚不起人來。

天下爭龍,盡在聚人,如果聚不起人來,什麼天生氣數,都難以補充,更談不上發揮和維持。

“你也看出來了,吳興宗身負大富貴大氣運,如果皇帝只一味壓制,只怕反而引出禍端,一怒降胡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現在重之厚之,出鎮騎軍,屢立危牆,消磨氣運,看來皇帝要不是自己精通命數之術,就是有能人異士助之,或者是天命在身,一舉一動都暗合天道,故步步爲營,暗藏殺機,遇難化祥。”

道士搖頭嘆息,壓低聲音:“皇帝心如淵海,難以揣摩,就由天地考驗,我們不可插手在其中,否則的話,雖有功而引禍,未必有好下場,不過,再怎麼樣算計,龍氣終是龍氣,真有大變,六百騎兵,未必就不能成事。”

通玄聽到這裡,心服口服,稽首爲禮:“弟子明白了。”

大成軍撲向虎牢關,自高空而上,一片紅色旗幟海洋,旗幟下,密密麻麻的都是身着紙甲的士兵。

雖說十萬,實際上分兵三都到白馬港,分兵一都到官渡,分兵一都給虞良博。

雖安排妥當,兵部的更卒營已接管了袞州降軍,盧高出問題的可能姓不大,但心細稠密的王弘毅,還是給袞州布政使虞良博一都兵,以免最危急時,也有兵可用,不至於迅速崩潰。

還有些零星調用而分兵,因此現在本陣只有八萬。

可就算八萬大軍,也首尾相連,行軍可以連綿三十里,浩浩蕩蕩向着虎牢進發。

大道左右,因戰事故,很多百姓都早早的逃亡去了,這一路走來,也不見到幾戶有着人煙。

大成軍的紀律自是嚴明,哪怕是十室九空,無着軍令,也沒有人闖入,行軍的速度着實不慢,眼見着距離虎牢關不遠了。

“陛下,虎牢關離此只有三十里了。”御駕親征的皇帝問着距離時,有人立刻回答。

“……”王弘毅沉默着,袞州平定後,整個大局已經轉順,並且兢兢顫顫如履薄冰,一步步調遣和安排。

當下又看了一眼,只見一鼎高懸,古樸威嚴,震懾四方。

而這時,氣運浩蕩,如水行空,涌了過來,注入鼎中,說來也奇怪,這浩瀚氣運,注入鼎中,卻時時不滿,只是隱隱顯出無數金色文字,這些文字又組成着一條條朝廷律令,每條律令都鏈接成小龍,個個金黃繚繞。

大鼎安坐,靈光不現,凝練氣運,但就算這樣,也無法掙開鼎上攀爬的黑紅龍氣,這黑紅龍氣,或狼形,或龍形,時時撕咬纏繞。

國策布策,已經凝鍊了天子氣,袞州的安排更是短時間內加強了十分之一,按照王弘毅的理解,這天下斷無抗衡之力。

但大鼎出現這情況,說明自己肯定有疏漏處,想了想,王弘毅問着:“白馬港可是有消息傳來?”

這實際上問的是胡人。

“陛下,白馬港有消息傳來,說是他們正拖住胡人大軍,戰事不斷,但胡人並無在短時間內攻下的可能。”

“呵,胡人現在還不死心,還真是……”王弘毅搖搖頭,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

“陛下不必擔心,白馬港增派了援軍,又有着充足火藥,胡人再攻打,也不過是被拖在那裡而已。等他們反應過來,陛下早佔據洛陽,那時連成一片,中原盡在陛下手中了。”見王弘毅神情凝重,有人說着。

王弘毅沉默一會:“只怕胡人也有着部署……”

這件事,豈是這容易,前一世時,他見識過胡人大軍,胡人也不是隻知道衝殺的驍悍戰士,他們也有着自己的計謀和算計。

尤其是忽爾博,大將雲集,謀士也有,此人自己更能武能文,真的能讓自己如意?

想到這裡,浮現出一絲不安感覺,可情報還是說胡人被拖在了白馬港……事到現在,儘快奪下洛陽爲上,只要奪下,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傳令下去,逼近虎牢關十里紮營。”想到這裡,王弘毅下令的說着。

()

第140章 碰撞(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44章 來由(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9章 觀禮(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18章 大怒(上)第144章 宴(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2章 望氣(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76章 急返(上)第257章 月思(下)序章第287章 決意(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章 奪舍(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230章 海關(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82章 憤憂(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190章 新生(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6章 封賞(上)第20章 婚事(下)第30章 再得(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3章 婚禮(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88章 登基第48章 天意(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73章 豐收(上)第2章 望氣(下)第53章 大喪(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57章 來使(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14章 狐疑(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68章 滅亡(上)第234章 收賞(下)
第140章 碰撞(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44章 來由(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9章 觀禮(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18章 大怒(上)第144章 宴(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2章 望氣(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76章 急返(上)第257章 月思(下)序章第287章 決意(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章 奪舍(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230章 海關(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82章 憤憂(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190章 新生(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6章 封賞(上)第20章 婚事(下)第30章 再得(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3章 婚禮(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88章 登基第48章 天意(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73章 豐收(上)第2章 望氣(下)第53章 大喪(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57章 來使(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14章 狐疑(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68章 滅亡(上)第234章 收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