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

朱祁鈺面色凝重的說道:“這成國公到底還是戰敗了,殉國之忠義,亦難掩戰敗之責,廢公之事,朕雖然於心不忍,但是不得不做。”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明鑑。”

成國公位還是需要褫奪。

大明對於戰敗的懲罰是極其嚴重的,哪怕是淇國公沒有造成太多的惡果,依舊被朱棣褫奪了爵位。

朱瞻基這個好聖孫,打了敗仗,差點讓朱棣給砍了。

朱祁鈺廢成國公,在懲罰戰敗。

而後他還要懲罰朱叫門的戰敗。

歷朝歷代對於戰爭,都是如此,贏了,大肆封賞,輸了褫爵黜位。

賞罰二字,皆由帝心,賞罰不明,是爲君的大忌。

朱祁鈺又走了兩步和于謙詳細聊了聊山外九州之行。

于謙有哪些收穫,他的想法很多,陛下的農社法很好,但是農社法的弊端也有一些。

比如農社法之後懶漢的問題,即便是採用陛下所說的工分制,但是依舊難制懶漢,于謙抓到那幾個村裡的潑皮懶漢,就是個例子。

不勞而獲,是這些潑皮懶漢的共性,每次賑濟,這些潑皮懶漢都會登門搶糧。

于謙就這個問題和朱祁鈺交換了一下意見。

朱祁鈺聽到于謙說到了這件事,立刻說道:“不幹活還想吃飯,難道養着他們嗎?餓死得了。”

于謙眨了眨眼,自己的陛下還真是…鐵面無私、天子無情。

怎麼就能餓死呢?

這法子簡單歸簡單,但是也不能頭疼砍頭,腳疼砍腳吧。

于謙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冷汗說道:“陛下,陛下,罪不至死…都是壯丁,不如拉去充軍。”

“在新營、老營裡這熬一熬,接受一番訓誡,自然就改悔了,臣這方面還是很有經驗的。”

陛下天天勸他心狠手辣,他也得勸陛下布仁釋德才是。

朱祁鈺依舊不太同意于謙的軍隊改造的做法,搖頭說道:“朕還擔心這些懶漢,敗壞了大明軍紀呢!一顆老鼠屎,弄壞滿鍋湯。”

“這都是羣害羣之馬!”

于謙趕忙說道:“大明軍令嚴苛,十七禁五十四斬,到了新營、老營,自然就糾正了,也就會做人了。”

“不會做人的,也做不成了。”

于謙沒有說空口大話,潑皮懶漢爲什麼可以不勞而獲,因爲他可以不勞動就獲得糧食,自然就會有人效仿。

可是軍營裡可不管你那些,訓練不達標,就沒飯吃,還得挨處罰。

即便是大明皇帝不斷倡導減少肉刑,但是訓練踹兩腳這事,也沒人會歸到肉刑裡面去。

軍漢們在軍隊裡可不會慣着懶漢潑皮,大家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命,潑皮懶漢跟不要命的玩橫,那是玩不過的。

一旦觸犯禁令,就和于謙說的那樣,不會做人,就做不的人了。

“也對。”朱祁鈺不住的點頭。

于謙的法子可謂是物盡其用,比朱祁鈺這種直接餓死的物競天擇法,要靠譜一些。

于謙有些好奇的問道:“陛下是怎麼想到勳軍這個制度的?臣越琢磨越感覺到此法甚是巧妙啊。”

勳軍,或者說軍官隊,到底哪來的?

其實是仿照三灣改編裡的例子,但是朱祁鈺並不是教條主義,他對三灣改編持有一種方法論的觀點。

勳貴們爲大明立過功,爲大明流過血,他們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那是建立在祖上爲大明開疆拓土,爲大明毀家紆難的。

但是勳貴子嗣軍紀敗壞,偷惰不奉詔習騎射、不朝、逢迎賭博之相師,醉醲飽鮮之是尚,忽軍旅之事而不修,玩祖父之功而不恤等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如何讓勳貴,及這些勳二代、三代們,爲大明發光發熱,而且還不出現佔着茅坑不拉屎的局面呢?

最主要的是,不能讓天下武人們寒心,爲國毀家紆難,皇帝卻薄情寡恩到刻薄,那就不妙了。

其實之前石亨和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張輗,爭的不就是待遇和權勢嗎?

朱祁鈺的勳軍,其實歸根到底,自然是榮養二字了。

通過軍校五項六考大評之後,你能帶兵,那自然是爲大明發光發熱,英國公一系、黔國公一系,到了明末也有很能打的呀。

如果勳戚們後代,無法通過考評,那就無法承繼爵位,永遠無法畢業,在講武堂裡一直補考吧。

畢業證全都有,帶兵打仗不行,就老老實實的當米蟲。

這樣未來會出現一批非軍隊出身,但是卻是百戶、千戶、指揮同知、都指揮、指揮使、左都督、右都督的虛銜勳戚來。

和後世類似於非軍隊出身的少尉起步,卻有軍銜,就很像了。

“朕自己琢磨的。”朱祁鈺樂呵呵的說道。

于謙眨了眨眼,又撓了撓頭,陛下這話,講的已經很明白了,就是不想說,到底是從何處得來的。

于謙不信是朱祁鈺自己琢磨出來的,包括前面匠爵法、農社法。

他思前想後,總覺得陛下身後有高人!

就是這樣,絕對有高人指點!

陛下在監國之前,就是個普通的王爺,還是個庶出子。

每年俸萬石,折來折去能領三千石,就是不錯的了,除了府上的校尉和典簿,根本養不起人的。

這些政令,在於謙看來,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經過了很多年探索纔可能出現的的政令,就這樣簡簡單單的被陛下說出來了。

那陛下背後能沒有高人嗎?

王直嗎?那個看到錦衣衛左都督馬順死在奉天殿上,嚇得雙股亂顫的吏部尚書王直,能想出這種政策?

胡濙嗎?胡濙最討厭離經叛道了,他是禮部尚書,最喜歡的就是舉着禮的大義唸經了,陛下最討厭唸經還念不明白的人了。

陳循嗎?那個永樂年間的狀元郎,處理文札的確有一手,但是也就有一手了。

他難道這麼些年,都在裝?但是一個腐儒,沒有什麼地方治理經驗的人,也不像是能拿出匠爵法、農社法、勳軍法的人啊。

徐有貞嗎?那更不可能,徐有貞要是有這種覺悟,于謙當場倒立洗個頭…

于謙思前想後,沒想到朱祁鈺背後的高人到底是誰,但是他也懶得想了。

大明皇帝總是有貴人相助這事,在大明的臣民眼中,早就見怪不怪了。

比如黑衣宰相姚廣孝,能讓八百親兵的藩王造反成功的,天下獨一份了。

于謙也沒有追問的意思,大明皇帝有高人相助,他自然是再樂意不過了。

能輕鬆點,于謙當然樂意,陛下年少有爲,他也少耗點心力,多爲大明賣幾年命。

于謙繼續說道:“陛下提到的農莊法的高級農莊和初級農莊,以及生產隊、工分制等等考評法,臣都寫好了奏疏,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但是陛下,地裡的莊稼漢,他不識字啊,更不會算,簡單的計算也不會,這怎麼算農稅呢?”

于謙對此是擔憂重重,農莊法好不好?

好!在於謙看來,至少幾十年內,可以大幅減緩地方奸勢豪強侵佔土地,據爲己有。

地方無法官紳勾結,這會極大的增強朝廷的威嚴。

但是如何執行,是眼下的難點。

朱祁鈺其實也想到了這個問題,而且早有準備,興安就在司禮監經廠,做了這事。

以前在朱叫門手裡,只是印佛典的地方,現在都印了新的真正的好東西。

朱祁鈺從袖子裡掏摸了半天,拿出兩本書來。

“朕早有準備。”朱祁鈺將其中一本書遞給了于謙。

這本書可是他一筆一劃親手寫出來的,裡面可是大殺器,值得他親自寫一寫的東西。

于謙打開看了看,面色驚變,隨即心悅誠服的說道:“陛下,大明之甚幸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於少保怎麼也學的石總兵那般了?一點微小的工作罷了。”朱祁鈺站直了身子,十分平靜的說道。

是個人都想要被誇讚,朱祁鈺也不例外。

但是他的確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雖然熬了幾夜,但總算是爲大明再次偉大,邁出了了一小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一小步又一小步,大明必然會再次偉大!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推薦幾本書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推薦幾本書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