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朱祁鈺對胡濙的離世早有準備,但事到臨頭,他還是有些覺得有些無力,喜喪的確是喜喪,但是朝中失去了一個老師父,還是讓朱祁鈺感慨萬千,他還記得當初胡濙那個龍行虎步的模樣,舉手投足之間都是禮法的胡尚書,到底是離開了人間。

輟朝五日之後,朱祁鈺再次來到了文華殿,開始了每日朝議。

禮部尚書姚夔有點魂不守舍,按理來說,自己腦袋上的無冕之王、禮法掌控者胡濙離世,姚夔該放三掛鞭炮纔是,但是姚夔並不是這麼認爲,胡濙在,很多事姚夔沒有主意,也能去找胡濙求助,這就是後路,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找胡濙一準能解決,這就是靠山,能靠得住的纔是靠山。

廷議的內容因爲積壓了五日,顯得極多,但是難處理是三件事。

第一件就是興文教之功,關於推廣造紙術和墨水的相關議題,對於這個提議,主要爭議的地方就是專利使用費上,大明朝廷用,也要專利使用費?朝廷一向強取豪奪慣了,這猛不丁的要出這麼一筆錢,反對之聲不少。

“欽天監、十大曆局、天文生皆是大明國帑所養,他們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皆爲大明供養,現在有了點成果,定成祥瑞,那是他們的恭順之心,這就要給什麼祥瑞授權之費?”

“各大官署用此技術,居然也要銀錢,簡直是聞所未聞,聽說過朝廷收稅的,第一次聽說朝廷官署要給錢的。”

“我也覺得這個祥瑞分爲五等,促進生產之技術,的確是國之重器,不如這祥瑞五等,直接由朝廷出面一次給付清楚?如此一來,便不會有那麼多的繁瑣之事。”

“若是監察祥瑞授權之費,又要立衙開署,到時候又是一堆的名頭,幹不幹事不清楚,反正是撈到了官兒做,到時候豈不是麻煩?”

……

國債不能形制,根本原因是大明行錢法不行鈔法。

“最高只有嘉瑞,但是很顯然,嘉瑞與嘉瑞仍有不同,所以,這祥瑞授權之費,一次給付是一刀切,是懶政中的懶政。”

廷議比較爲難的第二件事,則是關於第二批遷民之事,遷往遼東、遷往雞籠島,遼東爲八十萬,雞籠島爲一百萬,這加起來就一百八十萬口,這可不是小事,去雞籠島還好說,畢竟氣候要比遼東三省好得多,而且雞籠島的琉球巡撫陳鎰,對雞籠島的開發有奠基之功,陳鎰更是把自己埋在了大小琉球。

“嗯。”朱祁鈺沉思了片刻說道:“那就一次給付吧。”

在衆說紛紜之中,姚夔翻看着自己的備忘錄,鄭重其事的說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記賬貨幣不是鈔法,只是一種應對錢荒的應急手段,效果其實一般。

“襄王殿下請命前往西域,王化西域。”宗人府卿忠國公石亨,又提出了廷議最後一個議題。

“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卻像是鏡子一樣的澄清明淨,天光雲影,閃耀浮動,情態畢現,反之,它要是污濁不堪,那還能有如此景象?”

草原人向來不建城關,建了也白建,因爲草原人向來沒有守城的經驗,建這玩意兒,意義何在?

“大抵是康國公要給康國一個交待,畢竟天山以北在他手裡丟掉的。”于謙找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都不在和林,不知內情。

匈奴、突厥都是如此,跑的賊快,大唐都追到了波斯去了,最後愣是沒追上這幫傢伙。大明文皇帝朱棣五次北伐,三次都是無功而返,因爲根本找到不人。

吏部尚書王翱提議,日後流放犯人皆流放天山以北屯耕,遭到了一陣口誅筆伐之後,這個毒策最終還是通過了廷議。

沈翼的意思很明確,哪怕是多花點錢,一次給付清楚,也不要增加冗員,官太多,權力分得太散,反而對大明不利。

最後遷往遼東的人丁這八十萬人,從一年展期到了三年,這給在遼東搞開發的商輅出了不小的難題。

哪怕是大明京營廢了,大明的邊軍,只要給夠了糧餉,寰宇之下,可有敵手?

朱祁鈺是個很現實的人,祥瑞,更確切的說專利這東西,能確定爲技術付費已經是極好的了,飯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朝廷肯爲技術付費,那就算是成功。

制度都是隨着大勢一點點改變的,眼下大明朝廷並沒有足夠的精力,也沒有能力保障專利授權費能夠順利流入欽天監和十大曆局,反而不如簡單點,朝廷一次給付。收了那麼多的稅,不就是用在這些地方嗎?

朱祁鈺對姚夔並沒有不滿意的地方,他的確不如胡濙,但胡濙已經走了,姚夔也夠用了,又不是皇帝親手誅殺稽戾王那等大事,姚夔的能力才情綽綽有餘。

朱瞻墡之所以想去西域,就是不想監國,但是皇帝不答應,朱瞻墡就只能繼續留在京師。

朱祁鈺一愣,這沈不漏擱這兒下套呢!此言一出,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都肯無償給大明萬民使用,那十大曆局的博士們,爲什麼不能講講奉獻精神!

沈翼巧妙的繞過了姚夔問渠那得清如許,兜兜轉轉把話題繞回了該不該付錢的問題上,果然是沈不漏,一文不漏。

王復卻僅僅在鎮西關外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城關做交待,而沒有再提設立第二院的議題。

戶部尚書沈翼眉頭緊蹙的說道:“姚尚書所言有理,但是在當下大明,某以爲這祥瑞授權之費,還是一次給付清楚比較妥當,這技術一旦傳開,要去監察反而麻煩至極,增加冗官不提,監察本就是難上加難。”

朱祁鈺打開一看,有些疑惑的將塘報遞給了于謙說道:“康國在阿拉山口鎮西關對面建了一座雄關,和大明的鎮西關面對面了。”

王復曾經在穹頂大禮堂提議設立諮政第二院,遴選、人數、權力,設立的目的都講的明明白白,但是他的提議並沒有在大禮堂通過。

嘉靖皇帝還能爲了二百萬兩銀子跟朝臣們鬧十幾年的彆扭?

朱祁鈺聽聞也是笑着說道:“朕富可敵國,蒸汽機爲嘉瑞,無償給大明任何人使用,沈尚書就不要糾結這個了。”

大明國家之制,只缺財經事務。

朱祁鈺並不清楚王復遇到了怎麼樣的危急。

那當然不一樣,要是一樣,還分什麼國帑內帑?朱祁鈺要用錢,乾脆從國帑調撥不就好了。

說句難聽的話,哪怕是陛下新政皆廢,只要留下一個市舶司商舶納稅,留下一個兵仗局鑄銀幣,大明少說能續命一百年甚至是更久。

沒有。

至此,大明一共有三個流放之地,一個是最北邊的格布特島,北緯55°,一年只有兩季,冬季和春季,冬季長達九個月,春季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最爲苦寒;第二個是最西邊的阿拉山口城鎮西關,遠在天山以北,距離大明京師大約7160裡;第三個是大明最南端的爪哇流放地,這個是流放海外,但是因爲舊港宣慰司的存在,流放爪哇可比流放格布特羣島和阿拉山口鎮西關要舒服的多。

“臣也以爲沈尚書所言有理。”年富最終還是放棄了按工坊數收專利之費的打算,科層制官僚制度本就僵化,這多一項授權之費,那就多了一道手續,每多一道手續,經手的人都要摸一個大油手出來,說不定還沒有一次給付到手的多。

天下都是老朱家的,那要不要這個錢,那不是一樣嗎?

本來好好的制度,因爲僵化滋生了貪腐,再敗壞了吏治,那不就成了喜事喪辦了嗎?

朱祁鈺搖頭說道:“朕今秋要南巡,他走了誰來監國?”

天山以南還好,天山以北,地廣人稀,而且瓦剌人活動頻繁,駐紮在輪臺城的長征健兒,數次和瓦剌人交鋒,將瓦剌人趕出了阿拉山口,並且在阿拉山口建立了城關,算是將天山以北盡數納入了大明的治下。

在失去了外部危急的急切威脅之下,國內的矛盾開始撕裂整個康國,在天山之北的節節敗退,剛好是個團結一切力量的最好由頭,這是外部威脅,切實的滅國之危。

工部尚書年富立刻擺手說道:“沈尚書此言差矣,這有了祥瑞授權之費,才能實現部分的公平,不能一刀切,比如陛下弄出來的一馬力蒸汽機,到現在,大明所有的蒸汽機都是源於此,那陛下這蒸汽機算是什麼級別的祥瑞?”

于謙看了看李賓言,這個憨直的李賓言終究是懂了迂迴之術,他一提兩宋之積弊,就連一直堅持按工坊數量收取授權之費的年富都顯得猶豫了起來。

沈翼趕忙俯首說道:“陛下聖恩德被萬物,一人公耳大道之行,陛下聖明。”

“陛下,西域急報。”興安將塘報放在了朱祁鈺的面前。

爲技術付費,沈翼是非常願意的,因爲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熟練的產業工匠是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缺一不可,共同推進生產力的發展,爲技術付費,提升生產力,對於戶部而言是個天大的好事。

天山以北,不守住輪臺,天山以北丟掉是遲早的事,當年讓出輪臺城,遲早之事罷了,王復大約也只是做做樣子。

“沈尚書。”朱祁鈺敲了敲桌子說道:“朕知道徐總督每年又要了一百萬銀,國帑有了壓力,但是有些錢,該花還是得花,花出去後,才能掙得更多,沈尚書以爲呢?”

廷議的第三件事,則是關於重開西域的西域行都司,官道驛路的修建並不順利。

沈翼,舊黨中的舊黨,保守派中的保守派,皇帝發個國債,沈翼都敢拍着桌子把皇帝千萬銀國債折半,弄到五百萬銀,這五百萬銀的國債兌付之後,沈不漏更是跟皇帝刀刀見血,最後把國債這個制度給堵住了。

“無論是新的造紙術,還是制墨術,就是這半畝的方塘,諸位反對這祥瑞授權之費,這沒了源頭的方塘,又如何澄鏡透亮呢?亦或者是各位認爲,這十大曆局不需要資財去維持,不需要流水,就能天長地久?”

李賓言試探性的說道:“陛下,臣以爲沈尚書所言有理,冗官冗費,乃兩宋舊疾,不可不防。”

“爲何這半畝方塘的水如此乾淨,就要問問溝渠,因爲這溝渠的源頭有活水源源不斷。”

“那就定額一次給付。”沈翼深諳掀不了房子就開窗的道理,他願意爲技術付費,但是這種涉及民生的造紙術和制墨術,大明到底需要多少工坊才能滿足大明的求知慾?

這筆錢,又將是一筆何等的天文數字?

“嗯?”于謙看完了塘報,也是一臉的迷茫,草原人最難處置的地方就在於草原人行蹤不定,騎着馬跑的比兔子還快,阿剌知院那是沒地方跑了,被大明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多個領域發力,堵在了阿拉和林。

wWW☢тTk дn☢℃O

沈翼立刻反問道:“既然年尚書說到了蒸汽機,那陛下的蒸汽機是不是嘉瑞?是不是應該收費?臣子們因爲技術突破有賞有賜,有祥瑞授權之費,憑什麼陛下沒有?”

不吃幾年沙子,不知道安穩日子來之不易,凡是能夠得上流放罪名的官吏,流放阿拉山口,既能增加西域諸地的漢化程度,又能增加西域都司的統治穩定度。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大抵如此。”

遼東三省巡撫商輅剛剛上任,遼東開發也纔剛開始。

各地的戶部清吏司掌了這等權柄,又會作出多少幺蛾子來?

滋生出來的貪腐,又要都察院、吏部;耗費多少心神?

姚夔一番話,問的這些人啞口無言,姚夔在以景喻理,這沒有了源頭的池塘會乾涸,那沒有了源頭的十大曆局主動曇花一現,供養欽天監所屬的十大曆局以及衆多天文生,可不是個小數目,專利授權之費,就是源頭之一。

不是王復要看着自己親手締造的康國毀於一旦,而是他無能爲力,戰機稍縱即逝,這糾正弊病的窗口期同樣短的可憐,當時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王復站在康宮最高的文華樓,看着撒馬爾罕蘭宮的方向,對着阿史那儀幽幽的說道:“亂起來了,亂起來好啊,大明要王化西域,正好缺個出兵的理由,亂起來好啊。”

……

我給過康國勢要豪右們糾錯的機會,是他們自己不珍惜,康國的不穩定,是缺少一片天,這片天就是大明。——康國公王復。

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
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