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

石亨和于謙兩人主持了戰後總結的會議。

石亨繼續說道:“凡古人馭軍,曾有兵因天雨取民間一笠以遮鎧者,亦斬首示衆。”

“況砍伐人樹株,作踐人田產,燒燬人房屋,姦淫作盜,割取亡兵的死頭,殺被擄的男子,污被擄的婦人,甚至妄殺平民假充賊級,天理不容,王法不宥者!有犯,決以軍法從事抵命!”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說道:“此次前往河套,可有這等天怒人怨之事發生?”

京營厚賞,朱祁鈺就是怕出現這等事,難不成真的出現了嗎?

主要是影響軍隊的紀律,組織度,缺少組織度,還怎麼打仗?

于謙趕緊俯首說道:“是渠家人和瓦剌人,他們作踐田產、燒燬房屋、割亡兵死頭、殺俘、玷污女子、殺良冒功。”

大明軍隊強調這方面的軍紀非常嚴格,十一人一甲,十甲一隊,若有犯,那是全隊連坐,一百一十人皆斬。

大明皇帝厚賞,大明十二團營待遇極高,百姓比軍士窮多了,完全沒必要冒着天大的干係去搶。費力不討好。

“這樣。”朱祁鈺點頭,他還以爲大明軍隊看渠家人搶劫眼紅了,也發生了這種事。

原來是有感而發。

阿剌知院和渠成義、渠成仁、渠成德三兄弟,給大明軍隊好好的上了一課,什麼叫做不得人心,什麼叫做人人得而誅之。

大明軍隊在河套地區破冰安民,多少軍士手腳起了凍瘡?

朱祁鈺並未怪罪過石亨、江淵、李永昌用火藥破冰之事,這是安民之策。

朱祁鈺也從未過多的干涉大軍,雖然五十萬斤火藥真的很多,但是這等安民生民之功,多多益善。

大明軍隊自從破冰防汛之後,所到之處,皆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那可是禍害了河套百姓數千年的凌汛之禍,從這開天闢地以來,哪一年不遭災?

當然也有負面影響,河套地區流傳着,真武大帝黃河伏冰蛟的傳聞。

這種事還有點越描越黑的趨勢,大明掌令官、官吏便不再解釋了。

總結會還在召開,石亨從臨陣連坐軍法開始,共有掌兵緊要禁令、教官兵法令、比較武藝賞罰、行營野營軍令、操練營陣旗鼓、出征啓程在途行營等幾個方面,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令升級。

這些軍令幾次更易,終於慢慢有了強軍軍令的雛形。

戰後會議長達七天,每天都會進行一次爲期兩個時辰的總結,朱祁鈺全程參與其中。

在七日後,四武團營和四勇團營開始歸營,軍將們開始歸營操練軍馬,新的軍令、新的訓練都在戰後總結會上,進行了總結規整。

在四武、四勇團營歸隊的時候,李賓言押解山東、福建糧餉,趕着三月的尾巴來到了京師。

李賓言還要去膠州,這次回京是爲了大計敘職。

此一去便是一年,京師依舊是那個京師,只是方方正正的京師,變成了奇形怪狀,多出了許多菱凸的位置,一些炮臺在其中安置。

戶部度支部大使王祜帶着人點檢了這押解糧草,山東共計二百萬石米粱正賦入庫,另外有倭銀二十萬兩入太倉,二十萬兩入內帑。

這些銀兩都是金花銀,是密州市舶司這一年來的收益,這些銀兩會在兵仗局變成銀幣,最後朝廷撲買營建,將銀幣撒到大明境內。

而福建則是兩百五十萬石米,還有二十七萬兩的金花銀入庫,這部分並非稅賦,而是運到朝廷,換取銀幣支撐福建民生所用。

算上船隊,此次太倉內帑,共計支付四十七萬銀幣。

福建的銀子是福建本地產的,並非海銀,福建是大明的銀礦最多的地方。

此次入京的還有近百名人犯。

分別是鄧茂七的侄子鄧伯孫共計四十二人。

鄧茂七是殺弓兵起事,帶領百姓反對福建布政使宋彰大肆利用冬牲,搜刮民脂民膏。

而且鄧茂七的起事,還有蔣福成帶着爐丁(鐵匠)加入義軍,建陽附近也有很多文人,投效義軍。

鄧茂七的起義規模極大,近百萬兵馬,還有工匠隨行,號稱剷平王,剷平天下一切事。

宋彰已經被明正典刑,包括要保住宋彰的駙馬都尉趙輝,也一併被賜死了。

又有陛下兩次大赦,農莊法恢復生產,義勇團練開始消滅盤踞在山中的土匪山賊,福建的局勢逐漸穩固了下來。

鄧茂七的侄子鄧伯孫也在景泰元年初,選擇了下山投降。

而後鄧伯孫以剷平王爲號,安撫百姓,訓練義勇,一直等到福建局勢徹底安穩,才離開了福建,選擇進京伏法。

鄧伯孫的確是人犯,但是他投降之後,做了兩年的福建義勇團練總教頭,才被押解入京。

寧陽侯陳懋,利用鄧伯孫的剷平王的旗號,安撫勸降那些山裡的流民,效果極好。

而造反的另外一股重要的力量是葉宗留,葉宗留和鄧茂七又有所不同,他是因爲私自設立銀礦,偷開坑穴、私煎銀礦,最後起兵造反。

而且因爲盤踞銀礦極多,兩次下詔大赦,葉宗留戰亡,他的部將陶得二、葉希八繼續負隅抵抗,不尊君命。

陳懋一共派三次使者讓其歸降,陶得二拒不投降,最後一次殺掉了大明勸降的使者,陳懋大怒,進兵圍剿,最終將陶得二和葉希八盡數俘獲。

一干人犯,也一起被送進了京師之中。

而這二十七萬的金花銀,就是繳獲。

李賓言終於忙完了自己交接之事,帶着陳懋的進表和奏疏,來到了講武堂朝天闕。

李賓言走到了聚賢閣的樓下,看了一眼那些庶弁將和掌令官露出了一絲微笑,他俯首說道:“臣山東巡撫、吏部右侍郎李賓言,請見陛下。”

興安一直等在門前,看到了李賓言笑着說道:“陛下讓咱家等在門前,李御史快請。”

李賓言走進了聚賢閣內,來到了二樓,走進了御書房內,行了一個三拜五叩的大禮,高聲喊道:“臣,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

“朕躬安,賜座。”朱祁鈺點頭說道。

他打量着李賓言,這個略微有些憨直的臣子,在經過了近兩年的山東之行後,終於變得精幹了起來。

朱祁鈺笑着說道:“這一趟很是辛苦,李御史這眼看着就瘦了許多,也是黑了許多,看來沒少風吹日曬,這趟差事,辦得極好。興安,把功賞牌拿來。”

興安拿來了一塊頭功牌,這牌子本來是去年就該賞賜了,但是李賓言忙於密州市舶司的事兒,一直沒領到。

李賓言趕忙說道:“臣受之有愧,幸不辱君命。”

去了山東長達兩年之久,李賓言接連辦下了駙馬都尉趙輝、孔府衍聖公兩樁大案,還負責恢復山東按察司,督辦營建密州市舶司之事。

“李御史,現在還怕水嗎?”朱祁鈺笑着問道,唐興上書說過李賓言怕水的事兒,但是君有命,李賓言完全也顧不得怕水這事兒了。

李賓言搖頭說道:“喝了幾次,又苦又澀,便不怕了,謝陛下垂憐。”

怎麼就不怕水了?

越是懼怕什麼,就越要面對什麼!

他在密州市舶司,經過了很多次的嘗試之後,便不再怕水了。

他作爲山東巡撫,密州市舶司的負責人,若是怕水,豈不是笑話?

朱祁鈺笑意盎然的說道:“聽說李御史連火銃都會打了?”

李賓言翻動了下手掌頗爲無奈的說道:“臣乃文進士出身,手無縛雞之力,又沒有從小打熬,但是這倭寇猖狂,臣只能學着打打火銃,即便是被俘被殺,也好過毫無還手之力的強。”

李賓言在密州市舶司這一年,最多的事兒,就是打響馬,打倭寇。

而且這倭寇背後的主子,顯然是大明人,他們那些個倭寇首領,多數都是說漢化,用漢字。

李賓言不由的想起了胡惟庸舊事,胡惟庸因爲什麼罪名被殺?通倭。

胡惟庸真的通倭了嗎?李賓言並不清楚。

但是現在有人在通倭絕非虛妄之事。

朱祁鈺點頭說道:“在京休息幾日,還得有勞李御史再去密州了。”

“還有一事麻煩李御史了,唐貴人的父親唐興,你看着點他,前些日子,跑到濟州島去了,二十多天音信全無。”

朱祁鈺說起了唐興,唐興是錦衣衛,本身行動就很自由,主要是爲了督辦倭寇背後靠山之事。

但是這二十多天音信全無,也着實有點嚇人。

“臣無能,看不住唐指揮。”李賓言想到了唐興,就是頭皮發麻,那是陛下的老丈人,而且唐興辦的是正事,他怎麼管?

朱祁鈺知道李賓言的難處,笑着說道:“唐貴人有喜了,你告知他,他自然會有所收斂,查案之事不急,一步一步來。”

李賓言眼神一亮,趕忙俯首說道:“臣爲陛下賀,爲大明賀。”

陛下膝下二子一養子兩女,現在又有喜訊,是好事。

這是大明的國本,皇嗣多幾個好,若便是有夭折,也有皇嗣。

好事。

李賓言和朱祁鈺溝通了很久,主要是密州市舶司的貢舶和商舶分流之事,以及一些海貿貨物定價之理。

還說了許多李賓言聽來了的海貿諸事兒。

“大明廢置交趾三司,大軍回撤,安南復國,黎利僭越稱帝,可是這交趾的百姓,日子並不好過。”李賓言談起了交趾三司之事。

安南復國之後,僭主黎利稱帝,但是交趾三司十七府,百姓過得十分的困苦。

因爲他們需要用米粱換的大明的貨物,這就導致了百姓顛沛,多有反叛,頻受戰亂。

朱祁鈺無奈的說道:“交趾三司日後再議,朕手中無強盛海軍,如何攻伐?若是輕易征伐,僭主黎利和麓川思機發沆瀣一氣,麓川戰事再起,非朕所願。”

“只能再苦一苦交趾三司的百姓了。”

興文匽武是個大事,大明的陸軍實力降低,大明的海軍實力幾乎等同於沒有了。

這二十多年的興文匽武,大明要補課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朱祁鈺心中,交趾三司,那是太宗文皇帝打下的領土,因爲興文匽武而棄地,朱祁鈺承列祖列宗遺志,自然要把他們收回來。

“李御史啊,現在還覺得勢要豪右之家,是良善之家嗎?”朱祁鈺一直很好奇這個問題,李賓言參加鹽鐵會議問的那些問題,讓朱祁鈺頗爲撓頭。

幾次都是因爲李賓言對豪右之家多有幻想。

李賓言吐了口濁氣,無奈的說道:“臣差點在驛站被孔府勾結的倭寇給殺了,在山東地界,屢次三番被響馬追殺。”

“臣不怪響馬,更不怪山東百姓,臣只怪自己乃是書生,否則抄家孔府之事,臣定當一馬當先。”

李賓言並不討厭山東,對響馬也談不上恨,響馬落草爲寇多是可憐之人,誰逼着他們走向了不歸路?

是山東的那片天,天字第一號案的案犯衍聖公府。

李賓言稍微猶豫了下說道:“陛下,寧陽侯陳懋,想要爲鄧茂七的侄子鄧伯孫等,共計四十二案犯求情。”

“臣聽聞之後,也把名字寫上了,臣以爲鄧茂七起事,乃是有司之錯。”

朱祁鈺頗爲肯定的點頭說道:“朕下旨福建,就將此事定性有司過錯,兩次大赦,鄧伯孫等四十餘人下山請降,朕可寬宥之。”

“但是葉宗留部將,陶得二和葉希八等五十餘人,還是得明正典刑,他們屬於復叛,朕不能私。”

朱祁鈺說過的話,一口唾沫一顆釘,居然大赦,既往不咎,那就是既往不咎。

鄧伯孫爲叛首剷平王侄子,既然下山投降,而且在福建配合寧陽侯安穩地方,朱祁鈺自然可以寬宥他們。

朱祁鈺若是要反悔,把鄧伯孫一干四十二人給鏟了腦袋,福建還不得炸開鍋,反反覆覆,永無止境?

但是葉宗留的部將五十餘人,他們起初起事就是爲了求財,兩次大赦,依舊不肯下山,朱祁鈺自然留不得他們了。

大明的大赦天下,自洪武元年之崇禎十七年,共二百七十六年的時間裡,一共只有五十二次。

朱祁鈺登基之後用了一次,福建之事又用了一次,死不悔改,那朱祁鈺也不給他們改悔的機會了。

“臣亦不敢爲其求情私宥。”李賓言趕忙說道,他只是爲鄧伯孫求情罷了。

朱祁鈺話鋒一轉說道:“但是鄧伯孫不得回閩,這是必然的,就留在京師編戶齊民吧。”

李賓言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鄧伯孫若是回到了福建,有一定的基礎,很有可能復叛,留在京師編戶齊民,放回福建,那是放虎歸山。

“陛下,臣有一事兒,拿不定主意。”李賓言有點猶豫的說道。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30章 無題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30章 無題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