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

次日的清晨,天剛矇矇亮,朝臣們已經等在了承天門下,等待着陛下上早朝,這一天並無大事發生,但是一個小道消息,卻在人羣之中, 慢慢散播開來。

陛下要設立首輔的消息,在人羣之中快速傳開。

賀章的傷病已經徹底好了,空蕩蕩的右臂袖子,在風中隨意的擺動着,聽聞陛下要設立首輔的位置,賀章面沉如水。

他身體大好要復職,昨日到了九重堂,拜謁了于謙。

“陛下駕到!”小黃門高聲唱着, 那個喜歡策馬上朝的陛下, 策馬從承天門直奔向了奉天殿,那是大明公器之所在。

淨鞭三聲響,羣臣魚貫而入。

五日一次的朝會,多數都是宣佈政令和總結,大明已經形成了部議決定具體政務、廷議決定政策方向、朝議宣佈的基本格局。

“廣西桂林府報疫,民男婦死兩萬餘口,桂林府惠民藥局全局入死城僅活兩人出城。湖廣黃梅縣亦報瘟疫,計死三千四百餘口, 全家滅絕七百餘戶,黃梅醫判入坊, 死疫。”戶部左侍郎沈翼無不扼腕痛惜的低聲說道。

大明的疫病防疫, 大多數都是封城、封坊,直到疫病徹底結束。

這種死城、死坊, 只進不出。

大明惠民藥局的醫倌們並沒有臨陣脫逃,選擇了和百姓們同生共死。

“臣請旨厚葬恩蔭醫倌子嗣。”沈翼俯首說道。

朱祁鈺面色沉重的說道:“準,一應厚葬立碑上英烈策, 一應撫卹按英烈制。”

有錢的大明朝廷, 就是豪橫, 撫卹都是按着頂格。

刑部尚書俞士悅出列俯首說道:“陛下,刑部左侍郎孔文英薨逝,臣請厚葬給諡。”

“禮部定諡,葬金山陵園。”朱祁鈺知道孔文英,這是俞士悅的左膀右臂。

孔文英是永樂十七年進士,比于謙早一屆,無權無勢無背景,先去了江西廬陵做知縣,廬陵有訴棍,構捏齊民三千人,相聚爲非。

文英奉敕拘問,詳查其情,獨拘爲首一人,至京處治,其餘全部遣歸,這等處置讓廬陵上下拍手稱快,大明的官場邸報通報, 各地有例可循,訴棍聚嘯爲非之事,再不可聞。

治理訴棍,孔文英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說自己第一。

孔文英是刑名的大拿,時年六十三歲,輔佐俞士悅處理刑部部事已經七年有餘,無人非議其果,驟然薨逝,急病而亡。

“臣領旨。”胡濙出列領旨。

工部尚書石璞,猶豫了很久,才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有一事奏稟。”

“至陛下登基以來,營建數起,今有石景、勝州、馬鞍、江淮、六枝五廠特區,在建遼東特區一處,景泰安民渠三百里、靖安水利、黃河築堤、運河修築、長江疏浚、官道驛路硬化等事,工役繁興。”

“蒯祥爲鐵匠營建京師,陸祥爲石匠,臣請旨擢蒯祥爲工部右侍郎,督工匠查工役營建。”

此言一出,羣臣議論紛紛。

朱祁鈺有些好奇的說道:“蒯祥朕知道,永樂年間負責營建大明京師,而後任工部主事,石景廠總辦,而後轉勝州總辦至今,可是這陸祥何許人也?”

石璞趕忙俯首說道:“陸祥乃是順天府西城人,世代石匠,正統十四年入京營,斬敵首七,授軍功例累遷太僕寺卿,乃是勝州廠副總辦,現年三十六歲。”

大明設立官辦煤鋼廠至今,涌現了一批傑出的工匠,李賓言在松江府設匠城,就是爲了想要形成一股工匠的合力,而現在這些工匠之中比較傑出的人開始入朝爲官了。

工部右侍郎,正三品大員。

“可有異議?”朱祁鈺問完看了一圈羣臣,無一人應答。

陛下當初定下匠爵,並且興辦石景廠的時候,羣臣們已經預料到了今天,自然沒人反對。

主要是沒什麼好反對的。

當年天下初定,太祖高皇帝廢了官辦廠改爲徵課,是爲了休養生息,但是煤鐵徵課從來沒徵明白過,累年減少不說,而且不利大明。

官辦廠是大明利柄改制的重要實踐,不僅僅有利朝堂,更利大明,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

匠官的出現,是必然,而且匠官仕工部,不涉其他五部,也是默認的規矩。

“準。”朱祁鈺看沒人反對,自然是順水推舟。

胡濙作爲禮部尚書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有事啓奏,順天府鄉試,翰林院翰林劉儼、黃諫爲考官。榜揭,陳循之子陳瑛、王文之子王倫皆不中。”

“陳循?是朕知道的那個陳循嗎?”朱祁鈺有些奇怪的說道。

自從陳循上次儒袍上殿,被胡濙舌戰羣儒之後,陳循罷黜不用至今,今天忽然又聽到了這個名字。

陳循曾經是景泰元年到景泰四年的內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

“是。”胡濙義憤填膺的說道:“陳循搖脣鼓舌,構考官劉儼、黃諫等人校閱不公,請循洪武年間,高皇帝治劉三吾等罪之並重新開科考試例,其議洶洶。”

劉三吾就是洪武三十年,大明南北榜大案的主考官,那年所有進士及第只有南人沒有北人,太祖高皇帝大怒,重開科舉。

“重開科舉,他陳循好大的面子!”朱祁鈺一甩袖子看向了王文。

王文之王倫也未中舉,胡濙向來不是無的放矢之人,顯而易見,這件事王文也沒少用力氣。

王文還未開口,謹身殿大學士高谷出列俯首說道:“陛下,重開科舉,無稽之談,大臣子弟與寒士奔進已不可取,況且他們又不安於義命,竟然欲藉此加罪於考官?”

“六部尚書、文淵閣學士,因有恩蔭不科不舉,乃我朝慣例,王文,你好大的威風!”

胡濙的兩個兒子都是恩蔭,胡長祥現在在太醫院做事,是賤業,朝中知道的沒幾個。

大臣子嗣不曾參加科舉考試,大臣子嗣止恩蔭吃俸祿,是大明官場的慣例。

陳循的兒子參加科舉還好,畢竟已經下野,可是王文兒子參加科舉,的確是犯了忌諱。

禮科給事中張寧出列,朗聲說道:“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借問爾與吾,如何不自愧。”

“宋朝範質爲相,其從子求奏遷秩,範質作詩戒之,以此比之陳循、王文,賢不肖何如?”

張寧開場唸了首詩,是宋朝宰相範質寫的《誡兒侄八百字》,這四句就是規勸子侄不要參加科舉,堵塞寒門子弟的路。

多少人看着呢,中舉了是齷齪,不中舉是無能,求升遷是裙帶,憑本事升遷,也是裙帶,若是有人問他,他如何不慚愧?

張寧藉着這首詩,罵陳循、王文,不賢不孝。

高谷得理不饒人,繼續高聲說道:“順天府應試者千八百餘人,而中式者一百三十五人。倘一概援例幹進,豈不敗壞科舉之制?請治陳循、王文之罪。”

朱祁鈺再次看向了王文,按照他對王文的瞭解,王文應該沒有這麼糊塗纔是。

王文出列頗爲慚愧的說道:“我兒參加科舉,臣實不知,教子無方,臣有罪。”

王文擦了擦額頭的汗,他兒子王倫和陳循的兒子陳瑛是好友,陳瑛鼓譟兒子參加科舉,鄉試的官員哪裡敢得罪當朝閣老,這件事就這麼發生了。

王文知道後大怒,去求助於謙,于謙閉門不見,去求高谷,高谷怒斥,當殿彈劾了王文。

王文掙扎不得,索性直接說了原因。

“罰俸一年,官降三級,以儆效尤。”朱祁鈺想了想下了處罰。

這件事,他是知道的,處罰他也是早就想好的。

大臣子嗣不得參加科舉,是一種潛規則,並沒有寫到禮或者法之中,但是這種規則,是普遍遵守的,約定俗成的,大臣子嗣參加科舉。

同朝爲官,必有照拂。

這一點上,大明曆代都做的很好,也就嚴嵩、嚴世藩父子二人,同朝爲官。

王文是朱祁鈺的心腹大臣,罰俸降級,已經是重罰了,再重點,就是罷黜了。

王文跪在地上,三拜五叩謝恩,才擦了額頭的汗歸班。

“高學士,陳瑛的文章如何?”朱祁鈺問起了正事。

大明的科舉鄉試,雖然考官負責,但是禮部和翰林院都是要看的,高谷也會閱卷,高谷的學問作爲大學士那是沒的說。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王文能夠回朝爲官,還是因爲高谷的舉薦,按例來說,這是提攜裙帶的關係,可這次高谷提出治罪王文,看出來,王文的兒子王倫參加科舉,惹怒了高谷這個老學究。

高谷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卷考卷俯首說道:“陳循文章甲天下,臣不敢置喙,亦不敢爭鋒,但是這陳瑛,只能用不學無術,狗屁不通去形容。”

“陳瑛卷,卷無評語。”

什麼叫卷無評語?

就是卷子寫的太差勁,考官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索性一字不批,給考生留個面子。

“呈上來,朕看看。”朱祁鈺示意興安拿過來陳瑛的考卷。

朱祁鈺對於經史子集並不擅長,他一拿到卷子,就是一陣皺眉。

大明的學子擅長臺閣體,朱祁鈺閱卷無數,哪個不是方方正正?跟印刷體相差無幾。

可是這陳瑛的卷子,實在是一言難盡,字難看,無條理,前言不搭後語。

這要是能中舉,朱祁鈺才懷疑大明科舉制出了大問題…

朱祁鈺拿起了舉人之中最後一名的卷子看了半天說道:“陳循要鬧是吧,成敬,把這陳瑛的卷子刻版張貼,順天府舉人第一百三十五名叫林挺,把林挺的卷子也刻板張貼,讓天下讀書人看看,到底有沒有校閱不公!”

“他要鬧,朕比他更能鬧騰,他不嫌丟人,朕也不嫌丟人。”

公開處刑。

高谷嚇得一個激靈,趕忙俯首說道:“陛下,此舉與禮法不合。”

朱祁鈺立刻反問道:“陳循如此這般胡鬧,他可曾顧忌禮法,他不願體面,朕爲何要體面?”

“朕意已決,高學士勿議。”

高谷是那種老學究的君子,不喜歡撕破臉,但是皇帝可不管什麼禮法,他陳循要鬧,朱祁鈺能給他好臉色?

朱祁鈺有些疑惑,陳循也不是糊塗蟲,他兒子什麼樣,心裡沒點數,這怎麼敢如此胡鬧?

興安低聲說道:“陛下,陳瑛騙了他爹,平日的課業,都是他找人代筆。”

朱祁鈺這才理解了,感情又是個坑爹的好大兒。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興安甩了甩拂塵高聲說道。

賀章只有左臂,站了出來,大聲喊道:“陛下,臣有本奏!”

賀章出列,引得一衆朝臣側目,實在是空蕩蕩的右臂,實在是讓人有些唏噓不已。

“賀總憲忠君體國,這傷筋動骨百日安,賀總憲應當再修養半月,朕方安心。”朱祁鈺探着身子說道。

賀章搖頭說道:“臣無大礙,食君之俸,忠君之事,爲君分憂,臣久臥病榻,自慚形穢,今日上朝,臣有聽聞欲言事。”

“興安,奇功牌一應恩賞是否送去賀章府邸?”朱祁鈺又問興安關於奇功牌大禮包發放問題。

“送去了。”興安趕忙回答道。

賀章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朱祁鈺知道賀章要說什麼,昨天賀章去了九重堂已經上過奏疏了,朱祁鈺在打太極拳。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朱祁鈺就是要頻繁岔開話題,讓賀章的氣勢衰一些,按理來說,既然謝恩,就該歸班,可是賀章直挺挺的站在那裡。

賀章嘴角抽動了下,多少理解了陛下的心思,他說的陛下不願意聽,陛下既然不願意聽,賀章就不該講,君聖臣賢,和氣一團不好嗎?

賀章大聲的說道:“陛下!臣有本啓奏!今諸道隨月所需,汲汲然不能終日矣。”

“趙高、李斯之詐貪權,躬寵之罔也欲貴,皆近取乎骨肉之間,以成其凶逆!”

趙高、李斯矯詔立胡亥,大秦遂亡,是此時大明史觀的公論。

朱祁鈺就知道賀章要說恢復宰相的事兒,果不其然,賀章非常反對,而且賀章背後站的是于謙。

大明再設宰相位,于謙就是第一候選人,涉及到了他自己,他不好站出來說,就由賀章說。

賀章的聲音又大了幾分,繼續高聲說道:“霍光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匡國家,安社稷,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

“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之,久而不歸擅廢立,亡人臣禮,不道!”

霍光廢立皇帝不假,霍光死後,霍光宗族被族滅,也不假,霍光的確是權臣中的權臣。

故劍情深漢宣帝的皇后,被霍光老婆害死了,漢宣帝一代雄主,能忍得了這個?

只能說霍光討的媳婦給霍光跌份了。

賀章的聲音在整個奉天殿內迴盪:“曹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榜楚參並,五毒備至;觸情任忒,不顧憲綱,挾天子以令諸侯。”

“三馬同槽,狼子野心,路人皆知,逼曹魏禪讓而無道守天下,天下疲憊凋零四百載!”

曹操在大明的戲文裡是奸臣,唱白臉的。

司馬懿司馬家三兄弟的路人皆知,謀朝篡位,結果奪了天下守不住。

大家對這段歷史時期,都以魏晉南北朝稱,很少把晉朝看做大一統王朝,實在是跌份兒。

賀章繼續說道:“琅琊王氏王導引鼓蓋立東晉,權傾朝野!”

“王導助王敦起兵謀反,王敦攻入建康,晉元帝脫戎衣,著朝服,宮門鐵鑄,政令不出掖庭,憂憤去世!”

晉元帝司馬睿,在位六年,政令不出皇宮,整個東晉皇帝,都是虛君,各種權臣輩出,劉裕直接幹掉了整個司馬氏。

賀章往前踏了半步繼續說道:“高歡捶皇帝三拳,高聲曰狗腳朕!”

“宇文護殺三帝,護之凶逆,一試再試,固不問爲何氏子也!”

“胡元不過百載,權相擅權八十載!”

“臣請陛下三思,昔日我朝太祖高皇帝廢宰相,朝野動盪,天下不寧,實乃以史爲鑑!”

自忽必烈稱帝算起,不到一百年,換了十四個皇帝,皇帝換的頻繁,神器必然假手於人,權相擅權在蒙元一朝,是個解決不了的大難題。

賀章就差指着皇帝的鼻子怒斥皇帝欲再設宰相位,是開歷史的倒車了!

“朕信於少保。”朱祁鈺眉頭緊蹙的說道。

賀章絲毫沒有退縮的大聲說道:“於少保不常有!六百年僅此一人!”

“楊士奇擅權、王振擅權、王驥擅權,臣請陛下三思而行!”

“臣等請陛下三思而行!”朝堂過半的朝臣跪倒了地上,附和的喊着。

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發新書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904章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
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發新書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904章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