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

李賓言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他將頭功牌,放進了自己的包裹之中,希望這枚頭功牌能給他帶來好運。

膽大包天!

李賓言不確定自己這次能不能回來,整頓山東按察司上上下下,是否能夠如願的成功,他只是李賓言而已。

李賓言倒是沒有和家人談起朝中之事,簡單告別之後,他走出了官邸,等在外面的是天子緹騎和一羣錦衣衛,他們沒有多停留,向着山東的官道而去。

緹騎先行一步,騎馬快速奔向了密州方向,而李賓言只留下了兩名緹騎在身邊,坐着車駕,向着濟南府方向而去。

李賓言剛到濟南府的驛場,還沒坐穩,就聽聞有人拜訪。

“果然很快。”李賓言用力的吐了口氣,這些地方官員的鼻子,真的比狗還要靈敏。

李賓言笑着說道:“請。”

路過的御史。

御史都是天子派來的,最終還是要回去的,自然是路過,那用白花花的銀兩,砸到御史閉嘴就是。

李賓言請人進門,首先進門的是四個挑夫,他們將一個個箱子,放下,然後打開。

裡面整整齊齊的擺放着三十六塊銀磚,九塊金磚。

李賓言用力的吞了吞喉頭,呆滯的看着面前這金銀之物,他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的銀子!

來人將銀磚碼好,笑着說道:“李御史,早就聽聞御史有剛直之名,鄙人漕汶張氏七世孫張啓義見過李御史。”

“未請教。”

李賓言已經覈算出了面前的見面禮價值幾何,一塊銀磚至少十斤,一斤十六兩,三十六塊是五千七百六十兩。

而那九塊金磚纔是大頭,少說也有五百兩。

五百兩黃金按照牌價,大約等同於八千五百兩白銀。

也就是說這所謂漕汶張氏,剛一見面就砸下了一萬四千兩銀子。

這是什麼概念?

九重堂一年所有支出合計不到九百兩銀子,這裡的銀子能養十五個於少保!

李賓言坐直了身子,笑着說道:“鄙人不才,乃是陝西靈州人,字嚴正。”

漕汶張啓義認真的琢磨了下問道:“嚴正兄,可是隴西李氏?”

李賓言搖頭說道:“並不是,乃是靈州守禦千戶所軍戶出身,並無家學淵源。”

他不是什麼大門大戶出身,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中了舉人,次年便進士及第,不通人情並不是蠢笨。

張啓義眨了眨眼,趕忙賠笑俯首說道:“張某唐突,以軍戶中進士,想必也是潘江陸海,才華橫溢。”

“這是一點薄禮,不成敬意,還望李御史笑納。”

“張某聽聞,居京師大不易,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比別地要貴許多,吃穿用度,一應很貴,這點薄禮,只是見面禮,歷來到了夏冬,也會有薄禮送上。”

“今天在翠微樓爲李御史接風洗塵,還望李御史一定要賞臉。”

李賓言滿是笑容的說道:“好說好說。”

張啓義站起身來,笑着說道:“李御史舟車勞頓,就不多叨擾了,張某告辭。”

李賓言依舊是滿臉的笑容,笑着說道:“好走不遠送。”

等到張啓義離開之後,李賓站起身來,蹲到那銀磚和金磚面前,看了許久,吐了口濁氣,才站了起來。

財帛動人心,這白花花的銀子,金燦燦的金子,就堆疊的放在箱子裡。

李賓言在濟南府,像是什麼?

像李賓言。

一個窮鄉僻壤,只讀聖賢書考取了功名之後,一直在京,來到了地方,終於可以大肆索賄的御史。

這樣的人,地方官見的多了,自然是推杯換盞,氣氛熱絡至極。

短短一個月內,李賓言就把所有山東有頭有臉的人物見了個七七八八,上上下下脾氣秉性,摸了個清楚。

什麼感覺?

爛!

從上到下一片稀爛!

像極了李賓言家門前,那棵鬱鬱蔥蔥的大樹,但其實已經被蛀蟲掏空的樹幹。

李賓言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是一個貪官污吏,和所有人一團和氣,與過往的那些御史,並沒有什麼不同。

唯一不同的就是李賓言從不留宿酒樓或者娼館,即便是喝的醉醺醺的,也要回驛場住着。

三月初十,明月當空照,天朗氣清盈,春風和煦,吹過了燈紅酒綠的濟南翠微樓。

萬觀乃是正統年間的山東布政司右布政使

景泰元年,經過舉薦,升爲了左布政使,他笑着說道:“李御史,來來,再喝一個,讓卿兒待會兒陪御史一起回驛場,伺候起居。”

卿兒乃是翠微樓的頭牌,據說還未出閣,就引得濟南府上下文人墨客蜂擁而至,一睹芳容。

李賓言連連搖頭說道:“使不得,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你可不知道,兩個緹騎天天盯着李某,跟防賊一樣,當今陛下,嚴刑峻法!錦衣衛衙門裡,個個都是酷吏!居京師大不易,大不易。”

“要是被他們看到了,那是要滿門遭殃的!”

“使不得。”

萬觀不住的點頭說道:“是呀,陛下也是,弄了個官邸法,還在官邸裡放了惡犬,讓緹騎天天盯賊一樣盯着咱們。”

“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爲寇仇,莫談國事,來來來,喝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正酣。

李賓言看到月上柳梢頭,卻站起來說道:“諸位諸位,李某不勝酒力,就不久留了,諸位慢慢喝,慢慢玩。”

他站起身來,似乎腳下有點不穩當,告了個罪,歪歪斜斜的下了樓,走到了翠微樓的樓下,已經到了宵禁時分。

街上除了更夫,便沒有人影了。

李賓言站直了身子,用力的吸了口氣說道:“緹騎,都在樓上,一起拿了吧,李某已經請過旨了。”

帶着一個面甲的天子緹騎從陰影之中,走了出來,更多的穿着飛魚服的緹騎,出現在了街上。

帶着面甲的緹騎,點了點頭,示意所有的錦衣衛上樓拿人。

一陣雞飛狗跳之後,緹騎們押着一個個人犯,來到了翠微樓的小院子裡。

李賓言按個點檢,眉頭緊皺的說道:“右參議趙全不在,緹騎辛苦,估計是喝大了,倒在哪個草窩裡了。”

李賓言對這羣傢伙的酒量頗爲熟悉,這個右參議趙全,就是沒什麼酒量,還特愛喝的那種。

今天喝酒的人都被鞫了,只有李賓言一個人站着,而且他還點檢人數。

能混到布政司使、左右參議這種地步,那一個個都是人精,他們立刻就明白了,今天是李賓言做下的局。

誰能想到一向以清流自居的諫臺言官們,居然和朝廷鷹犬的錦衣衛攪合到了一起呢?

而且李賓言的演技,實在是太像一個久旱逢甘霖,貪得無厭的御史了,把他們都給騙了!

萬觀凶神惡煞的盯着李賓言,惡狠狠的啐了一口說道:“李賓言!你不得好死。”

李賓言卻不甚在意,山東的官場上會大換血,但是這裡一干十二人等,全都要押解進京。

李賓言思考的是如何能夠完成陛下交代下來的任務,整飭山東按察司。

可是整個山東的局勢糜爛無比,不把布政司一起端掉,怕是無法單獨的把按察司整飭好。

所以李賓言不斷的利用自己貪官污吏的形象,和他們打成了一片,知道了自己過往絕對不可能知道的事兒。

今日收網,一網打盡!

李賓言看着萬觀說道:“有什麼話,你到京師,跟陛下說吧。”

“千戶,右參議趙全找到了。”兩個緹騎拖着一個爛醉如泥的趙全,將其拉了過來,顯然趙全酒還沒醒呢,糊里糊塗的打着酣。

李賓言笑着說道:“麻煩緹騎將一干十二人犯,押解進京。”

天子緹騎並沒有說話,陛下從河南、南直隸、山西調任的官員,已經到驛站了,明天就可以走馬上任。

這些官員都已經經過了反覆的查補,全都是大明的蛀蟲!

待明日,山東的官員們,一擡頭,已經換了一片天。

李賓言還要留在山東,繼續整飭按察司之事,不會跟隨緹騎們一起回京,這纔是李賓言最危險的時候。

天子緹騎突然開口說道:“珍重。”

聲音通過厚厚的面甲傳來,聲音極其混沌,甚至有些含混不清,但是李賓言還是聽懂了那兩個字。

“珍重。”李賓言重重的說出了這兩個字,目送緹騎的車隊離開。

一干人等押送進京,等待查補。

朱祁鈺收到了緹騎、李賓言的奏疏,用力的吐了口濁氣。

山東密州私設市舶司的事情,徹底查清楚了。

背後的主人的確是駙馬都尉王寧次子王貞慶、駙馬都尉趙輝二人聯合漕汶張氏,一起做下的勾當。

那個帶着銀子行賄的張啓義,也一道被拉進了京師。

景泰二年的這次大案,至此已經十分清晰了。

讓朱祁鈺非常意外的是,這次孫忠一家子人,就在山東,居然沒有參與到這檔子事中,讓他頗爲遺憾。

這多好的發財的買賣!

他還說一鍋燴了,結果孫忠、孫繼宗又躲過了一劫。

“這密州私設的市舶司,經營不易。”朱祁鈺拍了拍那一層層的賬本,頗爲感慨的說道。

這個市舶司,在山東是衆所周知的秘密,它經營的是沒有勘合的貨船,這個市舶司的盈餘,主要去處有幾個方向。

第一個去處是繳稅,要想山東上上下下都閉嘴,那自然要裡裡外外打點清楚,密州市舶司從占城、滿者伯夷、爪哇等地運來廉價的米糧,衝抵賦稅。

第二個去處是官吏,帶着銀子上下打點的漕汶張氏張啓義,就是四處打點的人,必要的時候,他們還進京打點上下,欺上瞞下。

第三個去處纔是駙馬都尉王寧次子王貞慶、駙馬都尉趙輝,他們不視事,但是利錢可以一點都沒少拿。

他們負責平事。

內承運庫太監林繡稍微盤算了下,大概一年有近二十萬兩銀子,流入了王貞慶和趙輝的手中。

二十萬兩,不多嗎?

朝廷一年三百多萬石米折糧,才一百三十餘萬兩白銀!

興安俯首說道:“這密州市舶司,開都開了十多年了,貿然關了,當地因爲海貿聚集的百姓、工坊,如何自處?”

“臣愚鈍,但是此時事涉千家萬戶燈火,臣才妄言。”

朱祁鈺搖頭說道:“朕也沒說要關啊。”

興安陷入了迷茫當中。

不關,查它幹什麼?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十三章 拿去!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十三章 拿去!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