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

徐承宗站在煙雲樓的四樓瑟瑟發抖,他手裡握着價值將近五百萬兩的資產,全都是投機客們抵押來的資產。

這筆錢,真的事太多了。

他根本不敢拿着這些東西,每過一夜,他就只感覺脖子頸嘎嘎的響,像是那些天地壇下,撬骨刀撬頸椎骨的聲音。

在一大早,他就等在了雪裡,宮門一開,他立刻就請求覲見。

結果卻是看到了陛下的車駕,從西安門出來。

“走,咱們去三川門看看。”朱祁鈺打開了車窗,笑着對等着的徐承宗說道。

秦淮河從通濟門而出,至三川門而出。

南湖就在三川門外,南湖堆煤場就在南湖湖畔,那邊有個別苑,朱祁鈺入城就看到了。

南湖別苑,南北長,東西狹,園景佈局以山池爲中心,巧於因借,渾然天成。

假山又構曲澗,鬱盤亭廊、羨魚檻、三星橋、涵玉亭及清鈴廊等等,繞水而構,與假山相映成趣。

他來的時候,南京剛入了秋,南湖別苑,大樹參天,竹影婆娑,蒼涼廓落,古樸清幽,十分別致。

可比朱祁鈺住的鬼城要好多了。

朱祁鈺的車駕出了西安門後,數千名掌令官,帶着軍卒,開始推着排車出城,雪停了,雪開始化的時候,就有可能凍死人。

陛下已經準備兩天,讓掌令官帶着諸多軍卒,準備到南京各坊去售煤。

廬州、安慶府、太平府、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杭州府、寧波府的煤市口也都有掌令官推着車去運煤。

石彪在寧波市舶司,帶着大軍配合着陛下的放煤行動。

一輛輛的排車從西安門和北安門出,向着南京城的角角落落而去,如同洪水放閘了一般,無數斤煤,如同那洪峰,從皇城向着內城、外城、城郭,奔涌而去。

滔滔不絕,源源不斷。

朱祁鈺說了,他有三億斤煤,就是有三億斤,但是有些人,就是不信。

朱祁鈺來到了三川門上,看着南湖堆煤場那一座座的小山,無不感慨的說道:“這就是他們的底氣啊,兩億斤煤。”

“這一下子,決計不會凍死人了,朕最後這一次,四文一斤,他們已經高價消耗了所有的底氣,現在只能跟着朕四文一斤去放煤了。”

徐顯宗無奈的說道:“陛下,他們怕是沒有明日了。”

“陛下是仁君,一分利,青黃分,但是可不是所有人都一分利的,陛下要抵押,但是有的地方不要抵押。”

“他們前日在臣這裡抵押了全部的資財,昨日就去錢莊借錢了,唉。”

“他們還不了錢,那些放錢的人,就會逼着他們還錢了。”

大明朝的催債,也可以叫做追租。

這幫人有錢的時候,自然是錢莊子的爺,沒錢還欠錢的時候,那就是孫子,要追着討了。

“活該吧。”徐顯宗嘆息。

叛軍被陛下平了,勢要豪右之家跟陛下作對,被陛下給殺了,鉅商富賈,非要跟陛下碰一碰,取死之道罷了。

徐顯宗再次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朱祁鈺看着城內無數的掌令官推着排車,和百姓們買賣着煤炭,再看看城外,那二十多座的煤山,周圍的商賈如喪考妣。

奪人錢財,不就是殺人父母嗎?這些商賈的確是如喪考妣。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過年了要不要給俘虜營填點衣帽褲鞋,這眼看着寒冬已至,也要過年了,是不是可以開恩?”

于謙在勸仁恕,這些煤,都是叛軍的俘虜營日夜不輟的挖了出來,送到了南衙,今日陛下能夠放煤,這些俘虜們當得一功。

陛下寬宥了他們三個月的苦役期,但是于謙覺得過年了,俘虜營難免想家,這次戴罪立功,是不是可以給點優待。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以每人一銀的標準,給他們購置了衣帽褲鞋、過年年貨,這次過年,每人約有三斤肉。”

“過年是個好機會啊,是瓦解他們拒絕改造的最好時期,朕已經讓武清侯去籌備了,等到過年的時候,熱鬧熱鬧,各地風俗不同,讓他們都把家鄉的風采展示一下。”

“徹底摧毀他們的抵抗意志!如果有一天,再有人拉着他們當叛軍,他們還會做嗎?絕對不會。”

“他們是貳臣賊子,如何解決他們?全都一刀砍了嗎?”

“且不說朕,京營的軍卒是朕的軍士,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在戰場拼殺,可以不計生死,那是戰場!”

“但是讓軍卒對手無寸鐵的人下手,非朕所願,亦非軍士們所願。”

得虧朱祁鈺後世是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他見的多了,否則這二十四萬的大軍俘虜,處理起來,太過於麻煩了。

于謙這才知道,陛下原來早就準備好了,叛軍營每人一銀幣標準去過年,的確是完全足夠了。

正統十四年年末的時候,于謙想讓陛下收回四品以上封賞,給京營每人一兩銀,做過年用。

文官們不同意,但是胡濙說武官費錢,文官不費錢,罰文官,不罰武官。

朱祁鈺直接讓朝臣別吵了,內帑把那二十萬兩銀子出了。

每人一銀幣,的確是可以過個好年了。

朱祁鈺繼續說道:“叛軍每人一銀,大軍異地過年,朕每人給了五銀幣過年。”

“沒有組織度的叛軍,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誰他們組織起來的?是四武團營,他們纔是首功,又是異地過年,朕不能寒了軍士們的心。”

“這都出徵半年了,打下了南衙,但是湖廣和廣州還未定,朕未曾放賞授勳,他們可能已經有什麼情緒了。”

于謙面色數變俯首說道:“陛下是聽聞了什麼嗎?”

朱祁鈺笑着說道:“那倒沒有,咱十二團營的軍士們,都知道朕說話算話。”

于謙鬆了口氣,他還以爲陛下聽聞了什麼,原來是防患於未然。

他還奇怪,十二團營就差把忠誠兩個字刻在臉上了,還能出什麼亂子?

原來是陛下心繫軍士,怕他們在異地過年,又一直等不到恩賞,有想法。

有句老話,叫人心都是肉長的,陛下對軍士們極好,身前事、身後名、身後事,都有安排。

換個亂臣賊子上臺,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

趙匡胤倒是黃袍加身了,整個大宋朝,都是重文輕武。

歷史的教訓已經足夠了。

“吵起來了。”朱祁鈺樂呵呵的看着三川門下,那些商賈們圍住了他們的商總,聲嘶力竭。

嶽謙和季鐸兩個人隨着人流走入了圍場。

兩淮的鹽商,兩浙的海商,湖廣的田主,終於把他們的商總圍在了煤山之下。

“大家聽我說!”胡瑋銘歇斯底里的喊道:“安靜一下!”

胡瑋銘怒聲吼道:“陛下在煤市口放煤,四文一枚,但是這個價兒,他是賠錢的!他能放幾天?這寒潮眼看着還有些日子,倒是再下雪,這煤價不就漲上去了嗎?!”

嶽謙暴起,將手中的煤塊砸向了胡瑋銘,怒吼道:“放恁娘狗屁!”

“大家別聽他胡咧咧!”

“陛下已經張榜了,今日四文,明日漲到五文!以後整個江南的煤價不會超過十文一斤!陛下有馬鞍廠、江淮廠兩座煤場!”

“咱們的煤炸都砸在手裡了!”

嶽謙喊完,退出了人羣,深藏功與名。

胡瑋銘已經怒到了極點,他憤怒的喊道:“當初說好的盈虧自負,是老子讓你們一起參與的?你們自己見錢眼開,去煙雲樓借,去錢莊子借,是老子讓你們借的嗎?”

“現在怪到老子頭上,你們前幾日還高喊,胡商總說的好呢!”

陳廣祺縮了兩步,他是這三個商總之中,最膽小的那個。

他有些驚慌失措的往煤山上退了退,羣情激奮下,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吳炳建面色煞白,但是如果安撫不下來這羣商賈,他們今天絕對活不下去。

他哆哆嗦嗦的說道:“就算是這樣,咱們也可以把煤運到…運到兩廣去,那邊還未戡定,要煤!對,是這樣!”

一名商賈已經出離的憤怒了,到了這個地步,這三個商總,還要騙他們!

“你是說兩廣要煤炸嗎?咱們這是小煤塊,是給百姓生火用的,又不能爐用,騙鬼呢!”

“別聽他們胡說!砸死他們!”

“砸死他們!”

陳廣祺終於撐不住了向着煤山上跑去。

而胡瑋銘和吳炳建,還打算撐一撐,但是看着撲上來的人羣,終於嚇破了膽,哀嚎了一聲向着煤山上跑去。

商賈們自然不會放過他們,立刻就追了上去。

太陽高懸,已經到了晌午的時間,地熱已經升起,煤山上的積雪其實已經有些鬆動了,再加上那麼多人追打三位商總。

煤山居然也有了鬆動之意,幾百名商賈追打這商賈自然是手蹬腳刨。

只聽到嘩啦啦的響聲不絕於耳,但是商賈們根本顧不得這聲音,他們只想打死那三名商總。

在嘩啦啦的響聲之後,煤山終於發生了滑塌。

煤塊已經沒有完全解凍,裡面依舊凍着,如同脫落一樣,煤炭、支架嘩啦啦而去,鋪天蓋地的將一衆商賈掩埋其間。

“哎呦!壞了,出事了!”嶽謙一拍手,大聲的喊道:“衙役!緹騎!”

這種堆積起來的堆積物,是個人都知道,剛下完雪,靠近不得。

熱脹冷縮是自然之道,當年都江堰建造的時候,都知道火燒潑水,就容易開山了。

朱祁鈺站在三川門的五鳳樓上,看着煤堆砌的山轟然而下,平靜的說道:“得,他們永遠也還不起朕的錢了。”

興安感慨萬千的看着這一幕,眼神中露着光,拍着憑欄說道:“原來這就是山崩啊!”

于謙打了個哆嗦,這個興安,這個時候,居然在觀察山崩,是下次做儀注的時候,怕自己的描述的不夠清晰嗎?

“走,去往南湖別苑!”朱祁鈺開始下樓,他打算在南湖別苑過年,佔地三百餘畝的湖畔別苑,住的比皇宮裡舒服。

南京留都的皇城,多年未曾修補,對付對付自然可以,但是又更好的宅子,他當然住更好的地方了。

南湖別苑雖然小,但是足夠精緻。

朱祁鈺一邊走一邊對李賢說道:“讓邸報把這件事從頭到尾寫上,朕三番五次的勸說,還有他們在神樂仙都說的話,定要寫上。”

“也讓天下人看看,這等投機客的下場。”

李賢俯首說道:“臣領旨。”

他又看了一眼那些被煤炸掩埋的商賈,笑容滿面,他學會了。

朱祁鈺是極爲擅長殺人誅心的,這一點,北衙從上到下都深有體會。

帝不動,我不動,帝一動,我惶恐。

在北衙,那是連孩子,都會唱的童謠。

陛下說啥就做啥,沒事別跟陛下找不自在,那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三川門外的堆煤場,聚集了一批蠢貨。

而此時的神仙留都,聚集了一羣聰明人。

神仙留都的聰明人,他們確切的知道,到了這一步,三商總也毫無辦法。

大家都已經完了。

這裡的樂工今日很忙碌,她們依舊在唱着千年來唱的曲,琵琶聲聲聲入耳,清脆的聲音在秦金樓內徘徊着。

唱曲的人,是大價錢請來的江南名角。

本來,請這名角來唱曲,是爲了慶祝這天晴雪化,可以準備拋售煤炸,賺錢了。

“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一箇中年商賈站了起來,不斷的拍手,然後將手中最後一錠金花銀,放在了案桌上作爲茶錢。

只見這中年商賈,縱身一躍,砸在了樓下了的秦淮河中。

秦淮河上凍結冰,但是冰層並不厚,這一躍砸破了冰面,咕嚕咕嚕的響聲響起,水面下升起了一捧血霧。

而後是數十人,接連從秦金樓上一躍而下,砸進了秦淮河中。

砰砰砰的響聲,不絕於耳。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江南名角收起了琵琶,唱完了《鶯鶯傳》的續四十回。

“唉。”一聲輕嘆。

她唱完了,卻已然沒有了觀衆。

而此時朱祁鈺在南湖別苑的鶴林堂內,召集了羣臣。

朱祁鈺從來不是個嗜殺的人。

但是他今天臉上的笑容一直不斷,他辦了件大事,給太祖太宗皇帝出了口氣。

當年太祖高皇帝想要遷都,自己的太子朱標還累死了,太宗文皇帝想要遷都,最後也走了。

不就是這南京城不夠絕對的忠誠嗎?朱祁鈺今天很高興,他給太祖太宗皇帝出了口惡氣。

這幫龜孫,今天在秦淮河的下游,被他們自己堆起來的煤山給埋了,在秦淮河的上游,在銷金窟裡,一躍而下。

朱祁鈺滿臉笑容。

高興。

“但是我們不能放鬆警惕,南京城雖然太平,但是朕有些想法。”朱祁鈺止住了笑意,面色平靜的說道。

“你們覺不覺得南直隸實在是太大了?這裡如此的富饒,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揚州府,太過於富有,也太大了。”

朱祁鈺低聲說道:“不如,咱們把他拆了吧。”

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
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