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

于謙讓人拿來了一隻信鴿,京師的鴿舍,在會同館,也在講武堂內。

在信鴿制度推行期間,于謙一直在督辦此事。

從河套到南衙,從湖廣到貴州,都有于謙養的鴿舍。

養鴿子並不貴,但是在過去入不敷出的大明朝,大明支付不起行政費用。

于謙在地方履職十九年,又在朝廷執掌牛耳六年有餘,他深知朝廷每一道政令,靡費頗重,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養鴿子,最大的成本是行政費用,而非鴿子本身。

朱祁鈺看着那隻信鴿,是灰黑色的鴿子,而非普通見到的大白鴿,其腳上綁着一個竹筒一樣的哨子,飛起來的時候,聲似鳴鏑。

這個哨子,就是表明這鴿子乃是朝廷養的鴿子,等閒不要射殺。

與朱祁鈺想的不同,鴿子的信,並非系在腳上,而是背在身上。

相比較普通的肉鴿,這信鴿的羽毛是灰黑色,嘴闊、眼大、體型較小、鼻瘤潔白緊湊,羽毛頗爲柔順。

朱祁鈺把玩了一下手中的鴿子,忽然一愣,自己日後的諡號,會不會是明鴿宗?

不過他很快就放下了這種想法,和于謙聊起了信鴿的養殖和通信。

“於少保,這鴿子哪來的?”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

于謙想了想說道:“其實臣所養的鴿子,名叫鳳尾齊,乃是陝西種,另外有巫山積雪、亮翅、靴頭、射宮等等三十餘種。”

“《相馬經》曰:馬頭爲王欲得方,則相鴿曰:目爲丞目欲得明。馬好不好看馬頭是否方正,鴿好不好,要看眼睛是否澄澈。”

“臣寫了一本《相鴿經》不足兩萬字,從論鴿、花色、飛放、翻跳、典故等五個方面入手,總論鴿子的養殖。”

于謙將自己的《鴿經》遞給了陛下,滿是笑意的說道:“還沒寫完。”

朱祁鈺不由的想起來了《論桐油》,這玩意兒的價值不言而喻。

大明人總是如此,兜兜轉轉,最後都繞到了著書立說之事上。

朱祁鈺收起了那本《鴿經》說道:“於少保,有人會罵你的,說你空耗國帑,玩物喪志啊。”

于謙倒是無所謂的說道:“罵就罵唄,又不掉兩塊肉,現在考成法壓在他們頭上,不想點辦法,官帽子就丟了。”

天下最酷烈的考成法,在頭頂高懸,完不成考成法,就得吃掛落,在選擇玩物喪志還是選擇考評變差這件事上,自然是選擇完成考成法再說。

罵于謙玩物喪志之前,必然先罵皇帝酷烈至極。

歷朝歷代總是非常容易走入一個怪圈之中,往往走上巔峰之後,立刻就開始由盛轉衰,這其中的理由不計其數,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

呈平日久,社會漫逸出只重形式、大搞面子工程、表面文章、不注重實效的浮誇風氣。

表現在官場上,則是欺上瞞下、虛報僞報的現象滋生蔓延,能捂就捂,能堵就堵,拿皇帝的話當屁放,拿朝廷的政令當一紙空文,拿雞毛當令箭,比比皆是。

表現在民間,就是尚奢、競奢現象極爲嚴重,比車駕、比服飾、比妝容、比侍女數量、比蛐蛐、比鳥等等,攀比競奢風氣濃重。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既然要比一比,不如比一比信鴿?

朱祁鈺和于謙聊了很久,不知不覺中繞回了濟州島的問題。

“很有趣。”朱祁鈺有些好奇的說道:“一旦我們完成了濟州島、琉球列島的佈防,倭寇就不能繞過去攻打我大明,保海疆安全,才能保大明安泰。”

朱祁鈺在來到大明之前,總是覺得古人行兵打仗有些笨重。

他們爲何不能繞開城池、關隘,直取京師呢?

他這個疑問,主要是見識到了後世義勇軍的輕步兵,動不動就大穿插神出鬼沒,大迂迴突襲千里之後產生的疑問。

到了大明之後,他才知道,大穿插、大迂迴的戰術,想要執行起來,難於登天!

即便在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能做到這種大穿插、大迂迴的戰術的也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朱祁鈺滿是興奮的說道:“而且花費在琉球和濟州島的費用,遠遠低於在沿海設立巡檢司的代價。”

沿海佈防的一千三百多所巡檢司,在宣德、正統年間相繼崩潰,軍屯衛所軍卒逃屯。

巡檢司廢置的原因之一就是太貴了。

巡檢司制度的敗壞,是興文匽武的二十四年的一個註腳。

而這種制度的敗壞,給大明帶來了刻骨銘心的悲劇,在嘉靖年間愈演愈烈的倭患,就是代價。

巡檢司的敗壞,也不僅僅是因爲朝廷政策風向調頭,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其高昂的價格,這部分包括了民生、軍備。屯田、船舶修繕等等。

有兩個解決之法,第一個就是遷界,將沿海百姓,遷入內地,清廷就是這麼做的,可是沒有執行三年,就執行不下去了。

第二個方法,就是打出去。

在濟州島、琉球駐防,花費小,就可以有效減緩倭患,倭寇不可能繞開這兩個戰略要地,直撲大明,那是送死,不是擾邊。

在這兩個地方駐軍,相比較一千三百餘所巡檢司,便宜太多太多了。

陳懋終於開口說道:“陛下,北宋時候,興文匽武,築千百城,而無一用。”

“金人可以長驅直入數千裡,饒過城池,從北衙打到開封,就用了四個月。”

歷朝歷代,城池的意義,就是必須攻破,但凡是想要饒過,那就代表着將自己的背後,交給了對手予取予奪。

對手可以大股部隊前後夾擊,可以小股部隊襲擾,如果這兩種膽量都沒有,膽子極小的軍將,也可以騷擾對方的補給線,只要將對方的補給線切斷,餓死對手。

可是北宋末年的兩次開封之戰,金人各種跳蛙戰術,繞過各種城池,甚至打到了臨安城腳下。

陳懋和楊洪都一樣,用北宋的例子,勸諫陛下重文輕武的最後結果。

以文制武是軍事政治化的必要手段,但是興文匽武,就是過猶不及了。

于謙無不感慨的說道:“當初關二爺一心北伐,將背後交給了盟友,卻被孫權小兒從背後攻伐佔據荊州,最終導致了敗走麥城,可悲可嘆。”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以漢獻帝在許昌,離荊州太近了,想要遷都,避其鋒芒,可見關羽在荊州的所作所爲對曹操形成了多麼大的威脅。

然後孫權在關羽和曹操爭鋒之時,背後偷襲了荊州,最終把關羽逼上了絕路。

孫權在擒殺關羽之後,帶着關羽的頭顱作爲賀禮,向曹操俯首稱臣,勸曹操登基稱帝代漢,曹操怒斥孫權乃是小兒也!

即便是自認梟雄的曹操,在獲得了滔天的好處之後,依舊是不齒孫權的行徑。

當時孫劉乃是聯盟,這種背盟的行徑,不僅僅是道義上的問題,還有戰略上的問題。

孫吳佔據荊州,曹魏絲毫不懼,因爲自此之後,孫吳只想偏安一隅,根本不想北伐,得過且過了。

而蜀漢佔據荊州,那意義完全不同了。

即便是把背後交給盟友,依舊不安全。

朱祁鈺、于謙、陳懋,都在討論濟州島和琉球列島的軍事、政治、經濟意義,舉足輕重。

這意味着大明海疆的安泰,大明沿海地區的安泰。

于謙看着濟州島,嘆息的說道:“就怕李瑈不肯給啊。”

“相比較倭患,朝鮮更怕大明,因爲倭國侵入朝鮮,他們可以請大明救援。”

“可是大明要是佔了濟州島,濟州島的後背就是朝鮮,大明必然圖謀朝鮮。”

“如果強圖,必然招致朝鮮和倭國聯盟,脣亡齒寒的道理,朝鮮君臣也明白。”

于謙換位思考了下,站在了朝鮮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朝鮮不見得肯給大明濟州島。

“由不得他。”朱祁鈺平靜的說道。

于謙眼瞅着自己勸仁恕又失敗了,只能面色沉重的看着朝鮮的位置,陷入了沉思。

朝鮮被倭寇打了可以喊爸爸幫忙,若是朝鮮被都大明打了呢?

他去哪裡求援呢?

中秋節很快就到了,街頭張燈結綵,今年的京師街頭,最多的就是孩子,他們成羣結隊的街頭奔跑着,他們的兩個髮髻的總角上插着楊柳枝,父母衣物上的補子也換成了鞦韆補子。

而京師也變成了花的海洋,秋海棠、玉簪花開遍了整個京師,而家家供月餅、瓜果,等候月上柳梢頭,焚香之後,即大肆飲啖。

京師內外花會無數,賞花出遊者極多,好不熱鬧。

臘月二十三到大年初六,大明人人皆葫蘆景補子,葫蘆即爲福祿。

而到了上元節則是燈景補子,京師都是上元節的燈會,彩燈萬盞。

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則是五毒艾虎補子,五毒裝飾,寓意消滅五毒、驅邪避害。

到了七夕節有鵲橋補子、到了重陽節日有景菊花補子和到了冬至日有陽生補子。

京師處處皆熱鬧,今年的孩子尤其的多。

興安打開了窗,八月份,天氣轉涼,寒風起,平日陛下不在,會開一個時辰的窗通風換氣。

今日陛下在御書房,他還是開了窗,因爲屋內在焚香。

興安的面色比較沉重,和京師歡快的氛圍,格格不入。

因爲陛下這幾日並沒有回泰安宮,而是一直住在講武堂內。

每到中秋節這幾日,朱祁鈺身上的戾氣,就格外的重。

他在講武堂的御書房內,設着土木堡戰亡軍士的靈牌,興安在中秋節這天,擺上了祭品。

陛下點燃了三炷香,冉冉升起的煙氣,將靈牌籠罩在了香燭之間。

興安不知道大明是不是漸漸淡忘了土木堡大敗的傷口,但是他知道,陛下沒忘。

“是不是覺得朕矯情?”朱祁鈺愣愣的問道。

每年祭祀的時候,他都會看到幻想,那些死在土木堡的英靈,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初的暴戾,只是靜靜的看着他。

興安嚇了個哆嗦,俯首說道:“臣不敢!臣更不這麼想!”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主!”

“陛下時刻謹記大明當日之恥!乃是大明之幸!”

興安說完遲遲沒等到陛下的迴應,他鬢角的汗都流下來了,稍微擡頭看了一眼,才發現,陛下只是自說自話罷了,壓根不是跟他說話。

因爲陛下的眼神,有點失神。

香燭燃盡,朱祁鈺的眼底恢復了清明之色,看着興安俯首請罪的模樣,笑着說道:“平身吧,朕不是問你,朕問自己。”

朱祁鈺在問心。

興安將祭品拿下,將靈牌翻轉朝內,沒人知道這牌子上寫着什麼,除了興安和朱祁鈺二人。

“陛下,有件喜事,李淑妃昨日誕下了一個千金,陳昭儀今天添了一個麒麟兒。”

陛下這幾日不在泰安宮內,陛下身上戾氣極重,一直到祭祀亡魂之後,興安才說起了好消息。

李惜兒生了個女兒,而陳婉娘生了個兒子。

陳婉娘因爲出身不好,懷了身孕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昭儀罷了。

洪武三年,太祖高皇帝禁九嬪,大明的宮廷只有一後三夫人,當然大明皇帝的妃子並不少。

“禮部尚書胡濙上了幾個名字,請陛下爲皇嗣賜名。”興安拿出了一份奏疏,這是胡濙早就準備好的。

胡濙現在是太子少師,在泰安宮負責教導皇嗣們的學業。

“就這個吧,李淑妃的女兒,賜名朱見蓉。陳昭儀的麒麟兒朱見澤。”朱祁鈺圈了兩個名字。

現在朱祁鈺有四個皇子,長子朱見濟、嫡子朱見澄、三皇子朱見浚、四皇子朱見澤,三個女兒,長女朱見薇,次女朱見芝,三女朱見蓉。

還有一個義子,朱愈。

這裡面最屬這朱見浚調皮,畢竟他母親唐雲燕,面對泰安宮遇襲,懷有身孕還躍躍欲試。

屬朱愈最爲穩重。

朱愈是墩臺遠侯的孩子,父親死於邊野,母親死於產中出血,這孩子還有黃疸,最後被陸子才所救。

朱見濟最爲聰慧,學業的進度最快,胡濙、王直兩位太子少師,對朱見濟的學業最爲滿意。

朱祁鈺忽然疑惑的問道:“大秦國公主埃萊娜,什麼時候入宮,定好了嗎?”

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730章 無題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688章 康國公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730章 無題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
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730章 無題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688章 康國公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730章 無題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