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

王復原配劉氏,是名門閨秀,乃是光州劉氏大宗,洪武年間,光州劉氏遷至山西洪洞德化坊,而劉氏的父親劉恭是永樂二年進士二甲第四十三名,官至文林郎、兵馬司副指揮,永樂二十二年病逝於任上,王復是豪奢大戶,本人就是進士,而且弓馬嫺熟,其髮妻自然是要門當戶對才行。

登聞鼓響了,這就是大事中的大事,按照大明祖制《大誥》規定,登聞鼓響,皇帝就必須要親自過問,親自審訊,親自處置,大明有三法司會審,有九卿共議的圓審,還有二十四廷臣的廷議,而登聞鼓案,大明內外臣工皆要問詢的朝議要案。

朱祁鈺一直在看劉氏的狀書,這狀書是劉氏自己寫的,朱祁鈺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動着,思索着這件事如何處置。

最麻煩的地方在於,大明不能堂而皇之的揭曉王復是大明墩臺遠侯的身份。

來自康國的情報顯示,瓦剌諸部的臺吉們甚至是也先、伯顏帖木兒、和碩等人已經清楚的知道了王復是大明的內鬼,畢竟王復的康宮守衛,並非怯薛,而是墩臺遠侯,爲了面子上過得去,怯薛軍萬戶和碩把康宮戍衛叫做鐵林,這是涉及到康國國本的問題,所有人都避而不談。

也先也不能談,談了就是逼王復跟他火併,談了,這康國就沒了。

可如果大明將王復是墩臺遠侯的消息廣而告之,那麼王覆在康國就會陷入絕對的被動當中。

“明日朝會,就讓登聞鼓院宣劉氏上殿陳情,敕刑部不得以妻告夫論,再找幾個奢員,康國公夫人和公世子的水食皆要有奢員先嚐過。”朱祁鈺停下了敲動的手指,對着興安下達着指示,在大明妻告夫,無論夫君犯了什麼過錯,妻都要入監一年半。

大明的牢房可不分男女囚,這劉氏若是進了牢房,王復明日真的背明,朱祁鈺都覺得王復情有可原。

朱祁鈺又眉頭稍蹙的說道:“盧忠,你差遣兩百騎,把會同館給保護好,別出什麼亂子。”

盧忠想了想俯首說道:“陛下在東城還有個宅子,會同館人多眼雜,還是把康國公夫人和公世子送到宅子那邊?”

“嗯,這事兒你來辦,康國公在康定有康宮,咱大明不能給康國公建個康宮,國公府還是得有一處,落腳用。”朱祁鈺對盧忠的建議良言嘉納,在保護人和抄家這塊,盧都督是專業的。

登聞鼓院本無院牆,後來爲何有了院牆還落了鎖?這登聞鼓,很容易就變成了朝堂狗斗的工具。

朱祁鈺又宣見了于謙、賀章二人,商議了此事,這商量來商量去也不過是確定了這件事的基本走向,而後朱祁鈺又叫來了胡濙胡少師,這種事兒,顯然胡濙這個五十年份的禮部尚書,專業更加對口。

胡濙也早就聽聞了此事,見了皇帝,就出了個主意,展現出了五十年份禮部尚書的功力來。

兩次大雪,大明京師的雪還未融化,皓月當空和積雪相映成輝,朱祁鈺踏着雪和月光,回到了後院,解開了大氅,掛在了門前,冉思娘半倚着堆雲砌雪的軟榻之上,慵懶至極,桌上擺着一堆的堅果,她捧着一本話本看的入迷。

汪皇后則是坐在軟塌的另一頭,就着石灰噴燈的光,在畫板上認真的勾勒着。

“夫君回來了?”汪皇后放下了手中的畫筆,笑着見了一個禮,冉思娘在汪皇后面前可不敢造次,只是見禮不敢多言,朱祁鈺不見得能拿得住冉思娘這個妖精,但是汪皇后拿得住。

“嗯。”朱祁鈺點了點頭,不甚在意的說道:“你們忙你們的,咱先去洗漱。”

汪皇后這個六宮之主的位置,穩若泰山,今天過來這後院,是跟朱祁鈺說那兩個入宮秀女之事,貴人也封了,皇帝遲遲沒有寵幸,兩個貴人跑去找汪皇后哭訴,可惜的是,汪皇后和朱祁鈺這說着說着就說到了榻上去,這兩個貴人的事兒未能來得及開口。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要去大朝會,這已經是景泰十一年最後一次大朝會了,他起了個大早,本來不想吵醒汪皇后,結果他睜開眼,汪皇后已經在給朱祁鈺準備冕服了。

汪皇后給朱祁鈺穿着衣物,一邊說道:“兩個貴人哭的梨花帶雨,我見猶憐,這入宮兩個月,國朝無戰事,陛下國事不甚繁重,也應宣見寵幸,這思娘有了身孕,這兩個貴人頂這個闕正好,我問興安,興安說都是他的錯,把雲燕妹妹給頂替上了。”

“興安辦事有分寸,我一聽就知道是夫君的意思。”

“現在這雲燕妹妹也有了身孕,讓這兩個貴人來伺候夫君?”

“聽娘子安排。”朱祁鈺從善如流,其實他本來打算讓陳婉娘或者杭賢過來,但是汪皇后已經開口了,便沒有不答應的道理,這泰安宮還得汪皇后打理。

汪皇后給朱祁鈺帶上的十二旒冕,似是想到了什麼,掩着嘴角笑了一下說道:“夫君也悠着點,我伺候夫君這麼些年,還力有不逮,這倆小娘子都是剛出窯的瓷器,夫君勢大力沉,可別把瓷器碰碎了,讓思娘看診纔是,思娘怕是得樂幾個月。”

疏浚好的水路自然是暢通無比,沒疏浚過的水路,疏浚的過程也是其樂無窮。

“我昨日聽聞了康國公元配劉氏敲了登聞鼓,便準備了這道懿旨,這外廷之事,臣妾也不知道其詳,不知道能不能幫得上夫君。”汪皇后給朱祁鈺綁上了冕服素紗大帶(腰帶),用金鉤掛在了衝牙之上,而後整理了下這大帶上的五彩絛,就這個五彩絛,看似簡單,可冉思娘學了很久,都學不會怎麼去整理。

朱祁鈺看着桌上打開的懿旨,笑着說道:“知我心者,娘子也。”

“咱去上朝了,過年這些日子,娘子就留在這後院?也省得母親天天唸叨你。”朱祁鈺的手有些不老實,卻被汪皇后抻開,這冕服穿起來格外的麻煩,弄亂了再穿就誤了上朝的時辰,寵冠後宮的冉思娘也不敢做抻開這個動作,皇后卻可以做得。

皇帝生母吳太后對冉思娘不滿意,因爲冉思娘操持的醫道賤業,吳太后對皇后也不滿意,因爲汪皇后主持巾幗堂,整日裡拋頭露面,也不在宮中。

吳太后奈何不了汪皇后,也奈何不了冉思娘,一個握着六宮之主的印綬,一個握着泰安宮的財權。

“好。”汪皇后又端詳了一圈,夫君這身骨確實能撐得起這冕服來,冕服裝飾繁瑣,就連着蔽膝都繡着十二章裡的四章,很容易喧賓奪主,可是她的夫君穿上,首先注意的到的是夫君,而不是衣物。

汪皇后突然踮起了腳尖,在朱祁鈺耳邊輕聲說道:“夫君長得真好看。”

汪皇后說完便抽身而去,根本不給朱祁鈺反應的機會,躲得遠遠的,笑個不停,朱祁鈺搖了搖頭,笑着說道:“調皮。”

這冕服穿起來有些重,而且行動不便,興安一直在大駕玉輅前等着,見陛下上了車架,才一甩拂塵,大聲的唱道:“起駕!”

忠國公石亨上到了白象的身上,扛着自己的鉤鐮槍,拍了拍白象,在太常寺的樂班奏樂聲和號角聲中,駕着白象向着承天門而去,十八架先導車亦步亦趨的前進着,九六三,十八匹馬拉動的大駕玉輅穩穩的前進。

朱祁鈺曾經就石亨做先導的問題,和石亨詳談過,畢竟已經貴爲國公,今非昔比,再一直讓國公爺做這個等同於牽馬墜蹬之事,有損國公的顏面,朱祁鈺的意思是讓石亨的侄子定遠伯石彪爲先導。

可是忠國公石亨不這麼認爲,爲陛下前驅這個差事,怎麼是損了體面,分明是體面本身。

最後,這爲陛下前驅之事,還是給皇帝養白象的忠國公石亨繼續主持。

淨鞭三聲響,羣臣魚貫入朝,三呼萬歲,大明最後一次的朝會便開始了。

小黃門拉開了明光甲葵花引首、抹金軸的青色誥命詔書,興安看着上面的柳葉篆,陰陽頓挫的喊道:“奉天誥命皇后,有旨:”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爲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今有康國公元配劉氏,性行溫良,克嫺內則,淑德含章,人品端方,嘉惠成於自然,仁孝本於天賦,特賜一品誥命夫人,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鹹使知聞。”

這就是汪皇后給朱祁鈺的那本誥命懿旨,裡面的內容是冊封王復元配爲誥命夫人,這道懿旨並不難懂,開篇引《詩經·衛風·伯兮》之言,這是先秦時一個女子在丈夫從軍之後,爲了表達對丈夫的思念所作。

其整句譯爲: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國的英雄。我的丈夫執長殳,做了君王的前鋒。自從丈夫東行後,頭髮散亂像飛蓬。膏脂哪樣還缺少?可爲誰修飾我的顏容!

這個引用,便是引經據典,王復爲君王前驅之事不能明說,引經據典,大約就是懂的都懂。

命婦皆由六宮之主管束,恩封詔書理應太后懿旨,可孫太后交了權,吳太后不掌權,自然是皇后懿旨。

“宣一品誥命夫人劉氏。”朱祁鈺對着興安說道。

登聞鼓案是頭等大事,朝議大會本就是宣佈爲主,真的做決定在文華殿的廷議廷推之上。

“宣一品誥命夫人劉氏覲見。”興安吊着嗓門喊着,站在奉天殿前的小黃門們,朗聲齊喝,就將大明皇帝的天語綸音傳到了宮門處。

劉氏拉着兩個孩子,候在左順門,在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情況下,就被套上了誥命夫人衣服,旨意也傳到了劉氏的手中。

劉氏帶着兩個孩子一步一步的走進了奉天殿內,三拜五叩後,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說道:“罪婦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妻告夫,無論對錯,都要入監,劉氏自稱罪婦,若不是聽聞阿史那儀帶着那個王永貞那個野種回了大明,她也不會去敲登聞鼓。

興安看着面前拉開的聖旨,又看了眼陛下,大聲的喊道:“奉天承運皇帝,有旨:無罪,欽此。”

這是興安這些年宣讀聖旨裡最簡單的一個,裡面就倆字,無罪。

這是朱祁鈺在動用皇帝的司法特權,啓動了非刑之正的程序,不講任何道理、不講任何原則的寬宥了劉氏妻告夫的罪狀。

妻告夫有罪,這不是大明獨有的,比如兩宋著名詞人李清照,就告了她的夫君張汝舟不法,張汝舟有罪褫奪了官身充軍柳州,而李清照也鋃鐺入獄。

刑部尚書俞士悅握着笏板,多少有些無奈,陛下昨日已經照會,刑部也拿出了章程,打算從這親親之誼的五常大倫的角度去請皇帝寬宥,再加上今日誥命夫人的榮恩,要想治劉氏有罪,得先褫奪了這一品誥命夫人的榮恩。

俞士悅大抵能理解陛下爲何會直接下旨,不想讓刑部難做,讓刑部尚書被仕林們口誅筆伐爲佞臣罷了。

俞士悅作爲大明朝堂十一年不倒的刑部尚書,這點風雨,他還是能承受的住的。

“陛下,如此兒戲寬宥,臣以爲不妥!”刑科給事中程思敏聽聞如此荒唐詔書,立刻站了出來俯首說道:“大明國法在前,賊酋王複本爲我大明官員,在奉天殿上逞口舌之快,行不法忤逆聖意,而後奉賊爲主,已成賊酋,陛下英明以國事爲重,不計前嫌,恩榮封康國公,以靖邊安,臣肯陛下還請三思。”

俞士悅聽聞立刻頭皮發麻,程思敏雖然是科道言官,但他是刑科給事中,程思敏是完全不懂。

俞士悅立刻出班俯首說道:“陛下容稟,程給事中剛剛從雲南巡檢邊方歸京五日,京中事多有不察,此言此語,皆因知其一,不知其二。”

朱祁鈺還以爲這程思敏是這跳上來的第一條魚,結果看着程思敏一臉迷茫的模樣,搖頭說道:“歸班吧。”

程思敏入京五日,並不懂這《京官的自我修養》,也不知道帝不動,我不動,帝一動,我惶恐的慣例。

陛下這餌連個鉤子都沒有,程思敏也要咬,屬實是涉世未深。

朱祁鈺看着劉氏的狀態,就知道劉氏現在的情緒很不穩定,本來打算宣阿史那儀和王永貞入殿的皇帝,也打消了這個念頭,開口說道:“王夫人,你敲響了登聞鼓,現在見到了朕,有何冤屈,一一道來。”

劉氏狀態很差,差到離瘋癲只有一步。

孩子病了,在醫院待到晚上九點多我纔回來,更新完了,抱歉,求月票,嗷嗚!!!!!!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