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

不能怪陳宗卿眼拙,實在是這個老老實實的李賓言,在平日裡,無論如何都看不出有一點聖眷正隆的感覺。

你說你聖眷正隆,你得有證據。

平日裡李賓言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很普通、謹小慎微、勤勤懇懇的官員,三點一線,每日都在忙於公務,對手下的官員也都是禮貌有加,沒有一點囂張跋扈。

你一點都不囂張跋扈肆無忌憚,誰以爲你背有依靠?

這李賓言和陛下私下裡的相處,陳宗卿當然沒見過,這次陳宗卿總算是見識到什麼叫聖眷正隆了。

陳宗卿徹底絕了四處拜訪的想法,不是要抱着李賓言這根大腿,因爲李賓言這條大腿是抱不住的。

而是陳宗卿想明白了這路,不適合自己,老老實實當差,爲陛下看顧好松江府的一草一木,像李賓言那樣,踏踏實實做人,這條路可能升的沒有那麼快,但是勝在穩健。

陳宗卿顯然是有做官天賦的,能在這轉瞬之間,想明白自己的正道在哪裡,李賓言顯然是沒有什麼當官天賦的,作爲官員,嫉惡如仇是大忌。

但是李賓言的官階遠在陳宗卿之上。

另外一個回京的是三皇子朱見浚的外公唐興,唐興回京後,帶着自己在海上的魚獲,看望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到泰安宮朝見天子。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唐興略微拘謹的行禮,和往日裡的大大咧咧完全不同。

按理說他無官一身輕,不視事兒,應該輕鬆許多,爲何忽然拘謹?

“免禮,朕聽說今參局給唐國丈添了個兒子?”朱祁鈺示意唐興坐下說話便是,都是自家親戚,不用客氣。

唐興當然要客氣,稽戾王還是陛下親哥,那鄭王還是陛下的二叔,這不說沒也沒了嗎?

在陛下這裡,自家親戚,大抵是對大明有益的親戚纔算是親戚。

唐興聽聞,耳邊嗡的一陣響,到底陛下還是知道了,他腦門上噌的一下滿是汗,他趕忙說道:“是,還以爲她已不能生育,這沒成想,居然還有所出,要養在京師。”

“這孩子留在京師也好,若是短缺了什麼,就到泰安宮支取,孩子是咱大明的孩子,就算是咱大明的人了。”

“唐指揮的娃,得姓唐。”朱祁鈺先給這孩子定了個性,大明人。

無論孩子母親是誰,這是唐興的娃,就必須得姓唐。

唐興是三皇子外公,是大明的皇親國戚,按理來說,這個倭國女子所出的孩子,應當溺亡纔對,到時候史書上,簡單一筆夭折或者乾脆不錄便是。

唐興本就是如此打算的,左右他在外面漂泊,無人注意,到時候也沒人閒的沒事,記他這麼一筆。

朱祁鈺並非在節外生枝,馬上唐興就要帶着大明的船隻進行第一次環球航行,他的名字註定青史留名,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一舉一動,他的親眷都會寫在史書之中。

那今參局給唐興生的這個孩子,就必須要有個定性。

朱祁鈺並沒有讓唐興爲難,直接欽定爲大明人。

鄭成功的母親是倭女田川氏,因爲這個事兒,被大明隆武帝賜姓的國姓爺鄭成功在後世論起,總要說到這樁公案。

今參局在倭國是御令,是銀閣寺的話事人,是室町幕府的頂樑柱,在今參局主動離開了銀閣寺之後,足利義政什麼東西,立刻就露了出來。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倭銀入明的大計。

朱祁鈺不想讓唐興爲難,孩子出生本身是個喜事,結果在唐興這裡,變成了滿腦門官司的悲劇。

唐興除了一個唐雲燕之外,完全是孤家寡人,當初朱祁鈺准許唐興另娶今參局,其實就是希望有人拴住他,結果非但沒拴住,本來自由的只有唐興,現在變成了兩個人一起自由。

打今兒起,變成三口之家了,那個拼湊的家,算是有了家的樣子。

“謝陛下隆恩。”唐興萬萬沒料到,這面聖第一句,就解決了讓他頗爲頭疼的事兒。

至於陛下和這孩子同輩,如何稱呼的問題。

這唐興也只是嬪妃的父親,又不是皇后的父親,連國丈二字,也不過是尊稱,今參局見面也要下跪,朱祁鈺也只是以御令二字相稱。

不好稱呼,直接就不稱呼便是。

“這馬上要出海了,唐指揮,到了海上,萬萬不可逞強,這次不行,下次再渡海便是。”朱祁鈺對唐興叮囑着。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十次,這海總是要渡的,渡了海,大明這個坎兒就算是過了,日後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

大明官船官貿和唐興的環球航行並不衝突,唐興的船隊將會在忽魯謨斯脫離官船官貿,向西而去。

朱祁鈺和唐興聊了許久,主要還是官船官貿,環球航行的議題,而且還有一些商路探索,以及探尋適合港口的位置,沿途都要留意。

唐興首先是臣子,然後纔是皇親國戚,對此唐興拎得清楚。

唐興也在泰安宮裡用了午膳之後,才哼着小曲向着小時雍坊而去。

朱祁鈺在御書房裡卻沒有批閱奏疏,而是對着興安說道:“到底是咱委屈了唐指揮,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娶了這麼一個倭女,唐興本無意如此。”

唐興娶今參局這件事,是因爲聖旨,爲了大明的利益,爲了讓倭國徹底亂起來,爲倭銀入明做準備。

朱祁鈺得給唐興善這個後。

朱祁鈺是大明皇帝,他的意志即便是唐興人在倭國,也得尊從。

“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唐指揮這事兒,也算是好事,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唐指揮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陛下不做這個主,他指不定就這麼一直一個人下去了。”興安寬慰的說道。

陛下貴爲天子,尚且整日案牘勞形,忙忙碌碌,爲天下萬民奔波辛苦,唐興作爲皇親國戚,爲大明利益犧牲一二,不應當?

唐興也住官邸,雖然無爵,但也是錦衣衛不視事兒的指揮使,沒權但是品秩還是很高的。

回到了家中的唐興一進門,就聽到了一陣陣壓抑的哭聲,唐興眉頭緊蹙,慢走幾步,便聽到了是今參局在哭,聲音壓得很低很低,甚是悲愴。

在室町幕府那個泥潭打滾的妖婦今參局,面對朝野內外都是混蛋的今參局,如此悲慼的哭,唐興也是第一次見到。

“怎麼了?”唐興推門而入,詢問着今參局哭的原因。

“沒事沒事。”今參局一時間有些慌了神,避開了唐興的視線,擦着眼淚,收拾着桌上的女紅。

“有事說事,何故如此?”唐興眉頭緊蹙的說道:“你若是覺得嫁與我委屈,就把委屈說出來,哭的如此傷心,又言無事,這是無事嗎?”

“我自己悲苦,我自己認了,可是,可是孩子…孩子…”今參局說到這裡,眼淚就跟斷了弦一樣的流了出來。

今參局用袖子胡亂的擦拭了一下眼淚,焦急的說道:“能不能不溺死,哪怕是送回倭國。”

自從孕吐到孩子出生,這近一年的時間裡,這個孩子,並沒有給這個拼湊的家,帶來絲毫的溫暖,反而是唐興日夜嘆息。

今參局嫁人之後,壓根也沒想過自己還能生,她自己肚子她很清楚,當初她就是想着哪怕是給唐興當賤婢,也要離開倭國那個泥潭,再待下去,她都要瘋了。

她本來也是打算給唐興做牛做馬,結果唐興是個大明大丈夫,也不屑於讓她做牛做馬。

這個家完全是拼湊的家,唐興願意娶了她,到底還是奉了皇命,不過是爲了把室町幕府最後一根柱子拆了,把整個倭國搞成一鍋粥,讓山野袁公方更好活動罷了。

可是這孩子來的不是驚喜,而是惶恐不安,給這個家帶來了許多不安定。

唐興聽聞倒是放鬆了幾分,笑着說道:“送回倭國才活不了,你這麼聰明,這個道理都想不明白嗎?”

“孩子的事兒啊,你不用擔心,陛下說既然是我的兒,那自然得姓唐,當了這些年御令,陛下此敕,想來你也清楚。”

“啊?!”今參局瞪大了眼睛,愣愣的看着唐興,一字一句的問道:“陛下說,這孩子可以姓唐?”

“陛下說,這孩子只能姓唐。”唐興糾正了一下今參局的說法,這孩子要是唐興直接送回倭國,無論送到哪裡,袁彬都會打到哪裡,把孩子送回大明來。

“怎麼樣,我是不是在陛下面前,還是有兩份薄面?”唐興半擡着頭,這入宮面聖,能將這個家打的七零八落的大難,就這麼煙消雲散了。

今參局擦乾了眼淚,露出了幾分笑容說道:“那是,爺是誰,爺是唐興,自然有這面子,陛下怎麼說的?”

唐興將面聖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國事自然略過。

今參局聽完之後,沉默了許久,才頗爲嚴肅的說道:“我還以爲陛下先跟爺談得公事,再談私事,卻是先談私事,再談的公事,卻不是。”

“都說陛下是個暴戾之人,薄涼寡恩,我一個婦道人家,頭髮長見識短,也只見過陛下一次,到底,陛下是個寬厚的人。”

“這有什麼區別嗎?”唐興聽今參局如此說,倒是奇怪的問道。

這沒了火燒眉毛的壓力,今參局又變回了原來的妖婦,頗爲確切的說道:“爺出海在即,陛下若是先公後私,那就是用這娃娃拿捏爺,畢竟爺就這麼一個兒子,陛下先私後公,那就不是用孩子脅迫爺。”

唐興反而嗤笑一聲說道:“你想恁多,陛下從來不是拿孩子脅迫的人,我若是背棄大明,那就是逃到天涯海角,袁彬就是從棺材裡爬出來,也要逮住我,獻我人頭與殿前。”

“陛下才不會想恁多,用就是不疑,背棄就鋤奸。”

今參局則搖頭說道:“爺說的這句,這纔是最難能可貴之處了,陛下都沒想那麼多。”

唐興反倒是愣了愣,不住的說道:“確實難得。”

陛下做事風格向來如此,唐興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局外人的今參局一語點破了,這種主上少之又少。

唐興和李賓言都以爲尋常的事兒,在旁人眼裡,那都是可望不可即。

“不過爺還是在陛下那有好大的面子咧,陛下肩負日月,日理萬機,還爲爺的家事勞心費神,這不是天大的面子,又是什麼?”今參局滿是歡喜的說道。

“那是。”唐興用鼻孔看人,頗爲自豪。

到底是爲了大明利益在倭國拼殺了數年,在陛下那裡,唐興自然有面子。

“現在不哭了?”唐興看着今參局哭紅的眼,滿是笑意的問道。

今參局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說道:“不哭了,這麼好的日子,哭什麼哭,都是我自己多想,庸人自擾,夫君是好人,陛下是好人,大明人都是好人。”

唐興把最近京中的幾件大事說給了今參局聽,今參局聽完之後,打了個冷顫,相比較大明的政鬥,室町幕府那些就像是江湖雜耍一樣,不上臺面。

今參局咂咂嘴,頗爲後怕的說道:“蕭晅下手太早了,他要是晚一些,再瞭解一下陛下,估計就不會如此下手,更加防不勝防。”

若是大明沒了陛下,她這孩子,想活,千難萬難,陛下與天下萬民息息相關,並非兒戲。

“再晚幾天,就被王翱的反貪廳給抓了,還有下手的機會?”唐興想到王翱從陛下那裡學來的手段,就打了個寒顫說道。

今參局抓着唐興的胳膊說道:“爺日後即便是不出海了,也不要在這京師,最好能問陛下討個在南衙的差事,這池子水,爺可千萬趟不得。”

唐興則滿是回憶的說道:“會昌伯孫忠當年也是這麼想的,但是萬萬沒料到,他那個斷子絕孫的兒子孫繼宗,給他整出南衙僭朝作亂的大戲,最終斷子絕孫了。”

“咱們吶,能避就避開點。”

今參局聞言更是歡快,笑着說道:“孩子醒了,我先去喂孩子,等多了給爺喝。”

今參局到底是個妖婦,私下無人的時候,知道怎麼撩撥自家男人,她之所以歡快,是聽到唐興說咱們,就這如此尋常的兩個字,能讓她樂上好幾天。

她真的認爲唐興是個好男人,即便並非本意納了人,但也沒有棄之如敝履,還是負責的頂天立地男子漢。

如果唐興不是這樣的大丈夫,今參局也不會癡纏,作爲室町幕府的御令,今參局遲早會和唐興爲敵,那唐興既然不是大丈夫,今參局大半要遭毒手。

但正因爲唐興是大丈夫,今參局才如此癡纏,最終沒有與唐興爲敵,如今成了大丈夫的家眷。

緣,妙不可言。

今參局的悲劇是倭女的一個縮影,她最大的悲哀就是生在了倭國,她的一切不幸都源於此,所以再擺脫了倭國之後,遇到了唐興之後,也涅槃重生。這大約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就像倭國一樣。

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
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