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

朱祁鈺和冉思娘在聚賢閣的小膳房內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到了半夜的時候,雪花已經將整個京師染成了一片雪白。

五脊六獸都掩映在了風雪之中,風一吹,便是一個個雪旋,在京師的街頭回蕩,萬籟寂靜。

“瑞雪兆豐年啊。”朱祁鈺看着漫天的大雪,頗爲欣慰的握着冉思孃的手,他喜歡雪,來到了大明之後,他就更喜歡雪了。

只要在過年前,下起了大雪,那就代表來年會有個好收成,不會有蝗災,也不會有太過於嚴重的旱災。

馬上就要過年了,一直不下雪,讓朱祁鈺有些焦慮,直到今天,大雪忽降,讓朱祁鈺心頭的一塊石頭爲之一鬆。

其實已經有風力,說天不下雪,是皇帝不德,這一場大雪,把這些風力給熄滅了。

冉思娘靠在朱祁鈺的懷裡,雙手忽然環住了朱祁鈺的腰身,她輕聲說道:“陛下,要了我吧。”

“叫夫君吧。”朱祁鈺點頭說道:“明日就讓人三媒六聘,入宮來吧。”

“可是我事兒還沒做完呢。”冉思娘有些猶豫。

朱祁鈺靠在椅背上,無所謂的說道:“入了宮也能做啊,朕之前就跟你說過的,又不是讓你入了宮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

“泰安宮沒那麼多奇奇怪怪的規矩。”

冉思孃的手指頭在朱祁鈺身上轉,略微有些忐忑的說道:“可是…妾身怕朝中的風憲言官,又是喋喋不休。”

“他們敢!”朱祁鈺坐直了身子,嗤之以鼻的說道:“泰安宮的事兒也敢管,想讓腦袋換個地方,朕就讓他們如願。”

泰安宮的事兒,朱祁鈺一個人說了算。

這是朱祁鈺不住皇宮,住泰安宮換來的權力。

沒有人可以向泰安宮摻沙子,也沒有人可以打聽皇帝到底吃的火鍋還是米飯。

這是一道所有人都明白的底線,連石亨都一清二楚,河套、集寧所有的城池的東門,都叫泰安門。

王直當初請旨移宮,請陛下回皇宮,朱祁鈺直接反問王直,就那麼想知道皇帝吃幾碗飯?

這已經是十足的誅心之語了。

這就是個信號,如果誰敢拿泰安宮的事兒搬到朝堂上說,那朱祁鈺就會發動皇帝最不要臉的手段——誅心,甭管你有罪沒罪,先殺了再說。

冉思娘認真的思考了許久,才笑着說道:“陛下威武。”

“還有更威武的呢。”朱祁鈺將冉思娘橫抱了起來,準備回泰安宮去。

冉思娘目若秋水,輕聲說道:“妾身不信。”

“試試就知道了。”朱祁鈺如同出征的將軍一樣。

冉思娘很快就知道了,陛下真的很威武。

戰場的局勢從一開始,就是一邊倒,戰無不勝的大明軍幾度攻伐,最終將敵人的作戰意志完全擊垮,取得了全面的軍事勝利。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已經用過了早膳,去了東西舍飯寺和養濟院,冉思娘還沒起牀,實在是腰痠的起不來。

寺,在這裡表示職能的意思,不是表示寺廟。

這是大明朝的賑濟工作,是爲了防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劇發生,至少在京師這個首善之地,這樣的事兒,不能發生。

大面積餓死和凍死百姓盈路,那老朱家的皇帝,真的要發飆了。

隨着石景廠煤井司、燋炭司、鋼鐵司的不斷髮展,至少在官廠能輻射的區域,柴米油鹽,柴字打頭的生活能源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

東西舍飯寺的飯菜說不上可口,但是填飽肚子完全沒有問題,養濟院的孩子們,今年過年會吃一頓肉餡的餃子。

朱祁鈺視察完了養濟院之後,就奔着城外的兵城而去,就是四武團營的駐地,四威團營也會在過年前回到京師重新駐防。

現在只有四勇團營還在貴州未回。

每日操閱軍馬,是皇帝的必修課,在大明這個年代,每日巡查京營,是保障拿好槍桿子的重要手段。

歷史無不證明了,沒有槍桿子,皇帝就只是個人形圖章罷了。

唐朝的宦官連廢九個皇帝,跟玩一樣,就是因爲當時宦官掌軍權。

明太宗文皇帝,已經告訴了大明的後人,軍權的掌握並不複雜,只要勤奮點,每天去軍營看看,露露臉,就可以把軍權牢牢的握在手裡。

隨後朱祁鈺回到了講武堂,主持了講武堂、講義堂,庶弁將和掌令官的第四期軍官畢業典禮。

這批庶弁將和掌令官,因爲朱祁鈺去南下平叛,耽誤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畢業。

最後朱祁鈺前往了金山陵園,參加了夜不收英烈祠的落成,禮部的工作很快,並且一批夜不收的事蹟被披露,夜不收的英勇、悍不畏死,在京師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股風波,蔓延到了直隸諸府、山西、靖安、山東等地。

再往南就很難蔓延了,並不是有些人在其中阻攔,只是百姓也不是很感興趣,畢竟北衙太遠了。

大明的南北矛盾,是歷史遺留問題。

真要追溯,那得追溯到宋徽宗、宋欽宗、宋高宗的吉祥三寶,他們丟掉了秦嶺淮河以北,幾乎所有的領土。

遼國、金國、蒙古、元,從石敬瑭算起,燕雲十六州幾近六百年困於虜手,北方大部分地區近二百五十年,慰問王化。

元朝設立了一種四等人,一蒙人、二色目人、三北方漢人、四南方漢人,這種認爲分級的制度,是在司法、任職、科舉方方面面都有特權。

比如蒙人和色目人在犯了盜竊罪之後,免刺刻斷,不用刺字,也不用斬手,更不用被判決。

比如蒙人和色目人殺死漢人,只需要杖五十七下,給銀可免刑罰,賠錢給被打死的人家此事就算了。

比如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不得持寸鐵、鐵禾叉,不得習學槍棒武術。

具體而言,就是菜刀全都被收繳起來,如果要切菜,要到色目人和蒙人家裡切割。

一斤菜、肉切完,剩下三兩就是好的。

所以朱元璋登基稱帝建立大明之後,他最想不明白的就是士大夫們的邏輯,就是那些元儒義士們,爲什麼對元廷忠心耿耿。

解縉寫奏疏反駁朱元璋的政令,讓朱元璋頗爲驚喜,又讓解縉好好談談又寫治平十策;

夏元吉反對朱棣的政令,被朱棣罷免,但朱棣臨終前還說,夏元吉愛我,最後把夏元吉定爲了託孤大臣;

嘉靖皇帝收到海瑞治安疏,雖然憤怒,但是並沒有殺掉海瑞,而是留給了隆慶。

老朱家的皇帝,不是不明事理,也不是天生殘暴,喜歡殺人。

嘉靖嘉靖,家家乾淨,這話唾沫星子已經噴到了嘉靖的臉上,但是嘉靖依舊沒有殺人,因爲海瑞說得對。

清廷也有類似的話,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但是從建奴入關算,有人敢這麼說嗎?

夜不收的事蹟,並沒有在南衙引起什麼風波,是讓朱祁鈺非常痛心的事兒。

大明並非鐵板一塊,說到底還是不夠痛。

于謙和朱祁鈺這對君臣,就不該在君出、虜入、播遷、黨禍,四禍齊出的時候,力挽狂瀾。

就該如同晉懷帝晉愍帝、宋徽宗宋欽宗那樣,被人吊錘,被人俘虜,國家淪喪。

虜寇鐵蹄南下,華夏陸沉,就知道痛了,就知道改悔了。

大明不是所有人都感謝朱祁鈺和于謙這對君臣,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感謝朱元璋一樣。

于謙和胡濙在參加完了夜不收英烈祠祭祀儀式之後,憂心忡忡的跟着皇帝回到了聚賢閣。

南北矛盾雖然已經不再是大明的主要矛盾,但是依舊存在。

這讓這位精通禮法的胡濙,頗爲苦惱,他是禮法達人,但是宋徽宗和宋欽宗做的孽,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胡濙面色有些痛苦的說道:“陛下,臣無能,事實上,南北榜大案,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南北矛盾。”

胡濙是支持南北中分榜和分卷考試,這對實現科舉公平是有益處的,教育資源並不平等。

但是這種分榜和分卷,也讓胡濙頗爲無奈,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南北矛盾。

而且他沒什麼好辦法。

朱祁鈺敲了敲桌子說道:“移風易俗,緩緩圖之。胡尚書提醒朕的話,難道胡尚書自己忘記了嗎?”

“陛下聖明。”胡濙俯首。

于謙猶豫了片刻說道:“陛下,要不要把岳飛奉祀?徐有貞巡查黃河,在湯陰故地建了一座岳飛廟,陛下,臣請陛下御筆親書御題。”

徐有貞在巡視黃河,前往河套的路上,路過了岳飛的出生地湯陰,營建了一座岳飛祠。

這座祠堂,按照大明的法理而言,是未列入祀典之祭,是不符合禮法的,這是朝中衆所周知的事兒。

但是胡濙從來沒有就這件事彈劾徐有貞的意思。

風憲言官也選擇了閉嘴,大家都一樣,裝作看不見,沒聽過,不知道。

在這件事上,大家都是裝糊塗的師爺。

于謙拿徐有貞建立淫祀說事,是在陛下面前進獻讒言,給自己的政敵徐有貞下絆子嗎?

如果所有的政敵都像于謙這樣下絆子,天下早就變成了你愛我,我愛你,墨子營建的大同世界,可以初步實現了。

“好,這徐有貞,還算幹了點人事啊。”朱祁鈺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無論南人和北人,都喜歡岳飛,這是毫無疑問的。

中原王朝一直有很嚴重的崇聖文化,而不是拜神鬼文化。

給岳飛立廟奉祀,無疑是緩和南北矛盾,建立共同價值觀的一步妙棋。

徐有貞在站隊這件事從來就沒站對過,他不擅長政鬥,他卻非常會做事。

這岳飛廟建的好。

無論南北,對岳飛的死,抱有巨大的遺憾和同情。

岳飛有忠骨,有義氣,尚節儉,活的很純粹,一生只想北伐。

岳飛也是大明最好的反思教材,之前就有《精忠旌》和《精忠演義說本》做了輿論宣傳。

此時奉祀,倒也算是應有之義。

“廟叫什麼名字?”朱祁鈺坐直了身子,準備親自提匾,這種提匾會將岳飛拔高到一個很高的地位,進而同化南北矛盾。

“三界靖魔大帝。”于謙面色奇怪的說了一個名字。

朱祁鈺提筆又放下,滿是不可思議的說道:“什麼?三界靖魔大帝?”

“然也。”于謙無奈的說道。

皇帝二字,不連用,是不用避諱的,比如真武大帝,但是這三界靖魔大帝,有點太俗了,不太雅。

不過徐有貞是爲了民間奉祀,取了一個俗名,也不算太過分。

朱祁鈺想了半天說道:“洪武初年,太祖高皇帝曾題字刻石曰:純正不曲書如其人,稱其武聖。就以武聖廟爲外匾額,內匾爲三界靖魔大帝吧。”

“然後設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像於廟前。”

外匾額武聖廟,內匾三界靖魔大帝,雅俗共賞。

朱祁鈺又給岳飛寫了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松江府一名女子徐氏,在《嶽墓》之中的一句詩,是寫在嶽王廟之前。

明憲宗成化十一年,朱祁鈺的大侄子朱見深首次在岳飛廟前鑄秦檜跪像,其政治意圖,就是減緩南北矛盾,增加共同價值觀構建。

而且大成功,成化十二年,跪像就被毀的面目全非,不得不重鑄了一次。過往之人,無不踹兩腳,這再硬的白鐵,也受不住。

“會不會有人反對呢?”朱祁鈺停筆,吹乾了墨跡,看了許久,至少自己的字,對得起嶽武穆的威名。

胡濙搖頭說道:“不會。”

捧岳飛,在大明是政治正確,是大明法理和國家構建中的重要一環。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南北榜的問題,的確要解決。”

“是不是可以依據各省情況不同,將進士、舉人名額,再細分一下?”

朱祁鈺這又是抄方法論了,南北之爭,風力強勁,是因爲合力強勁,其本質是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的,分而化之,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是在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的最優解。

胡濙眼前一亮,和于謙對視了一眼,俯首說道:“可以試試。”

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八章 有內鬼!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推薦幾本書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
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八章 有內鬼!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推薦幾本書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