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

“朕知道胡尚書的心思,無外乎這朝中安穩了這些個年,一些人就生出了亂七八糟的心思,胡尚書想要把他們一個個的都釣出來。”朱祁鈺閉着眼吐了口濁氣。

大明天下,雖然大案頻發,可極少涉及到了這廟堂之高,這就導致了京師的這池水,又開始了泛起了許多的波瀾。

胡濙看自己還有點老力,就想着提前折騰出些風浪來,把這些暗流涌動,都提前引出來。

朱祁鈺對興安繼續說道:“胡尚書爲大明賣命了五十五年了,當年說是尋找那建庶人,不過是借個由頭巡撫天下。”

朱祁鈺現在是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他卻越發理解當年太宗文皇帝受的那些個委屈了。

天下人皆言這太宗文皇帝對建庶人忌憚頗深。

比如派出胡濙等一十四位巡撫,出京巡撫天下,文皇帝到底是要看着天下的沉痾爛疾,還是要找這建庶人?

比如南下西洋,憑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鄭和帶着幾萬人,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到底是爲了富碩大明,廣貿四海之物,還是要找建庶人?

若是文皇帝對建文帝真的忌憚頗深,那朱文圭至今爲何還活着呢?

一個坐在皇位上,因爲自己太蠢失道天下的傢伙,真的值得忌憚嗎?

且不言太宗文皇帝的英武,就是朱祁鈺,都對稽王府上下還有宮裡那個孫太后,一點忌憚沒有了。。

太宗文皇帝受了不少的委屈,天下人皆言他薄涼寡恩,皆言他奪了侄子的皇位,驚恐不安。

但是朱祁鈺卻是知道,只是文皇帝不想管而已。

“朕也去過南京,車馬勞頓,豈是兒戲?朕還是大駕玉輅出行,尚且疲憊不堪,胡尚書不爲那建庶人殉葬,當了多少年的官兒,就被罵了多少年。”

“朕不能讓他臨到頭,變成一個禍國殃民的權臣,即便是他自己要做,朕也不準。”

“朕勸不住,也管不住,就只能騙了。”

胡濙被罵,也不是投獻了他朱祁鈺之後,才被罵,自從胡濙不曾爲建文帝殉節,並且在永樂朝爲官之後,胡濙的命運就註定了被罵。

興安聽完了陛下的絮叨,俯首說道:“世人皆言陛下薄涼,臣以爲陛下至仁。”

朱祁鈺將手中的紅羅炭,扔進了火盆之中,低聲說道:“朕想薄涼嗎?朕不想你好我好,和和美美嗎?”

“胡尚書老了,人老了疑心病就重了些,就會出現蟑螂恐懼症,前些日子裡,張鳳這隻大蟑螂,自曝其短,把胡尚書給刺激到了,總是疑神疑鬼的。”

興安愣了愣神,呆滯的問道:“什麼是蟑螂恐懼症?”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胡尚書是江西人,南方的家裡一旦發現了一隻蟑螂,就覺得什麼邊邊角角都有蟑螂了。”

“你挑兩個教坊的良人,給胡尚書的那個兒子胡長祥送去,胡長祥喪妻之後,這都快五十了,受累於他父親的名聲,一直沒有續絃。”

“家裡就三個人冷冷清清的,送倆美侍,添幾個人丁,給胡尚書找點事兒做。”

興安想起了那個解刳院當值的醫倌,點頭說道:“臣領旨。”

“襄王走到哪了?算算時間,該到河南府地界了吧?”朱祁鈺掐着指頭算了算,按時間算,這會兒襄王已經已經過了湖南地界,快進河南了。

三年之期已到,襄王安定貴州有功,帶着自己的長史,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

“陛下,今日驛站飛鴿傳書,大約已經走到了開封府,再有十多日,就能回京了,能趕得上過年。”興安回答了一聲,他往前湊了一步,給陛下披上了大氅,低聲說道:“陛下,臣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知道不當講,就不要講。”朱祁鈺看着興安有些擔憂的神情,就知道興安到底想說什麼,止住了興安的話頭。

興安走了兩步,他低聲說道:“陛下,臣還是得說。”

“說吧,不說能把你憋死。”朱祁鈺看着興安的模樣,就知道興安這話無論如何都會講。

興安跪在了地上,俯首帖耳的說道:“陛下,臣僭越。”

“襄王有三讓至賢的德譽,這如今從貴州回來,德譽更盛,當初本就有陛下與襄王奪龍之事,這宮裡的孫太后,在稽王府還有條萬貞兒的暗線。”

“這萬一陛下有個風寒之類的病痛,孫太后下一道襄王監國、稽王爲太子的聖旨來,襄王再讓人把泰安宮一圍,臣怕他們把天捅出個窟窿來。”

朱祁鈺看着興安點頭說道:“起來回話。”

興安是朱祁鈺的大璫,這番話,自然是興安的擔憂,又何嘗不是朝中某些人的希望呢?

朱祁鈺可是亡國之君名聲在外,和襄王那個謙恭和順的美名,差的極遠。

朱祁鈺搖頭說道:“於少保曾經跟朕說,人心經不起猜度,更經不起考量,朕也不會去考驗襄王的人心,他若是真的想坐這龍椅,那就爭搶一番好了,看到底誰纔是天命所歸。”

就跟太宗文皇帝看不上建文帝一樣,朱祁鈺作爲皇帝,還能讓他一個襄王在京師翻出了浪花來?

興安還是跪在地上,越發恭順的說道:“陛下,臣以爲,若是韃靼和議成了,就讓襄王殿下去大寧衛吧。”

“主意不錯。”朱祁鈺覺得襄王去大寧衛治理韃靼,是個不錯的主意。

襄王只要在京師,就會有些人生出一些歪心思來,把襄王送去大寧衛治理韃靼,也不是個壞事。

興安這纔起來,他是司禮監提督太監,本身就有參政議政的權力,而且作爲陛下的大璫,興安自然先顧着陛下。

“陛下,今晚唐貴妃差人來說,做了點新鮮的糕點,陛下要去唐貴妃的花萼樓嗎?”興安低聲詢問着陛下的去處。

這宮裡的妃子多了起來,唐雲燕生下了三皇子朱見浚之後,就一直沒有身子,眼瞅着宮裡的汪皇后、李賢妃膝下有兒有女,頗爲羨慕。

陛下也極爲喜歡這唐雲燕,興安也就時常行個方便。

朱祁鈺搖頭說道:“去皇后院裡。”

興安無奈,這宮裡妃子爭寵,爭來爭去,就是爭陛下這顆心,可是陛下後宮的妃子多了許多,陛下還是在皇后院裡的時間最多。

朱祁鈺抓住了給自己寬衣解帶的手,汪皇后這雙手,還是有點涼。

“皇后還在怨恨朕,否了母親的懿旨?”朱祁鈺還是選擇打開天窗說亮話。

吳太后的嫡庶有別,尊卑有序,讓庶子和嫡子分開就學,就是爲了杜絕以後,這庶子們生出不該有的想法來。

尤其是皇長子朱見濟,這年齡見長,這才情越發顯露,人人稱其賢,爲人端正。

吳太后是郕王府的生母,在朱祁鈺登基之前,先尊了太后,補了道手續,朱祁鈺這便算是嫡子登基,也不太算逾越禮制。

禮法即便是不在胡尚書手中,那也是不是不便之物。

汪皇后露出了一個笑容說道:“臣妾哪敢生什麼怨恨之心,陛下日理萬機,這天下大事、小事,多少都得陛下親自定奪。”

“今年夏天,就是陝甘寧靖四省的旱災欠收,就把陛下給累了好幾個月,纔算是安撫了災民,這還僅僅這一件事。”

“陛下在臣妾這兒的過夜的日子最多,臣妾受到如此恩寵,怎麼會生怨懟之心。”

“真沒有?”朱祁鈺看着汪皇后的眼睛問道。

汪皇后點頭說道:“真沒有,孩子們還小,也不急這幾年。”

“臣妾知道陛下心意,陛下希望他們兄弟幾個,能夠兄友弟恭,和和睦睦,臣妾也是如此希望。”

朱祁鈺一想到爲了這皇位,歷朝歷代,發生的那麼多的腥風血雨,就知道他這個想法,完全是妄想。

“皇后不急,已經有人急了。”朱祁鈺抱住了汪皇后,低聲說道:“朝中已經有人在上奏請定太子之位了。”

皇后誕下了嫡子朱見澄之後,朝臣們並沒有立刻上表言立太子事,主要就是怕孩子會夭折,這立太子非同小可,一旦夭折再立,就是反覆折騰來折騰去。

所以朝臣們就等了幾年,才上奏請定。

朱祁鈺低聲說道:“朕有意給…朱見濟。”

“叮叮噹噹。”汪皇后摘髮簪的時候,髮簪掛着一串珠子,嘩啦啦的掉了一地。

汪皇后愣愣的看着朱祁鈺,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陛下,莫不是真的要立濟兒?”

庶子在古代就是庶孽,孫太后謾罵的時候,沒有避着旁人,朱祁鈺早就聽到過這個詞了。

庶子什麼地位呢?

田氏代齊的時候,田成子選了一百多個妾養着,讓自己的賓客舍人出入後庭,田成子在起事之前有七十多個庶子,這些個庶子歷史上什麼下場,並沒有多少交待。

但是可以想到,這些庶子,在田成子田氏代齊的過程中,到底是什麼作用。

比如起兵的時候,這些人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些人,田氏帶齊之後,這些個庶子們,會被立刻安排到各地,安定地方。

即便是在大明,不是正頭夫人生的妾室,都是送人的禮物,說送人,也就送人了。

妾室只是財物,在家裡都是賤人奴婢,庶子甚至連親生與否都無所謂。

“皇后。”朱祁鈺準備幫汪皇后摘掉髮簪,可是汪皇后躲了一下,眼淚已經順着臉頰流下,她咬着嘴脣,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她又不是不爭氣,沒給朱祁鈺生下嫡子來,爲何陛下還要立朱見濟呢?

“陛下,臣妾今日身子不便,就不伺候陛下了。”汪皇后抓着桌角,咬牙切齒的說道。

朱祁鈺眉頭緊蹙的看着汪皇后,賢良淑德的汪皇后,這會兒的模樣,簡直是要殺人。

“朕騙你的,今天胡尚書也說到了太子之位,朕和胡尚書商定好了,讓司禮監擬詔,立澄兒爲太子了。”朱祁鈺給汪皇后摘掉了髮簪,滿是惡作劇得逞的笑容說道:“興安,拿聖旨來。”

興安端着一份聖旨和景泰大寶,朱祁鈺將景泰大寶落印在了聖旨之上。

“這下安心了吧。”朱祁鈺落了印之後,笑着問道。

汪皇后驚慌失措還有些失神的說道:“陛下,臣妾就是一時慌了神,才口不擇言,可是陛下這麼大的事兒,豈能兒戲啊,不是,臣有錯,還請陛下責罰。”

“本就是朕逗弄你罷了,何錯之有?好了,早些睡吧。”朱祁鈺示意興安出去,這月上柳梢頭,已經到了睡覺的時候。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用過了早膳,就準備去講武堂當值。

“聖旨燒了嗎?”朱祁鈺出了泰安宮第一句話,就是問昨夜的聖旨。

興安顫顫巍巍的說道:“燒了,連灰都沒留下,今天就送文淵閣,通傳天下。”

興安昨天夜裡其實準備好了兩份沒下印的聖旨,一份是立朱見濟爲太子,一份是立朱見澄爲太子。

一個皇長子,一個皇嫡子。

興安拿去落印的是立皇嫡子,另外一份冊封朱見濟的聖旨,自然得燒去。

興安親自燒掉的,自然是立朱見濟的聖旨,連灰都沒放過。

朱祁鈺點了點頭,一抖繮繩,向着講武堂而去。

正如胡濙所說,這賢與不賢並沒有標準,但是嫡庶長幼,卻有標準。

其實朱祁鈺更喜歡朱見濟,作爲大哥哥,朱見濟表現出了長兄如父的基本素質,這小小年紀,鍼砭時事,莫不是條理清晰。

可是這朱見濟爲太子,不僅前院朝堂會議論紛紛,就是這後院也會起火,看汪皇后的反應,立了這朱見濟,不會出大事,也會出現夫妻不和。

眼下正是這王化韃靼的關鍵時刻,朱祁鈺在立太子這件事上,不能推諉,一旦推諉,就會被認爲是嫡子不合聖意,等於必然立庶長子。

“陛下要招胡尚書來奏對嗎?”興安低聲詢問着陛下,這立太子這麼大的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

朱祁鈺搖頭說道:“不用了,讓文淵閣直接傳旨便是,把奏疏拿過來吧,下午還有鹽鐵會議要開。”

“陛下,開封府疾報,襄王殿下說他病重了,得休養幾個月才能回京。”一個小黃門拿着一封奏疏放在了案桌上。

朱祁鈺看着奏疏愣愣的問道:“襄王說他病重了?真病了,還是假病了?上次那個瘧疾,一病就是一個月,朕非常擔憂,要了襄王半條命去,這次可別是什麼惡疾。”

朱祁鈺看完了奏疏,往桌上一扔說道:“假的。”

“不在貴州過多的逗留,也不在湖廣稱病,走到了開封,才說病了,還真是會選地方生病啊。”

襄王再次掏出了生病大法,顯然是假的,這次也沒給自己澆冷水,只是說身體抱恙,擺明了就是這個時候,不想進京。

襄王比興安想的更惜命。

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904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688章 康國公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
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904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688章 康國公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