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

“教坊的歌伎在練習聲樂吧。”興安駐足聽了許久,聽的不是很真切。

大明京師有兩個教坊司,一個是東城的太常寺,一個是西城的教坊司,東城太常寺主要是樂生和舞生,而教坊則是樂工和妓女。

僅僅教坊司樂工就有三千八百餘人,這個數字在正統七年的時候,只有不到九百人,在短短的七年時間裡,教坊司樂工擴充了數倍有餘。

朱祁鈺就站在牆角,聽着樂生唱着這首無名的曲子。

“悲聲唱,家邦恨,絲絲血淚印滿襟。痛先王,未殮祖塋,寶燭煙冷奉祭,也無人問。”

音樂聲陡然一急促,鼓聲密集如同陣雨一般,一個尖銳的僞男聲,陡然高亢的響了起來:“帝女劫後圖強欲振,嗟失意,遭不幸,前途路渺茫,灰心哀痛,復國難成任!”

“江山亦趙姓,風貌卻改異國衣襟,啊喲啊嘿誒!”

“貞忠者,灑碧血!保家國,秉忠義!抗虜不屈挽蒼生!”

音樂到這裡的時候,聲音慢慢的放緩了下來,一種悲涼的感覺緩緩的渲染開來,朱祁鈺站定看着高高的院牆,看着枯黃的落葉在狂風中打着旋飛上了蒼穹。

女聲雖然婉轉,但是說不出的落魄,男生雖然雄厚,但是道不盡的悲愴。

這男聲,顯然是這女聲僞作,因爲這女子的聲音,太過於清脆了,即便是故意渾厚,但是那股婉轉卻還是一下就聽出來了。

“嘆-惜誒…一班叛臣居廟堂,不思國朝只計私利!裡通金虜,斬名臣!漢室誒,受制遭厄運。”

“嘆惜,嘆惜…”

隱隱約約有人聲傳來,交談聲極低,朱祁鈺聽不真切。

他在聽曲兒的時候,興安可沒閒着,他拿出了信牌,走進了東四胡同的太常寺內,稍一詢問,便想要把唱曲的伶人,姓甚名甚,問了個清楚。

但是他失算了,這太常寺唱曲的人,並不是什麼伶人,而是一名門閨秀。

但是具體是誰,太常寺的人也不甚清楚。

興安可不敢久呆,陛下身邊只有盧忠,這要是再出點啥事,他的腸子都得悔青了。

他回到了朱祁鈺身邊,俯首說道:“這曲叫《帝姬怨》。”

“說的兩宋交際之時,宋徽宗的女兒趙多福,也就是福柔帝姬,在靖康之恥後,輾轉逃回了南宋,感慨時運唯艱,朝中奸臣橫行無道,構殺岳飛等一衆名將。”

“福柔帝姬趙多福,在岳飛死後的第二年,也被宋高宗所殺,遂成此曲。”興安將完整篇遞給了朱祁鈺。

朱祁鈺站在樹下,看完之後,不住的點頭,這詞,寫得好啊!

“又聽笙歌漫澈臨安,偏安昏帝,亦告淪亡運!”朱祁鈺連連點頭,都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但是朱祁鈺看着這些伶人們唱的曲,用情至深。

北宋的滅亡,導致了北地百姓淪喪虜手數百年。

趙構偏安昏帝殺掉了第一北伐名將岳飛,一力議和,最終國朝淪喪偏安一隅。

詞是好詞,唱的用情至深。

大明六師喪於迤北,瓦剌人巧取紫荊關,直撲京師城下,大明京師的百姓惶惶不安,人心洶洶。

但是伶人們唱這個北宋的《帝姬怨》,何嘗不是在訴說着對京師淪喪的恐懼?

幸好,大明還有一個于謙,幸好,大明還有個朱祁鈺。

一個清麗的小丫頭,從院牆上探出個腦袋,看到了朱祁鈺,腮幫子鼓鼓的說道:“我就說是有人說話,姐姐還說沒有。”

“哪裡鑽出來的俊俏生!我們在太常寺唱曲,俺家小姐,在左司南楹,連王侯將相都不給唱的,你這般聽了去,可有點表示嗎?”

嘿,這京城的地頭,居然敢打劫到皇帝的頭上,這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升起,頭一遭啊。

一個清脆如鶯的聲音,陡然在院牆內響起:“休得胡言亂語,院外的官人,舍妹唐突,還望官人見諒。”

朱祁鈺樂呵呵的說道:“不打緊,不打緊。”

那個清脆的聲音,立刻變得嚴厲了許多:“還不下來,瞎胡鬧,小小年紀攀高越牆,也不怕落了下來,摔折了腿。”

院內傳來了姐妹的嬉鬧,朱祁鈺負手前行,京師大街二十四步、小巷十二步,猶如棋盤,路還很長很長。

而此時的于謙不得不停在了蔚州,他的馬匹行至半途,終於歪歪斜斜的倒在了大雪之中,再沒有站起來。

老馬識途,這匹跟了他十多年的馬匹,走南闖北,見過長江的滔滔不絕,也見過黃河的濁浪洶涌,踏足過塞外的風雪,也隨他衝鋒陷陣,拒敵於京師之外。

這匹老馬,終歸是累死在了路上。

于謙命人宰了馬,做成了肉腸,又燉了點馬肉,分給了隨行的軍士。

馬肉耐飢寒,這一路行來頗爲勞累,他將倒下了的馬,殺了分給了將士,只留下了一塊骨頭,燒成了骨灰,撒在了塞外茫茫的雪原之上。

他是一個很實用的人,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既然死了,肉自然不能浪費。

“少保,你來一些嗎?”一個錦衣衛樂呵呵的問道。

于謙搖了搖頭,指了指自己的面罩,笑着說道:“聖上說不能摘,你們吃就是了,人老了,馬肉太柴,嚼不動了。”

緹騎都是武夫,馬活着大家都金貴,死了也都分而食之。

錦衣衛大快朵頤,嗦着骨頭,含糊不清的說道:“於少保淨說笑話,前兩天我還看到於少保吃了五碗飯,正是寶刀未老的時候呢!”

于謙搖了搖頭,緊了緊大氅,蔚州離紫荊關只有一天的路,紫荊關距離京師也只有一天的路了。

塞外又下起了大雪,雪花漫天飛舞,整個大地和天空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嶽謙、季鐸使者,被大雪堵在了大同府,這麼厚的雪,一旦離開了城郭,必然會迷失方向。

但是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出發了,他們有皇命在身,不得有誤。

瑞雪兆豐年,只要不是開春之後,倒春寒的雪,于謙對雪都是滿心歡喜。

蝗蟲都被凍死了,雪水融化之後,來年的灌溉便不是問題。

山外九州必然會是個大豐收的年份,這對本就遭遇兵禍的山外九州,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陛下要弄的農莊法,于謙在這一路走過之後,也慢慢的琢磨出了不少的想法,這些想法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還得落到實處之後,才能見到效果。

至於陛下急於恢復京營實力加大軍士訓練,擴大熬硝營的產量和暫緩新式火藥的九鎮軍器監製作,依舊冗官冗員的清汰,于謙對這些都沒有反對,甚至大力支持。

這些都好說。

甚至說,嶽謙手頭的事,也不算什麼大事。

左右不過是個上皇,若是還能活下來,那就再派批人就是了。

于謙卻是憂慮重重,顯然有更大的事在等着他。

京師講武堂茲事體大,籌辦的事,楊洪辦得很好,但是名單,遲遲無法完全確認下來。

京師裡勳貴、外戚、文臣、武將,在這份名單裡,用盡了自己的一切力量在博弈,每一個名額都是爭的面紅耳赤脖子粗。

“嘆-惜,一班叛臣居廟堂,不思國朝只計私利。”

于謙重重的嘆了口氣,他自然知道《帝姬怨》,自南宋末年之後,流傳於大江南北,連一些孩童都會哼唱兩句。

他忽然面帶微笑的接着唱道:“漢室江山,代有忠臣,一朝舉臂,復國、雪恥、亡恨誒。”

朱祁鈺其實壓根沒聽完,這帝姬怨還有最後一句,漢室江山,代有忠臣,一朝舉臂,復國雪恥亡恨。

他之所以笑,是他想到了京師那個總是有點急於求成的大明新帝。

代有忠臣又如何呢?

張輔、朱勇、鄺埜、王佐、丁銘哪個不是忠臣良將?

最後的結果呢?

還不是死在了土木堡,凍在了層層的雨血之下,冤魂長吟,不得安寢?

代有忠臣,也得代有聖君纔是。

于謙頗爲感慨自己的幸運,他自認爲是忠臣,也踐行此道,遇到了陛下,實乃是幸事。

但是這名單,着實難辦。

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二十章 登基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
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二十章 登基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