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

“留中不發吧。”朱祁鈺搖了搖頭,打勝仗就是打勝仗,封無可封,可以賞啊,錢、田、舍、宅,都可以賞賜。

шшш ●ттκan ●℃o

非要搞文貴武賤那套?

于謙只是點了點頭,具體如何做,聖斷聖裁就是。

京師保衛戰已經打完了,于謙開始加倍小心,飛鳥盡良弓藏這道理于謙是萬分明白的。

于謙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眼下有兩件事,亟待要辦。”

“第一件是,就是應令禮部備祭品,翰林院撰祭文,遣天使前往居庸關、宣府、土木堡諭祭陣亡官軍,並量起軍夫埋瘞屍骸。”

戰場,只有勝利者纔會打掃戰場的資格,很顯然,大明陣亡在土木堡的軍士,屍骨依舊沒有掩埋,依舊暴屍荒野。

瓦剌人是不會爲大明軍師收斂屍首的,京師保衛戰勝負已分,自然要做善後處理。

ωwш.тт kǎn.c o

立祠祭祀,是應有之意,其實朝堂上有很多的批評的聲音。

他們批評的是誰?

批評的是在土木堡中戰敗的人,比如成國公朱勇,最近很多人都在鼓動廢除成國公世襲罔替的爵位。

這種鼓動,是將朱祁鎮的戰爭冒險,和領導失誤的責任,進行一種遮掩。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讓禮部侍郎項文曜去一趟吧。”

于謙接着說道:“第二件事則是京中棄養之地,八月秋收之後,糧田荒蕪,無人深耕秧田,雜草叢生,眼看着已經入冬了,再不梳理,明年開春,就無法耕種了。”

大明面對瓦剌人必然的入京,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戰略,秋收之後,並沒有耕種,但是秋收之後,雜草叢生的田地,來年怎麼耕種?

于謙說的不是現在依舊留在京城的百姓們的地。

瓦剌撤軍後,大明百姓出城,土地已經開始了深耕秧田,于謙說的是另外一部分地。

“這些地爲無主之地。”

朱祁鈺目光透着幾分兇狠說道:“命令京營軍士,梳理,設置軍屯即是。此次繳獲牛,分給軍屯衛所。”

確切的說,于謙說的那部分地,不是無主之地。

他們本身是有主的,就是那些南逃的縉紳、富商、巨賈、明公們的地,但是此時朱祁鈺將其定性爲了無主之地。

國有難,則舉家逃難。

這些地既然捨棄,就不要怪朱祁鈺不仁不義了。

看,他就是這麼的薄涼寡恩。

“無主之地?軍屯衛所?”于謙吞了吞喉頭,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朱祁鈺,這是要做什麼?

朱祁鈺點頭說道:“對。”

“金尚書言福建蠲免三年稅賦即可,朕覺得不夠,當地百姓揭竿而起,絕非僅僅因爲冬牲的緣故,福建既然已經打爛了。”

“朕欲令寧陽侯陳懋,訓練百姓挑選精壯團練之後再返鄉。”

“設立農莊,土地農莊所有,共同耕種、收穫,揚曬之後,按戶按工,分配米粱。”

“這是朕的一些想法,於尚書可以先看看。”

于謙接過了朱祁鈺遞過來的敕喻,興安一轉身,走到了書房之外,從外面關上了門,守在門外。

陛下要和於尚書談大事,興安聽不懂,他要守着,不讓外人聽到他們的談話。

興安知道,那是陛下自上次談到天下寺廟田產時候,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陛下時常沉吟許久,纔會落下一筆。

那將是震動天下的大事。

于謙看到了興安的動作,又認真的研讀了一下朱祁鈺的敕喻,面色時而漲紅,時而煞白。

將近兩刻鐘的時間,很短的敕喻,于謙纔看完它,他看了看周圍無人,便知道今天這番談話,干係甚大,可能會影響到以後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國體根本。

但是爲人臣,有些話,必須要說。

但是說的時候,還是要講一些說話技巧的。

于謙開始了正式的君臣奏對,他立刻說道:“陛下可知秦何以滅六國乎?”

朱祁鈺點頭說道:“商君廢井田、開阡陌封疆,教民耕戰,而賦稅平,秦得以二十級軍功爵橫掃天下。”

商鞅廢掉了奴隸主們的阡陌封疆,廢除了井田制,將土地分給了百姓,奮六世之餘烈,最終讓秦國變成了最強大的國家,最後東出崤關,定鼎天下。

于謙深吸了氣,感情陛下知道秦國爲何強盛啊。

他點頭說道:“然也。”

他想了想繼續說道:“陛下可知王莽其人?”

朱祁鈺也猜到了于謙會有一問,他不假思索的說道:“王莽始起外戚,受孺子嬰禪,繼皇帝位,爲新朝皇帝。”

“他託古改制,更天下田爲王田,奴婢改爲私屬,設置鹽、鐵、酒、錢專營,山林川澤皆爲王業。”

于謙眉頭緊皺的說道:“陛下盡然知曉啊。”

“史書有言,其篡漢滔天,行驕夏癸,虐烈商辛。僞稽黃、虞,繆稱典文,衆怨神怒,惡復誅臻,百王之極,究其奸昏。”

夏癸,就是夏朝末代君主暴君桀,商辛,就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紂王,因爲號帝辛,而被人叫做商辛。

這段意思大概是說,賊臣王莽,篡奪漢位罪惡滔天,行事驕縱如夏桀,暴虐與商紂無異。

卻詭字稱恢復黃帝、舜時的古制,妄稱之爲經典文章,激起民衆怨恨蒼天震怒,罪大惡極必遭誅殺。

百王之中,最爲奸佞昏聵者。

朱祁鈺知道于謙雖然在論史,但卻句句都在勸諫。

于謙在提醒朱祁鈺他這個皇位是怎麼來的,確切的說也是篡來的。

原來的皇帝畢竟還活着呢,雖然在敵營之中。

如果這麼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定會激怒無數人,最後變成王莽一樣的人物,人人得而誅之,最後史書還有留下污名。

朱祁鈺面色漲紅,但還是用力的呼吸了幾下,平靜了下來,問道:“於尚書,以爲此策不妥?”

于謙長揖在地,郎聲的說道:“臣,並不覺陛下之策不妥。臣只是想說,陛下莫要操之過急。”

“咳咳。”

“未慮勝,先慮敗,方能百戰不殆,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若是此策不成,又該如何收場呢?”

于謙害怕京城那些個縉紳、富商、巨賈、明公,逼逼賴賴嗎?

他敢在大明皇帝北狩的時候,另立新君、公然喊出社稷爲重君爲輕的口號,自然是不怕閒言碎語的。

京師之戰一役過後,京城二十二萬京營,皆爲其麾下之軍士。

說句不好聽的,眼下,若是于謙想當曹操,只需要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緩緩圖之便是。

輔國?乃攝也!

做到攝政,也不在話下。

就連徐有貞這個明面上的政敵,帶着都察院和給事中們,連章彈劾,有用嗎?

沒有任何用。

于謙現在是公德無垢,私德無虧,比王莽受禪之前,還要王莽!

但,此時于謙依舊是在輔國,而非攝國。

他知道朱祁鈺的想法是極好的,但是操之過急,恐有大患,甚至可能動搖大明之國本,導致大明動盪不安。

于謙長揖在地良久,才鄭重的說道:“陛下之敕喻,臣收好了,陛下要做什麼,臣清楚了。”

“還是就讓臣來做吧。”

“若是釀成大難,介時陛下將臣推至午門外斬首示衆,便是。”

清君側,又一種遊戲規則。

天怒人怨的時候,將奸臣砍了,就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比如但年削藩的晁錯,不就是被推了出去砍了腦袋?

“朕不是這個意思。”朱祁鈺搖頭說道。

他就是找于謙商議朝政,他並不完全確定自己的政策是否適用於大明,尤其是一些後世借鑑來的經驗,他才找來於謙商議。

他完全沒有讓于謙當白手套的意思,一人做事一人當,他準備這麼做,並沒有打算讓于謙成爲自己的替罪羊。

“臣也不是這個意思。”于謙朗聲說道。

那到底是什麼意思!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此策若成,則天下頹勢儘可盡褪,臣會用盡全力,做成此事。”

“若真得是無法推行,那還有陛下出面,撥亂反正,扭轉亂象歸正道。”

于謙的意思是,讓陛下做最後的政治託底,防止事情惡化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904章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
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904章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