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

興安眉頭緊皺,他經常能看到這些人的身影。

但是陛下如臨九霄,自然是看不到,但是這些人真實的活着,就在這京師,就在天子腳下。

興安低聲說道:“謂曰窮民苦力,營無生計,惟於行賈輳集之區,百貨灌輸之地,肩挑揹負,走進腳推車,日覓數錢以資衣食、父母妻子。”

“多爲外鄉人。”

鄉在大明特指鄉野之人,他們進城務工爲生,在商賈、貨物聚集的地方,肩挑揹負,好一點的,還有個手推車。

朱祁鈺深吸一口氣,又吐了口濁氣說道:“他們在家鄉難道沒有田嗎?”

興安眉頭緊皺的說道:“怎麼會有呢?他們在鄉間無田無畝,也不住城裡,多數都在城外民舍,僅租得陋舍蔽體,勉強能遮風擋雨,黧瘦疾苦。”

“若是豐年尚好,畢竟坊主商賈需要勞力做工。但是一旦到了災年,便是出不得城,城外跟無依仗之所,城內亦不需勞工,幾多苦楚。”

朱祁鈺點了點頭說道:“跟上去看看。”

朱祁鈺一行有七個人,除了興安和盧忠,還跟着四名跨刀的緹騎,也是普通打扮。

但是再普通,百姓們一看朱祁鈺的樣子,就知道大戶人家,多是躲得遠遠的。

京師別的不多,唯獨這勢要豪右之家,遍地都是。

朱祁鈺跟隨着那名窮民苦力,來到了米行。

顯然這窮民苦力,無處安置孩子,就把孩子的襁褓放到了門前,開始搬運車架上的米粱麻袋,一共七袋。

朱祁鈺一直站在不遠處,讓一緹騎靠在孩童不遠處的牆邊。

這年月裡,有的是偷孩子的人,若是有人伸手,在陛下面前犯罪,那必然是刀出鞘,人頭落地的份兒。

街上可是有不少順天府的巡捕在轉悠,倒是沒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孩子。

這勞力搬完了麻袋,坐在了角落裡休息,朱祁鈺示意興安去買點飴糖、果奶之物,便走了上去。

“這位郎君,冒昧打擾。”朱祁鈺走了上前,想和這壯丁好好聊聊。

勞力壯丁抱起了孩子,站了起來,滿是警惕的說道:“莫叫俺郎君,叫我柳七就好,擔不起。你要做甚?俺不賣孩子。”

柳七顯然以爲朱祁鈺打算買他的孩子,所以纔過來搭訕。

朱祁鈺往後退了一步說道:“並不是打算買你家孩子,就是想問問你這營生如何。”

“你有所不知,最近陛下復設了通政司,我們是通政司的人,專門體察民情。”

朱祁鈺拿出了一塊信牌,習慣性的遞給了興安,興安將信牌遞給了柳七。

柳七看了半天,還了回去說道:“俺不識字,但是看你的打扮,的確是官宦人家,你要問什麼?”

朱祁鈺上次宣諭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這個皇帝,身份一旦被百姓知曉,百姓們顫顫巍巍的反而說不出什麼。

現在朱祁鈺搖身一變,成了通政司參議通政,正七品的官員,隸屬於通政使王文管理。

當然這個官壓根沒有,天下獨一份。

朱祁鈺和柳七聊了幾句家常,然後問道:“這一日勞作,可得幾何?比之以前如何?”

柳七接過了興安買的東西,終於樂呵呵的說道:“現在好多了,大皇帝整日裡搗鼓新政,搗鼓的東西,俺們也不懂。”

“倒是搗鼓了不少新奇玩意兒,寶源局現在不打銅錢打銀幣了,很多商賈運貨至京師,換那銀幣,這活兒多了,營生好了許多。”

“現在做傭,給這家米行推貨,月可得九錢四分銀哩,倒是能養家餬口。”

柳七顯然不知道銀幣具體哪裡打的,他還以爲是寶源局打的,因爲民間銀幣,多數都從寶源局出,他並不知道是兵仗局壓的。

月可得九錢多銀子,一年差不多十多兩銀子,日子算不上不能過。

按照順天府勞保局定的勞動報酬計算,顯然不夠所需二倍,但是相差不是很遠了。

朱祁鈺再次問道:“爲何不去城外參加農莊呢,城裡這報酬似乎不太多。”

柳七逗着孩子聽到朱祁鈺的問題,反問道:“陝西有農莊麼得?”

朱祁鈺搖頭說道:“自然沒有。”

柳七理所當然的說道:“那不就結咯,陝西又麼得農莊,俺是陝西人,京畿農莊不收俺們的。”

朱祁鈺點了點頭,農莊法除了京畿直隸、山外九州、福建,並沒有在陝西推行,而且是有戶籍限制的。

朱祁鈺和柳七又聊了幾句,柳七將孩子放到了車上說道:“居京師肯定難處多,是留不住錢的,俺打算攢點錢,等到什麼時候,陝西有了農莊法,就回家種地去。”

朱祁鈺繼續追問道:“那可曾對現在京師不滿的地方?”

柳七的眼神立刻警惕了起來,氣不打一處來的說道:“你們這些大官人,整日裡就知道挑陛下的毛病,俺不跟你說,跟你說了,回頭你在朝堂上,又嚷嚷陛下,讓陛下心煩。”

柳七架起了車,便向前走去,還說道:“俺走了,不許跟着俺!俺老遠就瞧見你們了。”

大明的朝堂四處漏風,這頭剛開完朝議,那頭就被傳的滿大街就是,顯然朝堂上大官人們,在民間的風氣不是很好,這不意外。

倒是朱祁鈺的名聲不錯。

百姓不求別的,能靠着雙手活下去,那大明皇帝就是頭豬,那也是明君了。

“誒…”朱祁鈺這還沒聊幾句呢,但是柳七已經走遠了。

朱祁鈺邊走邊說道:“豬肉每斤兩分銀,牛羊肉每斤一分五釐,大鵝一隻銀二錢,雞一隻三分四釐,鮮魚一條五斤重銀一錢,糖果一斤銀四分,栗子一斤,一分三釐,荔枝則四分八釐。”

“這些可都不便宜,也就是說,柳七做一月工,連肉都吃不得一次啊,還是太苦了。”

朱祁鈺作爲大明的戶部尚書,對京師物價瞭如指掌。

柳七做一個月的工,才賺四十七斤豬肉,鵝不到五隻,要是想吃荔枝之類的東西,那更買不起。

興安低聲說道:“陛下,不算苦了,俗話說得好,過年才吃一頓餃子,還指不定不是肉餡的。”

“柳七現在雖然過得清苦,但是遠沒到活不下去的時候。”

朱祁鈺搖頭,繼續走着,一邊走一邊搖頭說道:“朕聽聞有些豪奢之家,辦一次喜喪迎會,就擺出上百席面,旁類不算,即便是這一桌酒菜,至少都得四兩銀子!倒是大氣得很!”

“四兩!柳七得幹四個月,還沒四兩銀錢!”

朱祁鈺不是個糊塗人,他知道這天下沒有絕對的公平,他至今也從未講過除了殺人者死以外其他的公平。

興安無奈的說道:“陛下,這自然是不正常,酒席的錢,纔多少,大頭不在吃喝之上,往來應酬的錢,纔是大錢。”

朱祁鈺繼續向前走着說道:“這不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嗎?非朕所願。”

興安嘆了口氣,杜甫這句詩很好,沒什麼問題,陛下體察民情,心懷黎民是錯的嗎?顯然不是。

那必然是有人錯了。

興安趕忙說道:“可是陛下,也沒有出現路有凍死骨,至少東西舍飯寺,不會讓人餓死,養濟院,也不會讓人凍死。”

“陛下,這事不能急,若非兵仗局鑄錢,柳七的營生,絕對好不起來,若非勞保局計酬,這柳七這工錢肯定不如現在。”

“陛下,慢慢來就是了。”

“陛下不常說嗎?發展一定會有問題,但是也有成果,陛下春秋鼎盛,徐徐圖之方爲正途。”

于謙現在離京了,能勸得動陛下的,就就剩興安了。

在興安看來,柳七若是在正統年間,那背上的孩子,決計是活不下去的。

現在已經很好了。

至少一切在變好不是?

這不是陛下的功績嗎?

朱祁鈺當然知道財經事務這東西,兩個方面。

一個是做大蛋糕,一個是分配蛋糕,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如何分好蛋糕,也是一個財經事務的重要課題。

至少大明在向前走,至少有勞保局,在計酬算工這件事上,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改革就像鋸木頭,有時向前、有時向後,但總的來說是向深發展。

興安鬆了口氣,看陛下的臉色,這件事陛下放在了心上,但是並沒有急於求成。

朱祁鈺走過了仁壽大街,拐了個彎,走進了朝陽門外大街,朝陽門是糧道門,來往的商賈更多,他走走停停,想要上朝陽門的五鳳樓。

守城的將士攔住了朱祁鈺一行人,朱祁鈺又拿出了那塊參議通政的七品信牌,但是守城的將士,壓根不吃這一套。

十二團營出京,楊洪暫代了京師總兵官一職,可是三令五申,城門守備事關重大,絕不可輕易懈怠。

盧忠無奈,拿出了自己的信牌,遞給了守城的將士。

“錦衣衛指揮使盧忠?”

“盧忠!”

守城的將士瞬間頭上冒汗。

盧忠的名字在京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那是陛下頭號鷹犬,辦了幾次大案要案,與太醫院的陸判,合稱地府閻羅,執掌生死。

冒充別的錦衣衛還好說,冒充盧忠,那不是找死嗎?

但是守城重任在身,守城將士還是搖頭說道:“未有命,不敢讓諸位上去。”

盧忠撓了撓頭,他是錦衣衛指揮使不假,可是京師外城守備並不歸他管。

朱祁鈺摘掉了自己的口罩,拿出了自己的玉製信牌,遞了過去。

守城將士瞪大了眼睛,他當然認得陛下。

陛下又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整日窩在皇宮裡,陛下每日到京營操閱軍馬,而且平日一直在講武堂坐班。

他趕忙行禮說道:“參見陛下。”

“朕能上去嗎?”朱祁鈺指着朝陽門的五鳳樓說道。

守城將士忙不迭的點頭說道:“自然無礙。”

朱祁鈺終於登上了朝陽門,朝陽門地勢較高,可以一覽京師之外。

城門口的護城河之外,是連綿不斷的民舍,窮民勞力,絕對不止柳七一人。

這些人,不住城裡,和柳七一樣,日出入城,日落出城,在城裡做苦力爲生。

朱祁鈺還看到了柳七推着車走出了朝陽門,車上的小孩子,擡頭一看,便看到了城門上的朱祁鈺,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柳七趕忙抱起了孩子,放到了背上,小孩子嘬着手指頭,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朱祁鈺愣愣的出神。

“興安,朕很嚇人嗎?”朱祁鈺愣愣的問道。

興安趕忙說道:“陛下,爽朗清舉,瀟灑俊逸,京師那麼多女子傾慕,陛下當然不嚇人。”

朱祁鈺嘆息,但是小孩子見到他就哭,可能這就是沒有孩子緣吧。

當初爲了堅壁清野,城外三年生以上的樹木,悉數被砍了去。

但是瓦剌人退去之後,幾場秋雨,兩個春夏秋冬之後,城外又變得鬱鬱蔥蔥。

朱祁鈺扶着憑欄,看着通惠河上,無數的力夫喊着號子,拉動着纖繩,拖動着平底船將糧食拖到朝陽門外的民舍裝運。

通惠河的兩邊,依舊掛着黑眚的屍首,早已風乾,那是朱祁鈺監國之後,下的命令。

黑眚就是水鬼,其實都是人假扮的水猴子,他們負責嚇走通惠河兩岸的閘夫,讓通惠河壅塞,方便牟利。

京杭大運河的重點是通州,糧食都聚集在通州,通州米價一石四錢,當時京師米價一石四兩三錢。

翻譯翻譯,就是致富神話。

當時還是監國的朱祁鈺下了命令之後,于謙帶着人,抓了不少假冒水猴子的人,就是勢要豪右之家的走狗。

這已經快兩年了,京師的糧價一直很平穩。

那些掛着水猴子的杆子,大皇帝不下令,沒人敢請陛下拔掉那些杆子。

天氣極佳,能見度很好,朱祁鈺站在朝陽門的五鳳樓,能看到不遠處的通州城。

蜿蜒的官道兩旁有很多的村落,而且還有已經有些發黃的麥田,風一吹,麥浪滾滾。

從朝陽門望去,通州城在去年一整年,在夯土城牆之外,加了磚石。

在瓦剌人圍困京師之前,沒有人能夠想到,被打的斷了氣兒的草原人,還能攻入關內,還能打到大明的京師。

大明天下無敵,是正統十四年前,所有大明人的共識。

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在逐漸拆毀城牆,因爲來往不便。

但是自從土木堡之變後,磚石城牆反而再次變成了主流。

“勃勃生機啊。”朱祁鈺拍着五鳳樓的憑欄,頗爲感慨的說道。

一個掌令官,急匆匆的跑上樓,高聲說道:“陛下,前線傳來軍報,大明軍,已經和瓦剌人接戰了。”

朱祁鈺接過了軍報看了幾眼,大袖一展,眼神極爲銳利的說道:“瓦剌人非但不投降,還敢主動進攻!”

“好膽!”

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十二章 吊!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
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十二章 吊!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