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

殷宗信從睡夢中醒來,又吃又喝好一陣,才緩了過來,春秋鼎盛的年紀,吃飽喝足睡夠了,身體的疲憊被壓制了下去,雖然大醫官一再提醒,殷宗信還需要休息,但他還是處理起了赤軍山之事。

諸多瑣事,殷正茂給他的幕僚就可以處置,殷宗信只需要決策一件事,賊人綁架了一羣孩子在負隅抵抗,現在正在對峙,需要殷宗信做出決策。

赤軍港的晨霧還未散盡,鹹腥的海風裹挾着某種腐敗的甜膩。

殷宗信沿着碼頭石階下行時,一邊走一邊穿戴着甲冑,鐵底鞋踏碎了凝結在石縫間的鹽霜,發出細碎的爆裂聲。

赤軍山港的沙灘上,有一個巨大的骨架,那是擱淺的鯨魚屍骸,海鳥在空中飛翔,不斷地搜尋着沙灘和淺海里的獵物。

海邊都是木製的房舍,大部分已經毀在了昨日的火併之中,越靠近,那股混合着糞便、腐爛、海風和黴爛稻草的氣味,就越濃烈,這股味道令人作嘔。

環境很差,殷宗信看到了無數的排泄物,顯然赤軍山這窩反賊,沒有給豬仔們修公廁的想法這五間民舍裡,就是豬仔生活的地方。

“共五間,每間塞了三十餘人。”隨行參將低聲說道:“都是月前被誆騙來的閩浙漁民。”

殷宗信擡了擡腳,黏膩的泥地吸着靴底,鞋底不單純是泥土,是經年累月的血污與人畜排泄物凝結的穢物板結,顯然有人在這裡,被當成牲口一樣宰殺,還沒有腐爛完的屍體就在旁邊。

公開處刑,就是爲了殺雞儆猴,威懾其他的受害者。

東南角的木屋突然傳來鐵鏈拖曳的聲響,殷宗信循聲望去,十幾個孩童被麻繩捆成串,幾個賊人,拖拽着他們走了出來。

這些孩子,腳踝上的淤紫在蒼白皮膚上觸目驚心,他們的指節粗大變形,指甲縫裡嵌着黑紫色的淤血,這是常年被鐵鏈鎖在船底搖櫓的痕跡。

眼神,這些孩子的眼神最是讓人悲憤,這些孩子的眼神,不是求生的渴望,而是被恐懼摧折後的空洞。

最前面的女童約莫十歲,右耳只剩半片殘肉,凝結的血塊粘着幾根枯草。

當匪寇的倭刀貼上她脖頸時,刀刃劃破了皮膚浸出了鮮血,小孩子略顯稚嫩的面龐上,沒有恐懼,只有麻木。

大明律族誅,都不斬十四歲以下的孩子。

“他們要船。”參將壓低的聲音裡帶着壓抑的憤怒:“殷將軍,他們要求一條快船離開,就是答應了他們的條件,他們還是不會放人的,都是些凶逆之徒,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人命。”

殷宗信的拇指無意識摩挲着刀柄纏繩,如果答應了匪寇的條件,他們如約放人,就不是那麼難以抉擇了。

匪寇有船,大明水師有的是船,大家都是大老爺們,到了海上,大明軍圍追堵截會給他們厲害瞧瞧,但這些匪寇一定會得寸進尺,不斷要求,甚至帶着人質離開。

談判陷入了困局,需要殷宗信這個決策者決策。

“倭寇。”殷宗信看着這些賊人,發現了其中一個月代頭的倭寇,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了起來。

大明人出海後,道德會有所滑坡,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滑坡到這種地步,公開處刑、連屍骨都不收斂、用孩子作爲人質等等,這些種種行爲,在殷宗信看到了那些倭寇之後,立刻明白了爲何如此。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和倭寇廝混到一起的狗雜碎,能是什麼好人。

殷正茂年紀大了,年紀大的人,都比較囉嗦,尤其是喜歡回憶當年,會回憶自己如何的意氣風發,打的倭寇抱頭鼠竄。

但每次講到這些倭寇作惡的時候,殷正茂都會選擇性的跳過,但父親那種落寞的神情,讓殷宗信記憶十分的深刻。

倭寇作惡,在朝鮮戰場上,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大明軍能夠如此順利的推進收復失地,也和朝鮮人心向背有很大的關係。

殷宗信抓緊了手中的戚家軍刀,慢慢舉過了頭頂,厲聲喊道:“我數到三,若是不肯投降,刀劍無眼!”

“一!”

“二!”

“殺!”

殷宗信數到了三,手中的長刀猛的揮下,這是進攻的信號,十二名全甲陷陣營軍兵出列,一步一步腳步堅定的向着賊人而去,無論對方是否要殺人,他們收到了將令,就不會停下腳步。

殷宗信之所以如此決定,是因爲戚繼光《紀效新書》有載:遇賊挾民,則銳卒直進,勿以姑息失機。

所有軍兵對這條軍紀,也是了熟於心。

十數個賊人,大聲的喊着,甚至把手中的匕首刺進了孩子的脖子,但依舊無法阻止重甲步兵的前進,賊人萬萬沒料到,殷宗信會直接下令進攻。

這些賊人終於慌了神,開始四散逃跑,等待他們的是箭矢、是火銃。

一陣喧鬧之後,殷宗信全殲了這批賊人,本來就是喪家之犬,全靠孩子充當人盾,才撐到了現在。

賊人死了,也有幾個孩子倒在了血泊之中,殷宗信走到了這些孩子之中,孩子們麻木而空洞的眼神裡,只有一種感情波動,那就是解脫。

“走好。”殷宗信嘆了口氣,伸手蓋住了他們的眼睛。

這些孩子,多數都是父母帶出來的,他們的父母哪去了,殷宗信也不知道,這些孩子的悲劇,是他們的父母不聽旁人的勸告,輕信了謊言造成的,更是赤軍山海寇製造的罪孽。

“好了,你們得救了。”殷宗信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和藹,十二個孩子,死了兩個,剩下十個活了下來。

活了下來嗎?或許吧。

殷宗信沒有從他們的眼神裡看到其他的情緒,他們愣愣的看着殷宗信,神情呆滯。

殷宗信將他們手中的繩索慢慢解開,繩索勒的很緊很緊,甚至勒出了傷痕,麻繩上還有一些鹽漬,每一次輕微解動,都會撕扯傷口。

孩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淤青,這些傷勢不是一兩天形成的,新傷舊傷,體無完膚這個成語忽然具體的出現在了殷宗信的面前。

殷宗信解開的時候,儘量小心,而隨行的醫官開始對這些孩子進行救護。

“讓所有被解救的漢民,到碼頭觀禮,將凶逆之徒,盡數沉海。”殷宗信的聲音十分的冰冷,朝廷、地方衙門,不是無所不能的,他只希望這些人經過了這些事兒後不再輕易相信這些謊話,不要被騙。

最起碼不要帶着孩子遭這份罪了。

沉海,是呂宋總督府執行死刑的辦法,死後不得入土,永生永世在大洋之中沉淪。

赤軍山港的灘頭,有無數的海鳥在飛翔,在人聲鼎沸時,海鳥從鯨魚的遺骸振翅高飛,灘頭的潮水退去,露出了綿延不絕的沙灘。

殷宗信來到了灘頭,準備執行沉海行刑。

受害者在殷宗信睡覺的時候,對俘虜進行了指認,讓殷宗信非常不滿的是,手上沾滿了同胞鮮血的居然超過了九成,每一個都是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大明正在開海,南洋需要漢人團結,才能把漢鄉鎮維持下去,殷宗信看到的不是這樣,在呂宋的幾個漢鄉鎮、銅鎮,殷正茂看到的更多的是團結,而不是如此沒有底線的傾軋。

一排排的案犯被綁着枷鎖,帶上了船,船上準備了麻繩和石塊,行刑的時候,會把案犯和石塊綁在一起。

岸邊都是被解救的受害者,他們的眼神終於從麻木中恢復了一些,眼底有着一點火氣,那是憤怒,那是不甘,那是對這些案犯的憎惡,穿着破爛、甚至沒有穿着衣服的受害者們,靜靜的站在那裡,看着案犯被帶上了船。

赤軍山有一狗頭軍師,叫鄒迪光,殷宗信也是翻閱了案卷,才知道了此人的來歷,是赤軍山的大先生。

殷宗信知道他,聽過他父親和張元勳討論過此人。

此人乃是萬曆二年的進士,在萬曆八年二月,誣告太傅、宜城侯、右柱國、大明會典總裁、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張居正操弄萬曆二年、萬曆五年的會試殿試,鬧出了軒然大波。

因爲有高啓愚的事兒在前面,立刻引起了朝臣的警惕,以爲張居正真的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皇帝成婚連皇長子都有了,張居正這會兒想起來造反了?這沒道理啊。

經過三堂會審九卿圓議,最終確定了張居正是清白的。

要知道一旦張居正操弄科舉的罪名成立,立刻就會成爲名教罪人,科舉,大明上上下下所有讀書人都要看着,這是三年一次分配權力,錯綜複雜。

三堂會審、九卿圓議得到的結果是,鄒迪光就是誣告,目的是試探皇帝長大了,是不是要對張居正動刀了。

大明皇帝要殺鄒迪光,張居正把鄒迪光保了下來,原因是國有國法,皇帝陛下不能爲了私情,就胡亂加重處罰。

最終,廷議通過,將鄒迪光流放到了爪哇。

爪哇有兩個流放地,一個是椰海城,一個是泗水城,就是殷正茂泗水侯的那個泗水城。

這鄒迪光到了爪哇泗水城,從泗水城逃脫,跑到了元緒羣島赤軍山。

這可是正經的進士,大明頂尖的讀書人,赤軍山發生的這些慘烈悲劇,和鄒迪光的設計離不開關係。

這次沉海,沒有鄒迪光,他要作爲賊酋,送到京師去,給陛下親自審問。

鄒迪光被押上了船看到了殷宗信的時候,惡狠狠的啐了一口,厲聲說道:“呸!爲虎作倀!皇帝鷹犬走狗,安敢如此囂張!再給老子幾年,定叫你這個黃毛小兒,有來無回!”

“老子都跑到了萬里之外的赤軍山,皇帝老兒都不放過我,不遠萬里也要追殺與我!恨,恨這世道不公!憑什麼老天如此薄待於我?!”

殷宗信拿出了方巾,有點不捨的,抓起了旁邊師爺的衣服,把啐在自己身上的痰擦掉了,方巾是娘子自己繡的,盈嘉公主可不是嬌生慣養,女工做得很好。

師爺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三公子,三公子嫌髒,他堂堂呂宋總督府的頭號師爺不嫌髒?拿我衣服擦是吧!

殷宗信嘆了口氣說道:“萬曆十一年,舊港總督府報聞爪哇府泗水城流放進士鄒迪光無故失蹤,舊港總督親自率領兩千軍抵達泗水,找了三天三夜,最終宣佈你死了,還爲你辦了衣冠冢。”

“你可別說你受委屈了,泗水城漢鄉鎮起的第一間大厝,三進三出,給你了。”

“張伯伯準備把泗水城漢鄉鎮交給你打理,等過個三五年,有了成績,也好奏聞朝廷,你有功於社稷,已經知錯,可以回朝了。”

“我爹和張伯伯都是元輔的人,有書信往來,元輔反覆叮囑過,不要苛責,大明三年才三百個進士,來之不易。”

“當年陛下要殺你啊,先生怎麼都不讓,看到周良寅能幡然醒悟,以爲你也可以。”

“先生錯了,周良寅也就那麼一個。”

殷宗信對這個鄒迪光有很深很深的印象,因爲張元勳到呂宋總督府的時候,嘆惜了這大好的進士,無緣無故的消失。

張元勳是真的扼腕痛惜,悔自己沒多給點護衛,要不然泗水城可能早就成了人口超過十五萬的大鎮了,到現在泗水城不足十萬丁口。

南洋沒那麼多讀書人浪費,但凡是有點本事,都是捧在手裡,生怕出事。

連殷宗信都沒想到,能在赤軍山找到他,赤軍山匪寇嘴裡的大先生,居然是失蹤的鄒迪光。

“你騙我!我不信!”鄒迪光聽聞殷宗信的說辭,面色數變,從鐵青到蒼白,再到滿臉通紅,他憤怒無比的大聲吼道:“不可能,張居正恨不得置我於死地!怎麼可能搭救我!”

殷宗信再搖頭,這人混到這種地步,不是沒理由的。

“我堂堂駙馬都尉,總督府世子,我騙你一個階下囚幹什麼?你不信,回京自己問不就行了,先生是士大夫,是進士,用陛下的話說是階級認同大於族羣認同,你沒發現嗎?先生很少趕盡殺絕,實在是看不過去,就流放出去罷了。”

“喜歡殺人的是陛下。”殷宗信看在他是進士的份上,又解釋了幾句。

張居正真的不喜歡殺人,頂多趕走就是,從高拱、徐階再到彈劾他的劉臺、鄒元標、鄒迪光等等,都是如此。

喜歡爲先生主持公道,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甚至喊出言先生之過者斬的是陛下。

“三公子慎言,慎言。”師爺嚇了一個激靈,這南洋水師也有墩臺遠侯,這話傳到陛下耳朵裡,那不是腹誹君上的大罪?!

可不敢胡說。

“這話陛下對我說的,你怕個球。”殷宗信哈哈長笑了下,但還是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遠在萬里之外也要忠誠,否則對不起陛下的聖恩。

師爺不再多言,年輕人不氣盛就不是年輕人了,其實師爺很明白,殷宗信對鄒迪光說的這番話,就是爲了氣鄒迪光,沒別的原因。

鄒迪光這種反賊,越是憤怒,證明總督府的路線越是正確,在總督府也有兩種不太一樣的聲音,一種是離心力,一種是向心力,存在矛盾,不要太依靠大明和要完全依靠大明之間的矛盾。

鄒迪光很聰明很聰明,他知道殷宗信說的是真的,人家堂堂世子爺,還是賜了國姓的世子爺,那真沒必要騙他。

所以,一切的罪責,都是自作孽不可活。

“噗!”鄒迪光面色越來越紅,終於一口老血噴了出去,軟軟的倒在地上,他自己構建了一整套大明皇帝薄涼寡恩,大明待他不公,所以纔要反抗纔要做反賊的敘事,徹底破滅。

“醫倌,看好他,可不能死在了路上,還要給陛下泄憤呢!”殷宗信露出了笑容,拍了拍鄒迪光的肩膀說道:“你呀,就是氣性太大了。”

殷宗信站在船頭,確定所有俘虜的案犯已經盡數上船,舉起了手,身後的牙旗開始翻涌。

裝滿了案犯的船在船伕搖櫓下,緩緩開始出海,到了深水區停下,案犯被脫掉了所有的衣服,綁上了石塊,在號角聲鼓聲響起,朱字牙旗和團龍旗不斷翻轉的時候,劊子手們,用刀劃破了這些案犯的手臂,將他們推下了海。

之所以要割開手臂,就是爲了保證他們必死無疑,這年頭,海里的鯊魚不要太多,甚至灘頭還有一堆體型巨大的鹹水鱷,血腥味會引來這些捕獵者,確保沉海死刑執行到位。

很快水面開始沸騰了起來,一朵朵的血花在海面飄起。

殷宗信站在船頭,擡頭看着朱字旗和團龍旗,有些失神,他們家是御賜國姓,還尚了一個義女公主,怎麼看,都有資格用朱字旗。

“世子在想什麼呢?”師爺有些好奇的問道。

殷宗信有些迷茫的說道:“我爹真的不姓朱嗎?我怎麼感覺我們家真的和傳聞中一樣,是流落在外的宗室呢?”

“當我沒問。”師爺恨不得扯自己一個嘴巴子,世子的思維實在是有些跳脫了。

殷宗信回到了港口後,寫了一本彙報情況的奏疏,跟着押解案犯回京的船,報聞天聽。

正所謂:鐵甲踏霜裂鹽聲,海霧腥甜繞腐鯨;血凝稚頸刃生鏽,目朽童瞳鏈鎖腥。

斷喝三聲驚寇膽,寒光一落斬梟形;忽逢舊識衣冠改,萬頃滄波葬孽星。

在殷宗信執行沉海的時候,鄧子龍的船隊搗毀了黑帆軍的窩點後,再次揚帆起航南下絕洲,絕洲金礦對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鄧子龍站在船頭,看着海波盪漾,眉間深鎖如壑。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即將達到的金池總督府,沒有強敵。

時至今日,泰西開海的主力西班牙和葡萄牙還沒有找到這裡,本地的土著名叫庫林族,觀星艦觀測的情況是:沒有威脅。

庫林族生活在絕州東北角,降雨量高達三尺六寸的灌木叢林裡,他們使用的是石器,服裝以獸皮和草料爲主,他們沒有冶煉技術,只有少量的青銅器。

庫林族十分的落後,他們將一種名叫紅膠樹的樹木剝樹皮坐船,因爲缺少趁手的工具,他們連伐木造船的能力都沒有。

庫林族還在使用樹皮做的船,而大明已經擁有了銅包木技術,讓船隻壽命更長,免受船蟲的困擾。

松江府、漳州府、廣州府,正在試圖製造一種殼體更薄的鐵甲船,眼下廣州府的進度最快,廣州府的鐵甲船船板是兩層,外層是鐵,內層是木,但因爲種種原因,沒有通過海測。

而支撐廣州府造鐵甲船的原因也比較簡單,佛山鐵冶所在鐵器冶煉上的巨大成功,王家屏搞出來的兩個鐵廠,用良幣驅逐了劣幣,維持了佛山鐵鍋的高價,也讓冶煉技術突飛猛進。

庫林族沒有威脅,反而讓鄧子龍憂心忡忡。

因爲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坍塌的,內外都有矛盾,不全都是壞事,只有內外交困,纔是天塌地陷。

呂宋、舊港總督府都面臨着極大的威脅,紅毛番、倭寇、夷人、黑番、波斯人,還有內部分歧。

可是金池總督府缺乏了這種內外矛盾,庫林人並不是特別好戰,面對大明的觀星艦,他們頂禮膜拜,跪在地上,把身子壓的很低很低,把觀星艦的出現當做是神蹟。

所以,短期內,大明南洋水師,不會和庫林人發生衝突,大明軍對於庫林人而言,是真正的天兵天將下凡。

沒有內憂外患,一個理想國是無法長久的。

其實,有個不錯的辦法,那就是刻意製造和大明的矛盾,大明足夠強,大明壓力足夠大,刻意製造離心力,也很簡單,坐擁金山銀山,憑什麼要聽大明皇帝的話!

但這很容易陷入一個悖論,變成一個笑話。

需要巨大的軍事、文化投入,刻意製造割裂,來保護和大明的貿易往來,不受大明的威脅。

就絕洲這個地方,只要開發起來,最大的貿易方,就是大明腹地,別人根本吃不下這些礦產,也收不了這麼多的黃金。

“海外孤忠!哪怕所有總督府都背叛了大明,金池總督府也不能。”鄧子龍確定了一個明確的方針。

在金池總督府推行絕對的忠誠教育,在文化上,打造獨屬於金池總督府的忠誠鋼印,這就是鄧子龍想到的唯一辦法,一如當年的安西孤軍白首兵。

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力急速衰弱,大曆元年,河西走廊被吐蕃吞併,安西都護府的安西軍成爲了孤軍,在西域苦守四十二年,軍兵滿頭白髮,依舊相信着大唐能夠重返西域。

只待煙塵報天子,滿頭霜雪爲兵機,死志已明,何其壯哉?憑誰問,丹心向誰許。

而鄧子龍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絕對忠誠的金池總督府,如果哪天海路徹底斷絕,所有漢人軍兵會死守,等待大明軍再一次來到這裡。

“將軍,金池港到了。”參將稟報鄧子龍,金池港就在眼前。

鄧子龍看着面前的港口,愣了許久許久,金池灣的入口處居然只有六裡,而且退潮的時候,會更短一些,這非常有利於防守海上來敵,而入口之後,是一片水深港闊的巨大海灣,最重要的是:在金池灣的東側,緊鄰還有一個良港。

“大小金池,是真的。”鄧子龍喃喃的說道。

這也是觀星艦繪測後,爲何會把這裡叫做金池的原因,大小兩個天然良港,入口狹窄,水深面闊,這兩個良港,被叫做大小金池。

觀星艦繪測報聞呂宋總督府,殷正茂和鄧子龍其實都不怎麼相信,哪有如此好的自然稟賦,降水多、土地肥沃、土著弱、有黃金、有良港,還是一對兒天然良港,而且背靠山脈,能夠阻攔風暴的肆虐。

“天佑大明!”鄧子龍感慨萬千的說道:“若是在這入口處修建兩座炮臺,重兵囤於大金池,快船囤於小金池,左右呼應,互爲倚仗,就是戚帥來了,我也能讓他有來無回啊!”

“將軍,裡面還有條河,叫蒼梧河。”參將小心的提醒鄧將軍,這裡的自然稟賦好的不得了,哪怕這條河不能漕運,淡水資源的充足代表了灌溉,成片成片的良田,可以出現。

“好好好。”鄧子龍眼前一亮,他手一直伸向了入口的兩側說道:“這三個地方,分別建三座營堡炮臺,就叫定海、鎮海、平海。”

安西軍要是有金池總督府這條件,別說四十年,四百年都能守得住!

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有糧有水,子孫再不孝,耗都能把來犯之敵耗死。

“真的是好地方啊!”鄧子龍拿着千里鏡,不斷地觀察着地理地貌。

確定營堡位置,保護金池城的安全,哪裡適合墾荒種田、哪裡需要疏浚、開挖溝渠、哪裡爲漢鄉鎮,鄧子龍跟隨行的總督府官員,不斷地規劃着。

一瞬間,鄧子龍覺得有着幹不完的活兒在等着他。

當鄧子龍下船的時候,一羣看到船隊入港的庫林人立刻就圍了上來,通事走了上去,連比劃帶猜的翻譯了一番,通事低聲說道:“庫林人說又找到了金色的石塊,就在金色平原之上。”

“但是庫林人要我們手中的武器作爲交換。”

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
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