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

每一次皇帝陛下的朕意已決,都代表着最高意志的不可忤逆。

顯然在丁亥學制初建的時刻,大明皇帝不允許這些勢要豪右們對丁亥學制伸手。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開口說道:“先生,勢要豪右、鄉賢縉紳早已經佔盡了先機。”

“大明總計兩千八百萬戶,勢要豪右不過八千九百戶,鄉賢縉紳八萬餘戶,中人之家也不過八十萬餘戶,尚能溫飽的富農(百畝),一百六十餘萬戶,有田土自足(五十畝),區區二百餘萬戶。”

“能讀的起書的只有這不足一成半的人家,剩下的八成半,即便是有田土,也要做佃戶,要麼和雁行人一樣春出關,深秋回關,要麼和麥客一樣,搶收的時候賺點餬口的糧食,要麼在大都會做了遊墮之戶,手停口停。”

“先生,肉食者已經佔盡了讀書的先機,還要讓朕開方便之門,朕不能開,故此,朕只能從高愛卿之言。”

朱翊鈞的意思很明確,他不開這個方便之門,是爲了杜絕一切方便之門,要不開都不開,省的鬧騰。

有人說社會大約兩成的人,佔據了總生產資料的八成,八成人分了剩下的兩成生產資料。

朱翊鈞列舉的這些,在階級區分上,全都是有產者。

而行將就木,已經兩百歲的大明,因爲兼併蔚然成風,在萬曆維新之前,這個比例是:不足一成的人,佔據了總計超過九成的生產資料,天下困於兼併,絕非妄言。

現在能有一成半的大明人,能讀的起書,已經是萬曆維新的偉大勝利了,因爲這裡面有5%左右的有產者是皇帝創造的有產階級。

其中的大頭是匠戶,匠戶被分到了有一些生產資料可自足這個階級。

學識、孰能生巧的經驗,在大明被視爲個人的固定資產,熟練工匠,被視爲有產者。

即便是脫離了官廠,他們在民坊也依舊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他們的經驗依舊能爲他們創造足夠生活的財富。

按照已經逝世的萬士和、王崇古等人的看法,他們看江山社稷,不是看具體某個人,而是以一戶爲最基本的社會單元去考慮問題。

天下田土不太容易明確歸屬,但讀書人的數量,卻是作爲參考數據,去估算大明的兼併情況,這是王國光在萬曆元年提出度數旁通的成果之一。

王國光、王崇古、萬士和等人認爲,有產之家佔總戶數三成以上,社會纔會趨於穩定,有產者佔五成以上,纔敢說國泰民安。

至於有產者佔總戶數的七成以上,那就是前所未有、想都不敢想的天衢盛世。

天下人都讀得起書,上得起學,簡直是瘋了之後的囈語。

朱翊鈞希望張居正支持自己的決議,雖然朕意已決無人敢反對,但朱翊鈞還是希望自己的決議有人支持,最起碼帝師元輔,能理解他爲何如此決定。

天下困於兼併,萬曆維新這麼多年,做的一切,都是圍繞着這句話。

“陛下,臣以爲少宗伯所言極是,不過,臣倒是覺得少宗伯說的不太清楚,有些含糊不清。”張居正一隻手端在身前,一隻手放在身後,看了一圈廷臣才繼續說道:“臣還是講明白的好。”

“陛下,少宗伯說,此門一開,萬門皆開,少宗伯真的怕綏遠、遼東、吉林、朝鮮這些邊方之地索要恩澤嗎?並非如此,要就要了,給就給了,這些地方,纔多少學子,鬧不出什麼亂子來。”

“給綏遠恩澤,咱們腹地有些人,就要開始鳴不平了,舉着寧予外賊,不予家奴的旗號,選對自己有利的方面開門,這丁亥學制立刻千瘡百孔了。”

“真的是爲了綏遠的學子、爲了綏遠王化嗎?恐怕不見得。不過是舉着所謂國之九經的大義,弄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方便自己謀取私利罷了。”

“朝中大臣,都是千軍萬馬闖獨木橋,在科舉中遴選的人中龍鳳,在宦海沉浮多年,才能走進這文華殿內,大家也不必揣着明白裝糊塗,我把話已經說的非常明白透徹了。”

張居正說完看了眼李長春,才歸班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高啓愚不敢說太明白,只說此門一開,萬門皆開、舉孝廉,卻說的不是很清楚;皇帝說這幫勢要豪右貪婪,百米賽跑起跑線在九十米處還不知足;

張居正則是直接把話挑在了明處,因爲他不說明白,就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

李長春被張居正看了一眼,毫無反應,不是不怕,任誰被張居正這麼別有深意的看一眼,都會怕。

李長春是完全沒注意到這一眼,他剛剛纔完全明白,高啓愚到底在警惕防備什麼。

李長春是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老學究,這裡面一些彎彎繞繞不講明白,他是真的沒看到,他就覺得是個聖恩浩蕩的好事。

簡而言之,六十七歲的他,不是裝糊塗,是真有些迷糊,一如當初剛入文華殿的萬士和。

不讀史的萬士和,天天被皇帝罵,讀了史的萬士和,被陛下記在心裡。

葉向高作爲中書舍人,遲遲不知如何落筆,最終只寫了一句:上御文華殿議政,言:天下困於兼併,止學堂私門壅隔之弊。

這兩句話精準的總結了殿內的爭論,但卻非常巧妙的蓋住了細節,看起來雲裡霧裡,看不真切,不是葉向高有意隱瞞什麼,這只是個速記,他回去會把今天廷議內容寫成奏疏,呈送御覽後,附在起居注中。

其實在張居正講明白之前,葉向高對高啓愚的話,只有一點點的猜測,直到張居正把話徹底講透,葉向高才明白了,什麼叫做此門一開,萬門皆開。

葉向高看向了高啓愚,此刻的高啓愚正在慷慨陳詞,他在講環太商盟的進程,東太平洋的總督還沒到,但總督的使者們到了,脣槍舌戰自然精彩紛呈,但高啓愚極其霸道,對大明要求的底線,分毫不讓。

在文華殿內,高啓愚就是個萬衆矚目閃閃發光的顯眼包。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個道理,高啓愚不是不懂,張居正的頭銜很長,他有足夠的威權,在他活着的時候,沒人能鬥得過他,自然可以講真話、講實話、把話講在明處。

可是高啓愚這廝也這麼做,看起來有些愚蠢。

高啓愚當然不蠢,恍惚之間,葉向高明白了高啓愚爲何這般做,這麼激進、這麼顯眼。

高啓愚的路,就是一條失去了聖眷就會死的路,他在用這種方式進步,向皇帝證明自己的忠誠。

大明朝臣各有各的道,張居正是能,大事小事都有對策;王崇古是奸,奸的人人膽戰心驚;凌雲翼是殺,殺的人人毛骨悚然;高啓愚是獨,獨到陛下一言可決生死。

這個路,不好走,也好走,主要看陛下。

陛下英明,高啓愚這條路就是通天大道!

朱翊鈞面色複雜的說道:“高愛卿,可以適當的讓步一些,朕看了奏疏,你這些個要求,大明艦隊把他總督府炸平了,這些總督才肯答應。”

“總督三年一朝,這數萬裡水程何其危險?來一趟已經是證明了誠意,不必要求三年來一次。”

“至於質子,也無必要,泰西人又不重血脈親情,你就是把他們的質子都弄來,又有何用?”

“還有這關稅對等即可,讓人直接不得對大明起徵關稅,你總得給總督府留口湯,你連碗都給人砸了,他們怎麼可能樂意呢?”

“還有這個,墨西哥紹西託銀礦每年不過450萬銀,你就直接要400萬銀,秘魯富饒銀礦,每年不過650萬銀,你就要600萬銀,你這要的太多,總督怎麼跟本土交代?”

“朕知道朕知道,大明平價交易,他們這些銀子,咱大明不是白拿,是錢貨兩訖,但這時間,讓他們直接跟本土撕破臉,也有些爲難他們了。”

高啓愚俯首說道;“陛下,臣之所以不肯讓步,是因爲,准許他們朝貢,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高啓愚不肯讓步的理由很多。

一是大明天朝上國,你愛來不來;二來大明佔盡了商品優勢,怎麼可能不趁機獅子大開口?三來則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拋出不可能的條件,再一點點的磨,確定對方的底線。

談判就是這樣,你要的少了,對方還瞧不起你。

朱翊鈞右手拇指在食指上無意識的搓動了兩下,才說道:“那就由高愛卿一力督辦吧,別談崩了就是,把框架搭起來,大明有商品優勢,這些過分的要求,一點點都會實現的。”

“對了,記得把一應吃喝招待用度做好賬目,到內帑支取。”

“謝陛下隆恩。”高啓愚再拜,才歸班落座。

他在談判的時候,手段盡出,斯文掃地,恩威並施不談,連賄賂的手段都拿了出來,就是爲了把各總督府的底線詢問清楚。

這銀子,都是禮部的賬,朱翊鈞自然不讓禮部吃這個虧,都拿到內帑報銷就是。

皇帝雖然節儉,但該花的銀子,從來不省。

廷議進行了一個半時辰終於結束,皇帝離開了龍椅,向着通和宮而去,張居正和凌雲翼走在最後面,緩了幾步,就只有兩個人了。

“元輔,昨日奏疏在宮裡過了夜。”凌雲翼面色凝重的說道。

張居正停下了腳步,沉默了一下點頭說道:“是,以後都會過夜。”

“這…”凌雲翼的臉色立刻變得有些頹然,陛下終究是個人,終於有些疲倦和懈怠了。

格物院弄了很多的鐵馬,但就是鐵馬,每隔一年都要大修一次,陛下比機器還要勤勉,轉了十八年,終於是轉的有些累了。

很正常,但凌雲翼很擔憂,陛下終於要迎來自己的克終之難了嗎?這才二十八歲,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凌雲翼不由的有點擔心萬曆維新會不會半途而廢。

萬曆維新,他們這代人,是幹不完的,得陛下看着保證不人亡政息,至少兩三代人,才能真的持續下去。

張居正笑着說道:“次輔多慮,我提的,陛下不準,我就在通和宮跟陛下吵了幾句,陛下拗不過,只好準了。”

“啊?”凌雲翼頗爲訝異,看着張居正有點不敢置信,凌雲翼一直以爲,奏疏不過夜這個要求,是張居正趁着皇帝年紀小,欺負皇帝才定下的規矩。

張居正一看凌雲翼的神情,連甩了幾下袖子,面色變了數變,才大聲的說道:“我是臣!陛下是君!你難不成以爲,我還能給陛下定這麼嚴苛的規矩?”

“陛下少不更事也就罷了,陛下從十六歲開始親政至今,已經十二年,我在朝中又不是一言堂,那王崇古身後站着官廠,我要對付他,也只能步步爲營。”

“奏疏不過夜,是陛下自己給自己的要求!”

“現如今,萬曆維新初有成效,不能這麼趕,這麼急迫了,你別看緩這麼一天,但沒有那種迫在眉睫的急迫感,會輕鬆些。”

張居正多少有點破防了,凌雲翼是次輔,都覺得張居正在皇帝還小的時候欺負皇帝。張居正可不是胡鬧,他之所以要跟皇帝吵架,也要這麼做,其實就是爲了延長陛下的鼎盛期,減緩克終之難來臨的那一天。

奏疏不過夜,真的是太趕了。

張居正繼續說道:“不僅如此,我還讓陛下把給潞王的那套章拿了出來,遇到不想理的奏疏,就往上蓋章就是,我在文淵閣弄了個職官表,陛下蓋一個章我就給這人記一次,蓋九次,就讓反腐司查一查此獠。”

“《易》有泰否,泰曰:上下交而其志同,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

“上之情達於下,下之情達於上,上下一體,上下政如流水,其君臣志同,所以爲泰。”

“上下之情壅閼,君上不聞萬民之疾苦,臣民不知君振奮之意,上下不交,壅隔之弊,雖有國亦無國耳,所以爲否。”

凌雲翼是進士,他當然懂,其實《易》這段話說的是否極泰來,夏至最熱,慢慢涼爽;冬至最寒,慢慢變熱,描述的是自然現象,張居正將他引申到治國,是六經注我。

君臣之間,上下之情,不能做到互通有無,就會志向逐漸疏遠,爲否(pi),如果沒有阻礙,就可以志向逐漸趨同,爲泰。

陛下讓奏疏不過夜,就是單方面的用力,爲了上下之間沒有壅隔之弊;但這種事,不能光是皇帝一個人使勁兒,光是皇帝用力,也無法達到目的。

凌雲翼在宦海沉浮這麼多年,在他看來,最噁心的奏疏,不是奸臣佞臣奏聞,奸臣佞臣上奏,也是言之有物,最怕的就是那些空話、套話、長篇累牘、很有道理的廢話。

皇帝的精力,用到這些奏疏上,簡直是天大的浪費,但皇帝又不能不看,而且陛下還給自己設了個奏疏不過夜的規矩,這些奏疏,就變得更加面目可憎了起來。

潞王之前監國的那套章,可以節省陛下的精力,再加上文淵閣搞出來的九章稽查,就可以把那些喜歡說空話、套話,浪費陛下精力的傢伙,徹底找出來,從官僚裡剔除出去。

“九章稽查直接殺了,就沒人敢了。”凌雲翼對九章稽查法,補充了自己的觀點,革罷官身把這幫人踢出去,實在是太便宜這些蟲豸了!

“凌次輔殺性有點太重了。”張居正沉默了下,這凌雲翼在地方殺性重,這入朝後,殺性更重了!

凌雲翼的眼神閃爍着幾分寒光,低聲說道:“他們上這些沒用的奏疏,其心可誅!”

“這些個奏疏,空洞無物,甚至咬文嚼字,陛下英明,字字句句都要看明白,就要被這些奏疏活活累死,或者把陛下累出克終之難來!殺了他們,都是便宜他們了!”

“我不能跟你再說了,再說我也覺得要把他們都殺了才解恨,走了走了。”張居正連連搖頭,快走幾步,不能再聽凌雲翼說了。

這傢伙的話,越聽越有道理。

再聽下去,就不是九章稽查法,而是九章天罰。

也怪不得朝臣們百般阻撓凌雲翼入朝來,這傢伙這套辦法,真的太有蠱惑性了。

“元輔,這說的好好的,怎麼就走了呢,元輔聽我一言,聽我一言啊!”凌雲翼一看張居正疾走,趕忙追了上去,還要兜售自己的殺人論,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搞出問題的人,這套辦法,極其具有蠱惑性。

“不聽不聽。”張居正走的更快了。

張居正很清楚,凌雲翼的辦法行不通,真的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怕不是人人不敢說實話、說真話了,壅隔之弊立刻就成了,被人頭給填滿了,君臣情否,則天下危亡。

萬曆維新,大明言路通暢無比,講的有道理,甚至可以罵萬曆萬曆,萬家皆戾,那林輔成說了這句,現在還是御用博士,在綏遠查察王化實情。

殺人只會讓言路閉塞。

凌雲翼無奈,搖頭說道:“元輔還是太慎重了。”

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一如往日那般勤勉,但批閱着奏疏的感覺,截然不同,往常時候,他批閱奏疏都有一種急迫感,這種急迫感,讓他頗爲焦慮,人一旦焦慮,心神不寧,就會易怒。

易怒則昏,在暴怒之下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會後悔終生。

但沒有奏疏不過夜這個規矩後,那種急迫感,立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他處理奏疏不必過分着急,這就是一天的活兒,想什麼時候幹,就什麼時候幹,沒有那種催人跑的枷鎖了。

“臣以爲先生講的有道理,陛下是齊天大聖,這奏疏不過夜就是最大的緊箍咒,念得多了,怕是要一棍子敲死唐長老。”馮保滿臉笑容,他的心情好極了!

其實陛下自己都沒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陛下變得有些喜怒無常起來,近前伺候的宦官們,有的時候,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前幾日,有個御前伺候分門別類整理奏疏的小黃門,不知爲何開始打嗝,陛下當時處理了一本奏疏心情不好,只看了一眼小黃門,那小黃門立刻就不打嗝了,嚇得七魂六魄只剩下一魄了。

那小黃門後來找到了馮保,磕了好多頭,連遺言都說了,生怕自己明日就被沉井了。

馮保好生寬慰,小黃門纔回了魂,過幾日見沒事,才安了心。

伴君如伴虎,聖上表現出了一些喜怒無常,讓馮保格外擔憂,他卻全然不知癥結所在,無法解決。

張居正到了通和宮,和皇帝大吵了一架,以緊箍咒做比喻,不僅給陛下解了套,還給馮保、宦官們解了套,通和宮的氛圍,立刻變成了前些年的嚴肅活潑,莊嚴輕鬆的氛圍。

“好你個馮保,內外勾結,現在也站先生那頭去了是吧。”朱翊鈞輕笑了聲說道。

馮保知道陛下說的是玩笑話說道:“先生也是爲陛下好,臣是陛下家奴,陛下好,萬事順遂。”

張居正闖到通和宮,跟皇帝吵架,吵得葉向高差點跑去入廁,但張居正說的很有道理,心火亢盛則肝氣鬱結,必然脾虛痰溼,長期以往,失眠、煩躁必然接踵而至,那人能好纔怪。

“就怕這九章稽查法,波及無辜。”朱翊鈞有些擔憂的說道。

無形的枷鎖消失,九章稽查遴選,看起來很美,但傷及無辜,把一些能臣、賢臣給打壓了下去或者趕出了朝廷,那就不是皇帝本意了。

“陛下,這九章稽查,其實是二十七章,文淵閣蓋了章、司禮監蓋了章,陛下不硃批只蓋章,如此九次纔會篩選出來。”

“文淵閣閣臣是文官之首,宦官有自己的小算盤,陛下是人君,如此篩選,但凡是這奏疏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了。”

九章雷霆之怒,可不是那麼輕鬆可以觸發的機制,文淵閣蓋了、司禮監蓋了,皇帝看過也覺得無用蓋了,纔算是一章。

在馮保看來,能集齊如此九章的臣子,殺了,都是陛下寬仁。

馮保將張居正的奏疏拿了出來,放在桌上說道:“而且這九章之法,不是隻有九章,還有六章、三章,一章。”

“一章,是吏部左侍郎申飭少說無用之言;三章是吏部自查;六章是都察院御史糾察;只有到了九章,纔是到反腐司。”

“這是一套完整的糾錯制度,是先生用三年琢磨出了法子。”

那天張居正光顧着吵架了,九章之法的細節,張居沒講清楚,這就趕忙專門寫了個奏疏,請陛下覈准。

“原來如此。”朱翊鈞把張居正的奏疏,仔細看完後又看了一遍,才確定了《親政九章疏》的可怕之處,這是一整套完整的糾錯辦法,防的就是長篇累牘無用奏疏,空耗皇帝精力。

其實觸發一章,就已經非常可怕了,來自吏部天官的申飭,無論是誰,都要鄭重對待。

反賊走不到九章,反賊要有這種意志,他就不做反賊,而是和高啓愚一樣,做個能臣了。

“有個能臣,比什麼都強。”朱翊鈞硃批了張居正的奏疏,情真意切的寫了近百字,感謝張居正的輔佐之功。

“黔國公府送了很多翡翠,那全紫翡翠做成的北極天樞星做好了沒?做好了,就給先生送去。”朱翊鈞琢磨了下恩賞,拿出了內帑裡的大貨。

巨型滿紫蛋面北極天樞星,重達三斤二兩四錢,滿紫如同玻璃一樣,沒有多少雜質的大貨。

這滿紫無棉的大翡翠,需要兩隻手才能抱起,打磨的極其晶瑩剔透,放在石灰噴燈下,美輪美奐,除了主星外,還有一百零八顆小的翡翠珠,都是一塊翡翠上出的貨。

日後張居正家裡子孫不孝,每一代從上面敲一點下來,也足夠富貴一生了。

(滿紫北極天樞星)

“陛下,這不是要給元輔的傳家寶嗎?”馮保低聲問道,傳家寶的意思是,這塊北極天樞星做出來,本來就是要給張居正,不過是要等張居正百年之後賜予張家的恩賞。

這是一張牌,現在皇帝拿出來直接賞賜了。

“你倒是提醒朕了,把北槍上將星的也給戚帥送去,東征136星也一併賞賜下去。”朱翊鈞又寫了本聖旨,把另外一件相同規格的寶物,賜給戚繼光。

戚繼光自然也有,文張武戚,左膀右臂,戚家傳家寶也做好了,名叫北槍上將星,個頭一樣大,是滿綠翡翠雕刻而成,配有108顆小的翡翠珠。

除此之外,東征英豪錄的136將星,也有類似的恩賞。

“怎麼不捨得了?”朱翊鈞寫好恩賞聖旨,笑着問道。

“是有些不捨得。”馮保想了想,如實說道。

如果內帑突然困難,可以把這些寶物換成白銀,陛下直截了當就賞賜了出去,這些東西敲開了來賣,怎麼也有一千多萬銀進賬了,運作好一點,幾千萬銀都有可能。

“小氣。”朱翊鈞將聖旨用印,讓馮保去恩賞了,馮保就是再不捨得,有了聖旨,他也必須去了。

馮保擺出了好大的陣仗,把所有寶物放在了車上,招搖過市,甚至還專門在京師繞了一大圈,讓京師所有人都看到了陛下這次恩賞的龐大規模,光是車隊,就有六裡多長。

如此招搖,是爲了彰顯皇恩浩蕩,繞了好久,馮保纔去了全楚會館和大將軍府把恩賞發下去。

“爹,這東西,得值多少銀子啊?陛下如此厚賞,這日子不過了嗎?”戚昌國有些呆滯的說道:“還是說陛下打定了主意,打算把天下勢要豪右、鄉賢縉紳殺乾淨?”

“陛下要造反了嗎!”

“胡說八道!”戚繼光踹了戚昌國一腳。

戚昌國,是戚繼光最出息的三兒子,今年二十七歲,錦衣衛指揮北鎮撫司提刑千戶,配蟒玉繡春刀,和戚繼光年輕時很像,頗爲魁梧。

戚昌國不是沒有恭順之心,是完完全全被震驚到了,翡翠這東西頗爲昂貴,都是論釐賣,他面前這個天槍星,三斤多重的寶石,一斤多重的純金底座。

底座上刻着戚繼光百戰之功,每一戰都詳細記錄,戚昌國下意識的覺得,皇帝終於要舉旗造反了!

這一天終於來了!

戚繼光搖頭說道:“把東西帶上,去通和宮,這麼厚重的恩賞,咱家不能要,陛下也缺銀子,國朝也缺銀子。”

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
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