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

海中適和海瑞完全不同,海中適認可清廉是美德,但是清廉有什麼用呢?家徒四壁,一無所有,什麼都無法給後人留下,甚至也沒有給大明留下什麼,只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座豐碑。

在海中適的眼裡,海瑞的道德崇高,一點點用都沒有!

海瑞和海中適之間的矛盾,不僅僅是家庭的矛盾,更是折射了歷史轉身時候,公與私的結構性矛盾。

海瑞堅持的‘公’是理想化的道德律令,是道德崇高;

而海中適追求的‘私’則是經濟理性驅使的現實選擇,是利益驅使。

誰對誰錯?似乎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會有不同的答案。

朱翊鈞不喜歡海中適,不想把海瑞的遺澤留給這個不孝子,父親久病臥牀,海中適利用海瑞的清名、聲望,四處跑買賣,而一些個衙門因爲海瑞的莫大影響力,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根據徐爵讓番子的走訪,海中適最近和泉州府李旦走的很近。

而這個泉州府李旦,是大明有名的商賈,主要經營的是檳榔、暹羅稻米、棉花、棉布等物,這些都是白貨。

以前李旦要走私白貨,是大明報關過於緩慢,而且中飽私囊,導致實際稅率遠高於名義稅率,甚至高於私市,又貴又麻煩,所以很多商人都選擇了私市。

現在李旦做的的確都是合法生意,但有了海中適這一層的關係,誰知道李旦會不會做些非法的買賣呢?比如朝廷嚴旨杜絕的阿片、死藤水、生絲等物。

朱翊鈞選擇了讓瓊州海氏重新選一個品德兼有的孩子入京來,這樣一來,海中適和新繼承的海瑞遺澤的孩子,都無法敗壞海瑞的名聲了。

海中適因爲敗壞海瑞名聲,而被皇帝剝奪了家產的繼承權,各個衙門也知道皇帝不允許別人敗壞海瑞名聲,利用海瑞的清名換錢,就不會行這個方便了。

海瑞的清名,他的道德,是大明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是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的具象化,是中原這片古老土地歷久彌新的最大奧秘。

王謙升轉都察院總憲的事兒,最終還是落空了,內閣兩票對兩票,張居正、沈鯉反對,王崇古、張學顏贊同。

張居正反對王謙身兼數職,燕興樓交易行和都察院,王謙只能領一個,如果王謙捨得燕興樓,那領都察院未嘗不可;張學顏認可王謙的能力,覺得完全可以兼領都察院;

沈鯉認爲王謙德行有虧,無法服衆,畢竟舉人的身份,的確是作弊弄來的;

王崇古這個贊同是非常意外的,本來王謙升官是要避嫌的,但王崇古打着舉賢不避親的旗子,還是貼了浮票。

內閣意見不一致,就到了部議,吏部、禮部都不認同王謙升轉,最終,王謙升任都察院總憲一事落空。

當然,王謙沒有讓閣臣、廷臣、京官們鬧得那麼難看,也沒讓陛下爲難,他堅持了不到一天的時間,放棄了升轉的奢望,主動上奏推辭,讓大家都有了下臺的臺階,不至於爲這件事爭論不休。

王謙上奏的奏疏,總結而言就一句話,他沒有那麼重要。

都察院總憲之事,進入了廷推的流程。

內閣很快擬定了三個人選,送給了皇帝硃批。

“朕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兒,閣臣眼裡的臣子,和朕眼裡的臣子,以及錦衣衛、東廠番子眼裡的臣子,完全是三個人。”朱翊鈞查看着三個人的履歷,得出了一個結論來。

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就不同。

比如推薦的第一人選保定巡撫辛自修,在大臣眼裡,辛自修絕對是最佳人選,辛自修和海瑞是好友,雙方書信往來頻繁,能被海瑞認可的人,自然不是什麼佞臣賊子;

可是在廠衛眼裡,這個辛自修就非常的不合適,看起來有點不乾淨,因爲他和各方的關係都很好,和清流保持了密切的關係,也和豪門來往頻繁,家中多與豪門姻親,番子說辛自修附勢滅法,這已經是一種很嚴重的指責了;

而在皇帝眼裡,辛自修不行,不行的原因是辛自修能力不行,他就是老好人一個,做都察院的總憲臺長,這種得罪人的活兒,辛自修幹不成,禮部尚書反倒是合適些。

朱翊鈞看了半天,選了陸光祖做左都御史,讓辛自修做了右都御史。

陸光祖,一個非常想進步的人。

陸光祖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和張居正同榜,陸光祖的根基十分深厚,和晉黨、張黨瓜葛都很深。

張居正父親病逝的時候,陸光祖也在丁憂,皇帝讓陸光祖回朝任事,替張居正分擔一些反對奪情的火力。

陸光祖二話不說,在南衙罵了一通不讓他起復的賤儒,興高采烈的回京任事,做了大理寺卿。

十一年來,陸光祖從來不給皇帝添堵,皇帝要殺人要砍頭,他能攛掇着王崇古給陛下空白的駕貼,讓陛下合理合法符合流程的殺人,而不是製造黃紙冤案。

陸光祖的理由非常充分,陛下是非常英明的,他相信陛下的自控能力。

要反對空白駕貼,首先要反對陛下的聖明,這就陷入了皇帝不能有錯的邏輯怪圈,搞得一羣士大夫都罵陸光祖是應聲蟲。

總體而言,在大臣們眼裡,陸光祖能力足夠,但是過於諂媚了,不適合在都察院這個清貴衙門,做總憲臺長,但大明眼下,的確沒什麼合適的人選,如果有,海瑞也不會破格推薦王謙了。

大明必須跳過一批人,從嘉靖二十六年到嘉靖四十一年這段時間的進士,這些人不夠忠誠,不忠誠於皇帝、朝廷、國朝和萬民,讓這幫人上位的風險與潛在的威脅是極大的。

大明皇帝的任命,倒是讓內閣頗爲意外,但內閣很快就全票通過了新的任命,吏部、禮部部議之後,也沒多少反對的意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禮部不反對,也沒法反對,禮部堂上官、閣老沈鯉,從骨鯁到諂媚,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大哥不笑話二弟,以陸光祖諂媚爲由反對,那沈鯉是不是也要彈劾一番?

就這樣,陸光祖成爲了新的都察院總憲。

萬曆十六年五月的最後一天,要舉行大明的開沽點檢,也就是美酒節,還沒進入五月,在四月下旬,整個京師就熱鬧起來了,連空氣中,都飄蕩着酒香。

與此同時,四月初從松江府出發的商船,也抵達了長崎總督府,一大批貨物流向了倭國,也代表着無數的倭奴、倭女流向了大明和南洋。

四月份,信風變,百舸爭流,千帆竟過,大明繁忙的海貿再次開始了,這種忙碌,連狂躁且頻繁的西太平洋颶風,都無法阻攔。

大明遣倭國特使高啓愚,這段時間從來沒出過迎恩館,一直在和京都的豐臣秀吉做議和的談判。

任何議和談判都是曠日持久的,而且一定會伴隨着彼此試探、交鋒,確定彼此實力,一般而言,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完全基於利益,而非仁義禮智信,如果不搞清楚這一點,在大明是進不了鴻臚寺做漢使的。

軍事上的勝利,纔能有效控制,比如豐臣秀吉在談判中,不會索求短暫控制而又被大明趕下海的朝鮮;豐臣秀吉也不會在談判中索求對馬島的歸屬,因爲大明軍實際佔領了對馬島。

這就是一般談判的基本原則,有效控制原則,誰佔了就是誰家的,古往今來,概莫例外。

當然也有意外,比如背叛,如果大明直接把朝鮮給賣了,賣給倭國,朝鮮人哭爹喊娘,倭國怕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畢竟趙南星之流,覺得大明入朝作戰,是窮兵黷武,是妄興刀兵、置天下危亡之際。

比如司馬光主張以土地換和平,用餘生最後的時光,將王安石在熙河開邊的土地全都交還給了西夏,西夏本來岌岌可危的局勢,立刻就穩定了下來。

開疆拓土要軍事勝利,這看起來是一句類似於消防栓裡要有水這種正確的廢話。

但西夏人就在軍事失敗下,獲得了極其重要的四個要地,米脂寨,控制無定河流域;葭蘆寨,黃河西岸重要渡口,拱衛河東防線;浮圖寨,控扼大理河通道;安疆寨,環慶路防區核心營堡;

西夏從垂死邊緣,直接還魂了。

所以朱翊鈞對趙南星之流,十分的警惕,甚至連進士的功名,都要專門劃掉他們的名字,防止他們獲得權力,這幫賤儒沒什麼做事的本事,壞事是輕而易舉。

對於賤儒的態度,朱翊鈞向來是能殺就殺,實在是沒有藉口去殺,發現一個也要流放一個,最好永不回朝。

“大鴻臚,咱們這麼做,是不是有點過分了?”李誠立看完了談判的條件,覺得高啓愚這已經不是獅子大開口了,而是在空手套白狼了。

高啓愚無中生有,憑空造牌,要求豐臣秀吉前往大明京師朝見陛下,而後才能獲得來自大明的冊封。

理由非常充分,大明被織田信長給騙了,冊封了他爲倭國國王,等他站穩腳跟後,立刻謀大逆入寇朝鮮。

如果豐臣秀吉想要獲得大明朝廷的冊封,就親自前往大明京師朝見,否則大明冊封了豐臣秀吉,這豐臣秀吉再次入寇朝鮮,大明如何應對?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豐臣秀吉去了大明京師,只會死無葬身之地,陛下從來不愛惜自己的名聲,更不在意倭人的死活。

豐臣秀吉不能去,就得付出代價。

高啓愚發動了無中生有,摸出了一張虛空牌,讓豐臣秀吉疲於應對。

“過分嗎?”高啓愚搖頭說道:“我沒把他們家的倭王遷到大明,在路上讓倭王沉海,已經是非常含蓄了,過分?哪裡過分。”

高啓愚的話讓李誠立有些驚訝,隨後就釋然了,這高啓愚是個讀書人,讀書人如此狠毒,理所當然。

高啓愚說的倭王,其實是倭國的天皇,也叫山城君。

大明在建立長崎總督府之前,對倭國的體制和天皇的作用,認知爲零,以爲倭國的天皇,是山城國的國君,大明冊封的室町幕府將軍就是倭國最高統治者。

但長崎總督府建立,經過了極爲深入的瞭解後,才理清楚了山城君、倭王、天皇,居然是一個人,這天皇纔是倭國最高統治者。

在側臥之榻,居然有個僭越稱皇的傢伙!

自從知道倭王、山城君在倭國以天皇自居之後,大明士大夫們人人如鯁在喉。

禮部查典,才發現最少從隋朝時候,倭王就已經開始自稱爲皇了,比如隋煬帝時,就有倭國使者小野妹子(男,漢名蘇因高),在國書裡偷偷寫了一句‘東天皇敬白西皇帝’。

把倭王天皇遷到大明去,然後讓倭王天皇一家沉海,這是高啓愚之前的謀劃,但考慮到執行的困難程度,他打算看情況再說。

高啓愚看着窗外的京都,眉頭緊蹙的說道:“倭國現在的局面很差,朝鮮喪師八萬衆,國內人口流失、土地拋荒、貧富差距變得愈加極端、極樂教肆虐。”

“倭國一方面處於紙醉金迷的繁華之中,這些港口城池,似乎從未被這些戰亂所影響到;一方面則是極端的貧窮,本該隨着人口流失緩解的人多地狹矛盾,並沒有緩解。”

“分歧、撕裂、反對和消滅,倭國正在消滅倭國。”

“陛下問臣,織田信長可是自絕?我不清楚,但大概是的。”

李誠立有些好奇的問道:“如果大鴻臚爲倭國國相,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高啓愚點頭說道:“有,一,再次入寇朝鮮、大明,並且戰而勝之,這樣一來,倭國一切內部矛盾,都會隨着戰爭的勝利而得到極大的緩解,畢竟對外擴張獲得足夠多的人口、土地、財貨;”

“二,閉關鎖國,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這是高啓愚給倭國開出的兩樣藥方,入寇這個難如登天,大明的武器和訓練形成了巨大的代差;這個閉關鎖國,看起來反倒是良策。

這兩個辦法,只要成功一個,倭國就可以徹底擺脫這些困難局面,浴火重生。

但執行不下去,大明不允許倭國閉關鎖國,大明除了開採倭國銀礦,還要開採人礦,閉關鎖國,大明還如何開採人礦?

大明廉價劣質的火器、紡織品、瓷器、茶葉、筆墨紙硯等等商品涌入倭國,這是出程;

倭國大名們提供足夠的白銀,如果白銀不足的時候,就提供倭奴和倭女來換取這些商品,而這些倭奴、倭女會被運到南洋的種植園,這是中程;

種植園生產蔗糖、橡膠、菸草、棕櫚油等等農產品和金銀銅鐵等礦產原料回到大明,這是歸程。

出程、中程、歸程的三角貿易循環,已經徹底建立。

即便是大明皇帝良心發現關閉了長崎總督府,允許倭國閉關鎖國,倭國也無法閉關鎖國了,已經形成了循環的貿易路線,連陛下都很難破壞它,這是利潤這個權柄驅動的。

即便律法不允許,也有人會偷偷來做。

而倭國普遍存在的經紀買辦們,加速了這個三角貿易的循環。

這些經紀買辦和他們身後的大名們,是大明商人出程的最大消費者,是中程倭奴、倭女產生的原因之一,倭國真的是太苦了,苦到寧願做奴僕、做南洋姐,也要脫離這個地獄。

倭奴產生就四個原因,戰爭、懲罰、迷信、饑荒,而倭國的經紀買辦們,擴大了這四方面原因的影響。

豐臣秀吉根本無法拒絕大明的要求,他既不能軍事勝利,大明也沒有內鬼配合他,在軍事失敗的情況下收復對馬島的失地,更無法做到閉關鎖國,而他現在需要大明的冊封,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如何不前往大明,就獲得大明的冊封,就成了豐臣秀吉的頭等難題。

高啓愚對着李誠立說道:“饑荒的時候,窮途末路的時候,就會通過抵押自己的方式換取食物,尤其是倭國傳統家庭觀念,還沒有被極樂教完全瓦解的當下,讓這種現象,更加普遍了起來。”

“在家庭面臨危難時,家中的一員,會站出來,將自己賣給出價最高的人,甘願去任何地方或接受任何身份,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將父母或其他親屬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而這些秉承着犧牲信念誕生的倭奴,認爲自己的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因爲父母、妻兒獲得了食物。”

“但倭國全面崩壞的情況下,出賣自己換來的糧食,通常會以各種方式,再次回到肉食者的口袋裡,這種犧牲就變得毫無意義,這無疑,又加速了極樂教在倭國的泛濫。”

“倭國的幕府、公卿、大名、買辦經濟這些肉食者們,看得一清二楚,他們站的比窮民苦力要高很多,非常清楚的問題的所在,但卻不阻止,反而縱容這種事情發生,因爲他們要維護自己的地位,同時獲得利益。”

“所以,除了再次入寇朝鮮、閉關鎖國外,其實倭國還有一個出路,那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竿而起。”

高啓愚開出了第三個藥方,揭竿而起,這是倭國能夠涅槃的唯一可行的辦法,雞蛋從內部打破,迎來新生。

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這就是大明從數千年曆史中得到的教訓。

“嘶,大鴻臚,如果倭人真的揭竿而起的話,如何是好?”李誠立立刻警惕起來,他同情倭人的遭遇,可他不打算干涉倭奴的買賣,李誠立更加警惕一個團結的、新生的、擁有更多共識的倭國誕生!

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這不就是豐臣秀吉之流存在的意義嗎?”高啓愚嘴角牽出了一個晦暗不明的笑容。

李誠立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立刻站了起來說道:“我去巡查迎恩館防務!”

“走什麼啊,再回來聊一聊唄!”高啓愚看李誠立要走,趕忙說道。

“陛下說了:不要讓我們這些武夫跟你們這些讀書人學壞了!”李誠立急匆匆的走了,頭也不回,並且打定了主意,能不跟高啓愚說話,就不說話。

他之前看不太懂爲何高啓愚認可豐臣秀吉的統治,高啓愚甚至還打算給豐臣秀吉討個國王的冊封。

當李誠立明白了高啓愚的打算,連骨頭都在打顫,陛下說得對,這些個讀書人讀的書實在是太多了。

維持豐臣秀吉在倭國的統治,就是徹底鎖死了倭國通過揭竿而起涅槃重生的路,讓倭國始終處於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煉獄之中。

最讓李誠立頭皮發麻的是,在整個議和的過程中,高啓愚始終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他沒有做一件壞事。

“哎,多聊幾句唄。”高啓愚笑了笑,繼續處理着各種塘報,他要從塘報中,尋找蛛絲馬跡,把握議和的整體方向。

高啓愚看着面前的塘報,面露驚訝,而後露出了笑容,以目前的局勢而言,豐臣秀吉能做的就只有割肉了,答應大明皇帝在礦場駐軍的條件。

四月季風一變,大明的水師立刻變得極其活躍了起來,大明軍的進攻開始了。

而且大明軍四處出擊,沒有任何的隱患,因爲對馬島上的倭寇,已經完全變成了倭奴送往了長崎。

朝鮮人對倭寇恨之入骨,現在朝鮮人的手藝很好,摘一對兒鈴鐺,只用三分鐘,連抓人,都不需要大明軍動手,李舜臣率領的朝鮮軍,漫山遍野的抓人。

抓刀的只管抓刀,其他人將倭人擡到固定架上,固定好。

抓刀人一拉褲子、刀一劃、一擠、將鈴鐺擰幾圈,一剜鈴鐺應聲而落,打個結、塗點碘酒、三下五除二隨意一縫,輕輕一推,就是下一個,禁止三天水食,一個沒有了世俗慾望的嶄新倭奴就出廠了。

一個抓刀人,一天能敲五百個,流水線作業,存活率超過了98%,也是有失手的時候,不過無人在意。

這種高效,讓大明最快的完成了對對馬島的清理,而後從山東和朝鮮分別遷徙了丁口,領着倭奴對對馬島進行了墾荒、修路、營造港口。

大明禮部尚書沈鯉主張:漢民不蕃,縱得廣漠千疆,猶藩籬之野,對馬島的王化速度,甚至比綏遠更快。

每次倭奴通過歸化城前往臥馬崗,到鮮卑利亞大草原種土豆的時候,三娘子都會組織邊民、胡人、以前的萬戶們,去看倭奴的遷徙。

三娘子反覆告訴這些萬戶們:無論如何不要做反賊,不要觸怒陛下,看看這些倭奴吧!大明有的是手段王化綏遠,之所以沒做,是陛下他善!

萬曆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倭國大名毛利輝元控制的長門城被大明軍進攻,次日就陷落。

根據前線的戰報,長門城當天,數萬只神火飛鴉沖天而起,落入了長門城中,轟然炸裂。

倭人哪裡見過這種陣仗,大喊着天火,逃離了長門。

毛利輝元已經是入寇朝鮮之後,保存實力最爲完好的大名了,在大明軍手裡,沒有挺過一天時間。

戚繼光也十分驚訝神火飛鴉的威力,他其實對這種射程遠但威力相對較小的火器,不是特別感興趣,這一批神火飛鴉,也是格物院送到前線,做驗證試驗用的,主要是驗證穩定性。

這東西的威力,一如戚繼光所預料的那樣,其實非常普通,爆炸後灑下的是磷,將長門城的木質建築全部點燃了,才顯得聲勢過於浩大。

這玩意兒,對士氣的打擊,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包括倭人。

長門城的陷落,將倭人殊死抵抗的決心,徹底打掉了,整個倭國上下,完全處於惶恐不安之中。

倭人在抵抗之前,必須要思考一個問題,大明到底有多少神火飛鴉?

“大鴻臚,豐臣秀吉遣使者,遞來了降書。”提督內臣黃斌滿臉笑容的走進了高啓愚的房間,將一本降書,放在了高啓愚的面前,對於大明最關切的礦權,豐臣秀吉同意了大明的駐軍。

高啓愚拿起了降書,看了半天,笑着說道:“有意思的很,現在光交出礦權,恐怕不行,豐臣秀吉得把倭王全部交出來。”

高啓愚獅子大開口,繼續創造籌碼,極限施壓,能換來多少好處就換取多少好處,豐臣秀吉出身極爲卑微,是貧困農戶,爲了建立權威,並且獲得太閣關白的身份,豐臣秀吉對天皇極爲的尊崇,禮遇有加,以換取豐臣的賜姓。

豐臣秀吉是不可能把天皇交給大明的,所以這又是一次極限施壓。

“這次大鴻臚要什麼?”黃斌好奇的問道。

高啓愚十分肯定的說道:“當然是助軍旅之費了,大明駐軍幫他們保衛礦場,他們支付軍餉,不是理所當然?”

大明要這個天皇沒用,還浪費糧食,搞落水,有後患,不如要點實打實的好處,即便是豐臣秀吉對倭王天皇尊崇有加,那也是出於需要,沒把倭王當回事兒,一點點的極限施壓,爭取拿到更多的好處,纔是高啓愚此行的目的。

他纔不願意待在這種未開化的地方,做什麼皇上皇,他要回去做明公,要進步。

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
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